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六(太平部)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太平部) (10)

1. 婦女雜病品

其重者,體壯熱而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乳食,食輒吐吮,目白微赤,黑睛微白,變蒸畢則目明矣。此氣血周流肌膚,充溢所致,謹無他治,但少與紫圓微下,其熱即退,若二次下後,身有熱,而耳熱、尻熱乃為他病,宜別治焉。

保嬰桃紅散,亦可用水煮。麵糊為丸,如龍眼大。臨用各依湯使磨化服。如用吞服,則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川烏,白附子(各五錢,生用),大南星,陳半夏(各二錢,生用)

上銼碎以汲井花水拌溫,瓦器中浸之,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曬夜露,一日一換新水,日足曬乾為末,以好大粒硃砂五錢重,另研為細末,和如桃紅色為度。治急驚風,薄荷、燈心、金銀環同煎湯。下重則灸百會,慢驚用全蠍、鉤藤同煎湯;嘔瀉薑蔥煎湯下,或老腹痛淡薑湯下;咳嗽米飲加酸醋呷下,桑白皮煎湯下。

胎驚夜啼及覺腹中有蟲,用苦楝根皮煎湯露一宿下;傷風咳嗽薑蔥煎湯下;瘧亦薑蔥湯下,後用薑湯調末子服尤佳。

保命丹,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壅盛、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睡中驚跳,哭泣叫喊、偏搐斜目、面青臉赤、兩眼直視、手足搐搦、天弔客忤、搖頭上竄一切風痰皆可治之。

大個無油南星(二兩,煨),硼砂(淨,六錢),白殭蠶(二兩,薑汁浸炒),茯神(去皮尖,六錢),蟬蛻(去頭足翅淨,一兩),白礬(一兩,火枯),天龍(四條,酒煮即蜈蚣也)麝香(一錢),全蠍(去尾毒,淨用,三兩,糯米炒黃為度去米),遠志(去骨用淨肉,一兩,甘草一節同煮過去草),大粒硃砂(五錢,另研為衣),豬牙皂角(二兩,打碎煎濃汁)

上先將南星煨,以皂角汁淬十數次,余皂汁留煮米糊,以前藥俱為末,為丸,如龍眼大,以硃砂為衣,陰乾。每用一丸,以薄荷、燈心、金銀環子同煎湯,浸磨化,臨時以火上燉溫與服。

保童丹,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咳嗽喘滿,不進飲食,蟲疳積熱、膨脹等症。

陳枳殼(五對,大者去根,用巴豆七粒去殼入內,以線十字縛定,好醋反復煮軟,去巴豆切片焙乾,余醋留煮糊),三稜,莪朮(煨,各五錢),金箔(十個),硃砂(二錢,另研)

白話文:

婦女雜病品

病情嚴重者,身體發熱,脈象紊亂,有的出汗,有的不出汗,不想吃奶喝食物,吃了就吐,眼白略微發紅,瞳孔略顯渾濁,但發熱後眼晴就會明亮。這是氣血運行於肌膚,充盈所致,不必另作他治,只需少量服用紫圓子以瀉下,發熱就會退去。如果瀉下兩次後,身體仍發熱,並且伴有耳熱、臀部發熱,那就是其他疾病,需要另作治療。

保嬰桃紅散,也可用水煮成糊狀,做成龍眼大小的丸藥。臨服用時,依湯藥研磨溶化服用。如果吞服,則丸藥做成綠豆大小,每次服用十五丸。

配方:川烏、白附子(各五錢,生用),大南星、陳半夏(各二錢,生用)。

將以上藥材研碎,用井水拌勻,置於瓦器中浸泡,春五天、夏三天、秋七天、冬十天,每天日曬夜露,每天換一次水,曬乾研磨成粉末。另取五錢重的大粒硃砂研成細末,與藥粉混合至桃紅色。 治療急驚風時,可與薄荷、燈心草、金銀花同煎湯服用。病情嚴重則灸百會穴,慢驚風則與全蠍、鉤藤同煎湯服用;嘔吐腹瀉則用薑蔥煎湯送服;或久腹痛則用淡薑湯送服;咳嗽則用米湯加醋送服,或用桑白皮煎湯送服。

治療胎驚夜啼及感覺腹中有蟲,可用苦楝根皮煎湯浸泡一夜後服用;傷風咳嗽用薑蔥煎湯服用;瘧疾也用薑蔥湯服用,之後用薑湯調藥末服用更佳。

保命丹,治療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壅盛、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睡中驚跳、哭泣叫喊、斜視、面青唇赤、兩眼直視、手足抽搐、天吊、客忤、搖頭、抽搐上竄等一切風痰病症。

配方:大個無油南星(二兩,煨),硼砂(淨,六錢),白殭蠶(二兩,薑汁浸炒),茯神(去皮尖,六錢),蟬蛻(去頭足翅,一兩),白礬(一兩,火枯),蜈蚣(四條,酒煮),麝香(一錢),全蠍(去尾毒,淨用,三兩,糯米炒黃去米),遠志(去骨,一兩,與甘草一節同煮去甘草),大粒硃砂(五錢,另研為衣),豬牙皂角(二兩,打碎煎濃汁)。

先將南星煨制,用皂角汁反復淬洗十幾次,剩下的皂角汁留下來煮米糊。將其餘藥材研磨成粉末,做成龍眼大小的丸藥,用硃砂做外衣,陰乾。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燈心草、金銀花同煎湯,浸泡研磨溶化,臨時用火加熱溫服。

保童丹,治療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咳嗽喘息、不進食、蟲積疳熱、腹部膨脹等症。

配方:陳枳殼(五個,大的去根,將七粒巴豆去殼放入枳殼內,用線十字綁好,用好醋反復煮軟,取出巴豆,切片焙乾,剩下的醋留下來煮米糊),三稜、莪朮(煨,各五錢),金箔(十個),硃砂(二錢,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