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壽精方》~ 痰門 (1)
痰門 (1)
1. 痰門
法制清氣化痰丸
南星,半夏(各二兩,用皂角二兩,白礬二兩,生薑二兩,水六碗,煎沸取起,浸至次早,再煎透為度,二味須四兩足,去皂角),栝蔞仁(微炒,紙包捶去油),白朮,黃連(去毛,薑汁拌炒),香附子(杵毛淨,童便浸),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萊菔子(炒),唐球子(各一兩),紫蘇子,黃芩(各七錢),枳實(麵炒),甘草(各五錢)
白話文:
法制清氣化痰丸
- 南星,半夏(各使用二兩,加入皁角二兩,白礬二兩,生薑二兩,共六碗水煮沸後取出,浸泡到第二天早晨,再煮至完全熟透為止。這兩種材料需各四兩,去除皁角)。
- 栝蔞仁(稍微炒過,用紙包住然後打碎去掉油分)。
- 白朮。
- 黃連(去毛,用薑汁拌炒)。
- 香附(去除毛髮後,用童便浸泡)。
- 陳皮(去掉白色部分)。
- 白茯苓(去掉皮)。
- 萬壽果子(炒過)。
- 唐球子(各使用一兩)。
- 紫蘇子。
- 黃芩(各使用七錢)。
- 枳實(用麵粉炒過)。
- 甘草(各使用五錢)。
上為細末,竹瀝一碗,生薑自然汁一酒杯,神麯細末一兩,和麵作糊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七八十丸,溫沸湯下。
造三奇神麯方,六月六日謂諸神集會之辰,故名神麯,過此日造者非神。
白麵(一百斤,取白虎意),蒼耳(自然汁三升,取勾陳意),野蓼(自然汁四升,取騰蛇意),青蒿(自然汁三升,取青龍意),杏仁(四升,去皮尖,看面乾溼可用,取玄武意),赤小豆(三升,煮軟熟,去皮湯,研共一處,拌勻,取朱雀意)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加入竹瀝一碗、生薑汁一杯、神麴粉末一兩,和麵做成小丸子,大小如赤豆,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溫熱的湯水送服。
製作三奇神麴,必須在六月六日,傳說這天諸神集會,因此稱為神麴,過了這天製作的便不是神麴。
取白麵一百斤,象徵白虎;蒼耳汁三升,象徵勾陳;野蓼汁四升,象徵騰蛇;青蒿汁三升,象徵青龍;杏仁四升,去皮尖,觀察表面乾濕度調整用量,象徵玄武;赤小豆三升,煮軟熟,去皮取湯,研磨混合,象徵朱雀。
上修合用三伏內上寅日,取前藥汁拌前面,捏得實散,分開為度,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也。近時神麯只以面蓼為之。入藥不咳。此方傳自蜀府,與造麴法同。
清熱化痰丸,治痰飲為患,噁心頭眩,心悸,中脘不快,或因食生冷飲酒過多,脾胃不和。
半夏(湯泡七次,五錢),陳皮(去白,四錢),白茯苓,當歸(酒洗),川芎(各三錢),黃芩(酒炒),生甘草,梔子(各一錢半,去杇),黃連(去毛炒,一錢)
白話文:
上修合用三伏內上寅日,取前藥汁拌前面,捏得實散,分開為度,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也。近時神麯只以面蓼為之。入藥不咳。此方傳自蜀府,與造麴法同。
意思是說,在三伏天中,上寅日(即每月第一天)是最佳時間,將前面藥汁與前面材料混合,捏成實心且鬆散的狀態,再分開成若干份。其中,甲寅、戊寅、庚寅是三奇日,也是用藥的吉日。現代人通常用麵粉和蓼草製作神麴,放入藥物中不致咳嗽。此配方源自蜀府,與製作酒麴的方法類似。
[清熱化痰丸],可以治療痰飲引起的疾病,例如噁心、頭暈、心悸、胃脘不適,或因食用生冷食物或過量飲酒導致脾胃不和。
半夏(用水煮七次,五錢),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四錢),白茯苓,當歸(用酒洗淨),川芎(各三錢),黃芩(用酒炒制),生甘草,梔子(各一錢半,去除果柄),黃連(去除毛並炒制,一錢)。
上為細末,麵糊丸,梧桐子大,食遠白湯下,五十丸。
玉髓丹,治痰火上湧,或流入四肢,結聚胸背,或咳嗽,或頭目不清。
軟石膏(三兩),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白礬(五錢)
