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語》~ 卷下 (1)
卷下 (1)
1. 脈位法天論
聖人以左寸為心,左關為肝,左尺為腎,右寸為肺,右關為脾,右尺為命門者,法乎天也,非聖人之私也。蓋天之北為坎,南為離,東為巽,西為兌,包乎外者為乾,居乎中者為坤。人生與天地相似,左手天之東也,巽在焉,巽為木,故肝木居乎左關。左關之前為心者,法南之離也;左關之後為腎者,法北之坎也。
右乎,天之西也,兌位在焉,兌為金,金者肺。《易》曰:乾為天、為金。是肺為金而有乾象,故居右寸而位乎高。右關為脾者,脾為坤土,奠位乎中,以之而承乎肺下,此天高地下之義,乾坤象也。右尺為命門,命門者,火也,以水位而位火,此一陽生於二陰之義,正所以成坎也。
向非與天地相似,聖人安得以是而垂法哉。
白話文:
古人認為,人體左邊寸口脈代表心臟,左關脈代表肝臟,左尺脈代表腎臟;右邊寸口脈代表肺臟,右關脈代表脾臟,右尺脈代表命門,這是遵循天地自然法則,並非古聖先賢的個人想法。
因為天地方位,北方為坎,南方為離,東方為巽,西方為兌,包圍在外的為乾,居於中央的為坤。人體也與天地相應,左手代表東方,巽位在這裡,巽屬木,所以肝臟屬木,位於左關脈。左關脈之前為心臟,對應南方的離位;左關脈之後為腎臟,對應北方的坎位。
右手代表西方,兌位在這裡,兌屬金,金屬肺臟。《易經》說:乾為天,為金。因此肺臟屬金,具有乾象,所以位於右寸脈,位居高處。右關脈為脾臟,脾臟屬坤土,位於中央,承接於肺臟之下,這是天高地下的道理,乾坤的象徵。右尺脈為命門,命門屬火,以水位而位於火,這是「一陽生於二陰」的道理,正是坎位形成的原因。
如果不是人體與天地相應,古聖先賢又怎麼能夠以此制定法則呢?
2. 大小腸脈在兩寸間
岐伯曰:尺內兩旁,則季肋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友人讀《內經》至此,問於余曰:如經言之,則大小腸亦小腹中之物,其脈當於尺裡取之矣,世皆取之於兩寸,何也,毋乃為高陽生《脈訣》所惑歟?曰:非也,蓋嘗考之《靈樞》《難經》《脈經》矣,《靈樞》以小腸之脈絡於心,大腸之脈絡於肺,故於兩寸取之,亦宜。十難曰: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
是越人亦嘗於兩寸取大小腸矣。《脈經》曰: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陽實者小腸實也。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陽實者大腸實也。是《脈經》亦嘗於前寸取大小腸矣,豈後人私見哉。蓋岐伯之論從其位,越人、《脈經》之論從其絡,此古人不悖之論也。
白話文:
岐伯說,尺骨內側兩旁是季肋,尺骨外側可以觀察腎臟,尺骨內側可以觀察腹部。再向上,左側外側可以觀察肝臟,內側可以觀察胃,右側外側可以觀察胃,內側可以觀察脾臟。再向上,右側外側可以觀察肺臟,內側可以觀察胸腔,左側外側可以觀察心臟,內側可以觀察膻中。身體前方觀察身體前方,身體後方觀察身體後方。再往上就是胸腔和喉嚨的部位,再往下就是小腹、腰部、大腿、膝蓋、小腿和腳的部位。
朋友讀到《內經》這裡,問我說:依照經書所說,大小腸都在小腹中,脈象應該在尺骨內側觀察,為什麼世人都在寸口兩寸處取脈?莫非是受到高陽生《脈訣》的影響嗎?我說:不是的,我曾經研究過《靈樞》、《難經》和《脈經》,《靈樞》提到小腸的脈絡連接心臟,大腸的脈絡連接肺臟,所以才在寸口兩寸處取脈,也是合理的。十難經也說:假如心脈非常急促,是肝邪干擾心臟;心脈稍微急促,是膽邪干擾小腸。
所以越人也在寸口兩寸處取大小腸的脈象。《脈經》說:左手寸口關前,陽氣消失就沒有小腸脈象,陽氣充盈就代表小腸健康;右手寸口關前,陽氣消失就沒有大腸脈象,陽氣充盈就代表大腸健康。所以《脈經》也曾在寸口前取大小腸的脈象,這怎麼能說是後人個人觀點呢?岐伯的論述是依照部位,越人和《脈經》的論述是依照脈絡,這就是古人的不矛盾之論。
3. 三焦脈在右尺辨
三焦者,考其經則行乎手,考其絡則絡心包,考其屬則偏三焦,渾無一定之位,諸儒《脈訣》皆以之合於右尺,非也。《素》《難》《靈樞》未有明論,韓飛霞巧其說曰:切脈至右尺,必兩手並診消息之,取三焦應脈。浮為上焦,與心肺脈合;中為中焦,與脾胃脈合;沉為下焦,與肝腎脈合,故曰,尺脈第三同斷病。嗚呼,此訛上之訛,說愈巧違道愈遠矣。
