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發揮》~ 校刻本草發揮敘論
校刻本草發揮敘論
1. 校刻本草發揮敘論
百家言醫,丙閎邃長於保身利物,故名儒碩士,咸究肆焉,論著日以繁矣。醫之道明於六氣、百體之升降盈縮,沉浮緩急,如燭之照,斯臻神品。顧非多識於金石、草木、鳥獸之名,與其性味之寒溫、甘苦、良毒,某也中某疾,某為君臣,某為佐使,則制量小不如宜,醫罔奏功。嗚呼,艱哉!後世言方藥,祖《神農本草》。
闡其義者,潔古張氏,東垣李氏,海藏王氏諸家。元至正間,山陰徐用誠復集丹溪朱氏、聊攝成氏之言,訂說補缺,匯粹成編,命曰《本草發揮》。吾郡贈南京太醫院判薛君良武,嘗校定之。其子辛甫,視篆南院,梓之以傳。間以敘屬余。余恆嘆為人子者,視其親之遺,罔知所重,古所謂手澤存於父書,口澤存於杯棬,意何如也。辛甫每之及乃父抱藝弗售,歿於京師,輒欷歔痛念。
竟以醫顯,褒贈其親。是編以父所嘗校定,拳拳梓行,其孝可知。且為吏者往往怠於其官,私其身圖。辛甫在醫院,廉勤視事,親晝整整,俸余新公㑊若干楹,校刻《外科心法》、《外科發揮》、《癰疽灸經》、《癰疽驗方》、《十四經絡發揮》暨是編,凡若干卷,可謂能其官矣。嗚呼!儒者之道,曰孝與忠。
辛甫志行如斯,其殆儒醫矣乎!余敘是編,而樂道之。
南京吏部驗封郎中吳郡顧夢圭敘
白話文:
許多人研究醫學,都希望能保全自身,造福人群,因此許多學者都投入其中,醫學著作也越來越多。醫術精湛者,能明瞭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自然界氣候)以及人體臟腑氣血的升降、盈虛、沉浮、緩急變化,如同燭光照亮一切般透徹,才能達到醫術的最高境界。然而,僅僅認識許多金石、草木、鳥獸的名稱,以及它們的寒熱、甘苦、毒性,知道某種病用某種藥,某種藥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但劑量和配伍不當,醫治仍然無法奏效。唉,真是困難啊!後世談論藥方,都追溯到《神農本草經》。
闡述《神農本草經》義理的,有潔古張仲景、東垣李杲、海藏王好古等諸位醫家。元朝至正年間,山陰的徐用誠又彙集丹溪朱震亨、聊齋成無己的醫說,訂正錯誤,補充遺漏,編纂成書,命名為《本草發揮》。我們的郡縣人士,南京太醫院判薛良武先生曾校訂過此書。他的兒子薛辛甫,在南太醫院任職,將此書刻印流傳。並請我寫序文。我常嘆息做兒子的,對父親留下的遺物,往往不知道珍惜,古人說「手澤存於父書,口澤存於杯棬」,其意便是如此。辛甫每當想起他父親薛良武先生懷才不遇,客死京師,便總是悲傷嘆息。
最終憑藉醫術成名,得以追贈父親官職。他將父親校訂過的這本書,盡心竭力地刻印出版,其孝心可見一斑。而且做官的人往往怠慢職守,只顧自己謀私利。辛甫在太醫院,卻勤勉盡職,克己奉公,用自己的俸祿捐建房屋數間,並校刻出版《外科心法》、《外科發揮》、《癰疽灸經》、《癰疽驗方》、《十四經絡發揮》以及這部《本草發揮》,總共這麼多卷書,可謂盡到了為官的職責。唉!儒家的道理,在於孝順和忠誠。
辛甫的志向和行為如此,他大概是一位儒醫吧!我為這本書寫序,並樂於宣揚他的事蹟。
南京吏部驗封郎中吳郡顧夢圭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