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六(太平部)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太平部) (11)

1. 疔瘡治法

夫疔瘡之初生也,人多不覺,生於頭、面、手、足、肚、脅、腰、腿間亦無定處,一二日必作寒熱如瘧,頭疼體痛不可忍,其痛稍異於尋常之證,須去遍身尋認其瘡,如有小瘡,與常患之瘡稍異,即是疔也。此瘡得患各有所因,而其形狀亦各不同,豬疔形圓而小,瘡口內有油。

羊疔形長色白;牛疔形圓而小,瘡口內無油;狗疔形長或帶尖,色赤;驢馬疔其狀三角頂上有黑點,根赤,△或㽲。要知此瘡非時豬、牛、狗、羊、驢、馬之毒所致,宿水不潔飲之亦生水疔。豆腐中有人汗,食之亦生豆腐疔。又有氣疔、鬼疔,形狀雖不一,然其治之之法則一也。

瘡色緩,第一日瘡疔疱色小白,第二日色大白,第三日色微紫,第四日色真紫。

瘡色急,第五日色微青小緊,第六日色深青大緊,第七日色黑其狀有加魚臍,又如灸瘡之狀,乃最緊急之候也。

瘡證吉有應,如生一疔之外,別處肉上再生一小瘡,即是有應。可用針挑破,護場,瘡四圍右赤腫生多瘡,多者謂之滿天星,飲食如常,頭痛身熱,手足溫。

瘡證凶無應,別處肉上無瘡,不護場,疔四圍無赤腫,內疔盛,渴欲飲水,飲食不進,頭眩眼花,護床不動,臥不起也,眼白晴癡不轉。唇舌青,腹痛甚者用看療,五心腫,手足冷,氣粗無脈。

桃紅散,治諸疔瘡雖有凶證迭見,六脈俱絕死者,此藥悉能主治。

斑蝥(去足翅,各三個),蜈蚣頭(一個),國丹(五錢),蟾酥信石(各多許),蟬蛻(去足翅),風化石灰(一兩,砂鍋盛,瓦片蓋,炭火煅二時久取出)

上各制同研為末令極細,指爪甲刮蔥白皮內涎調藥,先以蘇葉針,針破瘡口,可深半寸。凡疔瘡必有紅絲路,可隨紅絲斜下針。如瘡在胸以上可斜下;如在胸下可針斜向上。蓋瘡毒喜趨心,故下針亦隨毒氣行也。出針後瘡口有惡血須令出盡,別將蟾酥一粒如麥粒大人在瘡口中,用針送令深入,卻以前蔥涎所調藥敷瘡口,莫敷在好肉上,用冷水浸濕紙二三十重貼在藥上,封固瘡上。

如清早封固至睡覺,瘡口熱即去紙,水洗去令淨,用玉紅散摻瘡口,瘡口必有數日臖作疼痛,只用玉紅散摻瘡,仍日用蔥湯洗。然疔瘡之證,雖危惡,自能用針破瘡口入蟾酥在內,以桃紅散封固瘡後,即可保其回生也。至如瘡口臖作疼痛不可忍,可不必憂,此非疔毒為害,乃是蟾酥在臖作腐爛疔毒,故爾痛也。

可採芙蓉葉、桑葉,亦可擂敷瘡四圍散其血,勿令血潮,日夜各換一藥,須洗瘡後上藥,其瘡安不日好也。

若疔瘡初發時必發熱身疼,此乃毒氣在表,當汗而解,白沸湯主之。老人、虛人、孕婦不宜下、汗止用桃紅散拔毒。

白沸湯,白礬(五錢),青黛(三錢),塚間貼背干石灰三錢

白話文:

