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一冊 (1)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1)

1. 第一冊

2. 十二經絡部位歌

以臂貼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後定之。歌曰:

手足前廉屬陽明,後廉又屬太陽經,

外廉少陽厥陰內,內前太陰後少陰。

白話文:

當你將手臂自然垂下身體兩側,大拇指在前方,小拇指在後方以此來定位。歌訣如下:

手臂和腿的前側屬於陽明經絡,後側則屬於太陽經絡, 手臂和腿的外側屬於少陽經絡,而內側前方屬於厥陰經絡, 手臂和腿的內側前方屬於太陰經絡,後側則屬於少陰經絡。

3. 十二經絡引經藥歌

太陽羌活及防風,升麻白芷通陽明,

太陰桔梗白芍藥,少陰獨活知母行,

少陽厥陰同一性,柴胡青皮共川芎,

更有桂膝並杜仲,手足腰腎用無窮。

白話文:

【太陽經】的主要引導藥物為羌活和防風, 【陽明經】則是升麻和白芷能貫通。

【太陰經】的引導藥物是桔梗和白芍藥, 【少陰經】則需獨活與知母來運行,

【少陽經】和【厥陰經】有著相似特性,柴胡、青皮和川芎都是它們的常用藥。

另外,桂枝、膝關節藥物(可能指牛膝)和杜仲, 對於手部、足部、腰部和腎臟的治療應用無盡無窮。

請注意,上述的"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少陽、厥陰"是指人體的十二經絡中的六條。

4. 十二經所屬五行歌

甲木屬膽乙屬肝,小腸丙火心丁觀,

大腸庚金辛屬肺,胃乃戊土脾己看,

膀胱壬水腎癸水,三焦附丙胞丁關。

白話文:

[十二經絡與五行的對應歌] 甲木對應的是膽,而乙木則是肝的象徵, 小腸歸屬於丙火,心臟則由丁火來觀察其狀態,

大腸與庚金相連,辛金則是肺部的代表, 胃的功能與戊土相關,脾臟則由己土來觀察,

膀胱屬壬水,腎臟則由癸水來象徵, 三焦被認為與丙火相關,胞宮則由丁火來管理。

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學中十二個主要經絡(或器官)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對應關係。

5. 五善

服藥不嘔語言清,飲食如常脈和融,

精神氣色皆依舊,癰疽雖險亦易平。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不會感到噁心嘔吐,說話語音清晰,飲食狀況與平時無異,脈搏平穩和順。

精神狀態和麪色都保持正常,即使患了嚴重的膿腫,也較容易康復。

6. 七惡

服藥最忌是噁心,喘粗脈息不調勻,

四肢沉重發渴甚,精神恍惚睡昏昏,

癰疽已潰膿血臭,腹痛更見瀉利頻,

飲食不進全無味,病者見之難回春。

白話文:

服用藥物時最應避免的就是感到噁心,呼吸急促,脈搏不穩定不均勻,

全身四肢感到異常沉重,極度口渴,精神狀態混亂且昏昏欲睡,

瘍疽如果已經化膿出血並且散發出臭味,腹部疼痛並伴隨著頻繁的腹瀉,

完全沒有食慾,吃不下任何東西,病人如果出現這些症狀,病情往往難以好轉。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認為的七種嚴重病態,也就是所謂的「七惡」。

7. 收功萬全歌

瘡毒既盡須細玩,肉芽肥紫用針穿,

肌高於膚宜臣症,微瘡略瘦能周全,

否則天陰痛且癢,更有癍疤突顯然,

用藥不解此中竅,余患難免不串邊。

白話文:

當創口的毒素已經清除乾淨後,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新生的肉芽呈現肥厚且色澤為紫色,應該使用針刺穿它。

若傷口部位的肌肉比周圍皮膚高出,這是一種需注意的情況。對於一些小傷口,只要它逐漸癒合縮小,那麼就能完全康復。

否則,在天氣轉涼或潮濕時,可能感到疼痛或癢感,甚至會出現明顯的疤痕。

如果在用藥過程中,不瞭解這些關鍵點,那麼剩下的問題可能無法避免地擴散到其他部位。

8. 又歌

大瘡之後起小瘍,名曰應候最為詳,

經絡微滯即外現,醫去方得無勞傷,

收口務要毒氣盡,餘毒不盡終彷徨,

鬻名只徒求功利,天良安得達上蒼。

白話文:

[再來一首歌訣],內容如下:

在大的創傷後長出的小膿包,這種情況被稱作應候,是最需詳細關注的。

這是因為身體的經絡有輕微的阻滯,才會在外體顯現出來,必須由醫生治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在傷口癒合時,一定要確保所有的毒素都已清除乾淨,如果毒素沒有完全清除,後果將會讓人困擾不已。

有些醫生只為了追求名聲和利益,但這樣的人,其良心怎麼可能感動上天呢?

