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食物本草》~ 卷下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6)

1. 味類

砂糖,味甘,寒,無毒,性冷利。主心肺大腸熱,和中助脾,殺蠱,解酒毒。多食損齒,發疳,心痛,生蟲,消肌,小兒尤忌。同鯽魚食,成疳蟲。同筍食,筍不化成癥。同葵菜食,生流澼。丹溪云:砂糖甘,屬土,甘生濕,濕生胃中之火,所以損齒也。

飴糖,味甘,溫,無毒,入足太陰經。有紫色濕軟者,有白色枯硬者,主補虛乏,止消渴,去惡血,潤肺,和脾胃。魚骨鯁喉中及誤吞錢環,服之出。中滿不宜用,嘔吐家忌之。仲景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糯與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多食發脾風。丹溪云:大發濕中之熱。

,辣芥菜子研之作醬,香辛,通五臟,歸鼻眼,又可藏冬瓜。

茴香,味辛,平,無毒。主破一切臭氣,開胃下氣,止嘔吐霍亂,調中止痛,主腳氣,膀胱冷氣腫痛或連陰髀,引入小腹不可忍,腎勞㿗疝及惡毒腫痛。

蒔蘿,辛,溫,殺魚肉毒,健脾,腹冷,食不消,霍逆,腎氣,小兒脹。

砂仁,味辛,溫,無毒。主下氣,消食,脾胃氣結,冷瀉,腹痛。

杏仁,味甘,苦,有小毒。主下氣,潤心肺,散風寒咳嗽,消心下急痛,散結潤燥,通大腸秘。雙仁,半生熟者勿食,忌粟米。

梅仁,味酸,無毒,能除煩熱。

香油,冷,無毒。發冷疾,滑骨髓,發臟腑渴,困脾,下三焦熱毒氣,通大小腸,殺五黃及蛔心痛並一切蟲。生則冷,熟則熱,治飲食物,須逐日熬熟。用之經宿則動氣,有齒牙脾胃疾者不可食。丹溪曰:香油須炒芝麻取之,人食之美,不致病。若又煎煉食之,與火無異。予以芝麻大寒,炒而取油,其性仍冷,復經煎煉固熱矣,未必至於無異於火。丹溪救時之弊,其憂深言切如此。

,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行諸經而不止,通血脈,厚腸胃,御風寒霧氣,養脾扶肝。味辛者能散,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苦者能下,甘者居中而緩,淡者利小便又速泄。清水白曲、白糯米不犯藥物,無驗。潔水冬月釀成,此真正酒也,少飲益人。廣西蛇酒,壇上有蛇數寸許,言能去風,其曲乃山中採草所造,良毒,不能無慮。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今真泉亦少,其曲乃群藥所造。浙江等處亦造此酒,不入水者,味勝麻姑,以其米好也。然皆用百藥曲,均不足尚。淮安綠豆酒,曲有綠豆,乃解毒良物固佳,但服藥飲之,藥無力,亦有灰不美。南京瓶酒,曲米無嫌,以其水有鹼,亦著少灰味,太甜,多飲留中聚痰。山東秋露白,色純味冽。蘇州小瓶酒,曲有蔥及川烏、紅豆之類,飲之頭痛口渴。處州金盆露,清水入少薑汁造麴,以浮飯法造酒,醇美可尚,香色味俱劣於東陽,以其水不及也。東陽酒,其水最佳,稱之重於它水,其酒自古擅名。《事林廣記》所載釀法,曲亦入藥,今則絕無。惟用麩面、蓼汁拌造,假其辛辣之力。蓼汁解毒,亦無甚礙。俗人因其水好,競造薄酒,味雖少酸,一種清香遠達,入門就聞,雖鄰邑所造,俱不然也。好事者清水和麩面造麴,米多水少造酒,其味辛而不厲,美而不甜,色復金黃,瑩徹天香,風味奇絕,飲醉並不須痛口乾,此皆水土之美故也。紅曲酒,大熱有毒,髮腳氣,腸風下血,痔瘻,哮喘咳嗽,痰飲諸疾。惟破血殺毒,闢山嵐寒氣,療打撲傷則尤妙也。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每壇一個,用檀香十數斤燒煙薰之如漆然,後入酒,蠟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有帶至舶上者,能飲之人,三四杯即醉,價值比當數十倍。有積病者,飲一二杯即愈。且殺蠱。予親見二人飲此酒,打下活蟲,長二寸許,謂之鞋底魚蠱。枸杞酒,補虛損,去勞熱,長肌肉,益顏色,肥健人,止肝虛且淚。菊花酒,清頭風,明耳目,去痿痹,開胃健脾,暖陰起陽,消百病。葡萄酒,補氣調中,然性熱,北人宜,南人多不宜也。桑椹酒,補五臟,明耳目。狗肉酒,大補,然性大熱,若陰虛人及無冷病人飲之成病。豆淋酒,以黑豆炒熟,用熱酒淋之,療男婦諸風,產後一切惡疾,酒不可與乳同飲,冷氣急。白酒同牛肉食,腹內生蟲。丹溪云:酒濕中,發熱,近於相火,喜升,大傷肺氣,助火生痰,變為諸病。又云:醇酒宜冷飲,先得溫中之寒以潤肺,一益也。次得寒中之溫以養胃,二益也。冷酒不可多飲,三益。愚謂人只知不飲早酒而不知夜飲更不宜,睡而就枕,熱壅傷心,傷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傷其清明,既醉,既飽,飲食聚中,傷勞脾胃,停濕生痰。酒能生火助欲,因而不謹致病。朱子曰:但以醉為節可也。

