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序一

回本書目錄

序一

1. 序一

太虛造物於無為,人以多欲而生疾。蓋動之機生乎靜,靜之變原適如其動。是以機有可畏而閒邪,存誠備物以當致用者也。昔古帝神成氏身居草莽之中,親執耒耜之器,相土之宜,樹藝五穀,稼穡既成,民知粒食之美。又恐生生之不遂,故嘗百草、味酸甜、辨苦辣、研寒熱、知溫涼,遇毒七十二,皆能神化而保全。位君臣、通佐使,開百世之醫宗,救萬民之疾苦。

斯時也,豈能逆料?夫後世之人盡皆生疾,而預為醫藥以瘳之乎?不然,聖人之心,體靜乎中,變通於外。思後世之人,必有以聲色之眩於耳目者,嗜欲之生於口腹者,不節不和,而觸乎疾矣。雖欲全夫天命之正,順夫生生之理,何可得乎?故為醫藥而救疾苦,備物於始,致用於終也。

白話文:

太虛造物於無為,人以多欲而生疾。

天地萬物皆由虛無而生,自然法則運作於無為之中,人卻因為過多的慾望而招致疾病。

蓋動之機生乎靜,靜之變原適如其動。

因為動的機制源於靜,靜的變化也恰如動的本質。所以,靜的力量不可小覷,能抵擋外邪入侵,以誠懇之心備好一切,才能在需要時運用自如。

是以機有可畏而閒邪,存誠備物以當致用者也。

昔古帝神成氏身居草莽之中,親執耒耜之器,相土之宜,樹藝五穀,稼穡既成,民知粒食之美。

古代帝王神成氏居住在草叢之中,親自拿著農具耕作,了解土地的特性,種植五穀,農作收穫後,百姓們才知道糧食的珍貴。

又恐生生之不遂,故嘗百草、味酸甜、辨苦辣、研寒熱、知溫涼,遇毒七十二,皆能神化而保全。位君臣、通佐使,開百世之醫宗,救萬民之疾苦。

神成氏擔心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出現問題,所以他嘗遍百草,品嚐酸甜苦辣,研究寒熱溫涼,遇到七十二種毒物,都能用神妙的方法化解並保全性命。他制定醫學綱領,傳授醫術,開創了延續百世的醫學典範,拯救了萬民的疾苦。

斯時也,豈能逆料?夫後世之人盡皆生疾,而預為醫藥以瘳之乎?不然,聖人之心,體靜乎中,變通於外。

在那個時代,神成氏怎麼會料想到後世的人們會如此容易生病呢?難道他會事先準備好藥物來治病嗎?當然不會。聖人的心胸,內心寧靜,外在卻能隨機應變。

思後世之人,必有以聲色之眩於耳目者,嗜欲之生於口腹者,不節不和,而觸乎疾矣。雖欲全夫天命之正,順夫生生之理,何可得乎?

聖人預知後世的人們會沉迷於聲色犬馬,滿足口腹之慾,不注意飲食起居,最終招致疾病。即使想要遵循天命,順應自然法則,又怎麼可能呢?

故為醫藥而救疾苦,備物於始,致用於終也。

因此,聖人為後世的人們留下了醫藥,用來治療疾病,準備好一切,從始至終都能運用自如。

帝軒轅君天下,商岐伯,參天地,法陰陽,擬五臟,配六腑,著《素問》、《內》、《難》經。周扁鵲,遇長桑、飲上池,洞肺腑、見肝膈,識齊君於未病之先,使二豎奔入膏盲之內。迨夫漢有淳于意,晉有王叔和,唐有孫思邈、韋慈藏,元有朱丹溪,是數子者醫中良,拔萃於眾者也。

上繼夫聖君之緒,下授夫遺經之傳,通乎神明,合乎鬼神,知夫吉凶休咎,識夫生死存亡,精誠於一,而其所著述者,悉皆大備。然吾觀古之人,率皆質性醇樸,道德流行,日以修身養性為事,頤養天和,無所戕賊,所以罕疾。即不幸而致疾者,其惟命也。夫若今之人剛不然,奢侈過甚,私欲橫熾,不能存養。

白話文:

