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草》~
1. 卷下
2. 禽類
鵝肉,利五臟,解煩止渴,白者勝。又云,性冷,不可多食,令人霍亂,發痼疾。白鵝膏,氣微寒,無毒。主耳卒聾,以灌之。又潤皮膚毛,主射工水毒。又飲其血及塗身,又主小兒驚癇極者。又燒灰主噎。蒼者,有毒,發瘡膿。卵,溫,補中益氣,補五臟。多食發痼疾。
鴨肉,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消脹,止驚癇,解丹毒,止痢血,解毒頭,治水腫,白鴨尤佳。屎,殺石藥毒,解結縛,散蓄熱,主熱毒痢,為末,水調服之。熱腫毒瘡,和雞卵白敷之,又敷蛐蟮咬瘡良。黃雌鴨最補,綠頭,青頭鴨佳。黑鴨滑中,發冷痢腳氣。卵,微寒,主心膈熱,發氣並冷疾。小兒食之腳軟,鹽醃者稍可。肉與卵並不可與鱉肉同食,害人。
雞,補虛羸甚要。屬巽,巽為風,故有風病人食之無不發作。丹雄雞,味甘,氣微溫,無毒。一云,有小毒。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通神,殺毒闢。不者,刺血滴口,主乳難,療白癜風諸瘡,人自縊死,心下溫祥。冠血,益氣中,男雌女雄。百蟲入耳中,滴之即出。頭,主殺鬼。烏雄雞肉,微溫,無毒,主補虛弱,止心腹痛,安胎,療折傷痹病。膽,主療目不明,肌瘡。心,主五邪。肝及左翅毛,主起陰。冠血,主乳難。血,主踒折骨痛及痿痹。肪,主耳聾。腸,主遺溺,小便數不禁。肫內黃皮,微寒,主泄痢,小便遺溺,除熱止煩,並尿血崩中帶下。屎白,微寒,主消渴,傷寒寒熱,破石淋及轉筋,滅瘢痕,敷風痛。白雄雞肉,味酸,微溫,主下氣,療狂邪,安五臟傷中消渴,調中,利小便,去丹毒,三年者能為鬼神所使。黑雌雞肉,味甘溫,無毒,主風寒濕痹,安胎,止產後下血,虛羸,五緩六急,安心定志,除邪辟惡,腹痛及痿折骨痛,乳難。翮羽,主下血閉。黃雌雞肉,味甘酸,溫平,無毒,主傷中消渴,小便數不禁,腸澼泄痢,補益五臟,續絕傷,添精髓,止勞劣,助陽,利水腫。筋骨,主小兒羸瘦,食不生肌。雞子,主除熱,火瘡癇痙,可作琥珀神物。卵白,微寒,療目熱赤痛,除心下伏熱,止煩滿,咳逆,小兒下泄,婦人產難,胞衣不出。醯漬之,療黃疸,破大煩熱。卵中白皮,主久咳結氣,麻黃紫菀和服之,立愈。凡雞以光粉和飲喂之,後取食人尤補益。卵黃溫,卵白微寒,黃雞所下者為最。《素問》曰,陰不足補之以血。雞卵,血也。卵不可多食,動風氣,有毒,醋解之。抱雞肉不可食,發疽。雞具五色者勿食,與烏雞白頭者。又不可與務蒜、薤、芥菜、李子、牛肉、兔肉汁、肝腎同食,各致病。小兒五歲以下,不可與雞肉食,令生蟲。妊娠食,亦令子腹內生蟲。丹溪言雞肋肝火,《衍義》云雞動風者,亦習俗所移。然雞屬土而有金與木,火性,補,故助濕中之火,病邪得之為有助而病劇也。
鶩肪,味甘,無毒。主風虛寒熱。考之,《禮》云:庶人執鶩屍,子云野鴨為鳧,家鴨為鶩。然王勃《滕王閣序》又謂:落霞與孤鶩齊飛。則野鴨亦謂之鶩。唐本《別錄》云:鴨肪主水腫。陶隱居言此鶩為家鴨肪,用者擇之。
野鴨,涼,無毒。補中益氣,助力,大益病人,消食,殺十二種蟲。又多年小熱瘡,多食即差。一種小者,名刀鴨,味最重,食之更補人虛,九月後至立春前食之絕勝。家鴨不可與木耳、胡桃、豆豉同食。又一種名油鴨,味更佳。
鳩,味甘,氣平,無毒。主明目,補氣,助陰陽。有有斑者,有無斑者,大者,小者之不一,其用一也。《詩》名雞,又睢鳩,水鳥也。
黃褐侯鳩類,主蟻瘻惡瘡,安五臟,助氣虛損,排膿血並一切癰癤。五味醃炙,食之極甘美。一種青鳩,同用。
鵓鴿肉,暖,無毒。調精益氣,解一切藥毒,食之益人。若服藥人食之,減藥力,無效。又治惡瘡疥癬,風瘙白癩,癧瘍風。炒,酒服之,白色者佳。
