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食物本草》~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穀類

粳米,味甘苦,平,無毒。主益氣,止煩,止泄痢,壯筋骨,通血脈,和五臟,補益胃氣,其功莫及。小兒初生,煮粥汁如乳,量與食,開胃助穀神,甚佳。合芡實煮粥食之,益精強志,耳目聰明。新者乍食,亦少動風氣。陳者更下氣,病人尤宜。服蒼耳人,食之急心痛。有早、中、晚三收,以白晚米為第一。各處所產,種數甚多,氣味不能無少異,而亦不大相遠也。天生五穀,所以養人,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此其得天地中和之氣,同造化生育之功,故不比它物可名言也。本草所主在藥,故略耳。

白話文:

粳米

味道和性質: 甘苦,平性,無毒。

功效:

  • 補益氣血
  • 緩解煩躁
  • 止瀉痢
  • 強健筋骨
  • 疏通血脈
  • 調和五臟
  • 補養胃氣

用途:

  • 嬰兒出生後,用粳米煮粥代替母乳餵養,可開胃促進消化。
  • 與芡實一起煮粥食用,可補益精氣,強壯意志,增強耳聰目明。
  • 新米一開始食用時,可能會輕微動風。
  • 陳米更能降氣,病人尤為適合食用。
  • 服用蒼耳的人,食用粳米會引起心痛。

區別:

粳米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種收穫期,其中以晚熟的「白晚米」品質最好。各地產的粳米品種繁多,氣味略有差異,但整體差別不大。

中醫觀點:

粳米是天生的五穀之一,用來養育人體。得到粳米就能生存,得不到就會死亡。這是因為粳米吸收了天地間的和諧之氣,與天地孕育萬物的功能相同,所以不能用普通物品來比擬。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粳米主要是作為藥材使用,這裡只簡單介紹其功效。

粟米,味鹹,氣微寒,無毒。主養腎氣,去脾胃熱,益氣。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止痢,壓丹石毒,解小麥毒。煮粥性暖,初生小兒研細煮粥如乳,每少與飲之,助穀神,達腸胃,甚佳。不可與杏仁同食,令人吐泄。粟類多種,此則北人所常食者是也。又春為粉食,主氣弱,食不消化嘔逆,解諸毒。又蒸作糗食,味甘苦寒,又云酸寒,主寒中,除熱渴,解積實大腸。一種糯粟,即秫也,余見粳米下。

白話文:

粟米,味道鹹,性質微寒,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滋養腎氣,消除脾胃積熱,增強元氣。存放久的粟米味道苦,可以用於治療胃熱消渴,利尿通便、止痢疾,抑制丹石藥物的毒性,解小麥中毒。煮成粥後性質溫和,新生兒可以將粟米研磨成細粉煮成粥,就像母乳一樣,每次餵食少量,可以幫助消化吸收,通暢腸胃,效果很好。不可以與杏仁一起食用,否則會導致嘔吐腹瀉。粟米種類繁多,這裡所說的粟米是北方人常吃的。此外,春天可以將粟米磨成粉食用,可以緩解體虛、消化不良和嘔吐,解各種毒素。將粟米蒸製成糗食,味道甘苦微寒,也有人說味酸寒,可以治療寒症,消除發熱口渴,緩解大腸積實。還有一種糯米粟,即秫米,在粳米類中另有描述。

糯米,味苦甘,溫,無毒。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此《本草經》文也。諸家有云:性微寒,妊娠與雜肉食不利子,久食身軟,以緩筋也。又云:寒,使人多睡,發風動氣,壅經絡氣,止霍亂。又云:涼,補中益氣,行榮衛中積血。所論蓋不同也。夫所謂不利,緩筋,多睡之類,以其性懦所致。若謂因其性寒,糯米造酒最宜,豈寒乎?農家於冬月用作糍,喂牛免凍傷最驗,是則糯米之性當如經文所言。

白話文:

糯米

味道:微苦稍甜,溫和,無毒性。

功效:

  • 溫暖中焦,容易使人發熱。
  • 使大便乾燥。
  • **根據《本草經》記載:**以上功效是糯米的主要作用。

其他說法:

  • 有些人說糯米微寒,孕婦和吃肉後吃糯米對胎兒不利。長期食用會使身體軟弱,因為它能緩解筋骨。
  • 又有人說糯米寒性,讓人嗜睡、引發風氣,堵塞經絡之氣,能止霍亂。
  • 還有說法認為糯米涼性,能補中益氣,化解體內積血。