疔瘡剛開始長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察覺,它可能長在頭、臉、手、腳、肚子、脅部、腰部、腿間等不特定位置。一、兩天後,一定會出現像瘧疾一樣的發冷發熱,頭痛全身痛到難以忍受,這種疼痛和一般的病痛不太一樣。這時必須仔細檢查全身,尋找是否有瘡,如果有小瘡,和一般常長的瘡有點不同,那就是疔瘡。這種瘡的發生原因各有不同,形狀也各不相同:豬疔形狀圓而小,瘡口裡面有油;羊疔形狀長而顏色白;牛疔形狀圓而小,瘡口裡面沒有油;狗疔形狀長或帶尖,顏色是紅色;驢馬疔是三角形,頂端有黑點,根部是紅色,形狀像「△」或「㽲」。要知道這些瘡並不是因為豬、牛、狗、羊、驢、馬的毒素造成的,而是因為飲用了不乾淨的隔夜水而產生水疔;豆腐中如果有人汗,吃了也會長豆腐疔。還有氣疔、鬼疔等,雖然形狀不一,但是治療方法是一樣的。

疔瘡的顏色變化如果比較慢,第一天瘡像小小的白色水泡,第二天變成大白色,第三天變成微紫色,第四天變成真正的紫色。

疔瘡的顏色變化如果很快,第五天瘡會變成微青色而且很緊繃,第六天變成深青色而且更緊繃,第七天變成黑色,形狀像魚臍,又像被艾灸過的樣子,這就是最緊急的情況。

疔瘡的病況如果呈現好轉的跡象,像是長了一顆疔瘡之後,在別的肉上也長出一個小瘡,這就是有「應」。可以用針挑破,並且保護傷口周圍。如果瘡的四周出現紅腫,而且長出很多瘡,像滿天星一樣,只要食慾正常,頭痛身熱,手腳溫暖,就表示情況良好。

疔瘡的病況如果呈現不好的跡象,像是別的肉上沒有長瘡,沒有保護傷口,疔瘡四周沒有紅腫,體內的毒性很強,會口渴想喝水,不想吃東西,頭暈眼花,無法移動身體,躺在床上起不來,眼珠呆滯不會轉動,嘴唇和舌頭變青色,肚子很痛,需要請醫生診治。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四肢腫脹,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脈搏微弱。

「桃紅散」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疔瘡,即使出現各種危急症狀,甚至脈搏停止快要死亡的人,這個藥都能夠有效治療。

藥方組成:斑蝥(去除腳和翅膀,各三隻)、蜈蚣頭(一個)、國丹(五錢)、蟾酥和信石(各一點點)、蟬蛻(去除腳和翅膀)、風化石灰(一兩,用砂鍋裝,瓦片蓋著,用炭火燒兩個小時後取出)。

將以上藥材處理好後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指甲刮取蔥白內層的黏液來調和藥粉,先用蘇葉針刺破瘡口,可深入半寸。凡是疔瘡一定會有紅色的血絲,可以順著紅絲的方向斜刺。如果瘡在胸部以上,就向下斜刺;如果瘡在胸部以下,就向上斜刺。這是因為瘡毒喜歡趨向心臟,所以下針也要隨著毒氣的方向走。出針後,瘡口會有惡血流出,一定要讓它流乾淨,然後取一粒像麥粒大小的蟾酥放入瘡口中,用針推送讓它深入,再用之前蔥白黏液調好的藥粉敷在瘡口上,不要敷在好的皮膚上。然後用冷水浸濕的紙二、三十層貼在藥上,固定好。

如果早上貼好,到睡覺時,瘡口發熱就去掉紙,用水清洗乾淨,用玉紅散灑在瘡口,瘡口一定會疼痛好幾天,只要繼續用玉紅散灑在瘡口,每天用蔥湯清洗即可。疔瘡這種病,雖然危險,但是只要用針刺破瘡口,放入蟾酥,用桃紅散固定好,就能保住性命。至於瘡口疼痛到無法忍受,也不必擔心,這不是疔瘡毒發作,而是蟾酥在腐蝕疔瘡毒素,所以才會痛。

可以採摘芙蓉葉或桑葉,搗爛後敷在瘡的四周,幫助散瘀血,不要讓瘀血積聚,早晚各換一次藥,必須洗過瘡後再上藥,這樣瘡很快就會好。

如果疔瘡剛開始發作時,一定會發燒全身疼痛,這是毒氣在體表,應該要發汗來解除,可以喝白開水幫助發汗。老年人、體弱的人、孕婦不適合發汗,發汗停止後要用桃紅散拔毒。

「白沸湯」藥方組成:白礬(五錢)、青黛(三錢)、墳墓間貼背的乾石灰(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