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1.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2. 辨脈法篇章句
辨脈平脈,仲景論百病之脈也,不專於傷寒。其文亦撰用古經,不皆自作。中間有數節連義者,有每節各義者,不可強與分合也。今依文考義為定章句如下。
白話文:
在「辨脈法篇章句」中,張仲景討論了各種疾病的脈象,而不僅限於傷寒。他的文章中也引用了許多古代的經典,並非全部都是他個人的創作。內容中有些段落是連續的、彼此相關的,而有些則是各自獨立的,我們不能勉強將它們分開或結合。根據這樣的考量,現在我們依據文本來考證和確定其意義,整理出如下的章節句讀。
3. 第一章
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此提唱陰陽,為一篇之大綱也。大綱者,法之大體也,其用之變化在人矣。玩兩「名」字,便見陰脈陽脈只是舉似之詞,猶云此屬於陽之類也,此屬於陰之類也。陰陽可以分見,亦可以互見。苟大而兼澀兼遲,得不名陰乎?弦而兼數兼滑,得不名陽乎?故脈有陽中伏陰,陰中伏陽也。
陰病陽脈,即虛勞脈大、下利脈滑皆是,豈可盡以為生?陽病陰脈,即溫熱脈靜、感冒脈緊皆是,豈可盡以為死?扶陽抑陰,易之義也,即醫之義也。經中言凡者,皆約略大概之意,道其常也,其變動不在此例。夫陰陽者,死生之關鍵,而察病審脈之準繩也。故自《內經》以來,莫不首辨乎此。
又按:《靈樞·動腧篇》曰: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五色篇」曰:病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二文可謂詳密矣!然一曰陰脈大為逆,一曰沉而大易已,何也?蓋其所謂大者不同也。脈形堅大固頑,陰之不化,空大亦真,陰之不充。
惟其勢鼓指盛大,乃為陰中有陽而有神耳。大抵脈以氣見者為陽,脈以質見者為陰。
白話文:
有人問:「脈象有陰陽之說,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一般來說,脈象如果呈現大、浮、數、動、滑等特性,我們稱之為陽脈。相反地,若脈象呈現沉、澀、弱、弦、微等特性,我們則稱之為陰脈。通常,若是陰性疾病出現了陽脈,這表示病情有轉好的趨勢,病人有可能康復;但若是陽性疾病卻出現了陰脈,這可能代表病情惡化,預後不佳。」
這裡先提出陰陽的概念,作為整章的大綱。大綱就是法則的主要架構,至於如何運用和變化,就看個人的理解和技巧了。兩個「名」字,意指陰脈和陽脈只是一個形容詞,例如,這類脈象屬於陽的範疇,那類脈象屬於陰的範疇。陰陽脈象可以分別出現,也可以同時存在。如果脈象既大又澀又慢,我們不能稱它為陰脈嗎?如果脈象弦又快又滑,我們不能稱它為陽脈嗎?所以,脈象有陽中藏陰,也有陰中藏陽的情況。
對於陰性疾病出現陽脈,如虛弱乏力者脈象大,或下痢者脈象滑,我們不能一概認為這些人一定能活下來。同樣地,對於陽性疾病出現陰脈,如發燒者脈象平靜,或感冒者脈象緊,我們也不能一概認為這些人一定會死亡。調理陽氣,抑制陰氣,這是易經的哲學,也是醫學的原則。經典中所說的「凡」,都是一種大略的概述,是在描述一般的狀況,至於特殊情況則不在此列。
陰陽,是生死的關鍵,也是診斷疾病和審視脈象的依據。因此,從《黃帝內經》開始,無不首先區分陰陽。
