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2)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2)
1. 第五章
此二章申明陰陽不足,此盡其變而推其極也。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藹藹者,應指寬泛,渾渾不清,而又來去怠緩,有似從容不迫也;如車蓋者,寬泛而中央略堅,按之即芤也。此陽氣上浮,結於胸中,不能下交於陰,故其脈即名陽結。《內經》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又曰:渾渾革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皆此類也。所以異於革脈者,革脈浮大而強,為陰僭於上;此浮大而軟,渾渾不清,為陽壅於上,清肅之令不行也。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累累,緊實之意;如循長竿,形斂而勁也。此陰寒大盛,結於胸中,而不得陽氣以調暢之,故其脈即名陰結。此陰結陽結皆屬氣分,與次章有形之病迥別。然寒痰凝聚,寒食停滯,亦往往見此脈,則陰結又不必專屬氣分耳。
按:二十八脈中,結脈取義,其形體當以此陰結累累如循長竿為正脈。若寬泛薄弱,脈不緊實,而緩來一止,是真氣不續,為散而不為結矣。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瞥瞥,《脈經》作潎潎,拍拍浮泛,薄散之極也;微者,幾於無也。凡脈浮者為陰虛,此浮薄之極,而曰陽氣微者,言不但陰虛,陽亦不能獨存也。前謂脈浮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即此義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陽氣,宋以前引者多作陰氣,故知是誤寫。
陽氣,《脈經》作陰氣,是也。陰氣,即榮氣也;縈縈,指下旋繞,略有蠕動也;蛛絲,細極也。榮行脈中,榮盛則脈充,榮衰故細極也。上為脫氣,此為脫血。凡暴大失血,見此脈者,恢復極難,為其焰已熄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綿綿,軟弱而怠緩不欲進之意也。徘徊指下,久而不去,而其去忽又瞥然如絕也,故曰如瀉漆之絕。《內經》曰:弊弊綽綽,其去如弦絕者死。弊弊綽綽,濡滯難進,即綿綿也。綽綽本作綿綿。此元陽將脫之象,而僅曰亡血者,推其因也。凡久病失血,滑精,及婦人半產,漏下,臨死多有此脈。
蓋人有陽脫於上而絕者,羹上肥也;有陰脫於下而絕者,蜘蛛絲也。此則陰先脫於下,離根之微陽上下無所依,不與陰並脫於下,而將越於上,故泛泛於指,不能回返,陰陽分絕,至數無常,所謂蝦游怪脈者是矣。原注未暢。
白話文:
在這一章中,詳細解釋了陰陽兩種能量的不足,以及它們變化到極端的情況。
脈象像車蓋一樣厚實寬廣的,我們稱之為「陽結」。這種脈象寬泛且觸感混濛,脈搏的來去緩慢,就像從容不迫一樣。它寬泛,中心部位略顯堅硬,但輕按就感覺空虛。這代表陽氣上浮,在胸中凝結,無法與陰氣交匯,因此這種脈象被命名為「陽結」。《內經》提到,脈象粗大的情況,是陰氣不足而陽氣過剩,會導致體內熱度升高。又說,如果脈象混濛且強硬,就像湧泉一般,則病情正在惡化,進入危險狀態。這些都屬於「陽結」的情況。它和「革脈」的區別在於,「革脈」雖然也是浮大,但脈力強烈,是因為陰氣在上部過剩;而「陽結」雖浮大,但脈力較弱,混濛不清,代表陽氣在上部堆積,使得清肅之令無法執行。
脈象像沿著長竿一樣緊實連綿的,我們稱之為「陰結」。「陰結」表示陰寒過盛,在胸中凝結,無法得到陽氣的調節,所以這種脈象被命名為「陰結」。這種陰結和陽結都屬於氣的問題,和下一章描述的具體疾病完全不同。然而,寒痰凝聚或寒食滯留,也可能出現這種脈象,所以「陰結」不一定專屬於氣的問題。