黃帝軒轅統治天下時,岐伯參悟天地法則,依循陰陽變化,擬定五臟功能,配對六腑作用,寫下了《素問》、《內經》、《難經》。周朝的扁鵲,遇見長桑君,喝了上池水後,能洞悉五臟六腑,看穿肝膈之病,甚至在齊君生病前就識破病情,讓兩個奸人落入盲目無知的境地。到了漢代有淳于意,晉代有王叔和,唐代有孫思邈、韋慈藏,元代有朱丹溪,這些醫學家都是醫術精湛,在眾多醫者中脫穎而出的人物。

他們繼承聖君的醫學思想,傳承前人的醫學典籍,通曉神明奧秘,符合鬼神法則,能預知吉凶禍福,明辨生死存亡,一心一意精益求精,所著述的醫書都非常完備。然而,我觀察古代人,大多本性淳樸,道德高尚,每天都致力於修身養性,順應自然法則,不損害自身,所以很少生病。即使不幸生病,也只怪命運使然。然而,現代人卻截然不同,奢靡成風,私慾橫行,不懂得保養身體,導致疾病纏身。

諸以動而有侮,易於生疾。但古今不一,氣數不同,所以聖君賢相以及歷代明醫,為能參乎風俗,審乎時勢,斟酌盡善,調劑咸宜,方書行世,皆準古以宜今者也。且醫者每於三指之下,一息之間,得其浮沉遲數,望聞問切,六脈根原,窮通壽夭,由斯定矣。故珍脈之法,先調已息,以俟人息,凡四十五動者一息耳。

抑過與不及,皆為病脈。如二則敗矣,三則遲矣,四則平矣,六則數矣,七則極矣,八則脫矣,九則死矣。用劑者不可匆忙,察病者不可倉卒。若不有仁人愛人之心,良相燮理之術,何以能造補天浴日之功乎?今望林孫先生年邁七旬,歸隱於醫幾五十餘年矣,士大夫、童叟無不知名者。上紹夫聖賢之傳,下闡夫醫林之妙,著有脈訣、秘方經驗者居多矣。

白話文:

古人認為經常活動,容易受到外邪侵襲而生病。但時代不同,人的氣數也不同,因此聖明君主和賢相,以及歷代名醫,都必須根據當時的風俗習慣和時代情況,精心地調配治療方案,才能使醫書符合時代需求。醫生在診斷時,要仔細觀察病人脈搏的浮沉、遲速,並結合望聞問切等方法,了解六脈的根源,才能推斷病人的壽命。因此,掌握脈象的方法,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呼吸,等待病人呼吸,一般而言,四十五次心跳為一次呼吸。

脈象過於緩慢或過於快速,都是病態。脈搏跳動兩次為衰敗之象,三次為遲緩之象,四次為平穩之象,六次為快速之象,七次為極度快速之象,八次為脈象虛弱之象,九次則為死亡之象。用藥不可草率,診斷病情不可倉促。如果沒有仁慈愛人的心和精通醫術的技巧,怎麼能達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呢?如今林孫先生年逾七旬,隐居行医五十多年,名声远扬,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都无人不知。他传承了圣贤的醫術,精通医术,并著有许多脉诀和秘方經驗,造福後世。

分為四科,列有百三十一門,梓成五卷,欲以壽世。誠恐用之者有南北東西之異,清濁厚薄之氣,貧賤富貴之家,補瀉輕重之劑,類而分之,輯而編之,悉皆通乎陰陽,合乎神明,豈非衛生之青囊也哉!吾故曰:有仁人之心,良相之術,先生其當之毋讓云爾。

敕授中憲大夫上都何廷楓

漢宸氏拜題於紹正堂並書

白話文:

這部醫書分為四個部分,包含了一百三十一項醫學知識,刻印成五卷,希望能流傳於世,造福後人。但我很擔心,使用這部醫書的人,因為地域不同(南北東西)、體質不同(清濁厚薄)、家境不同(貧賤富貴),所需藥物也會有輕重之別。因此,我將這些內容分類編排,都符合陰陽之理,也符合天地之道,豈不算是治病養生的秘笈嗎?所以,我說:有仁心濟世之情,又有精妙的醫術,先生您就應該好好運用它,不要推辭啊!

奉旨授予中憲大夫上都何廷楓

漢宸氏謹識於紹正堂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