雁,味甘,氣平,無毒。主風攣拘,偏枯,氣不通利,久服益氣,不飢,輕身耐老。六月勿食,傷神氣。一種鴇,無後趾,亦雁類。
鵪鶉,味甘,平。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溫,消結熱。小豆和,生薑煮,食之止泄痢。酥煎令人下焦肥。與豬肉同食,令人生小黑子。和菌子食,發痔。小兒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有效。春月勿食。《本草》言蝦蟆所化。《素問》言田鼠化為鴽,即鶉也。寇宗奭曰:鶉有雌雄,卵生,非化也。
雉肉,味酸,微寒,無毒。一云,溫,微毒。補中,益氣力,止泄痢,小便多,除蟻瘻。又治消渴,飲水無度,雉和鹽豉作羹食。又治脾胃氣虛下痢,日夜不止,腸滑不下,食良。又云,雖野味之貴,食之損多益少,九月、十一月食之有補,余月有小毒,發五痔瘡疥。又不可與胡桃、木耳、菌蕈同食,發痔瘡,立下血。有痼疾不可食。一種微小於雉,走而且鳴,《詩》所謂有集維鷮是也。
錦雞肉,食之令人聰明。文采形狀略似雄雉,毛羽皆作圓斑點,尾倍長,嗉有肉,授情則舒於外,人謂之吐錦。
練鵲,味甘,平,溫,無毒。主益氣,治風疾,冬春間取食之。
鷓鴣,味甘,溫,無毒。主補五臟,益心力,解野葛、蛇菌等毒及瘟瘴病久而危者,合毛熬,酒漬之,或生搗汁服良。脂澤手不裂。食之忌筍。
雀肉,大溫,無毒。起陽道,益精髓,暖腰膝,令有子。冬月者良,取其陰陽未決也。卵,味酸,氣溫,無毒。主下氣,男子陰痿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腦,主耳聾,塗凍瘡立瘥。頭血,主雀盲,雞朦眼是也。雄雀屎,名白丁香,兩頭尖者是,五月取之良,研如粉,煎甘草湯浸一宿,干,任用。療目赤痛,生胬肉赤白膜,赤脈貫瞳,用男首生乳,和如薄泥,點之即消,神效。決癰癤,塗之立潰。女下帶下,溺不利,蜜和丸服。又急黃欲危,以兩枚研,水溫服愈。齲齒有蟲痛,用綿裹塞孔內,日一二易之。喉痹口噤,研調,溫水灌之半錢匕。又陰疝瘕痃癖,諸塊伏梁。一種似雀而小,八九月內群飛田間,謂之黃雀,亦可食用,稍不及。
蒿雀,味甘,溫。益陽道。腦,塗凍瘡,手足不皸。此雀青黑,在蒿間坰野彌多,食之美於諸雀,性極熱,最補益人。
鵲,一名乾鵲,一名喜鵲。雄者肉,味甘,氣寒,無毒。燒作灰,以石投中散解者雄。又曰,凡鳥左翼覆右者雄,右翼覆左者雌。雄鵲,主石淋,消結熱,燒作灰,淋取汁飲之,石即下。巢,多年者,療顛狂鬼魅及蠱毒等,燒之,仍呼祟物名號。亦敷瘻瘡,良。
鴝鵒,肉,味甘,平,無毒。主五痔,止血。炙食或為散飲服之。又治老嗽及吃噫。目睛,和乳汁點眼中,能見煙宵外物。
白鷳,肉可食。《本草》謂其堪畜養,或疑即白雉也。
鴛鴦,味鹹,平,有小毒。主諸瘻疥癬,以酒浸炙,熱敷其上,冷即易。一云,食其肉,令人患大風。
鸂鶒,味甘,平,無毒。治驚邪及中水中短狐疾。
鸕鷀,肉,冷,微毒。頭骨,主鯁及噎,燒服之。屎,治小兒疳蛔。
鶴,味鹹,平,無毒。血,主益氣力,補勞乏,去風,益肺。肫中沙石子,磨服蠱毒邪。鶴有玄,有黃,有白,有蒼,白者良。
烏鴉,平,無毒。治瘦,咳嗽,骨蒸勞。目睛,注目中,治目。一種慈鴉,味酸鹹,平,無毒,用皆同。《詩》謂弁彼鸒斯是也。
鸛,味甘,無毒。腳嘴,主喉痹飛屍,蛇虺咬及小兒悶僻,大腹痞滿,䮝煮汁服之。又云,鸛骨大寒,治屍疰腹痛,炙令黃,為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又云,有小毒,殺樹木。沐湯中著少許,令毛髮盡脫更不生。入藥用白者良。
鷹,肉,食之主邪魅,五痔。屎,主傷撻,滅瘢,合殭蠶、衣魚為膏甚驗。眼睛,和乳汁研之,夜三注眼中,三日見碧宵中物。一種鷂,用與鷹同。《詩》云鴆彼晨風,亦此類鸇也。
鳶,其飛戾於天,《本草》謂之鴟,味鹹,平,無毒。主頭風眩,顛倒癇疾。得之者,宜藏其首。