另外,《靈樞·動腧篇》提到:「陰性疾病而脈象大的,是逆症;陽性疾病而脈象小的,也是逆症。」《五色篇》則提到:「病在臟腑,脈象沉而大的,病情容易好轉;脈象小的,則是逆症;病在腑,脈象浮而大的,病情容易好轉。」這兩段文字可說是非常詳細周全的。然而,為什麼一段說脈象大是逆症,另一段卻說脈象沉而大的病情容易好轉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所說的「大」並非同一回事。如果脈象堅硬且大,這可能是陰性氣質無法轉化;如果脈象空大,則可能是陰性氣質未被充分填補。
總的來說,脈象如果有氣息流動,我們稱之為陽脈;反之,若脈象主要表現出物質特徵,我們則稱之為陰脈。
4. 第二章
問曰:脈有陰結陽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脈有陰結陽結,非言脈也,言診脈而可別其病之為陰結陽結也。問者蓋以結為內實,當偏屬陽,乃有陰陽之分,何耶?答言仍以前所論陰脈陽脈別之也。但脈無單見,且須兼察病情耳。陽結者,陽明氣熱也,故能食;陰結者,太陰液燥也,故不能食。氣熱者,液雖不足以濡之,而為陽火,為有餘,故曰此為實。
液燥者,氣亦不足以呴之,而為陰寒,為不足,故曰大便反硬。謂其內虛不當硬也,是寒極反見燥化也。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屬氣分血分也。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屬陽明太陰也。浮數,能食,不大便,陽證陽脈也。沉而遲,幾於脾之真臟矣。不能食,身體重,脾陽不振可知也。
二者雖陽結為順,陰結為逆,而不早治,則皆當劇。當劇者,危之也。十七日十四日,謂陽結者,陽土合少陽相火而為病也,火與燥合,十七日火復得令,則火連入里,燥益甚矣。陰結者,陰土本氣衰而從燥金之化也,母為子逆,十四日金復得令,既泄土氣,而燥又勝濕,土愈虛矣。夫有餘者,得助而勢熾,不足者,被折而氣微,觀於當劇之期,可以悟豫為用藥之義矣。
設陽結而誤用辛散溫補,則藥入咽而病劇,豈待十七日乎?陰結而誤用淡滲攻下,則亦藥下咽而病劇,豈待十四日乎?十七日十四日,義本難曉,竊思陰結陽結者,化氣之病也,則亦當以五行化氣釋之。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此五行始生之次也,故十七日當二火,十四日當四金矣。
舊注無作此說者,未知是否。
白話文:
有人問道:「脈象中有陰結和陽結的區別,該如何辨別?」回答是:如果脈象浮而且頻率快,病人胃口好,但是大便不通暢,這屬於實證,我們稱之為陽結,預計在第十七天病情會加劇。相反地,如果脈象深沉且緩慢,病人沒什麼食慾,全身乏力,大便反而偏硬,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陰結,預計在第十四天病情會加劇。
這裡所說的陰結和陽結並不是指脈象本身,而是指通過診脈可以辨別出病人的病情是屬於陰結還是陽結。有人或許會疑惑,既然結症通常認為是由於體內實火所致,應該偏向於陽性,那為什麼還會有陰結和陽結的分別呢?回答是,仍然需要按照之前討論過的陰脈和陽脈來進行區別。然而,脈象不會孤立存在,必須要結合病人的整體病情來看。陽結是因為陽明經絡的氣血過熱,所以病人才會有胃口;而陰結是因為太陰經絡的津液乾燥,所以病人沒有食慾。體內過熱的,雖然體內的津液不足以滋潤,但這種情況屬於陽火,是體內實火過剩的表現,因此我們說這是實證。
津液乾燥的,體內的氣血也不足夠滋養,這就形成了陰寒,是體內津液不足的表現,所以才會有大便偏硬的情況。因為體內虛弱,本不應該出現大便硬的情況,這說明體內的寒氣已經到了極點,反而呈現出了燥化的現象。浮脈表示病在體表,沉脈表示病在體內,這涉及到氣分和血分的問題。脈象頻率快表示病在腑部,脈象緩慢表示病在臟腑,這涉及到陽明和太陰的問題。脈象浮而且頻率快,胃口好,大便不通暢,這是典型的陽證和陽脈的表現。脈象深沉且緩慢,幾乎接近脾臟的真臟狀態了。病人沒有食慾,全身乏力,可以看出脾臟的陽氣不足。
