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外編》~ 卷四 (8)
卷四 (8)
1. 取痔蟲
水銀棗膏各二兩,同研納下部,綿裹納,明日蟲出。
白話文:
翻譯內容為:「取兩兩的水銀和棗膏,一起研磨後放入底部,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肛門),到了明天痔蟲就會出來。」需注意此為古時做法,現代醫學並不建議使用。不過您要求不給醫療建議,那便略過此點。
2. 痔漏有蟲
黑白牽牛各一兩,炒為末,以豬肉四兩,切碎炒熟,蘸末食之,食盡以白米飯三匙壓之,取下白蟲為效。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取黑牽牛子和白牽牛子各一兩,炒熟後磨成粉末。再拿四兩的豬肉切成小塊炒熟,食用時沾上先前製成的粉末一起吃。吃完後,再用三匙的白米飯吞下以固定藥效,若能排出白色蟲體即表示有效。」
3. 腸痔出血
桃葉一斤,杵納小口器中,坐蒸之,有蟲自出。
白話文:
拿一斤的桃葉,用杵臼搗碎後放入一個小口的容器裡,然後坐在上面用蒸氣薰蒸,這樣做之後,導致痔瘡出血的蟲子會自己跑出來。不過這句古文描述的方法,可能是指藉由薰蒸舒緩痔瘡症狀,並非真的有蟲子出現,請知悉。
4. 下部蟲癢
蒸大棗取膏,以水銀和捻長三寸,以綿裹,夜納下部中,明日蟲皆出。
白話文:
將大棗蒸煮後取出其果肉製成膏狀,再與水銀混合搓揉成三寸長的條狀物。用棉花包裹此條狀物,在夜晚時放入私處,到了第二天,寄生蟲都會被排出。
(請注意,這句翻譯僅供學術參考,實際上使用水銀是非常危險且不衛生的,不應在現代醫療中使用。)
不過您要求不附加醫療建議,所以這句提醒您可以選擇忽略。
5. 下部䘌蟲
痛癢膿血,旁生孔竅。
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者,新牛糞半兩,羊肉一兩炒黃,同搗成膏,丸蓮子大,炙熱綿裹納肛中,半日即大便中蟲出,三四度。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病徵為患處疼痛瘙癢,有膿血滲出,並在周圍形成小孔或裂縫。
治療方式是取七隻蜣螂,最好是在五月五日那天收集的,加上新鮮的牛糞半兩,以及一兩已炒至金黃色的羊肉,一同搗碎成為膏狀,然後做成蓮子大小的丸子。將丸子烤熱後,用布包裹住再放入肛門內,半天左右,就能在排泄物中看到蟲子排出,通常需要重複此過程三到四次。
6. 三木節散
治風勞面色青,肢節沉重,膂間痛,或熱,或躁,或嗔,思食不能食,被蟲侵蝕,證狀多端。
天靈蓋酥炙研二兩,牛黃、人中白焙各五錢,麝香二錢,為末,別以樟木瘤節、槐木瘤節各為末五兩,每以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去渣,調前末一錢,五更頓服,取下蟲物為妙。
白話文:
[三木節散]用於治療因風濕勞損導致面色蒼白,四肢關節感到沉重,背脊間疼痛,有時發熱,有時煩躁,有時易怒,想吃東西卻吃不下,身體受到寄生蟲侵害,症狀多種多樣。
使用方法是:取天靈蓋酥,先烤過後研磨成粉末兩兩,牛黃和人中白各五錢,經過烘焙後備用,再取麝香兩錢,一起研磨成細末。另外樟木瘤節和槐木瘤節各研磨成粉末五兩,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半碗,濾掉渣滓,再加入前面研磨好的藥末一錢,最好在凌晨五更時分一次服用,能有效排出體內的寄生蟲,效果極佳。
7. 肝勞生蟲
眼中赤脈。
吳茱萸根為末一兩半,粳米半合,雞子白三個,化蠟一兩半,和丸小豆大,每米湯三十丸,當取下蟲。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眼中出現紅色的血絲,這是由於肝臟勞損而產生的蟲害。治療方式是使用吳茱萸的根部磨成粉,用量是一兩半;加上半合的粳米,三個雞蛋的蛋白,以及一兩半的融化蠟,將這些材料混合後做成像小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用米湯送服三十粒,這樣便可以排出體內的蟲。」
8. 脾勞發熱
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
東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三物合咀,以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渣,平旦空腹服一升,取下蟲,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語追勞取蟲。
啄木禽一隻,硃砂四兩,精豬肉四兩,餓令一晝夜,將二味和服之,至盡,以鹽泥固濟,煅一夜,五更取出,勿打破,連土埋土中二尺,次日取出,破開入鉛口器內,研末,以無灰酒入麝香少許,作一服,須謹候安排,待蟲出,速鉗入油鍋內煎之,後服《局方》嘉禾散一劑。
白話文:
【脾臟勞損導致發燒】
有人因體內脾臟中有寄生蟲而患病,會讓人頻繁地想嘔吐。