在二十八種脈象中,「結脈」的定義,其脈象形態應以「陰結」那種緊實連綿的脈象為準。如果脈象寬泛虛弱,脈搏不緊實,且緩慢間歇,這是真氣斷續的徵兆,不是「結脈」,而是「散脈」。
脈象像湯上的油脂一樣薄而浮泛的,表示陽氣微弱。「瞥瞥」在《脈經》中寫作「潎潎」,脈象浮泛且極度散薄,代表陽氣幾乎消失。一般來說,脈象浮起表示陰虛,但這種極度浮薄的脈象,不僅表示陰虛,也顯示陽氣無法獨立存在。前面提到,脈象浮起且出汗如流珠,是衛氣衰弱的表現,這裡也是同樣的道理。
脈象像蜘蛛絲一樣纖細的,表示陽氣衰退。在宋代之前的資料中,「陽氣」多被誤寫為「陰氣」。這裡的「陽氣」,《脈經》中寫作「陰氣」,這是正確的。「陰氣」即是營氣。脈象纖細,就像在手指下纏繞,有微微的蠕動,就像蜘蛛絲一樣細微。營氣在脈中運行,營氣旺盛則脈象充盈,營氣衰退則脈象極細。前者代表脫氣,後者代表脫血。任何大量失血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脈象,恢復將極其困難,因為生命之火已經熄滅。
脈象像瀝青滴落一樣軟弱遲緩的,表示血液流失。「綿綿」表示脈象軟弱,且遲緩不前。脈象在手指下徘徊不去,但突然之間又像瀝青斷裂一樣,因此我們稱之為「瀉漆之絕」。《內經》提到,如果脈象遲滯難進,就像弓弦斷裂一樣,那是死亡的徵兆。「弊弊綽綽」表示脈象濡滯難進,即「綿綿」。這是元陽即將脫離的徵象,但我們只說「血液流失」,是為了推導原因。長期失血、精液滑泄,以及婦女的流產或漏血,在臨死前常會出現這種脈象。
總的來說,有人是因為陽氣在上方脫離而死亡,脈象像湯上的油脂一樣;有人是因為陰氣在下方脫離而死亡,脈象像蜘蛛絲一樣。這種情況則是陰氣先在下方脫離,微弱的陽氣在上下都失去依附,不會跟隨陰氣一起在下方脫離,反而將向上飄散,所以脈象在手指下泛泛不定,無法回歸,陰陽兩氣分離,脈搏頻率無常,這就是所謂的「蝦遊怪脈」。原有註釋未能充分解釋。
2. 第六章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緩對數言,即遲也,時偶也。復來,謂氣仍續來,並於後至,未嘗少一至也。代則不能自還,直少一至矣。結者,遲滯之謂也。促者,並迫之謂也。陽主噓,陰主吸,故脈來者為陽,去者為陰。原注云陰氣勝而陽不能相續,則脈來緩而時一止,是其止在吸入之後,少一呼而因以少一吸也,陽氣之鼓動者微也。
陽氣勝而陰不能相續,則脈來數而時一止,是其止在呼出之後,少一吸而因以少一呼也,陰氣之接引者微也。少一呼者,氣結於內而不出;少一吸者,氣迫於外而不入。揆斯二者,促之危於結也多矣,詎得曰陰盛為不足,陽盛為有餘,而忽之耶?
白話文:
[第六章],內容如下:
脈搏來得緩慢,偶爾會停頓一次,然後又繼續跳動的,這種脈象被稱為「結脈」。脈搏跳動頻繁,同樣地,偶爾會停頓一次,然後再恢復跳動的,這種脈象被稱為「促脈」。陽氣過盛會導致「促脈」,陰氣過盛會導致「結脈」,這些都是疾病的脈象。
「緩」相對於「數」來說,就是脈搏跳動的慢。偶爾停頓是指脈搏不是一直規律地跳動。當脈搏再次跳動,表示氣息仍然持續,只是稍微延遲了一下。如果脈搏無法自己恢復正常的節奏,那就是「代脈」,這種情況下,脈搏會少跳一次。所謂的「結脈」,就是指脈搏跳動的緩慢且不流暢。「促脈」,則是指脈搏跳動的急促且緊迫。陽氣主導呼吸,陰氣主導吸氣,所以脈搏來的時候屬於陽,離開的時候屬於陰。
根據原註釋,當陰氣過盛,陽氣不能順利接續,脈搏就會顯得緩慢,偶爾會停頓,這種停頓發生在吸氣之後,因為缺少了一次呼氣,同時也就少了相應的一次吸氣,這顯示陽氣的鼓動作用減弱了。
當陽氣過盛,陰氣不能順利接續,脈搏就會頻繁跳動,偶爾會停頓,這種停頓發生在呼氣之後,因為缺少了一次吸氣,同時也就多了相應的一次呼氣,這顯示陰氣的接引作用減弱了。缺少一次呼氣,表示氣息在體內凝結,無法正常排出;缺少一次吸氣,表示氣息在體外受阻,無法正常進入。由此可見,「促脈」比「結脈」更危險。我們怎能簡單地認為陰氣過盛表示身體不足,陽氣過盛表示身體有餘,而忽視它們呢?