以上這些說法都不一樣。

糯米的特性:

所謂的「不利」、「緩筋」、「多睡」等說法,都是因為糯米的性質較為柔緩。然而如果認為糯米因為寒性,所以適合釀酒,這說得通嗎?農家在冬天用糯米做成餈粑餵牛,可以防止牛凍傷,這證明糯米的性質應該像《本草經》中所說的。

黍米,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又云:性寒,有小毒,不可久食,昏五臟,令人好睡,小兒食之不能行,緩人筋骨,絕血脈。不可與白酒、葵菜、牛肉同食。有丹黑數種,比粟米略大。今此地所種,多是秫黍,最黏,又名黃糯,只以作酒,謂之黃米酒,此米且動風,人少食。

白話文:

黍米:

  • 味道甘甜,屬性溫和,無毒。
  • 有增強元氣、健脾胃的功效。
  • 吃多了容易上火,讓人煩躁。

另一種說法:

  • 性質寒涼,略有毒性,不宜長期食用。
  • 容易損害臟腑,導致嗜睡。
  • 小孩吃了可能會影響走路。
  • 軟化筋骨,阻滯經絡。
  • 不可與白酒、莧菜、牛肉一起食用。
  • 有大麥、黑黍等多種品種,比粟米略大。
  • 現在種植的主要是糯米,非常黏,別名黃糯,主要用於釀酒,被稱為黃米酒。這種米容易引發風氣,一般少吃。

秫米,味甘,微寒。止寒熱,利大腸,療漆瘡,殺瘡疥毒熱,壅五臟氣,動風。作飯最黏,惟可作酒,汁亦少。

白話文:

黍米 ,味道甘甜,性微寒。它可以止寒熱,促進大腸蠕動,治療漆樹過敏造成的瘡,殺死瘡疥毒熱,但會壅阻五臟之氣,引發風動。煮熟後黏性很強,只適合用來釀酒,汁液也很少。

健脾,味甘平,無毒。益氣和中,止泄痢,去風濕痹。其穗大毛長,穀米俱粗於白粱,取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美,逾於諸粱,號為竹根黃。其青白二色,微涼,惟此甘平,豈非得中和之正氣多邪?

白話文:

健脾

性味: 甘、平,無毒。

功效:

  • 補益脾氣,調和中氣。
  • 止瀉痢。
  • 去風濕痺痛。

特點:

  • 果穗較大,果毛較長,穀粒比白高粱粗糙。
  • 產量較低,不能耐受乾旱和水澇。
  • 味道香美,超過其他高粱,故稱「竹根黃」。
  • 果實有青、白兩種顏色,微涼。
  • 只有黃梔子是甘、平性,是否因為它取得天地的中和正氣較多呢?

白粱米,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移五臟氣,續筋骨,止煩滿。其穗大,多毛且長,谷粗扁長不似粟圓,米亦白而大。食之香美,次於黃粱,亦堪作粉。

白話文:

白粱米

味道:甘味,微寒性,無毒性。

功效:

  • 清熱益氣
  • 調和五臟之氣
  • 強健筋骨
  • 止煩熱腹脹

外觀:

  • 穗粒較大
  • 穗毛多而長
  • 穀粒粗扁細長(不同於小米的圓形)
  • 米粒潔白且飽滿

食用: 香味甘美,次於黃粱米,也可製成粉末食用。

青粱米,味甘,微寒,無毒。主胃痹,熱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氣補中,健脾,止泄精,輕身。一云,此米醋浸三日,百蒸百暴,裹藏遠行,一餐可度數日。其穀穗有毛,微青而細,早熟少收。夏月食之極清涼。但味短而澀,色惡不如黃白粱,故人少種。

白話文:

青粱米

味道甘美,性微寒,無毒。

功效:

  • 治療胃部疾病
  • 清熱解渴
  • 止瀉痢
  • 利尿
  • 益氣補中
  • 健脾止瀉精
  • 減輕體重

傳說:

有傳言稱,青粱米用醋浸泡三天,蒸一百次,曬暴一百次,再將其包好隨身攜帶。一餐就能維持數天。

外觀:

青粱米的穀穗上有毛,顏色微青而細小。早熟但產量低。

食用感受:

