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高麗參
《別錄》:「人參,味甘,微溫。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膈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備考]療,即治病之義,唐人諱治,唐世醫書,皆以療字代治字用,《外臺秘要》皆用療字,無一治字,是其例也。《別錄》一書,輯於陶弘景之手,今諸書所引皆作療字,疑亦唐人所改,今仍唐本之舊耳。
[正義]高麗參產於朝鮮,古之高麗、百濟、新羅皆是也。地當東海之濱,稟東方發生之氣,故具氣味濃厚,色亦重濁,具有溫養生髮之性。今用之於脾胃虛寒,真陰衰弱,及中氣不振,陰寒用事諸證,功效甚捷,較之遼參偏於養陰,含有清涼氣味者,性質迥異,證以《名醫別錄》之人參味甘微溫,氣味甚合,故以《別錄》之人參主治全文系之於此。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者,皆中氣虛寒、真陽不宣之候也。
白話文:
人參味甘微溫,可以治療腸胃寒涼、心腹鼓痛、胸膈脹滿、霍亂嘔吐,調和脾胃,止渴,暢通血脈,消解積食,使人記憶力增强。
胸脅逆滿,亦陽衰陰盛之病,故皆以人參溫養其中氣,此非痰濕凝滯之逆滿,所以宜於溫補。若霍亂吐逆,則陰霾凝結之病,故亦以溫中為宜。惟霍亂為患,迅疾暴戾,雖有寒有熱,即(注:一本作而,疑為「卻」誤)以陰盛滅陽為最多,宜大劑薑、附,而以人參之大力者馭之,方足以回垂絕之真陽,非一味所能治也。調中者,則中氣虛弱而和調之。
止消渴者,則滋養津液之效也。參本養液,而又有溫和之氣以流利之,故能通行血脈;參本補脾,而又有燠煦之氣以健運之,故能消磨堅積。令人不忘者,心為牡臟,參能益血,更能溫養而振刷之,則心陽舒展,而記憶之力自富。此皆惟高麗參之微溫,稟春生髮育之性者,方能臻此剛健婀娜之候,而非遼參之僅能滋陰者,所可同日語矣。
白話文:
胸部和肋骨部位感到滿悶,這是陽氣衰弱、陰氣旺盛的病症,所以都要用人參來溫養身體的中氣。這不是痰濕凝滯導致的滿悶,因此適合溫補。如果患上霍亂,出現嘔吐反胃,這也是陰氣凝結的病症,所以也應該溫暖中焦。不過霍亂發病迅速,病情凶險,雖然有寒有熱,但以陰盛滅陽的居多,應該用大量的生薑、附子,並以人參的強大力量來對抗,才能挽回快要衰竭的真陽之氣,單憑一種藥物是無法治癒的。調中是指中氣虛弱,需要調和。
止消渴是指滋養津液的作用。人參滋養津液,同時還有溫和的氣息促進血液流通,所以能暢通血脈;人參補脾,同時有溫暖滋潤的氣息促進脾胃運化,所以能消磨堅硬的積聚。讓人不忘記是因為心臟是主宰精神的器官,人參能益血,更能溫養和振奮心臟,使心陽舒展,記憶力自然增強。這些功效都是因為高麗參溫和的性質,秉承春天生長發育的特點,才能達到剛健柔美的效果,而遼參僅能滋陰,是不能與之相比的。
[廣義],甄權:主冷氣逆上。
壽頤按:此指中氣虛寒,而腎水上凌之證,自宜用高麗參,則溫脾而兼攝腎,非遼參之所能治者,其甚者且宜輔以大溫之品而攝納之。
潔古: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促,短氣少氣。
壽頤按:此脾土虛寒,中氣不振,故脾陽不宣,氣促少氣,惟高麗參之溫補中州而益元氣者宜之。