3. 第七章
此二章論陰陽俱盛而不和,一為至之不續,一為形之不續也。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
陰陽以二氣言,二氣俱盛而不和,則爭而相激矣,故脈為之動也。凡陰陽不足而相乘者,陰氣上入陽中,則陽不勝而惡寒,陽氣下陷陰中,則陰不勝而發熱,其脈始終微弱,不能堅博而動。今兩強相搏,陰侵於陽,則陽氣起而拒之,於是陽脈動而汗出矣。汗,陰液也,陽氣迫而外泄也。
陽侵於陰,則陰氣起而拒之,於是陰脈動而發熱矣。熱,陽氣也,陰氣逼而外越也。陰脈陽脈,尺寸浮沉皆是也。其汗出發熱,必先形冷惡寒者,何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三元之氣所由上下出入之道也。傷者,抑遏其道,氣行不暢,失厥常度,此所以形冷惡寒,而陰陽之所以相搏者也。
初作此注,文甚衍長,已錄入《脈簡》矣。今撮其意為此,而原文遂不復錄云。
經中凡言相搏者,有相爭、相逆、相激、相迫之意,又有相合、相助之意。一作薄。薄,迫也。兩者異氣,即為相爭、相迫;兩者同氣,即為相合、相助。如陰陽相搏,是陽侵入陰,陰侵入陽,彼此互相制勝,是相爭也;寒虛相搏,是虛欲外越,寒欲內斂,兩邊逼向中間,是相迫也。皆以其異氣也。
剛柔相搏、高章相搏等文,則皆同氣,謂彼既如此,而此又增之,是相合、相助也。而要之,皆不相和也。相和則合同無間,而無彼此之跡,無所見其相搏矣。
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若,假令也;關上,部中也;厥厥,堅搏也。動脈者,數而堅搏如豆,但見本關之上,上下不相通直。如寸動,則豆見於寸;關動,則豆見於關;尺動,則豆見於尺;三部俱動,則各有如豆,而不相貫,故曰無頭尾。上節言動脈之因與證,此節言動脈之形象也。舊解謂但見關部者,非。
按:凡著書,不可有欺人之談,其筆於書者,必其所施用,所親驗者也。後人昧於關上之文,謂動脈只見關部。龐安常曲為之說,謂動於關前三分為陽,動於關後三分為陰。戴同甫極稱其得《難經》關前為陽、關後為陰之旨。吾不知此兩人者,一生臨診,曾幾見僅動關前三分,僅動關後三分之脈耶?張石頑變通其說,曰:陽動為左人迎,陰動為右氣口。又曰:每見陽虛自汗之脈,多動於寸口;陰虛發熱之脈,多動於尺中。
是已心知舊說之非,而又未知其所以然,故屢更其說,冀有一合耳。凡脈有時見於寸,時見於關,時見於尺,時通見於三關,未有僅見於尺寸,而不得見於關,長短不診關之說,李士材已辨之矣。亦未有僅見於關,而不得見於尺寸者也。動脈如豆,圓堅而滑,獨擅部中,上下無倚。
《脈訣》曰:不往不來,不離其處。又曰:三關指下礙沉沉。可謂形容盡致矣!戴氏轉從而斥之改之,何也?《脈經》曰:左手寸口脈偏動,從寸口至關,從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高鼓峰曰:動脈者,三部之脈厥厥動搖,圓疾如豆也。此言是矣!且龐氏曰:若當陽連寸動而陰靜,法當有汗;當陰連尺動而陽靜,法當發熱。
是龐氏未嘗不以陰陽屬尺寸。然吾不取其說者,彼以關為界,終是泥於關上,況連寸連尺,顯於上下無頭尾之義悖耶!