夏季食用青粱米可以清涼解暑。但其味道較短且澀,顏色不如黃白粱米好看,因此種植較少。

稷米,味甘,無毒。益氣補不足。又云,冷,治熱,發冷病氣,解瓠毒。以其早熟,又香可愛,因以供祭。然味淡,諸谷之中,此為下。苗種者,惟以防荒年耳。

白話文:

稷米,味道甘甜,沒有毒性。可以補充氣血,對虛弱者有幫助。又有人說,它性質寒涼,可以治療熱性疾病,解痙止痛,解瓠瓜毒。因為它成熟早,而且香味可愛,所以常被用為祭品。不過它的味道清淡,在各種穀物中屬於下等。種植稷米的人,主要是為了備用,以防荒年。

陳廩米,味鹹酸,溫,無毒。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瀉。又云,廩米有粳,有粟,諸家並不說何米。然二米陳者,性冷,頻食令人自利,此說與上經文稍戾。

秫蜀,谷之最長,米粒亦大而多者。北地種之,以備缺糧,否則喂牛馬也。南人呼為蘆穄。

白話文:

陳廩米,味道鹹酸,性溫,無毒。可以降氣、止渴、調理脾胃、止瀉。有人說,廩米有粳米和粟米兩種,但各家說法不一,也沒明確說明哪一種是廩米。不過,無論是粳米還是粟米,陳舊的米性偏涼,吃多了會導致腹瀉,這和上面的說法有些矛盾。

秫蜀是穀物中最長的,米粒也比較大,數量也多。北方地區種植它,以備糧食不足時食用,否則就拿來餵牛馬。南方人稱它為蘆穄。

香稻米,味甘軟,其氣甜香可愛,有紅白二種。又有一類紅長者,三粒僅一寸許,比它谷晚收,開胃益中,滑澀補精。但人不常食,亦不多種也。

白話文:

香稻米,味道甘甜柔軟,氣味香甜可口,有紅、白兩種顏色。還有一種類型是紅色的長粒米,三粒才一寸多長,比一般稻穀晚收穫。它能開胃健脾,滑潤滋養,補益精氣。不過人們不太常吃它,種植的人也不多。

茭米,生湖泊中,性微寒,無毒。古人以為美饌,作飯亦脆澀。

菵米,味甘,寒,無毒。主利腸胃,久食不飢,去熱益火。可為飯,生水田中,苗子似小麥而小,四月熟。

蓬草米,作飯食之,無異粳米,儉年物也。

狼尾子米,作黎食之,令人不飢,生澤地中。

稗子米,味脆,氣辛,可以為飯。

白話文:

茭白

生長在湖泊中,性微寒,無毒。古代人認為茭白是美食,但做成飯後口感脆而澀。

菵米

味道甘甜,性寒,無毒。有清熱益火、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以長期食用,有耐飢的作用。生長在水中,幼苗似小麥但較小,4月成熟。

蓬草米

可以做成飯食用,味道與粳米無異。在糧食短缺的年份可以起到一定補充作用。

狼尾子米

可以做成黎食食用,有耐飢的作用。生長在低窪濕地中。

稗子米

味道脆,氣味辛辣,可以做成飯食用。

秕米,味甘平。通腸開胃,下氣,磨積塊。製作糗食,延年不飢,充滑膚體,可以頤養。昔陳平食糠而肥,秕米即精米上細糠也。

白話文:

秕米(又稱米糠),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能通便開胃,降氣,化解積塊。用它來製作年糕(一種糯米制成的食物),可以延年益壽,不飢餓,使肌膚充滿彈性光滑,可以用來滋養身體。古代的陳平吃米糠而身體肥胖,秕米就是精米上的細米糠。

小麥,味甘,微寒,無毒。除熱,止燥渴咽乾,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之氣,為五穀之貴。有地暖,春種夏收者,氣不足,有小毒。面味甘溫,補虛養氣,實膚體,厚五臟腸胃,強氣力。然性壅熱,少動風氣,不可舉菜同食。蘿蔔能解面毒,同食最宜。

白話文:

小麥:味道甘甜,微寒,無毒。 功效:消除體熱、止口渴咽乾、利尿、養護肝氣、止血崩、止咯血。 生長於秋季,冬季生長,春季開花,夏季結果,具備四季之氣,是五穀中最珍貴的。 若在溫暖的地區種植,春季種植夏季收成,其氣力不足,略帶毒性。