東垣曰:人參甘溫,能補肺中元氣。肺元旺則諸臟皆旺,肺主諸氣故也。仲景於汗後身熱、亡血、脈沉遲者,下利身涼、脈微、血虛者,並加人參,所謂血脫益氣,陽生而陰自長也。
壽頤按:人參氣薄味厚,力能滋陰養血。仲景用之於汗後吐後,本是取其補陰,而東垣乃以補肺氣,韓飛霞亦謂病後氣虛,及肺虛作嗽者並宜之,是皆以為氣藥。蓋緣參能滋養五臟之陰,陰既充而氣亦自旺,究非補氣之效。至東垣所引仲景二條,則脈微、脈沉遲,愚謂所用人參,當以高麗產之含有溫養性質者為佳,斯則具有春升之氣,謂為益氣,或猶近是,徐靈胎謂其升提元氣,蓋亦指此。
白話文:
甄權認為,人參主治寒氣逆流上行的症狀。壽頤認為,這是因為中氣虛寒,腎水上逆造成的,應該用高麗參溫補脾胃,同時滋養腎氣,這不是遼參所能做到的。嚴重的情況下,還需要輔以溫熱的藥物來收納腎氣。
潔古認為,人參主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呼吸短促的症狀。壽頤認為,這是脾土虛寒,中氣不足,導致脾陽無法宣發,出現氣促少氣的現象,所以應該用高麗參溫補中焦,益氣補元。
東垣認為,人參甘溫,能夠補益肺部的元氣。肺氣旺盛,則其他臟器也都能夠旺盛,因為肺主氣的緣故。張仲景在汗後身熱、失血、脈象沉遲的病人,以及腹瀉、身體冰冷、脈象微弱、血虛的病人,都會用人參,這是因為人參能補益血氣,陽氣生長,陰氣自然也會旺盛。
壽頤認為,人參氣薄味厚,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張仲景在汗後嘔吐之後用人參,就是取其補陰的作用。而東垣卻認為人參是補肺氣的,韓飛霞也說病後氣虛,以及肺虛咳嗽的病人,都應該用人參,這都是將人參視為補氣的藥物。這是因為人參能夠滋養五臟的陰氣,陰氣充足,氣血自然也會旺盛,其實並不是補氣的功效。張仲景的兩條方劑中,脈象微弱、沉遲的病人,應該用高麗參,因為高麗參具有溫養的性質,它有春生之氣,可以說是有益氣的作用。徐靈胎說人參能夠升提元氣,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昧者甚至謂為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而救陽亡於垂絕之頃者,殆欲以《戰國策》之所謂不死之藥視人參,則過於推崇,而不自知其立言之不可為訓矣。
李月池曰:凡人之面白麵青,或黃或黧悴者,皆肺脾腎氣之不足,皆可用人參,而面赤氣壯神強者,不可用矣。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細弱,結代無力者,皆虛而不足,可用人參,而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則火鬱內實,不可用矣。潔古謂喘嗽弗用者,痰飲氣壅之喘也;若腎虛氣短喘促者,必用矣。
仲景之咳嗽弗用者,寒邪壅鬱之咳也;若自汗虛寒而咳者,必用矣。東垣謂肺有鬱熱弗用者,宜發不宜補也;若肺虛無火,氣短自汗者,必用矣。丹溪謂諸痛不可驟用者,邪氣凝結,宜散不宜補也;若虛寒氣弱,痛而喜熱喜按者,必用矣。節齋謂陰虛火旺弗用者,火邪積盛,不可補也;若虛火無根,自汗氣短,肢寒脈細者,必用矣。
白話文:
有些人甚至認為人參能將元氣恢復到虛無縹緲的境界,能救治陽氣衰竭、命懸一線的病人,這簡直是把人參當成《戰國策》中所謂的不死藥,過於誇大,卻不自知這種說法毫無道理。