具體治療方法如下:首先取東邊生長的茱萸根,選較大的,約一尺長;再取大椿樹籽八升;另加橘子皮二兩。這三種材料混合在一起,切碎,然後倒入一斗的酒中浸泡一夜。次日用小火溫熱,然後過濾掉渣滓。在清晨空腹時服用一升,可以將體內的蟲排出,蟲可能已經死亡,也可能半死不活,或者會排泄出黃色的液體。在製作藥物的過程中,要避免說話,以免驚擾到蟲的活動。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啄木鳥一隻,硃砂四兩,精豬肉四兩。讓啄木鳥先餓一天一夜,然後將硃砂和豬肉混合喂給它吃,直到啄木鳥完全吃光。然後用鹽和泥土將啄木鳥包裹起來,放入火中煅燒一夜。次日凌晨取出,但不要立即打開,而是連同包裹的泥土一起,埋入地下兩尺深的地方。第二天再取出,打開包裹,將啄木鳥的殘餘物置入鉛製容器內,研磨成粉末。最後,加入無灰酒和少量麝香,攪拌均勻,作為一次的服用量。在蟲被排出後,迅速用鉗子夾住蟲放入油鍋中煎炸。之後,再服用一劑《局方》中的嘉禾散。
以上就是對脾臟勞損導致發燒的治療方法。
9. 大風癩蟲
苦參末二兩,豬肚盛之,縫合煮熟取出去藥。先餓一日,次早先飲清水一盞,將肚食之,如吐再食。待一二時,以肉湯調無憂散五七錢服,取出大小蟲一二萬為效。後用不蛀皂角一斤去皮子,煮汁入苦參末,調糊下何首烏末四兩,防風末一兩半,當歸末一兩,白芍藥末五錢,人參末三錢,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茶下,日三服。
仍用麻黃、苦參、荊芥煎洗之。
白話文:
【大風癩蟲】
取苦參磨成粉末兩兩,裝進豬肚內,縫合後煮至熟透,煮好後取出豬肚,將藥粉倒掉。患者需先空腹一天,次日清晨先喝一杯清水,然後將煮熟的豬肚吃下,若感到噁心嘔吐,則再次食用豬肚。等待一至兩個小時後,以肉湯調和無憂散五到七錢服用,可排出大量寄生蟲,效果顯著。之後使用一斤未生蟲的皁角,去掉外皮及籽,煮汁後加入苦參粉末,再加入何首烏粉末四兩,防風粉末一兩半,當歸粉末一兩,白芍藥粉末五錢,人參粉末三錢,攪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粒,可用溫酒或茶水送服,每日三次。
另外,可用麻黃、苦參、荊芥煎煮後清洗患處。
10. 癘風有蟲
眉落聲變,用預知子、雄黃各二兩為末,以乳香三兩,同水一斗,銀鍋煎至五升,入二末熬膏,瓶盛之,每服一匙,溫水調服,有蟲如尾隨大便而出。
白話文:
如果出現眉毛脫落且聲音改變的症狀,可使用預知子和雄黃各二兩磨成粉末,再加入三兩的乳香,一同與十斗的水在銀鍋中煎煮至剩五升。然後將預知子和雄黃的粉末加入熬成膏狀,裝瓶保存。每次服用一匙,用溫水調和後吞服,體內的寄生蟲會像尾巴一樣,隨著大便排出體外。
11. 大風癘蟲
黃柏末、皂角刺灰各三錢研勻,空心酒服,取下蟲物,亦不損人,食白粥三兩日,服補氣藥數劑。如四肢腫,用針刺出水再服。忌一切魚肉發風之物,取下蟲大小長短,其色不一約一二升,其病自愈。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使用等量的黃柏粉和皁角刺灰,各約三錢,混合均勻後,在空腹時以酒吞服,可以排出體內的寄生蟲,這個方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在服用後的幾天內,建議只食用白粥,並服用幾劑補氣的藥物。如果出現四肢腫脹的情況,應先用針刺出腫脹部位的水份,然後再次服用藥物。在此期間,應完全避免食用所有可能引起風濕反應的魚肉類食品。排出的蟲體大小長短不一,顏色也有所不同,總量大約有一到兩升。當這些蟲體被完全排出後,此病就會自然痊癒。」
12. 藥戲門
13. 大道丸
治荒。
黑豆(一升,去皮),貫眾,甘草(各一兩),茯苓,吳術,砂仁(各五錢)
上銼碎,用水同豆熬煎,火須文武緊慢得中,直至水盡,揀去藥,取豆搗如泥,如芡子大,磁器盛之密封。每嚼一丸,則恣食草木苗葉可飽,且無毒,其味與飯同。
白話文:
這是在介紹一種名為「大道丸」的藥方,用來應對糧食匱乏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黑豆(一公升,需去皮)、貫眾、甘草(各約37.5克)、茯苓、吳術、砂仁(各約18.75克)。
製作方法是將所有材料切碎,然後和黑豆一起用水熬煮,火候要適中,控制好大小火,一直煮到水分完全蒸發。之後把藥材挑出,只留下豆子,並將豆子搗成泥狀,捏成芡實般大小的小丸,再放入瓷器中密封保存。
服用方式是每次咀嚼一顆藥丸後,即可隨意食用各種草木的莖葉,不僅可以讓人有飽足感,而且不會中毒,口感就像吃飯一樣。
14. 祖師修行方
白茯苓,甘菊花,松柏,香白芷(各十兩)
共為末,蜜丸黃豆大,每服十丸送下,百日不飢。連服三服,永不飢也。不信先將一丸與雞吃,百日不飢,要開藥之日,先吃米湯或菜湯,亦可取下藥來。
白話文:
使用白茯苓、甘菊花、松柏和香白芷(每一種都用十兩)。
將這些材料混合後磨成粉末,再製成像黃豆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十顆,用水吞服,連續服用一百天就不會感到飢餓。如果連續服用三個療程,就可以永遠不會感到飢餓。如果不相信,可以先試著給一顆藥丸讓雞吃,雞也會在一百天內不會感到飢餓。在準備開始服用藥物的那天,先喝一些米湯或是菜湯,這樣也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原有的廢物。
請注意,此處所說的「永不飢餓」並非指不吃東西,而是指在特定時間內不會有強烈的飢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