白話文:

味類

**砂糖:**味道甘甜,性寒涼,沒有毒性,性質偏冷而滑利。主要用於治療心肺和大腸的熱症,能夠調和脾胃、幫助消化,殺死蠱蟲,解除酒精中毒。但過量食用會損害牙齒,導致發育不良(疳積),引起心痛,產生寄生蟲,使肌肉消瘦,尤其小孩子更要避免多吃。如果和鯽魚一起食用,容易產生疳蟲;和竹筍同食,竹筍會難以消化形成積塊;與葵菜同食,容易引起腹瀉。朱丹溪認為,砂糖甘甜,屬性為土,甘味會產生濕氣,濕氣又會導致胃火旺盛,所以會損害牙齒。

**飴糖:**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歸屬於足太陰脾經。有紫色濕潤柔軟的,也有白色乾硬的。主要用於補養虛弱、緩解疲勞,止渴,去除惡血,潤肺,調和脾胃。魚刺卡在喉嚨裡,或者誤吞了錢幣,服用飴糖可以幫助排出。但脾胃脹滿的人不宜使用,容易嘔吐的人也要避免。張仲景說過,容易嘔吐的人不宜服用建中湯,就是因為其甘味的緣故。用糯米或小米製作的飴糖最好,其他的效果不好。多吃容易導致脾風。朱丹溪認為,飴糖會加重體內濕熱。

**芥:**用芥菜籽磨成的醬,味道辛香,能夠疏通五臟,作用於鼻子和眼睛,還可以儲藏冬瓜。

**茴香:**味道辛辣,性平,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消除各種異味,開胃健脾、疏通氣機,止吐,治療霍亂,調和胃氣、止痛,治療腳氣、膀胱寒冷引起的腫痛,甚至連帶到陰部和大腿內側,疼痛難忍,以及腎虛引起的疝氣和惡性腫痛。

**蒔蘿:**味道辛辣,性溫和,能夠解除魚肉毒素,健脾,治療腹部冷痛,消化不良,霍亂嘔吐,腎虛,以及小兒腹脹。

**砂仁:**味道辛辣,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疏通氣機,幫助消化,治療脾胃氣滯,寒性腹瀉,腹痛。

**杏仁:**味道甘甜,又帶苦味,有小毒。主要用於疏通氣機,潤肺,治療風寒咳嗽,緩解心下急痛,消散結塊,潤燥,疏通大腸便秘。雙仁(指兩個並排的杏仁)或半生不熟的杏仁不要食用,忌與小米同食。

**梅仁:**味道酸,沒有毒性,能夠消除煩躁和熱感。

**香油:**性質寒涼,沒有毒性。容易引發寒性疾病,損耗骨髓,加重臟腑的渴感,使脾胃虛弱,驅散下焦的熱毒之氣,疏通大小腸,殺死五種黃疸和蛔蟲等體內寄生蟲,以及蟲積引起的心痛。生的香油性質偏冷,熟的則偏熱,用於烹調食物時,必須每天加熱煮熟。如果隔夜使用,則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牙齒、脾胃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朱丹溪認為,香油必須用炒過的芝麻提取,這樣食用才對身體有益,不至於生病。如果再加熱煉製,就像火一樣容易上火。而我認為,芝麻性質偏寒,炒過後榨油,性質仍然偏寒,如果再加熱煉製,雖然會變熱,但未必像火一樣熱。朱丹溪提醒當時人們要注意這些問題,他的憂慮和言語都非常懇切。