李月池說:凡是臉色蒼白、面青、面黃、面色黯淡無光的人,都是肺、脾、腎氣虛不足,都可以用人參,但臉色紅潤、氣力充沛、精神健旺的人,就不可用。脈象浮而空虛、濡弱、大而緩慢、遲緩無力、沉而遲澀細弱、結代無力的人,都是虛弱不足,可以用人參,但脈象弦長緊實、滑數有力的人,則是內火鬱積,不可用人參。潔古說咳嗽時不用人參,是因為痰飲氣壅而導致的咳嗽;但若是腎虛氣短、呼吸急促而咳嗽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
仲景說咳嗽時不用人參,是因為寒邪壅鬱而導致的咳嗽;但若是自汗虛寒而咳嗽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東垣說肺有鬱熱時不用人參,應該發散而不是補益;但若是肺虛無火、氣短自汗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丹溪說各種疼痛不可立即用人參,是因為邪氣凝結,應該散邪而不是補益;但若是虛寒氣弱、疼痛卻喜熱喜按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節齋說陰虛火旺時不用人參,是因為火邪積盛,不可補益;但若是虛火無根、自汗氣短、肢寒脈細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
壽頤按:李氏此言,辨別脈症,甚是明晰,惟所條舉者,盡屬虛寒證治,則李氏固專指高麗參之溫補言之。
繆仲淳曰:凡虛羸尪怯,勞役飢飽所傷,清陽之氣陷入陰分,發熱倦怠,四肢無力,或中暑傷氣,無氣以動,或嘔吐泄瀉,霍亂轉筋,胃弱不食,脾虛不磨,或真陽式微,腎氣匱乏,陽事痿絕,完穀不化,下利清水,及小兒慢驚,痘後氣虛,潰瘍虛弱等症,苟投入參,靡不立效。
壽頤按:繆氏所謂,亦是高麗參之功用,而張石頑崇之,且伸之曰。痘疹不宜輕用人參者,乾紫黑陷,血熱毒盛也;若氣虛頂陷,色白皮薄,泄瀉漿清,則必用矣。亦以麗參之甘溫言之,是以張氏之《本經逢原》明言人參甘苦微溫,產高麗者良。
白話文:
李氏對於脈症的辨別分析十分清晰,但他所列舉的治療方法都屬於針對虛寒證的治療,因此李氏專指高麗參的溫補功效。
繆仲淳認為,凡是虛弱、體弱、勞累、飲食不節所造成的病症,例如發熱、倦怠、四肢無力,或者中暑、嘔吐、腹瀉、霍亂、胃弱不食、脾虛、陽虛、腎虛、陽痿、消化不良、腹瀉、小兒驚厥、痘疹後氣虛、潰瘍等,只要服用高麗參,都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張石頑也認同高麗參的功效,但他認為,痘疹患者不宜輕易使用人參,因為乾紫黑陷、血熱毒盛;但如果氣虛、面色蒼白、泄瀉、漿液狀便,則必須使用人參。這也是因為高麗參甘溫的特性,所以張氏在《本經逢原》中明確指出人參甘苦微溫,產自高麗的最好。
[發明]高麗參之功用,本與遼參無甚差池。皆以養津滋液見長,補正固有奇功,去病亦尟實效,洄溪「長於補虛,短於攻疾」八字,可為定論。但遼參稟性醇和,絕無剛烈氣象,是以滋養陰津,尤其獨步;而高麗參則已有剛健恣態,溫升之性,時時流露,所以兼能振作陽氣,戰勝陰霾。
二者所主之病,雖同為陰枯血耗之候,惟陰虛之體,相火易升,則宜於遼參而不宜於麗參;若陰液既耗,而真陽亦衰,則宜用麗參而不宜用遼參。一則養陰而兼理虛熱,一則補陰而即以挾陽,各有專主,不容或紊。若治虛熱而誤用麗參,無異抱薪救火,則欲蘇涸轍之鮒,而灼其重竭之脂膏;若治虛寒而誤投遼參,幾於落井下石,則欲回黍谷之春,而適以陷絕於冰窖。