麵粉 :味道甘溫,能補虛養氣、滋養肌膚和身體,強健五臟六腑和腸胃,增強體力。 不過麵粉也偏於溫熱,容易引動風氣,不宜與蔬菜一起食用。 蘿蔔能解麵粉的毒性,是最佳的搭配。

麵筋,以麩洗去皮為之,性與面仍相類且難化。丹溪曰:面熱而麩涼,若用麥以代谷,須曬令燥,以少水潤之,春去外皮,煮以為飯,食之庶無面熱之患。愚以東南地本卑濕,又雨水頗多,麥已受濕,又不曾出汗,食之故作渴,動風氣,助濕發熱。西北地本高燥,雨水又少,麥不受濕,復入地窖出汗,至八九月食之。又北人稟厚少濕,宜其常食而不病也。

白話文:

麵筋:用麵粉洗去表皮而製成,性味與麵粉相似,但不易消化。

丹溪 說:麵粉性溫而麵筋性涼。如果用麥子代替米穀,一定要曬乾,加少量水潤濕。春天去掉外皮,煮成飯食用,這樣就不容易有麵粉發熱的問題。

我認為東南方的土地原本潮濕,又常下雨,麥子已經受潮了,而且沒有充分發汗。吃了這樣的麥子會口渴,引起風氣,加重濕氣和發熱。

西北方的土地高燥,雨水少,麥子不易受潮,而且會被放入地窖中發汗,到了八九月食用。而且北方人的體質厚實,濕氣少,所以常吃麥子不會生病。

大麥,味鹹甘,溫,微寒,無毒。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又云,令人多熱,為五穀長,平胃消食,療脹。暴食亦似腳軟,以其下氣也。久食甚宜人,頭髮不白,補虛勞,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止泄,令人肥白滑肌。為面勝小麥,無燥病。丹溪云:初熟時,人因缺谷,多炒而食之,有火,能生熱病。一云,久食多食,能消腎,戒之。

白話文:

大麥,味道鹹中帶甜,性質溫和偏涼,無毒。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口渴、消熱、益氣調和。不過也有人說,食用大麥容易上火,因為它是五穀之長,能平胃消食、緩解脹氣。暴飲暴食後食用大麥,也有緩解腳軟的功效,這是因為它能消氣。長期食用大麥對人體非常有益,可以讓頭髮不變白,補益虛弱的身體,強健氣血,改善膚色,充實五臟,止瀉,使皮膚白嫩光滑。大麥比小麥更適合做麵粉,而且不會引起燥熱。

丹溪子說:大麥剛成熟時,由於糧食短缺,很多人會炒熟後食用,但這容易上火,可能導致熱病。還有人說,長期大量食用大麥,會損傷腎氣,因此需要謹慎食用。

蕎麥,味甘平,寒,無毒。實腸胃,益氣,久食動風,令人頭眩。和豬肉食,令人患熱風,脫人眉須。雖動諸病,猶銼丹石,煉五臟滓穢。俗謂:一年沉滯積在腸胃間,食此麥乃消去。

白話文:

蕎麥性涼,味甘,無毒。它可以健脾胃、補氣血,但長期食用可能會導致頭暈。若與豬肉一起食用,容易引起熱風,導致眉毛和鬍鬚脫落。雖然蕎麥有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但它也能清除體內積存的毒素。民間認為,蕎麥可以清除一年積存在腸胃裡的宿食。

黑大豆,味甘,平,無毒。炒食去水腫,消穀,止膝痛腹脹,除濕痹。乍食體重,忌食豬肉。十歲以下小兒勿食,恐一時食豬肉,壅氣至危。煮食及飲汁,涼,下熱腫,解熱毒及烏、附、丹石諸毒,除胸胃中熱、大小便血,散五臟結氣。一種小黑豆最佳。陶節庵以黑豆入鹽煮,時常食之,謂能補腎。蓋豆味鹹,腎之谷,又形類腎,黑色屬水也,妙哉。

白話文:

黑豆,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炒熟後食用 ,可以消除水腫、幫助消化、緩解膝蓋疼痛和腹脹,祛除風濕。但是剛開始吃黑豆可能會增加體重,而且忌諱同時吃豬肉。十歲以下的小孩不要吃黑豆,以免吃豬肉時產生脹氣,造成危險。