上為細末,淡薑湯打糊丸,如赤豆大,每服三十丸,食遠茶清下。
款冬花丸,治年老氣虛,痰盛涎湧,喘嗽不已,遇寒尤甚,並勞瘵久嗽痰氣。
款冬(去梗,二兩),桑白皮(一兩半),人參,京紫苑,杏仁(去皮尖),知母(去毛),貝母(各一兩),五味子,桔梗(各五錢),蘇葉(三錢),檳榔(一錢半),廣木香(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飯後用溫白湯送服,每次五十丸。
玉髓丹可以治療痰火上涌,或流入四肢,聚集在胸背部,或咳嗽,或頭昏腦脹。
將軟石膏(三兩)、半夏(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白礬(五錢)研磨成細粉,用淡薑湯調成糊狀,做成丸子,大小像赤豆,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茶水送服。
款冬花丸可以治療年老體虛,痰多涎多,咳嗽喘不過氣,遇到寒冷天氣症狀更嚴重,以及因勞累過度而引起的久咳痰多。
將款冬(去除梗,二兩)、桑白皮(一兩半)、人參、京紫苑、杏仁(去除皮和尖)、知母(去除毛)、貝母(各一兩)、五味子、桔梗(各五錢)、蘇葉(三錢)、檳榔(一錢半)、廣木香(一錢)等藥材研磨成細粉。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臨睡嚼一丸,滾水下。
化痰丸,治熱在上焦,火盛,或作痛,宜風疾。
半夏(泡七次),南星(水泡,各薑汁拌),黃芩,寒水石(煅),黃連(去毛,各一兩),豬牙皂角,薄荷(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淡薑汁打糊丸,赤豆大,食遠茶清下,五十丸。
大麻化痰丸,治背上及胸中之痰。
天麻(一兩),南星(一兩),半夏(三兩,湯泡至冷七次,以內透為度),軟石膏(煅赤一兩),雄黃(通明者,初服如前末一兩,如此味,水飛七次,以後常服減此)
白話文:
- 化痰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上焦的熱氣與火氣過盛所導致的痰症,或者因為火氣旺盛而引起的疼痛。在睡前嚼服一顆用煉蜜製成、大小如彈子的丸藥。
配方:
- 半夏:經過七次浸泡
- 南星:用水浸泡後,再以薑汁拌勻
- 黃芩
- 寒水石:經煅燒
- 黃連:去除毛質
- 豬牙皁角
- 薄荷
- 甘草:炙烤三錢
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淡薑汁打成糊狀,製成大約赤豆大小的丸藥,於飯後用清水送服,每次服用50個丸子。
- 大麻化痰丸:這款藥方專門用來治療背部和胸部的痰症。
配方:
- 天麻:一兩
- 南星:一兩
- 半夏:三兩,經過七次湯泡,直到內部完全透徹
- 軟石膏:經煅燒至紅色,一兩
- 雄黃:通明者,初次服用按照前一個藥方的量,之後依個人口味減少用量,進行七次水飛處理。
以上藥方皆需遵照醫生指示使用,並注意個人身體狀況,若有不適請即時停藥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上為末,淡薑汁打糊搗丸,赤豆大,食遠茶下九十丸。
加味潤下丸,降痰如神。
橘紅(去白,半斤,水化鹽一兩,拌勻,蒸極熟),南星,半夏(俱水煮,薑汁製),黃芩,黃連,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滴水丸,或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煎劑
羌活勝濕湯,治背惡寒,雖盛暑亦欲著綿,人之背屬陽,濕中太陽,久而熱,乃火也。火起而痰隨之滲入於背,兼以飲酒,酒乃濕熱之物,與病輳合,濕痰結聚,所以外雖惡寒,其中實熱也。先燥濕,次降火,病則除矣。內多太陽引經之劑,且能勝濕。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淡薑汁調成糊狀,搓成赤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食九十丸,用遠茶送服。
加味潤下丸,降痰效果奇佳。