9. 秘傳口訣

任君眼力與神全,不用手按定不清,

按沉即起是黃水,沉而緩起是糟膿,

實而痛甚必是血,若氣堅實總不疼,

離手便知其中物,方見外科有別能。

白話文:

任憑你有再好的眼力和精神,但如果不透過手去按壓檢查,有些病情是無法清楚判斷的。

如果按下去感覺到病竈沉下去,放手後馬上彈回,那可能是黃水(一種膿液)的症狀。

若是按下去感到沉而且緩慢地回彈,這通常是糟膿(一種更嚴重的膿液)的表現。

若病竈摸起來堅實且非常疼痛,那可能內部有出血。

若按壓病竈時感覺堅實,但並沒有疼痛感,通常並無大礙。

放手後,就能根據手感判斷出病竈內的狀況。這樣才能顯現出外科醫生的特殊能力。

10. 飲食戒忌

病疽之人,當戒陰面燒酒、生冷油膩、雞鵝魚腥之類,羊肉、豬首,一切卵屬,瓜子、木耳、銀杏、胡桃、苜蓿、齒莧、戎芥秦椒等物。又當慎起居、節七情;仍忌孝服、產婦、經女、巫尼進房。室內常令馨香,使其血氣流暢。宜菜豆靠枕,隱伏其上,最能清心解毒。墊一麩褥,勝似錦被千床。

白話文:

[飲食與生活禁忌]

對於患有瘍癤(一種皮膚病)的人,應該避免食用在陰暗地方醃製的燒酒、生冷的食物、油膩的食物、雞鵝魚等腥味重的食物,以及羊肉、豬頭肉,所有種類的蛋類,瓜子、木耳、銀杏、核桃、苜蓿、齒莧、戎芥、秦椒等食物。

此外,還應注意日常生活規律,控制情緒波動,避免過度的喜怒哀樂驚恐等七情。同時,應避免接觸穿著孝服的人、產婦、月經期的女性和巫婆尼姑進入病人的房間。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助於血液循環和氣血流通。適合使用菜豆填充的枕頭,病人可躺在上面,這種枕頭有清心解毒的效果。使用麩皮填充的褥子作為墊子,比起鋪滿錦緞的牀更加舒適有益。

11. 陰症收口論

凡陰毒潰爛至骨之候,症將愈,口雖收而膿路不能遂斂者,乃寒邪鬱結而氣血不能運用耳。須候毒氣盡時,外用桑枝熨法,或豆豉炙法,再以紅粉,內加桂附人參為末敷之。否則,久變為漏。慎之慎之!

白話文:

凡是遇到因為陰性毒素導致肉體腐爛到骨頭的情況,當病情即將好轉,傷口雖然開始癒合,但膿液排出的通道卻無法立即收斂,這通常是由於寒邪在體內聚集,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必須等到體內的毒素完全清除,再從外部使用桑枝熱敷,或是豆豉灸療的方法,再配合紅粉,內部加上肉桂、附子和人參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若不如此處理,長久下來可能會變成漏管。對此一定要謹慎,千萬要小心!