白話文:
在這一章中,我們探討的是陰陽兩氣同時旺盛,但卻不能和諧共存的情況,一種是氣的到達無法持續,另一種是身體機能無法持續。
陰陽相互作用被稱為動,陽動會導致出汗,陰動則會引起發燒。如果一個人感到寒冷並且畏寒,這可能是三焦受損的徵兆。
陰陽是以兩種氣來描述的,當兩種氣都旺盛但卻不和諧時,就會產生衝突並相互刺激,因此脈象會發生變化。通常,當陰陽氣不足且相互剋制時,陰氣進入陽氣區域,陽氣就會受到抑制而感到寒冷;反之,陽氣進入陰氣區域,陰氣就會受到抑制而發燒。在這種情況下,脈象始終微弱,無法強勁有力地跳動。然而,當兩股強大的力量相互碰撞時,如果陰氣侵入陽氣區域,陽氣就會起而反抗,這時陽脈會跳動而出汗。汗是陰液的產物,是由於陽氣迫使它們外洩。
如果陽氣侵入陰氣區域,陰氣也會起而反抗,這時陰脈會跳動而發燒。熱是陽氣的表現,是由於陰氣受到壓力而外溢。無論是陰脈還是陽脈,都可以通過寸、關、尺的浮沉脈象來判斷。為什麼在出汗和發燒之前,人體會先感到寒冷和畏寒呢?這是因為三焦是原氣的運輸通道,是三元之氣上下出入的通道。當三焦受損時,其運輸通道受到抑制,氣血流通不暢,失去正常運作,這就是為什麼人體會感到寒冷和畏寒,也是陰陽相互作用的原因。
當初寫這篇註釋時,文章非常冗長,已經收錄在《脈簡》中了。現在,我將其精華部分整理出來,而原文就不再重複了。
經典中提到的“相搏”,不僅有衝突、逆反、激發、強迫的意思,還有合作、輔助的意思。一個詞叫做“薄”,意思是強迫。當兩種不同的氣相遇時,就會產生衝突和強迫;當兩種相同的氣相遇時,就會產生合作和輔助。例如,陰陽相搏是指陽氣侵入陰氣區域或陰氣侵入陽氣區域,雙方互相制約,這是衝突;寒虛相搏是指虛氣想要外洩,寒氣想要內斂,兩方互相逼迫向中間,這是強迫。這些都是由於兩種氣質的不同。
像剛柔相搏、高章相搏等描述,則是相同氣質的情況,表示一方已經這樣,而另一方又增加了,這是合作和輔助。然而,總的來說,這些都不表示和諧。和諧的狀態下,雙方完全融合,沒有彼此的界限,也就無法看到相搏的現象。
如果在關脈部位出現脈象,上下沒有頭尾,像豆子一樣大小,堅韌地搏動,這就被稱為動脈。
“若”表示假設;“關上”是指脈象部位;“厥厥”表示堅韌搏動。動脈的特點是頻率快且堅韌搏動如豆,只在關脈部位出現,上下不連接。例如,如果寸脈動,那麼豆子般的脈象會出現在寸脈;如果關脈動,那麼豆子般的脈象會出現在關脈;如果尺脈動,那麼豆子般的脈象會出現在尺脈;如果三部脈都動,那麼每一部位都會出現豆子般的脈象,但不會相互貫穿,因此稱為“無頭尾”。前面一段講述了動脈的成因和症狀,這一段講述了動脈的外觀特徵。
根據我的經驗,寫書時不可有欺騙他人的言論,書中所寫的必須是自己親身經歷和驗證過的。後人對“關上”的描述存在誤解,認為動脈只出現在關脈部位。龐安常試圖為此做出解釋,認為在關脈前三分之一為陽,在關脈後三分之一為陰。戴同甫極力贊賞他理解了《難經》中關脈前為陽、關脈後為陰的意義。但我不知道這兩個人一生中臨牀診療時,是否曾經見過只在關脈前三分之一或只在關脈後三分之一出現脈象的情況。張石頑改變了這種說法,認為陽動在左人迎,陰動在右氣口。他又說:在診斷陽虛自汗的脈象時,多出現在寸脈;在診斷陰虛發熱的脈象時,多出現在尺脈。
這表明他已經意識到舊說法的錯誤,但他還不知道原因,因此不斷更改說法,希望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事實上,脈象有時出現在寸脈,有時出現在關脈,有時出現在尺脈,有時通見於三脈,並不存在只出現在寸脈或尺脈而不在關脈的情況。李士材已經闡明瞭這一點。同樣地,也不存在只出現在關脈而不在寸脈或尺脈的情況。動脈如豆般圓潤堅韌且光滑,獨佔脈象部位,上下無依附。
《脈訣》中描述道:“不往不來,不離其處。”又說:“三關指下礙沉沉。”這些描述非常恰當!然而,戴氏卻反對並修改了這些描述,這是為什麼呢?《脈經》中指出:“左手寸口脈偏動,從寸口至關,從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高鼓峯說:“動脈者,三部之脈厥厥動搖,圓疾如豆也。”這些描述是正確的!此外,龐氏指出:“如果陽氣連接寸脈動而陰氣靜止,按照法則應該出汗;如果陰氣連接尺脈動而陽氣靜止,按照法則應該發燒。”
由此可見,龐氏並未將陰陽分別歸屬於寸脈和尺脈。然而,我不採納他的說法,因為他將關脈作為界限,最終還是拘泥於“關上”的概念。況且,“連寸連尺”明顯違背了“上下無頭尾”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