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拾遺》~ 瘧辨
瘧辨
1. 瘧辨
瘧邪之中,《內經》謂「邪中異所」者,邪中俞穴也。又云:大邪、小邪。大邪之來,即三陽之冒風傷寒也。小邪之來,即瘧邪中俞穴也。三陽之病,得汗即解。瘧邪之發,與衛氣相遇乃作,離則休止也。《金匱》論「癉瘧」之「陰氣孤絕,陽氣獨發」者,其人陽氣素盛於身,得瘧邪休作,陰液日耗,雖邪外舍於分肉之間,陰液耗而心火日盛矣。故令人消爍肌肉,少氣,煩冤而嘔,但熱不寒。
陽氣內盛,邪氣行於陽而不及於陰也。閱「溫瘧」之條,「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與癉瘧相似。程云來引《內經》溫瘧論一節,其云:「得之冬中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不能自出,因遇大暑,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等,此一節雖屬《經》文,難於盡信。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認為瘧疾的邪氣會侵犯人體的俞穴,並分為大邪和小邪。大邪是指三陽經受風寒侵襲,小邪則是瘧疾邪氣侵犯俞穴。三陽經的病症,只要發汗就能解除。瘧疾發作時,邪氣與衛氣相遇才會發病,分離則會停止。金匱要略中提到癉瘧的病症,認為患者陽氣過盛,得瘧邪後,陰液日漸耗損,雖然邪氣停留在肌肉之間,但陰液耗損導致心火日盛,所以患者會消瘦、氣短、煩躁嘔吐,而且只熱不寒。
陽氣內盛導致邪氣只在陽經流竄,沒有侵犯陰經。溫瘧的病症與癉瘧相似,患者脈象平穩,身體不寒但發熱,骨節酸痛,偶爾會嘔吐。程云來引用內經中關於溫瘧的論述,認為得病是因為冬天受風寒侵襲,寒氣藏於骨髓,到春天陽氣發散,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到大暑時,如果用力過度,邪氣和汗液都會排出,這種病症藏於腎臟。雖然這是經文記載,但也不一定完全可信,正如孟子所说,“盡信書,不如無書也”。
瘧病皆得之夏秋浴水悽風,俞穴留邪,與衛氣相遇乃作。若冬中風寒,即病冬溫、傷寒矣。如中俞穴,與衛氣相遇,即病瘧矣。何能人少陰之臟,再藏於骨髓,起居如故,相安於無事,至春遇暑而發耶。
王叔和論伏氣,即引溫瘧一節,邪藏骨髓,變為溫毒、溫疫之說,後人宗之,實不知伏氣之發,由冬春乍交,肝膽之陽萌動,暴寒折之,則屈曲化火,至春陽氣大發而病隨之,非邪留於身中也。然伏氣而發春溫者有之,至夏秋變為溫疫、溫毒,則無是理也。
溫瘧,癉瘧,《金匾》云:「但熱不寒」,以桂枝白虎湯主治。程云來解云:用桂枝於白虎湯中,引白虎之辛涼,而出入營衛,制其陽邪之亢害。此論理之當然,究屬紙上空談,余屢用不應,投之不見其徹熱之功,反見營熱煩躁之害。細推其理,瘧為久伏之邪,非一二劑可愈之症。
白話文:
瘧疾都是因為夏季秋季沐浴於水中,遭受寒風侵襲,導致俞穴留住邪氣,與衛氣相遇而發作。如果冬天受寒,就會得冬溫或傷寒。同樣的,如果寒邪入侵俞穴,與衛氣相遇,就會得瘧疾。為什麼有些人少陰之臟藏於骨髓中,生活起居如常,相安無事,卻在春天遇暑而發病呢?
王叔和論述伏氣,引用了溫瘧一節,認為邪氣藏於骨髓中,會轉化成溫毒、溫疫。後人遵循他的說法,卻不知道伏氣的發病原因,是源於冬春交替之際,肝膽陽氣萌動,突然遭遇寒氣,導致陽氣內斂化火,等到春陽氣大發時,疾病就隨之而來,並不是邪氣留在了體內。雖然伏氣會引發春溫,但到了夏秋變為溫疫、溫毒,這就不符合道理了。
溫瘧,也叫癉瘧,《金匾》記載:「只熱不寒」,可以用桂枝白虎湯治療。程云來解說說,在白虎湯中加入桂枝,可以引導白虎湯的辛涼之性,出入營衛,控制陽邪的亢盛。這種說法雖然在理論上是合理的,但實際應用中卻不盡然。我多次使用桂枝白虎湯治療溫瘧,卻沒有達到退熱的效果,反而加重了營熱煩躁的症狀。仔細分析原因,瘧疾是長期潛伏的邪氣,不是一兩劑藥就能治癒的。
石膏徒足郁邪,桂枝反熱其營,故不中病情矣。余用一方,治溫瘧、癉瘧頗效。名清瘧飲。清瘧飲方薛徵君,鱉甲(一兩),丹皮(三錢),蜀漆(炒黑三錢)群,蒿(青蒿三錢),芩(黃芩三錢),蔞根(瓜蔞根三錢),兼知母(三錢)。溫瘧癉瘧效如神。(瘧邪之但熱不寒者,其人肺素有熱,氣盛於身,然邪氣出入之證,白虎非所能除。
白話文:
石膏單獨使用,只會抑制邪氣,而桂枝反而會讓營氣發熱,所以這兩種藥物都不適合治療這種病症。我用一個方子來治療溫瘧和癉瘧,效果很好,叫做清瘧飲。
清瘧飲的藥方是:鱉甲(一兩),丹皮(三錢),蜀漆(炒黑三錢),青蒿(三錢),黃芩(三錢),瓜蔞根(三錢),知母(三錢)。治療溫瘧和癉瘧效果如神。
(瘧邪只發熱不發寒的人,他們的肺部原本就偏熱,體內氣盛,但邪氣出入的症狀,白虎湯無法解決。)
余治此瘧,取蜀漆之苦辛,能達引瘧邪,知母、黃芩、瓜蔞根苦鹹,能清肺胃之熱,鱉甲、丹皮辛鹹,以清營而破肝血。其證自愈。然此證愈不能速,治不宜急,急則生變,戒之戒之。)
白話文:
我治療這種瘧疾,採用蜀漆的苦和辛,能引導出體內的病邪,知母、黃芩、瓜蔞根的苦和鹹,能清淨肺和胃的熱氣,鱉甲、丹皮的苦和鹹,可以清淨血液而破壞肝臟中的血液。病情自然會痊癒。然而,這種病症痊癒不能太快,治療也不宜過於急躁,急躁反而會產生變化,要警覺、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