鶻鵃,鳩類,肉味鹹,平,無毒。助氣益脾胃,主頭風眩,煮炙食之,頓盡一枚,至效。一種鷙鳥,名鶻,不同此類。
啄木鳥,平,無毒。主痔瘻,燒灰酒服之。牙齒疳䘌蚛牙,燒末內牙齒孔中。《淮南子》曰:啄木愈齲。
黃鳥,味甘,溫。補陽益脾。此鳥感陰氣先鳴,所以補人。
天鵝,味甘,平,無毒。性冷,醃炙佳。絨毛,療刀杖瘡立愈。
鷸,肉甚暖,食之補虛。
鴞,肉肥美。古人重其炙,主鼠瘻。目,吞之令人夜中見物。
百舌,主蟲咬。炙食之,亦主小兒久不語。
鷺鷥,味鹹,平,無毒。主瘦虛,益脾補氣,炙食之。一種白鶴子,腳黃,形似鷺,但頭上無毿毛,裊耳。又紅鶴,形亦相類。
山鷓,味甘,溫。食之解諸果毒。一種陽鵲,形色相似。
竹雞,味甘,平,無毒。主野雞病,殺蟲,煮炙食之。即山菌子。
鶡雞,味甘,無毒。食之令人勇健肥潤。
麥雞,味甘,溫,補虛益脾。
蒼雞,味甘,溫。主殺蟲蠱毒。狀如鶴大,兩頰紅,頂無丹。
秧雞,味甘,溫,治蟻瘻。
英雞,味甘,溫,無毒。主益陽道,補虛損,令人肥健悅澤,以食,不患冷。常有實氣而不發也。
鵜鴣,味鹹,平,無毒。主赤白久痢。成疳者,嘴,燒灰為末,服方寸匕愈。又名淘河,俗呼誤為蛇鶴。《詩》所謂維鵜在梁也。
巧婦鳥,主聰明。炙食之甚美,即鷦鷯也。其雛化而為鵰,故《古語》曰鷦鷯主鵰,言始小而終大也。鵰,一種黑色,食草,似鷹而大,善鷙,謂之皂鵰,用與鷹同。
禿鶖,味鹹,微寒。主中蟲魚毒。觜,治魚骨鯁。狀如鶴而大,長頸赤目,頭高六七尺。《詩》謂有鶖在梁是也。
桑扈,味甘,溫,無毒。主肌羸虛弱,益脾,澤膚。此鳥不食粟,喜盜膏脂而食之,所以於人有補。又名藕脂,俗呼青嘴。
魚狗,即翠鳥,味鹹,無毒。主鯁及魚骨刺入肉不可出,痛甚者,燒令黑為末,頓服之。煮汁飲亦佳。
鸊鷉,膏,主耳聾,滴耳中。又主刀劍,令不鏽。水鳥也,如鳩鴨腳連尾不能陸行,常在水中,人至即沉,或擊之便起。
鵁鶄,水鳥,可食。似鴨,綠毛。相傳人家養以厭火災,恐未必。
鷗,味甘,無毒。主躁渴狂邪。五味醃炙食之。
布穀,味甘,溫。主安神定志,令人少睡。
燕,屎,味辛,氣平,有毒。主蠱毒鬼疰,逐不祥邪氣,破五癃,利小便。窩與屎同,多以作湯,浴小兒,治驚邪。卵,主水浮腫。肉,出痔蟲。
伏翼,味鹹,平,無毒。主目𦞙,明目,夜視有精光。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延壽。又治五淋,利水道。取血滴目,令人夜中見物。糞,名夜明沙,味辛,寒,無毒。主面癰腫,皮膚洗先時痛,腹中血氣,破寒熱積聚,除驚悸,去面黑皯。炒服,治瘰癧。燒灰酒服方寸匕,治子死腹中。又小兒無螘,熬搗為散,狂意拌飯與食之。又治疳。
孔雀,味鹹,無毒。又云涼,微毒。解藥毒,蠱毒。血,治毒藥,生飲良。屎,微寒,主女子崩中,帶下,小便不利。尾,不可入目,昏翳人眼。此禽因雷聲而孕,或言血即鴆毒。
鸚鵡,味甘,溫。主虛嗽。此鳥足四趾齊分,兩瞼俱動如人目,與眾鳥異。有白者,紺綠者,蒼黑者,白者良。養久能人言。
寒號蟲,鳥類,有肉翅,不能飛。肉,味甘,食之益人。糞,名五靈脂,味甘,溫,無毒。主療心腹冷氣,小兒五疳,闢疫,治腸風,通利氣脈,女子月閉。
鸀鳿鳥,主溪毒,砂蝨,水弩射工蟈等病。肉,亦可食。
上諸禽,有毒形色異常,白身玄首,玄身白首及死不伸足,不閉目之類,有毒。《記》曰:天產作陽,地產作陰。禽獸皆天地生物,而禽卵生羽飛,又陽中之陽,雖氣味各有陰熱之分,大概肉所以養陽。然人之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陽足而復補陽,陰益虧矣。丹溪曰:諸肉能助起濕中之火,久而生病。
《素問》曰:膏粱之變,足生大丁。故禽之肉雖益人,亦不宜多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