白話文:
高麗參與遼參功效辨析
發明 高麗參的功效,其實與遼參相去不遠。兩者皆以滋養津液見長,補益正氣也有奇效,但用於治療疾病則效果不顯著。洄溪先生的「長於補虛,短於攻疾」八字箴言,可謂是對兩者功效的精準概括。
不過,遼參秉性溫和醇厚,並無剛烈之氣,因此滋養陰津方面尤為獨特;而高麗參則帶有剛健之態,溫熱之性時時流露,故也能振奮陽氣,驅散陰寒。
兩者主治的病症,雖然都屬於陰虛血耗的範疇,但對於陰虛體質而言,相火容易上炎,則更適合用遼參,而不宜用高麗參。若陰液耗損,同時真陽也衰微,則宜用高麗參,而不宜用遼參。
簡單來說,遼參偏於滋陰清熱,同時也能調理虛熱;高麗參則以補陰為主,並能兼顧扶陽。兩者各有專長,不可混淆。
若治療虛熱卻誤用高麗參,無異於抱薪救火,就好比要救活乾涸河床的魚,卻反而灼燒牠們已經乾涸的油脂;若治療虛寒卻誤用遼參,則如同落井下石,就好比要喚醒冬眠的穀物,卻反而將牠們投入冰冷的冰窖。
同是虛也,在當用之時,而一字之爭,已如水火冰炭之各異,彼夫風寒濕邪,痰飲食積,氣血鬱結之不得妄投是味者,更無庸言矣。
[正訛],王好古海藏氏曰:人參甘溫,補肺之陽、泄肺之陰,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則反傷肺。
王綸節齋氏曰:人參入手太陰,能補火,肺受火邪者忌之,故凡酒色過度,損傷肺腎真陰,陰虛火動,勞嗽吐血、咳血等證勿用。
壽頤按:好古、節齋謂人參能補肺火,創為肺熱傷肺之說,幾以此物為肺家禁藥,大受後人攻擊,實則二家之說,均為高麗參言之,本含溫熱之性,故肺熱忌之。不獨實火應在禁例,即虛火亦有爍金之慮。
白話文:
同樣是虛弱,但在用藥時,一個字的差別,就如同水火冰炭般截然不同。至於風寒濕邪、痰飲食積、氣血鬱結這些情況,更不能隨便用藥。
王好古海藏氏說:人參甘溫,能補肺的陽氣、泄掉肺的陰氣,如果肺受到寒邪,可以用人參補益,但如果肺受到火邪,反而會傷害肺。
王綸節齋氏說:人參歸入手太陰經,能補火,肺受到火邪的人忌用人參。所以凡是酒色過度,損傷肺腎真陰,陰虛火動,出現勞嗽吐血、咳血等症狀的人,都不能用人參。
我認為:好古、節齋說人參能補肺火,創造出肺熱傷肺的說法,幾乎把人參當成肺部的禁藥,這引起了後人的強烈反駁。實際上,他們說的都是高麗參,本身帶有溫熱的性質,所以肺熱的人忌用。不僅是實火要忌用,虛火也存在灼傷的風險。
兩氏固未可厚非也,讀者不察,誤認其所指之人參,即是遼參,則遼參甘寒,肺虛有火、陰虛火動者,正是要藥,何至竟為大禁,恐海藏、節齋,不至若是之謬,況海藏明謂人參甘溫,其旨可見。但其所稱補肺之陽,泄肺之陰等句,亦大有語病,不可不辨。試為改之曰:人參產於高麗,氣味甘溫,能補肺陽,能傷肺陰,肺氣虛寒,宜此補之,肺有鬱熱,則反傷肺,更易數字,而其意瞭然。
蓋其所謂寒者,意在虛寒,故宜於甘溫之高麗參,必非謂外感之寒邪;而其所謂火者,則雖是虛火,固亦非高麗參之甘溫所宜。繆仲淳《經疏》亦謂不利於肺家有熱,咳嗽吐血、衄血內熱,骨蒸勞瘵,陰虛火動之候,即海藏、節齋之同調也。
白話文:
兩位作者的說法雖然不能說完全錯誤,但讀者若不細心,很容易誤以為他們所指的人參就是遼參。其實遼參性甘寒,對於肺虛有火、陰虛火動的人來說,是重要的藥物,怎麼會變成禁忌呢?恐怕海藏、節齋的說法過於偏激了。而且海藏明確指出人參味甘溫,這點就足以說明問題。不過他們提到補肺陽、泄肺陰的說法,也存在很大問題,需要仔細辨析。我建議改為:人參產於高麗,味甘溫,可以補肺陽,但也會傷肺陰。肺氣虛寒的人適合用它來補益,但肺有鬱熱的人則會反過來傷害肺,更易導致病情加重。這樣一改,意思就變得清晰明瞭了。