《內經》曰: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未嘗謂尺候三焦也。《脈經》曰:尺脈芤,下焦虛,尺脈遲,下焦有寒。又曰: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觀此三言,尺主下焦耳,何以巧說附入哉。《脈經》一卷,第七篇脈法贊云: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子戶,命門也,右腎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為子戶。
名曰三焦者,此猶兩額之旁,名曰太陽云耳,非謂太陽經也。東垣問三焦有幾,蓋可想矣,安得執詞而害義耶。若第二卷第二篇,雖云右腎合三焦,然,上有「一說云」三字,則叔和亦附此語以俟參考耳,非叔和之定論也,明矣。今論定:上焦從兩寸,中焦從兩關,下焦從兩尺,斯則與《內經》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二句符合,雖聖人復起,當不易矣。
白話文:
三焦位置與脈象探討
三焦,若考其經絡循行,則沿手部運行;若考其絡脈,則與心包相連;若論其所屬,則偏向三焦,但並無固定位置。許多醫家依據《脈訣》將三焦歸於右尺脈,這是錯誤的。《素問》、《難經》、《靈樞》皆未明確論述三焦脈象。韓飛霞巧言說:「切脈至右尺,應兩手並診消息,取三焦應脈。浮為上焦,與心肺脈合;中為中焦,與脾胃脈合;沉為下焦,與肝腎脈合,故曰,尺脈第三同斷病。」
然而,此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內經》說:「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並未提及尺脈候三焦。而《脈經》也說:「尺脈芤,下焦虛;尺脈遲,下焦有寒;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由此可見,尺脈主要診斷下焦,而非三焦,何以要強行附會?
《脈經》第七篇脈法贊云:「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子戶即命門,右腎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稱子戶。將右尺脈稱為三焦,如同將額頭兩旁稱為太陽,只是名稱而已,並不代表太陽經。
東垣曾問三焦有幾,可想而知,三焦並無定數,為何要執著於文字而損害義理呢?《脈經》第二卷第二篇,雖然說「右腎合三焦」,但前有「一說云」三字,顯然是叔和引用他人觀點以供參考,並非其定論。
因此,我們可以確定:上焦從兩寸脈診斷,中焦從兩關脈診斷,下焦從兩尺脈診斷,這與《內經》中「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的說法相符,即使聖人復生,恐怕也不會更改此論斷。
4. 寸口者脈之大會(附:小兒三關)
寸口者,手太陰肺經也。五臟六府,肺為最高而有乾象,諸臟腑皆居其下,其氣無不上熏於肺,故曰肺朝百脈也。肺得諸臟腑之氣,輸之於經,變見於寸口,故寸口者脈之大會。若小兒之脈,不取寸口,獨取三關者,蓋以小兒氣血未定,其脈常大、常數、常滑,寸口難候,故取三關占之,亦謂此處為手太陰肺經散見之餘耳。
白話文:
寸口指的是手太陰肺經。
五臟六腑中,肺居於最高位置,象徵著乾卦,其他臟腑都在其下方。肺氣向上熏蒸,所以說「肺朝百脈」,意思是肺主宰著全身的脈絡。肺接收來自各臟腑的氣息,再將其輸送到經絡,最終反映在寸口脈上,因此寸口脈是所有脈象的匯聚之處。
然而,對於小兒來說,不取寸口脈,而是取三關脈的原因是
小兒的氣血尚未穩定,脈象通常較大、脈搏頻率快且滑利,因此寸口脈難以觀察。所以才取三關脈來判斷病情。三關脈也屬於手太陰肺經脈絡的延伸部分。
5. 脈有神機
經曰,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世之粗醫因而泥之曰,脈者,氣血而已。然,氣血豈足以盡之。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脈之所以神其用者,皆元神主宰其機也。若以脈中惟是氣血,則尺寸之膚皆氣血也,何獨於此為脈耶。
