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經驗方》~ 疔瘡
疔瘡
1. 疔瘡
奪命丹,治諸般腫毒疔瘡。
蟾酥,輕粉(各五分),硃砂(三錢),白礬(枯),寒水石(煅),銅綠(各一錢),蝸牛(二十個,別研如泥。一方無,亦可),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
為末,將蝸牛泥為丸。如丸不就,加酒糊少許,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用生蒜頭三莖嚼爛,同藥以熱酒送下。出汗為度,無汗再進一服。
疔瘡之證,初生其狀甚微,多在四肢頭面骨節之處,癢痛難忍,增寒壯熱,可服荊防敗毒散一二劑,或奪命丹一服。若有紅絲,自瘡向腹走者,宜撥破瘡頭,去惡血,以膏藥封貼。如針之不痛,可用奪命丹一粒,入瘡內,毒即消。如生唇面口內,有紫筋者,宜挑斷,吐去毒血,噙奪命丹一二粒。毒入喉入腹,俱不治。
槐花酒,治一切疔瘡腫毒(方見前。)
忍冬藤酒,治一切疔毒,及發背、癰疽並治之(方見前)。
白話文:
【疔瘡】
奪命丹,主治各種腫毒和疔瘡。
成分包括:蟾酥、輕粉(各五分)、硃砂(三錢)、白礬(燒乾水分)、寒水石(煅燒)、銅綠(各一錢)、蝸牛(二十個,另外研磨成泥,若無此材料也可不用)、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加入蝸牛泥混合製成丸狀。如果丸狀不易形成,可添加少許酒糊,使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三根生蒜頭嚼爛,與藥一同以熱酒吞服。出汗至一定量即可,若不出汗可再服用一次。
疔瘡病症,初期症狀輕微,多出現在四肢、頭面骨節處,癢痛難忍,並伴隨寒顫高熱,可先服用荊防敗毒散一到兩劑,或奪命丹一次。若出現紅絲從瘡處向腹部延伸,應將瘡頭撥開,去除惡血,然後以膏藥貼上。如針刺無痛感,可用奪命丹一粒,放入瘡內,毒素即可消除。如長在脣面口內,有紫色筋脈,應挑斷,吐出毒血,含服奪命丹一到兩粒。若毒素進入喉嚨或腹部,皆無法治療。
槐花酒,能治療所有疔瘡腫毒。(配方請參考前文)
忍冬藤酒,能治療所有疔毒,以及背部發炎、癰疽等病症。(配方請參考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