他們所謂的「寒」,指的是虛寒,因此適合用甘溫的高麗參來治療。他們並非指外感寒邪。而他們所說的「火」,雖然是虛火,但也不適合用高麗參的甘溫來治療。繆仲淳在《經疏》中也提到人參不利於肺部有熱的人,例如咳嗽吐血、鼻出血、內熱、骨蒸勞瘵、陰虛火動等等,這就和海藏、節齋的說法一致。
喻嘉言謂:傷寒有宜用人參者,發汗時元氣大旺,則外邪乘勢而出。若元氣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留連致困,重者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所以虛弱者,必用人參入表藥中,使其得力,一湧而出,非補養之意。
古今諸方,表汗有參蘇飲、敗毒散,和解有小柴胡湯,解熱有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攻下有黃龍湯,皆以人參領藥力深入驅邪,即熱退神清云云(辨而且博,誰敢謂其不是,但壽頤謂此皆為身軀強壯者言之。病邪本深,體力又偉,非得人參之大力者駕馭其間,則藥力不及病所,即能勝病,而亦不能驅邪使出。古人治病方多用參、草,原欲藉其大力,負之而趨,則收一鼓盪平之效。
白話文:
喻嘉言說:傷寒病有些病人適合用人參,因為發汗時元氣旺盛,外邪就會乘勢而退。但如果原本元氣就虛弱的人,藥物雖然能發汗,卻會使氣力從內部減弱;輕者藥效只有一半或完全無效,導致病情反覆,久久不能康復;重者則隨著元氣衰退,熱度持續不退。因此,虛弱者一定要在表證藥物中加入人參,讓藥力增強,一鼓作氣將邪氣逼出,這並不是為了補養身體。
古今中醫的許多方劑,表證發汗用[參蘇飲]、[敗毒散],和解用[小柴胡湯],解熱用[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攻下用[黃龍湯],這些方劑都以人參領導藥力深入體內驅除邪氣,使熱退神清。
(喻嘉言的觀點十分精闢,誰敢說他不是對的?但是壽頤認為,這些都是針對身體強壯的人而言。如果病邪深入,體力又強大,沒有人參的強大力量去駕馭,藥力就無法到達病灶,即使能治好病,也無法驅除邪氣。古人治療疾病時,很多方劑都使用人參和草藥,目的就是要藉助其強大的力量,帶領藥力直達病所,達到迅速徹底治療的效果。)
而三吳之人,體質本薄,外邪所感,亦不待深入而病已作,昔人每謂江南無真傷寒病,亦是此旨,所以吾吳醫藥,悉趨輕清一路,本非僅為人之柔脆者立法,亦以邪之中人,未嘗深入故也。是則嘉言之論,誠有未可以輕試於吾吳者,而吾邦之外感方中,初無待於人參、甘草,以為扶正托邪計者,亦未始非持之有故矣)。
白話文:
而江浙一帶的人,體質天生就比較虛弱,受到外邪侵襲,也不需要深入體內,就會生病。古人常說江南沒有真正的傷寒病,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吳地醫藥,都偏向輕清一路,這不僅僅是針對當地人體質柔弱而制定的法則,也是因為外邪入侵人體,沒有深入到內部的原因。因此,那些所謂嘉言良論,真的不能輕易拿來套用在我們吳地。而我們吳地治療外感疾病的方子中,一開始就不用人參、甘草來扶正祛邪,也是有其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