**酒:**性質大熱,有毒。主要作用是引導藥力發揮,殺死各種邪氣,驅散惡毒之氣,通行全身經絡,暢通血脈,強壯腸胃,抵禦風寒霧氣,滋養脾臟和扶助肝臟。味道辛辣的酒能夠發散,可以用於引導藥力到達身體的表層和最高處;味道苦的酒能使藥力下降;味道甘甜的酒能使藥力緩慢發揮;味道淡的酒可以利尿,加速排泄。用清水、白酒曲、白糯米釀造的酒,不摻雜其他藥物,效果不明顯。用潔淨的水在冬季釀造的酒,才是真正的酒,少量飲用對身體有益。廣西的蛇酒,壇子裡泡著幾寸長的蛇,據說能驅風,它的酒曲是用山裡的草藥製成的,藥性很強,不能不謹慎。江西的麻姑酒,因泉水而得名,現在真正的泉水也少了,它的酒曲是用多種藥材製成的。浙江等地也釀造這種酒,不摻水的,味道比麻姑酒更好,因為用的大米比較好。但都是用多種藥材做的酒曲,都不值得推崇。淮安的綠豆酒,酒曲中加入了綠豆,綠豆是解毒良藥,本來很好,但如果服藥期間飲用,會減弱藥效,而且酒本身的味道也不好。南京的瓶裝酒,酒曲和大米都沒問題,但因為水質偏鹼,也帶有少許鹼味,而且太甜,多喝會導致痰濕。山東的秋露白酒,顏色純淨,味道清冽。蘇州的小瓶裝酒,酒曲中加入了蔥以及川烏、紅豆等,喝了容易頭痛口渴。處州的金盆露酒,在清水中加入少量薑汁製曲,再用漂浮米飯的方法釀酒,味道醇厚可取,但香氣、色澤、味道都不如東陽酒,因為水質不如東陽。東陽的水質最好,號稱比其他地方的水都重要,它的酒自古就很有名。《事林廣記》中記載的釀酒方法,酒曲也加入藥材,但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在只是用麩皮、蓼汁攪拌製作,假借其辛辣之性。蓼汁能解毒,也沒有什麼大礙。當地人因為水質好,都爭著釀造淡酒,味道雖然有點酸,但有一種清香遠播,進門就能聞到,其他鄰近地方釀造的酒都比不上。有好事者用清水和麩皮製作酒曲,多放米少放水釀造的酒,味道辛辣而不刺激,香醇而不甜膩,顏色呈金黃色,晶瑩剔透,香氣撲鼻,風味絕佳,喝醉了也不會頭痛口乾,這都是因為水土好的緣故。紅曲酒,性質大熱,有毒,容易引起腳氣、腸風下血、痔瘡瘺管、哮喘咳嗽、痰飲等疾病。但能破血、解毒、抵抗山嵐寒氣,治療跌打損傷,效果非常好。暹羅酒,將燒酒再次蒸餾,加入珍貴的異香,每個酒壇用十幾斤檀香燒煙薰製,像漆一樣漆黑,然後倒入酒,用蠟封好埋在土裡二三年,去除火氣,取出飲用。有的帶到船上賣,能喝的人喝三四杯就醉了,價格比本地貴幾十倍。有慢性病的人,喝一兩杯就會痊癒,而且能殺蠱蟲。我親眼見到兩個人喝這種酒,打下兩寸長的活蟲,稱為鞋底魚蠱。枸杞酒,能夠補虛損、去除勞熱、增長肌肉、使臉色紅潤、強身健體、治療肝虛流淚。菊花酒,能夠清頭風、明目、去除肢體麻痺、開胃健脾、溫養陰氣、增強陽氣、消除各種疾病。葡萄酒,能夠補氣調和中氣,但性質偏熱,北方人適合,南方人大多不適合。桑椹酒,能夠補養五臟,使耳聰目明。狗肉酒,大補,但性質大熱,如果陰虛體質的人或者沒有寒症的人喝了,會引起疾病。豆淋酒,用黑豆炒熟後,用熱酒淋泡,治療男女各種風疾,產後各種惡露不盡,但酒不能和乳汁同飲,容易引起寒氣急症。白酒和牛肉同食,容易在腹內產生寄生蟲。朱丹溪認為,酒是濕熱之物,性質接近相火,喜歡向上升發,會嚴重損傷肺氣,助長火氣產生痰液,轉變成各種疾病。他又說,醇酒宜冷飲,首先得到溫和中的寒氣以潤肺,這是一益處;其次得到寒中的溫和以養胃,這是二益處;冷酒不可多飲,這是三益處。我認為人們只知道不喝早酒,卻不知道夜飲更不適宜,睡覺時飲酒,熱氣會壅塞損傷心臟、損傷眼睛。夜晚是收斂之時,飲酒則會發散,損害清明之氣。飲酒後,加上吃飽喝足,飲食堆積在體內,損傷脾胃,停滯濕氣產生痰液。酒能助長慾望,如果不加節制就會導致疾病。朱熹說,只要以不醉為限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