橘紅(去白,半斤,加鹽水一兩,拌勻,蒸至極熟),南星,半夏(都用清水煮過,再用薑汁處理),黃芩,黃連,甘草(各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製成滴水丸或蒸餅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食五七十丸,用白湯送服。
煎劑
羌活勝濕湯,治療背部惡寒,即使盛夏也想要穿棉衣。人體背部屬陽,濕氣侵犯太陽經脈,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熱,變成火熱。火熱升起,痰液就會隨著滲入背部。再加上飲酒,酒是濕熱之物,與疾病互相交織,濕痰凝聚,所以雖然外感惡寒,但內裡實則火熱。先要燥濕,再降火,病症自然就會消除。藥方中多用引經之劑,且能勝濕。
羌活(一錢半),獨活(一錢半),炙甘草,南川芎,藁本,蔓荊子,防風,酒炒黃芩,米泔,蒼朮(各一錢)
上為一帖,水煎,食遠溫服。
清熱化痰湯,化熱痰,清鬱氣,亦可常服。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拌,一錢二分),枳實(麵炒),香附(童便浸),貝母(各一錢半),白茯苓,山楂肉(各一錢),橘紅,黃連(炒,各八分),桔梗,蒼朮(米泔浸,各七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羌活、獨活(各一錢半),炙甘草、南川芎、藁本、蔓荊子、防風、酒炒黃芩、米泔、蒼朮(各一錢),共為一帖,用水煎煮,飯後溫服。此方名為清熱化痰湯,可化解熱痰,清利鬱氣,亦可長期服用。另備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拌,一錢二分)、枳實(麵炒)、香附(童便浸)、貝母(各一錢半)、白茯苓、山楂肉(各一錢)、橘紅、黃連(炒,各八分)、桔梗、蒼朮(米泔浸,各七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服,生薑三片,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溫服。如痰壅上,加蘇子降氣湯料,視病增減,消息服之。
苓連二陳湯
橘紅,白茯苓,軟石膏(各二錢),片苓(酒炒),白朮,黃連(酒炒),防風(各五分),川芎,天花粉(各一錢),薄荷(八分),半夏(制,七分),羌活(五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片,水鍾半,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加味順氣化痰湯
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白茯苓,半夏,陳皮,枳實,柴胡,蘇葉,黃柏,甘草(炙,各三分)
白話文:
服用藥物一劑,加入生薑三片,水兩杯,煎煮至一杯,飯後溫服。如果痰液阻塞在上,則加蘇子降氣湯藥物,根據病情增減,觀察病情變化,適當服用。
苓連二陳湯:
橘紅、白茯苓、軟石膏各二錢,片苓(酒炒)、白朮、黃連(酒炒)、防風各五分,川芎、天花粉各一錢,薄荷八分,半夏(制)七分,羌活五分,甘草(炙)三分。
將以上藥物切片,水一杯半,姜三片,煎煮八分,飯後溫服。
加味順氣化痰湯:
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白茯苓、半夏、陳皮、枳實、柴胡、蘇葉、黃柏、甘草(炙)各三分。
上如常制銼片,每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溫服,渣再煎。
定喘湯,專治齁喘,取效甚速。金陵浦舍真方。
白果(二十一枚,去殼,炒黃色,分破),麻黃,款冬花,桑白皮(蜜炙,各三錢),蘇子(二錢),法制半夏(如無,甘草煎湯泡七次,三錢),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切成薄片,每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飯後溫熱服用,藥渣再煎煮一次。這個定喘湯專門治療哮喘,效果非常快。這是金陵浦舍的真方。白果二十一枚,去殼,炒至黃色,分成兩半;麻黃、款冬花、桑白皮(蜜炙)各三錢;蘇子二錢;法制半夏三錢(如果沒有法制半夏,可以用甘草煎湯泡七次);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銼,水三鍾,煎至二鍾,作二服,每服一鍾,不拘時徐徐服之。