煮熟後食用或喝湯汁 ,可以清涼解熱、消除腫脹,解除熱毒和烏頭、附子、丹石等藥物中毒,祛除胸胃內熱、大小便出血,疏通五臟堵塞的氣。其中以一種小黑豆為最佳。

陶節庵將黑豆放入鹽水中煮,經常吃,認為可以補腎。因為豆子的味道鹹,是腎臟喜愛的食物,而且黑豆的形狀像腎臟,黑色屬水,真是妙哉。

白豆,平,無毒。補五臟,益中,助經脈調和,暖腸胃,殺鬼氣。浙東一種味甚勝,用以作醬、作腐,極佳。北之水白豆相似而不及也。青黃班等豆,本草不著,大率相類亦不及也。

白話文:

白豆 性味平淡,無毒。可以補養五臟六腑,益氣健胃,調和經絡,溫暖腸胃,驅除邪氣。浙東一帶有一種白豆味道特別好,可以用來做醬和豆腐,味道極佳。北方產的水白豆雖然相似,但味不如浙東白豆。至於青豆、黃豆、花豆等種類的豆類,本草書籍中沒有記載,但它們大致與白豆相似,只是味道不如白豆。

赤小豆,味甘酸,平,無毒。主下水,消熱毒,排膿血,止泄,利小便,去脹滿,除消渴,下乳汁。久食虛人,令枯瘦。解小麥毒,和鯉魚煮食,愈腳氣水腫。痢後氣滿不能食者,宜煮食之。不可同魚酢食。

白話文:

赤小豆,味道甘酸,性質平和,無毒。主要作用是利尿,排熱毒,消膿血,止瀉,利小便,消脹滿,除口渴,下乳汁。但長期食用對體虛的人不利,會導致虛弱消瘦。赤小豆能解小麥毒,與鯉魚一起煮食,可以治療腳氣水腫。痢疾後氣滿不能進食的人,適合煮食赤小豆來食用。但赤小豆不能與魚酢(魚醃製的醬料)一起食用。

綠豆,味甘寒,無毒。主治消渴,丹毒,煩熱,風疹,補益,和五臟,行經脈,解食物諸藥毒發動風氣,消腫下氣。若欲去病,須不去皮,蓋皮寒內平。煮食作餅,炙佳。一云,為粉蕩皮,能解酒毒,以水調服之,亦能解菰砒毒。

豌豆,味甘,平,無毒。調順榮衛,益中平氣。又云,發氣疾。

白話文:

綠豆

性味: 甘、寒,無毒

功效:

  • 治療口渴、丹毒、煩熱、風疹
  • 補益身體,調和五臟
  • 疏通經絡
  • 解除食物和藥物中毒引起的風熱、腫脹和脹氣

食用方法:

  • 治病時,不要去皮,因為綠豆皮性寒,能中和內熱。
  • 煮綠豆湯、做綠豆糕、炒綠豆都很好。
  • 另有一種說法,將綠豆去皮磨成粉,能解酒毒,用冷水調服,還能解菰米、砒霜之毒。

豌豆,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具有調和氣血,補益中氣的作用。又有人說,豌豆會使人容易放屁。

扁豆,味甘,氣微溫。主和中下氣,治霍亂吐痢不止,殺一切草木及酒毒。生嚼及煎湯服,亦解河豚毒。葉主霍亂,花主女子赤白下,乾末米飲和服之。有黑白二種,黑者少冷,入藥俱用白者。患寒熱病及患冷氣人不可食。

白話文:

扁豆

味道甘甜,性質偏溫。主要功效是調和腸胃、促進消化,治療霍亂、嘔吐、腹瀉不止,還能解除各種草木以及酒毒。生嚼或煎湯服用,也能解河豚毒。它的葉子可治療霍亂,花朵可治療女性白帶異常(赤白下)。扁豆有黑白兩種,黑扁豆略微偏涼。入藥時都使用白扁豆。有寒熱病或患有冷氣的人不宜食用。

蠶豆,味甘,溫,氣微辛。主快胃,利五臟。或點茶,或炒食,佳。又有筋豆、蛾眉豆、虎瓜豆、羊眼豆、勞豆、豇豆類,只可茶食而已。一種刀豆,長尺許,可入醬用之。

白話文:

蠶豆,味道甘甜微溫,帶有辛辣氣味。主要作用是促進胃部消化,幫助五臟運作。可以泡茶或炒著吃,都很不錯。其他種類的豆類,如筋豆、蛾眉豆、虎瓜豆、羊眼豆、勞豆、豇豆等,只能用來泡茶喝。還有一種刀豆,長約一尺,可以拿來醃製醬料。

罌粟,味甘,平,無毒。行風氣,逐邪熱,療反胃,胸中痰滯,丹石發動不下食。和竹瀝煮粥食極佳。然性寒,以有竹瀝,利大小腸,不宜多食。又過度則動膀胱氣。粟殼性澀,止泄痢澀腸,令人虛勞。嗽者多用止嗽,及熱濕泄痢者用止痢,劫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戒之。

白話文:

罌粟

味道甘平,無毒。能疏通風氣,驅散邪熱,治療反胃、胸部痰氣凝聚、丹石發作而無法進食。與竹瀝熬煮成粥食用效果非常好。

但因其性質寒涼,加入竹瀝後能通利大腸和小腸,不宜過量食用。過量食用會導致膀胱氣動。

粟殼

性質收斂澀滯,能止瀉痢、澀腸,長期食用會讓人虛弱。咳嗽者常用粟殼止咳,濕熱導致的泄痢也能用粟殼來止痢。粟殼雖能快速治病,但其危害如利劍般劇烈,必須謹慎使用。

芝麻,味甘,氣寒,無毒。治虛勞,滑腸胃,行風氣,通血脈,去頭浮風,潤肌膚。乳母食之,小兒不生熱病。又生嚼敷小兒頭上諸瘡,良。

胡麻,味甘,氣平,無毒。一名巨勝苗,名青蘘。

白話文:

芝麻,味道甘甜,性質冷涼,沒有毒性。它可以治療虛勞,潤滑腸胃,暢通風氣,疏通血脈,去除頭上的風氣,滋潤肌膚。餵奶的母親食用芝麻,孩子不容易發熱病。另外,將生芝麻嚼碎敷在孩子頭上的各種瘡上,效果很好。

胡麻

**味道:**甘甜 **性味:**平 **毒性:**無毒

**別名:**巨勝苗、青蘘

麻蕢,味辛,氣平,有毒。主勞傷,利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多食令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麻子,味甘平,無毒。入足太陰經、手陽明經。詩所謂丘中有麻是也。

白話文:

麻蕢

味道辛辣,性質平和,有毒。主要用於治療勞損傷痛、通利臟腑、治療寒氣引起的便血、破散積聚、止痺(風濕),以及散膿。過量食用會出現幻覺和狂躁,長期服用能通達神明,使身體輕盈。

麻子(大麻籽)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無毒。歸入足太陰經和手陽明經。詩經中所說的「丘中有麻」指的是麻子。

擴麥,味甘,微寒,無毒。主輕身,除熱,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蘗,溫,消食和中。作餅食,不動氣,甚益人。

𦯶實,味苦,平,無毒。主赤白冷痢,破癰腫,亦可食。

白話文:

擴麥:

味道甘甜,性微寒,沒有毒性。主要作用是減輕身體重量,去除體內熱氣。長期服用可以增加力氣,使人體力充沛,行動輕盈。

磨成粉作為藥物服用:

性溫,能消食,調和脾胃。

磨成粉製成餅食用:

不會引起腹脹,對人體非常有益。

,是一種藥草,外形結實。它的味道苦澀,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功效:

  • 治療赤白痢疾(腹瀉時大便帶血或黏液)
  • 消散癰腫
  • 也可以當作食物食用

上五穀,乃天生養人之物,但人之種藝,一則取其資生之功,二則計其肥家之利。南之粳,北之粟,功利兩全,故多種食之。如黃粱甚美而益人,故有膏粱之稱,人則以其費地薄收而不種。識者,凡穀類當不計其利,惟取其能養人者多種而食之,可也。

白話文:

五穀是上天賜予我們養生的食物,但是人們種植它們,一方面看重它們養育生命的作用,另一方面考慮它們能帶來財富。南方的粳米、北方的粟米,既有營養價值又能帶來利益,所以人們種植它們食用。像黃粱米很美味又有益處,因此有「膏粱」的美譽,但人們卻因其耗費土地又收成不好而不種植它。有見識的人認為,種植糧食類植物不應該只看重利益,而應多種植那些能夠滋養身體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