雖然陽結屬於順應的病情,而陰結屬於逆轉的病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兩種情況都會病情加劇。當病情加劇的時候,就是危險的信號。第十七天和第十四天,對於陽結來說,是因為陽土和少陽相火合併導致的疾病。當火氣和乾燥合併,到了第十七天,火氣再次得到控制,就會進入體內,使體內的燥氣更加嚴重。對於陰結來說,是因為陰土本身的氣息衰弱,從而轉化成了燥金的特性。母親的氣息逆轉了兒子的氣息,到了第十四天,金氣再次得到控制,不僅消耗了土氣,而且燥氣又壓制了濕氣,使得土氣更加虛弱。體內實火過剩的,如果得到助長,勢力就會更旺盛;體內津液不足的,如果受到打擊,氣息就會更微弱。從病情加劇的時間上,我們可以看出預防和治療的重要性。
如果陽結誤用了辛辣散熱或溫補的藥物,那麼藥物入口後病情就會加劇,何必等到第十七天呢?同樣地,如果陰結誤用了清淡利尿或攻下的藥物,那麼藥物入口後病情也會加劇,何必等到第十四天呢?第十七天和第十四天的意義比較難理解,我想陰結和陽結是因為體內氣息轉化導致的疾病,所以我們也可以從五行轉化的角度來解釋。水排第一,火排第二,木排第三,金排第四,土排第五,這是五行開始生成的順序,所以第十七天對應的是火,第十四天對應的是金。
之前的註解中並沒有這種說法,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正確。
5. 第三章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上章言偏陰偏陽之證見於內者,此言陰陽互乘之證見於外者也。外證有本於內傷者,與外感相似,不可不察也。夫惡寒發熱,外感之常也,何足驚之曰病有,怪之日而復?只以其病非傷風寒乃亦有此證,是可疑也。答言其病起於不足也,其寒熱即陰陽之變也。微者,去來勢小也,氣不外鼓,又居寸口,故為陽不足;弱者,形體不壯也,精不內充,又居尺中,故為陰不足。人身之氣,陰陽而已,彼有不足,此必乘之。
乘之則彼負此勝,負者功用不彰,而勝者肆行無忌矣。惡寒而復發熱,勝而能復,陰陽之氣不能相無也。《內經》曰: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隨之。尺中寸口,舉類之詞也,故曰假令,即浮沉亦是也。夫陰氣上人,陽中微者,必化而為緊;陽氣下陷,陰中弱者,必化而為數。
此不言者,病本於不足也,推原未寒未熱之先,診脈而決,其必出於是也。故吾謂此章辨內傷之寒熱也,若外感,則當舉其脈之有餘者言之矣。
又按:內傷惡寒發熱,其脈化緊化數,究與外感有餘之緊數不同,故以微弱為主脈。程氏條辨亦如此說。
白話文:
有人問道:有些疾病會讓人感到寒冷如水灑身,接著又出現發熱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當身體的陰脈能量不足時,陽氣會補充到陰脈;同樣地,如果陽脈能量不足,陰氣就會佔據陽脈。
再問:什麼叫做陽氣不足呢?回答是:例如,如果寸口脈搏微弱,就可以稱為陽氣不足。這時候,陰氣會上漲到陽脈中,導致人感到寒冷如水灑身的感覺。
再問:那什麼叫做陰氣不足呢?回答是:例如,如果尺脈脈搏虛弱,就可以稱為陰氣不足。這時候,陽氣會下降到陰脈中,導致人出現發熱的症狀。
上一章談論的是身體內部的陰陽失調,這一章則是在講述外部表現的陰陽相互影響。外部的症狀可能源於內在的傷害,也可能與外在因素有關,我們必須仔細分辨。
