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食物本草》~

回本書目錄

1. 卷上

2. 水類

井水,新汲即用,利人療病。平旦第一汲者,為井華水,又與諸水不同。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從近處江河中滲來者,欠佳。又城市人家稠密,溝渠汙水雜入井中成鹼,用須煎滾,停頓一時,候鹼下墜,取上面清水用之。否則氣味俱惡,而煎茶、釀酒、作豆腐三事尤不堪也。又雨後其水渾濁,須擂桃、杏仁,連汁投入水中攪勻,少時則渾濁墜底矣。《易》曰:井泥不食。謹之。

千里水,即遠來流水也。從西來者,謂之東流水。二水味平無毒,主病後虛弱,及盪滌邪穢。揚之過萬,名曰甘瀾水。以木盆盛,水杓揚之,泡起作珠子數千顆,拿取煮藥。治霍亂及入膀胱奔豚氣,用之殊勝,誠與諸水不同。煉雲母粉用之,即其驗也。古云流水不腐,但江河水善惡有不可知者。昔年予在潯州,忽一日城中馬死數百。詢之,云,數日前,有雨洗出山谷中蛇蟲之毒,馬飲其水而致然也。不可不知。

秋露水,味甘,平,無毒。在百草頭上者,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柏葉上者,明目。百花上者,益顏色。

臘雪水,甘,大寒。解天行時疫及一切毒,淹藏果實良。春雪水生蟲不堪。

乳穴水,乃巖穴中涓涓而出之水,秤之重於它水,煎沸上有鹽花。味溫,甘,無毒。肥健人,令能食,體潤不老,與乳同功。取以作飯及釀酒,大有益也。穴有小魚補人,見魚類。

寒泉水,味甘,平,無毒。主消渴反胃,去熱淋及暑痢,兼洗漆瘡,射癰腫令散,下熱氣,利小便,並宜飲之。

夏冰,味甘,大寒,無毒。去熱除煩。暑月食之,與氣候相反,入腹冷熱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隱映飲食,取其氣之冷耳。若敲碎食之,暫時爽快,久當成疾。

溫泉水,性熱,有毒,切不可飲。一云:下有硫黃,即令水熱,當其熱處可燖豬羊。主治風頑痹,浴之可除。廬山下有溫泉池,往來方士教令患疥癩及楊梅瘡者,飽食入池,久浴得汗出乃止,旬日諸瘡自愈。然水有硫黃臭氣,故應愈諸風惡疾,體虛者毋得輕入。

漿水,以粟米或倉米飲釀成者。味甘酸,微溫,無毒。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霍亂泄痢,消宿食,解煩,去睡,止嘔,白膚體。似水者至冷,妊娠忌食。不可同李子食,令吐利。丹溪云:漿水性冷,善走化滯物,消解煩渴,宜作粥。薄暮食之,去睡,理臟腑。

熱湯,須百沸過,若半沸者飯之,病脹。患霍亂手足轉筋者,以銅瓦器盛湯熨臍,效。

繁露水,是秋露繁濃時水也。作盤以收之,煎令稠,食之延年不飢。以之造酒,名秋露白,味最香冽。

梅雨水,洗癬疥,滅瘢痕,入醬令易熟。沾衣便腐,浣垢如灰汁,有異它水。

半天河水,即上天雨澤水也。治心病、鬼疰、狂、邪氣惡毒。

冬霜水,寒,無毒。團食者,主解酒熱、傷寒鼻塞、酒後面赤。

雹水,醬味不正,當時取一二升內甕中,即如本味。

方諸水,味甘,寒,無毒。主明目定心,去小兒熱煩,止渴。方諸,大蚌也。《周禮》明諸承水於月謂之方諸,陳饌以為玄酒。

花水,平,無毒。主渴。遠行無水,和苦瓜蔞為丸,服之永無渴。

糧罌水,味辛平,小毒。主鬼氣中惡、疰忤、心腹痛、惡夢鬼神。進一合,多飲令人心悶。又云,洗眼見鬼出古塚物罌中。

甑氣水,主長毛髮。以物於炊飯時承取,沐頭令髮長密黑潤。不能多得,朝朝梳摩小兒頭,漸覺有益。

生熟湯,味鹹,無毒。熬鹽投中飲之,吐宿食毒惡物,消氣臚脹,亦主痰瘧,調中消食。又人大醉及食瓜果過度,以生熟湯浸身,湯皆為酒及瓜果氣味。

屋漏水,大有毒,誤食必生惡疾。以洗犬咬瘡可即愈。

豬槽水,無毒。治諸蠱毒蛇咬,可浸瘡。

溺坑水,無毒。主消渴,解河豚魚毒。

鹽膽水,味鹹苦,有大毒。此水鹽初熟槽中瀝黑汁也,人與六畜皆不食。

塚井水,有毒,人中之不活。欲入者,先試以雞毛,如直下者無毒,如迴旋而舞者則有毒。先以熱醋數斗投井可入。

洗碗水,主惡瘡久不差者。煎沸以鹽投中,洗之立效。

蟹膏水,以膏投漆中化為水,古人用和藥。又蚯蚓去泥,以鹽塗之,或內入蔥中化為水。主天行諸熱病、癲癇等疾。又塗丹毒並敷漆瘡,效。

陰地流泉水,飲之令人發瘧瘴,又損腳令軟。又云飲澤中停水,令人主瘕病。

滷水,味苦鹹,無毒。主大熱,消渴,狂煩,除邪及下蠱毒,柔肌膚,去濕熱,消痰,磨積塊,洗滌垢膩,勿過服,頓損人。

地漿水,氣寒,無毒。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攪令濁,俄□取之。主解中諸毒煩悶、山中菌毒。又楓樹上菌食之,令人笑不止,飲此解之。

清明水及穀雨水,味甘。取長江者為良,以之造酒可儲久,色紺味冽。此水蓋取其時候之氣耳。

炊湯水,經宿洗面無顏色,洗身成癬。

甘露水及醴泉水,味甘美,無毒。食之潤五臟,長年不飢,主胸膈諸熱,明目止渴。此水不可易得,附錄之以備參考。

上諸水日常所用,人多忽之。殊不知天之生人,水穀以養之。故曰: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仲景曰: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之於人,不亦重乎?故人之形體有厚薄,年壽有長短,多由於水土稟受滋養之不同。驗之南北水土、人物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