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壽精方》~ 重刊扶壽精方序
重刊扶壽精方序
1. 重刊扶壽精方序
近山子曰:嘗聞之司馬公,達則為良相,不達為良醫。夫豈不義而互言之。蓋造命於相,寄命於醫,匪良則病夫人。人一也,道之不同,何啻十百?而所以行吾之仁無少異焉,此心此理同也。竊見曹輩獲一試方,珍如拱璧,蘊櫝索價。夫人壯而行之,將以醫天下而期躋人於壽域,匪直利執一方而已。
況南北稟賦不同,氣運感召亦異,故東垣、丹溪,同方異治,率有足徵者。豈可恃一人一時之效,遂泥以眩人耶!粵自軒岐及俞、華、盧、扁諸名家,盡平生所得,傾之載籍,惟恐人不之知,亦獨何哉?愚自結髮事師讀書外,漫無所嗜,惟好諸方事,亦以切人實用,而事親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近山子曰:
我曾經聽聞司馬公說:「有才華的人,能做良相,沒有機會做官的,就做良醫。」這句話並非說做官和行醫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命運掌握在相士手中,而生命則寄託於醫生。如果相士和醫生不盡職,就會傷害百姓。
人都是一樣的,但因為追求的道不同,差異就如天壤之別,何止十倍百倍?然而,我們行仁義之道卻沒有絲毫差異,這份心意和道理是相同的。
我私下觀察到,有些人得到了一個藥方,就視若珍寶,珍藏起來,還想藉此索取高價。他們應該明白,醫術是為了救治天下人,讓他們延年益壽,而不是為了謀取私利。
況且,南北地域氣候不同,人們的體質和病症也各有差異。因此,東垣和丹溪兩位醫家,雖然使用相同的藥方,但治療方法卻有所不同,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怎能只憑藉一人一時的療效,就固執地迷信,以此來欺騙他人呢?
自從軒轅黃帝和岐伯,以及俞、華、盧、扁等名醫,都將畢生所學傾注於醫書,唯恐後人不知,他們的目的又何在呢?我從年輕時就開始師事名醫,讀書之外,沒有其他嗜好,只喜歡鑽研醫術,因為它能切實地幫助他人,也是做子女的孝道。
積之見聞,匯以成書,雖不敢自擬於醫之良,將以廣吾心焉耳矣!嘗欲鋟梓,公之若人,以裨採而力弗逮,假因手錄備忘,若更充之歲月,或有進於此者俟之。
嘉靖甲午端一日江夏近山吳旻書於仰北堂
白話文:
收集我的見聞,匯總成書,雖不敢自稱為好醫生,但只希望能擴大我的思維。我曾經想要出版這本書,讓更多人看到,但因為能力不足未能實現。我只好手抄備忘錄,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有更多的進步和改善,期待未來能有更好的成果。這是在嘉靖甲午年的端日,由江夏近山的吳旻,在仰北堂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