歌曰,諸病有藥方,齁喘最難當,蘇子同桑白,杏仁與麻黃,款冬須白果,半夏忌生薑,黃芩甘草佐,神仙定喘湯。
頭痛門,附眩暈。丹溪云:在右屬痰,主蒼半酒芩,在左屬風屬血,虛風主荊,苛血主芎歸芍酒黃柏,治遠年近日偏正頭風痛,諸藥不效,收功如神。
川芎,白芷(各三錢)
上為極細末,黃牛腦子一個,擦藥末在磁器內,加酒頓熟,乘熱和酒食之。儘量一醉,睡後酒醒,其疾如失,甚驗。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三碗煎煮至兩碗,分兩次服用,每次一碗,不限時間,慢慢喝下。
有句歌謠說,各種疾病都有藥方,但咳嗽喘息最難治,蘇子配桑白皮,杏仁和麻黃,款冬花要加白果,半夏忌諱生薑,黃芩甘草輔助,神仙定喘湯。
頭痛的治療方法,也包括眩暈。丹溪先生說,頭痛在右側屬於痰濕,主要用蒼朮、半夏、酒芩,頭痛在左側屬於風或血,虛風用荊芥,血虛用川芎、歸尾、芍藥、酒黃柏。治療多年或近期發生的偏頭痛,其他藥物无效,此方療效奇佳。
川芎、白芷各三錢,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黃牛腦一個,擦藥末放在瓷器里,加入酒煮熟,趁熱用酒服用。盡量喝醉,睡一覺醒來,病痛消失,效果显著。
白朮半夏天麻湯,治痰厥頭痛,都作一服尤妙。
黃柏(一分,酒浸),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神麯(炒),白朮(各一錢),麥糵面,半夏,橘皮(各一錢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熱服,食前一服而愈。此頭痛苦甚,謂之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黃耆甘溫瀉火,補元氣,實表虛,止自汗;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二術俱苦甘溫,除濕,補中益氣;澤瀉茯苓,利小便導濕;橘皮苦溫,益氣調中升陽;神麯消食,蕩胃中滯氣;麥糵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大苦寒,酒洗以療冬天少火在泉發燥也。
白話文:
白朮、半夏、天麻組成的湯劑,可以治療痰厥頭痛,服用一劑效果就非常顯著。方劑包括黃柏(酒浸)、乾薑、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神麯(炒)、白朮、麥糵面、半夏、橘皮,每劑五錢,水煎熱服用,飯前服用一劑即可痊癒。這種頭痛非常痛苦,屬於足太陰經的痰厥頭痛,只有半夏才能治癒。眼黑頭旋,是風虛內作,只有天麻才能消除。黃耆性甘溫,瀉火補元氣,可以實表虛,止自汗;人參性甘溫,瀉火補中益氣;白朮、蒼朮都性苦甘溫,可以除濕補中益氣;澤瀉、茯苓可以利小便導濕;橘皮性苦溫,可以益氣調中升陽;神麯可以消食,蕩胃中滯氣;麥糵可以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可以滌中寒;黃柏大苦寒,用酒洗可以治療冬天少火在泉發燥。
調中益氣湯,治氣血俱虛,頭疼,其效如神。
芍藥(炒,六分),升麻(四分),黃耆(蜜炙,二錢),甘草(一錢),五味子(一十四個),當歸,白朮,人參(各六分),柴胡,陳皮(各四分)
上少加川芎、蔓荊子、細辛,作一服,水煎,臨臥溫服。
參朮湯,治氣虛頭痛,眩暈,宜降火為主。
人參,白朮,黃芩(酒炒),黃連,黃耆,生地黃(酒洗,等分,煎服)
芎歸湯,治血虛眩暈。
川芎,當歸(等分煎服)
白話文:
調中益氣湯適合治療氣血兩虛導致的頭疼,效果極佳。藥材包括炒芍藥、升麻、蜜炙黃耆、甘草、五味子、當歸、白朮、人參、柴胡、陳皮,另可少量添加川芎、蔓荊子、細辛。將所有藥材水煎,睡前溫服。
參朮湯適合治療氣虛導致的頭痛、眩暈,以降火為主要功效。藥材包括人參、白朮、酒炒黃芩、黃連、黃耆、酒洗生地黃,所有藥材等量煎服。
芎歸湯適合治療血虛導致的眩暈。藥材包括川芎、當歸,等量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