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絜度》~ 卷一 (3)
卷一 (3)
1. 卷一
香薷飲(《局方》)
主夏感寒濕,或過生冷,頭痛,惡寒,無汗,水腫,腹痛,泄瀉。
香薷,厚朴(各五分)
水煎溫服。
薛生白曰:此夏令感受寒濕,或飲冷太過,陽氣為陰寒所遏。故用香薷之辛溫散寒,利水,發越陽氣。厚朴苦溫除濕而行滯也。
李東垣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猶冬月之用麻黃。氣虛人不可多服。今人謂能解暑,誤矣。
越鞠飲(震亨)
主氣、血、痰、食、濕、火、鬱結。
香附,神麯(各三錢),蒼朮(八分),梔子(一錢,炒),川芎(五分)
水煎服。
費伯雄曰:大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鬱於何有?此方云統治六郁,豈有一時而六郁並集者乎?須知古人立方,不過昭示大法。氣鬱者,香附為君;濕鬱者,蒼朮為君;血鬱者,川芎為君;食鬱者,神麯為君;火鬱者,梔子為君。相其病在何處,酌量加減,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旨。讀一切方書,皆當作如是觀。
郁李飲(仲陽)
主驚恐後邪襲肝膽,驚悸夢惕,目不得瞑。
郁李仁(酒浸,三錢)
水酒煎服。
薛生白曰:滑可去著,郁李仁性最滑脫。錢氏治驚恐後,肝系滯而不下,始終目不瞑者,邪留於膽。膽為清淨之府,藏而不瀉,是以病去而內留之。邪不去,寐則陽氣行陰,膽熱內擾,肝魂不寧,用郁李仁以泄邪。必用酒浸者,以酒氣獨歸膽也。
牛黃清心丸(謐齋)
主溫邪內陷胞絡,神昏譫語。
牛黃(二分五釐),辰砂(一錢五分),黃連(五錢),黃芩,梔子(各三錢),鬱金(二錢)
蒸餅糊丸,湯調服。
王晉三曰:溫熱入於心胞,邪在裡矣。草木之香,僅能達表,不能透里。牛黃幽香物,性乃能內透胞絡,與神明相合。芩、連、梔子瀉心火,鬱金通心氣,硃砂鎮心神,合之牛黃相使之妙,定建奇功。
玉女煎(《景岳》)
主水虧火盛,牙疼,吐衄。
石膏,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錢韻之曰:少陰之陰不足,陽明之火有餘,水虧火盛,血熱妄行。故以膏冬一瀉陽明之火,一滋陽明之液;知地一清少陰之火,一補少陰之水。使以牛膝滑通下竅,則二經之火咸從下趨矣。下部不固者忌服。
蔥豉湯(《肘後》)
主外感初起,惡寒,頭痛,畏風,無汗。
蔥白(一握),豆豉(一升,綿裹)
水煎服。
華岫云曰:在內之溫邪欲發,在外之新邪又加,此方最為捷徑,表分可以肅清。
王孟英曰:葉氏於新邪引動伏邪,亦主是方,蓋此方為外感初起必用之藥。石頑謂虛人產後感冒,靡不隨手獲效。然胎前外感,未嘗不是妙劑。
威喜丸(《局方》)
主飲食積滯,蟲痞脹滿,久瘧利,沉冷積塞。
木香,肉蔻(各四錢),炒乾姜(二錢五分),巴豆(二十粒,去油),杏仁(四十粒),百草霜(五錢)
白話文:
卷一
香薷飲(出自《局方》)
主要治療夏季感受寒濕,或是因為吃太多生冷食物,導致頭痛、怕冷、沒有汗、水腫、肚子痛、腹瀉等症狀。
藥材:香薷、厚朴(各五分)
用法:用水煎煮後溫服。
薛生白說:這個方子是治療夏季感受寒濕,或是因為喝太多冰冷飲料,導致陽氣被陰寒之氣阻礙。所以用香薷的辛溫之性來散寒、利水、發散陽氣。厚朴的苦溫之性可以去除濕氣並消除積滯。