白話文:
經典上說,營氣在脈管裡面運行,衛氣在脈管外面運行。世上的粗淺醫生因此就固執地認為,脈管不過是氣血罷了。然而,氣血怎麼能夠完全概括脈的作用呢。經典上又說:根植於人體內部的,稱為神機。脈之所以能發揮神奇的作用,都是因為元神在主導這個機制。如果認為脈管里面只有氣血,那麼身體各個部位的皮膚也都充滿了氣血,為什麼偏偏這裡會形成脈管呢。
6. 三部九候
有諸經之部候,有寸口之部候,皆有上中下三部,每部之中又分天地人,三三成九,名曰九候。寸口之部候者,寸部浮中沉,關部浮中沉,尺部浮中沉也。諸經之部候者,上部天,兩額之動脈,足少陽膽經太陽是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足陽明胃經巨髎處也。上部天,耳前之動脈,手少陽三焦經耳門分也。
中部天,手太陰肺經,寸口是也。中部地,手陽明大腸經合谷分也。中部人,手少陰心經神門處也,下部天,足厥陰肝經五里分也。婦人則取太衝。下部地,足少陰腎經太谿是也。下部人,足太陰脾經箕門是也。候胃氣則取足跗上之衝陽,足陽明胃經也。取諸經之部候,即儒者求道於散殊;寸口之部候,即儒者本之於一貫也。
白話文:
古代醫學探討人體脈象,分為「諸經之部候」和「寸口之部候」兩種。無論哪一種,都包含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又分為天地人三種,合起來共有九種,稱為「九候」。
寸口部候,指的是手腕部位的脈象,分別為寸部、關部、尺部,每一部又有浮、中、沉三種狀態。
諸經部候,指的是全身各經脈的脈象。上部天,指的是兩額頭動脈,分別屬於足少陽膽經和太陽經;上部地,指的是兩頰動脈,屬於足陽明胃經的巨髎穴;上部人,指的是耳前動脈,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耳門穴。
中部天,指的是手太陰肺經的寸口穴;中部地,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中部人,指的是手少陰心經的神門穴。
下部天,指的是足厥陰肝經的五里穴,女性則取太衝穴;下部地,指的是足少陰腎經的太谿穴;下部人,指的是足太陰脾經的箕門穴。
另外,觀察胃氣,則取足跗上之衝陽穴,屬於足陽明胃經。
總之,諸經部候就像儒家學者探索萬事萬物,著眼於分散的個體;而寸口部候就像儒家學者尋找萬事萬物的本源,著眼於貫通的整體。
7. 七診
七診之說,世皆為勿聽子所惑,今舉《內經》以證之。黃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王冰注曰:診凡有七者,此之謂也。若勿聽子,則以靜其心,忘外慮,均呼吸,浮以取腑,中以取胃,沉以取臟,察病人脈息,七事,為七診。籲!真可以勿聽矣。
經曰: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味此一句,則七診明是自病人言,若靜其心七句,皆自醫者言,與七診雖見之文,說不合。勿聽子粗淺,比比如此,世皆趨之,可慨甚矣。
白話文:
關於七診的說法,世人大多都被「勿聽子」的觀點所迷惑,現在我舉出《黃帝內經》的記載來證明。
黃帝問道
怎麼才能知道病症所在?
岐伯回答
觀察九候,單獨出現某種異常情況就代表著生病:
- 脈搏獨小,代表生病。
- 脈搏獨大,代表生病。
- 脈搏獨疾,代表生病。
- 脈搏獨遲,代表生病。
- 脈搏獨熱,代表生病。
- 脈搏獨寒,代表生病。
- 脈搏獨陷下,代表生病。
王冰注釋
診斷總共包含七個方面,這就是所謂的七診。
勿聽子說
要靜心忘慮,呼吸均勻,用浮取法診斷腑,用中取法診斷胃,用沉取法診斷臟,觀察病人的脈息,這七件事,就是七診。唉!真是可以不必聽他的了。
經文說
雖然七診都能觀察到,但九候都正常的,就不會死。
分析
看到這句話,就能明白七診指的是病人本身的表現,而「靜其心」等七句話,都是指醫生自身應該做的事情。這與「七診雖見」這句話的意思並不相符。
勿聽子
的觀點粗淺,經常犯這種錯誤,世人卻趨之若鶩,真是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