12. 視症要訣

凡看瘡症,先分經絡,明其陰陽,察形觀色,豫喻生死。然後用藥,當補當瀉,不可稍遲,以致有變。如發熱頭痛,惡寒惡風,身體拘急,邪在表也,宜以化坐丸汗之,或梅花點舌丹。腫硬疼痛,口渴便秘,身熱舌乾,甚至腹滿譫語,邪在裡也,宜下之以內疏黃連湯。腫疼堅硬,身重噁心,小便赤澀,邪在內也,宜解之以黃連消毒散。

焮腫發熱,疼痛有時,飲食如常,二便自調,但不能速潰,氣血弱也,宜托之以人參托裡散。軟漫無膿,微熱微赤,不甚疼痛,陽氣虛也,宜補之以十全大補湯。再兼病者善於調攝,皆能奏效。如初起高腫色赤,作痛發熱,漸長已成焮痛,皮色光亮,身溫便調,已潰膿稠,色鮮不臭,腐肉易脫,腫痛遂減。

瘡口內外活潤,潰後膿色稠黃,血色鮮亮,新肉易生,飲食漸進,如此順症,不治亦能自愈。若陽症似陰,指甲色青,手足厥冷,脈沉有力者,五利大黃湯救之。至於陰症似陽,腮顴紅,未老白頭,無膿軟陷,皮破無血,肉綻斑斕,肉腫瘡平,頂窪根散,水清無膿,腐肉難脫,色如豬肝,麻木不仁,目珠直視。或病久露神,面忽如脂,或如油膩塗抹。

唇白唇青,耳黑耳枯,皆內敗外現之證。大劑參附盡,人事以聽天命矣。更有瘡毒已盡,而新肉遂生,肉芽形似魚鱗重疊相壓者,雖膿血鮮亮,神清氣爽,百無一生。然形證多端,片言難盡,惟在醫者詳察,要存一點仁心。

白話文:

「凡是診斷傷口疾病,首先應區分經絡,清楚瞭解其陰陽屬性,觀察形狀和顏色,預測病情的生死走向。之後再開藥,判斷是該補還是該瀉,不能有絲毫延遲,以免病情變化。比如發燒、頭痛、畏寒怕風、身體僵硬緊繃,這是邪氣在表面,應該使用化坐丸或梅花點舌丹來發汗。如果傷口腫脹堅硬、疼痛、口渴、便祕、身體發熱、舌頭乾燥,甚至腹部脹滿並出現胡言亂語,這是邪氣在體內,應該使用內疏黃連湯來清理體內的邪氣。若是傷口腫脹、疼痛堅硬,感到身體沉重、噁心,小便呈現深紅色且排尿困難,這是邪氣在體內,應該使用黃連消毒散來治療。

如果傷口腫脹發熱,疼痛有規律,飲食正常,大小便也調節得宜,只是無法迅速癒合,這表示氣血較弱,應該使用人參託裡散來提升。若是傷口軟漫無膿,微微發熱、微微泛紅,不感到太痛,這表示陽氣較虛,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來補充元氣。患者如果同時懂得調養身體,效果會更佳。如果剛開始傷口高腫、顏色紅,疼痛且發燒,逐漸長大後形成疼痛的腫脹,皮膚光澤,身體溫暖,大小便調節正常,已經潰爛後的膿液濃稠,顏色鮮豔且無異味,腐肉容易脫落,腫脹和疼痛感逐漸減輕。

傷口的內外都呈現健康狀態,潰爛後的膿液顏色濃稠黃色,血液顏色鮮艷,新生組織容易生長,飲食逐漸增加,這樣的順應症狀,即使不特別治療也能自然康復。但如果是外表看似陽症,實際上卻是陰症,例如指甲顏色呈青色,手腳冰冷,脈搏沉而有力,這時應使用五利大黃湯來急救。反之,如果外表看似陰症,實際上卻是陽症,例如兩頰紅潤,未老先白髮,傷口無膿且軟陷,皮膚破裂後無血,肉裂開且呈現斑駁色彩,肉腫傷口平滑,頂部凹陷,根部散開,排出的水分清澈無膿,腐肉難以脫落,顏色像豬肝,麻木無感覺,眼球直視前方。或是長期患病,面容突然變得像塗了油脂般光亮,嘴脣白或青,耳朵黑或枯萎,這些都是內臟衰敗在外顯露出的徵兆。若使用大量人參和附子仍無效,只能等待天命。

此外,還有些傷口毒素已經清除,新生組織也開始生長,但肉芽形狀像魚鱗一樣重疊,即使膿血鮮亮,精神清爽,但也幾乎不可能生存。然而,傷口的形狀和症狀多種多樣,用寥寥數語難以描述完畢,這就需要醫生詳細觀察,並保持一顆慈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