李東垣說:香薷是夏季解表的藥物,就像冬季使用的麻黃一樣。氣虛的人不應該多服。現在的人認為它能解暑,這是錯誤的。
越鞠飲(出自朱震亨)
主要治療氣、血、痰、食、濕、火等六種鬱結。
藥材:香附、神麯(各三錢),蒼朮(八分),梔子(一錢,炒過),川芎(五分)
用法:用水煎服。
費伯雄說:一般來說,鬱結的病症一定是先從氣開始。如果氣能順暢流通,哪來的鬱結呢?這個方子說能治療六種鬱結,難道會有人同時出現六種鬱結嗎?要知道古人開方子,只是為了說明大的原則。氣鬱就用香附做主藥;濕鬱就用蒼朮做主藥;血鬱就用川芎做主藥;食鬱就用神麯做主藥;火鬱就用梔子做主藥。要根據病情在哪裡,斟酌加減藥材,才能體會古人的用意,而不是死守古人的用法。讀任何醫書,都應該這樣看待。
郁李飲(出自仲陽)
主要治療因為驚嚇恐懼後邪氣侵襲肝膽,導致心悸、容易驚醒、睡不安穩、眼睛無法閉上等症狀。
藥材:郁李仁(用酒浸泡過,三錢)
用法:用水和酒一起煎煮後服用。
薛生白說:滑潤可以去除阻塞,郁李仁的性質最滑潤。錢氏治療驚恐後,肝氣停滯無法向下疏泄,導致眼睛一直無法閉上,這是因為邪氣停留在膽。膽是清淨的臟腑,只儲藏而不排泄,所以疾病去除後,邪氣反而留在體內。邪氣不去除,睡覺時陽氣會運行到陰,膽熱會干擾內在,導致肝魂不安,所以用郁李仁來疏泄邪氣。一定要用酒浸泡,是因為酒氣能獨自歸入膽經。
牛黃清心丸(出自謐齋)
主要治療溫熱病邪深入心包絡,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等症狀。
藥材:牛黃(二分五釐),辰砂(一錢五分),黃連(五錢),黃芩、梔子(各三錢),鬱金(二錢)
用法:用蒸過的麵餅做成丸子,用湯水送服。
王晉三說:溫熱病邪侵入心包,病邪已經深入體內。草木的香氣,只能到達體表,無法深入體內。牛黃有幽微的香氣,性質能深入心包絡,與心神相合。黃芩、黃連、梔子瀉心火,鬱金疏通心氣,硃砂鎮定心神,配合牛黃,能發揮其妙用,一定能建立奇功。
玉女煎(出自《景岳》)
主要治療腎陰不足、胃火旺盛,導致牙痛、吐血、流鼻血等症狀。
藥材:石膏、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五分)
用法:用水煎服。
錢韻之說:少陰腎經的陰液不足,陽明胃經的火氣有餘,導致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所以用石膏、麥冬一個瀉陽明之火,一個滋養陽明之液;知母、生地一個清除少陰之火,一個補益少陰之水。用牛膝來滑利通下,使二經的火都從下而趨。下部不穩固的人不適合服用。
蔥豉湯(出自《肘後》)
主要治療外感初期,出現怕冷、頭痛、畏風、沒有汗等症狀。
藥材:蔥白(一小把),豆豉(一升,用棉布包好)
用法:用水煎服。
華岫云說:體內潛藏的溫邪想發作,體外又加上新的邪氣,這個方子是最快的捷徑,可以清除表面的邪氣。
王孟英說:葉天士對於新邪引動潛伏的邪氣,也用這個方子,因為這個方子是外感初起時必用的藥。石頑說虛弱的人產後感冒,用這個方子幾乎都能很快見效。而且孕前外感,這個方子也很好用。
威喜丸(出自《局方》)
主要治療飲食積滯、腸道寄生蟲、腹脹、長久瘧疾、腹瀉、腹部冷痛積滯等症狀。
藥材:木香、肉豆蔻(各四錢),炒乾薑(二錢五分),巴豆(二十粒,去油),杏仁(四十粒),百草霜(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