一般來說,寒冷和發熱通常是由於外在因素引起的,但這裡提到的疾病卻不是因為外在風寒所引起,而是由於陰陽失調導致,因此令人懷疑。回答指出,這種疾病的起源是因為能量不足,而寒冷和發熱正是陰陽失調的表現。
當能量微弱時,表示其活動範圍較小,且位在寸口,所以被認為是陽氣不足;而當能量虛弱時,表示身體狀況不佳,且位在尺脈,所以被認為是陰氣不足。人體的能量只有陰陽兩種,如果其中一種能量不足,另一種能量必然會趁機佔據。
一旦能量佔據,原本的能量就會變得較弱,而佔據的能量就會肆意運行。當人感到寒冷後又出現發熱,這表示陰陽能量能夠互相制衡。根據《內經》的描述,當能量過剩時,不足的能量會跟隨;當能量不足時,過剩的能量會跟隨。寸口和尺脈是用來形容脈搏的類型,因此用「假令」來表示,浮脈和沉脈也是其中的一種。
如果陰氣上升到陽脈中,且脈搏微弱,那麼脈搏必然會變得緊繃;同樣地,如果陽氣下降到陰脈中,且脈搏虛弱,那麼脈搏必然會變得急促。
這裡並沒有詳細描述這些現象,因為疾病源於能量不足。在寒熱症狀出現前,醫生可以透過診脈來判斷病因。因此,這一章主要在討論由內在傷害引發的寒熱症狀。如果是外在因素引起的,醫生會透過脈搏的過剩能量來判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內在傷害引發的寒冷和發熱,脈搏會變得緊繃或急促,但與外在因素引起的緊繃或急促有所不同,因此主要的脈象特徵是微弱。程氏條辨也有類似的描述。
6. 第四章
按;朱丹溪於病脈細澀者,概不用熱藥,甚為有見。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脈經》作筋惕,即瘛掣是也。
陽脈寸口,陰脈尺中也。寸口脈浮,陽氣外越,若陰脈不弱,是陽自有餘也。此尺中見弱,則陽浮乃陰虛不能吸引陽氣歸根也。陰不涵陽,則陽氣擾耗津液,不必吐衄而血必虛矣。血虛則筋急者,推其極也,故病筋急。而診其脈陽浮陰弱者,知其人血虛不能養筋也。筋急有屬於寒者,有屬於燥者。
寒者血凝,氣不足以呴之,其脈必弦緊;燥者血虛,氣不足以生之,其脈必芤澀,即陽浮陰弱是也。
其脈沉者,榮氣微也。
其脈賅陰脈陽脈言,「沉」字與「小」字義同,來去不大也。榮行脈中,榮者,血中之氣也。榮氣微者,脈中之氣不能鼓盛,故脈沉下掣,去來勢小也。原注徑以榮為血,非是。見是脈者,急為溫養元陽,蒸動津液;兼澀者,佐之疏絡,以開其結,何至虛涸日甚,脈沉變浮,絕汗外泄而不可御乎?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在內者宜外充,則陰接於陽;在外者宜內濟,則陽交於陰。內者益內,則內熄矣;外者益外,則外脫矣。外脫而在內者不能援之,則內之津液亦隨之而俱外,其崩潰之勢有不可收拾者,汗出如流珠湧出而不可止也。原注謂衛病甚於榮固已究,因榮氣先竭,陽無所守,始至於此。
故遠行入房,久病脫血,及虛熱誤用發散者,多以此死。夫陰之維縶夫陽也,若朽索之馭六馬,故君子慎密之也。觀於此,知脈浮雖宜汗解,而浮而無根即不可汗,且宜防其自汗也。下節申戒榮微誤治,正以明榮氣之貴。其發熱躁煩,即汗出流珠之漸也。
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內經》言: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此榮微脈沉,不宜加燒針者,榮微之沉,必是形體薄弱,非氣為寒束而不得出,脈來沉緊者比也。燒針與灸,皆所以散寒。今榮微方患內燥矣,何寒之可散?只愈傷其津液耳。凡血之所以行者,以其中有津液以淖之,始得流行無礙。
若津液更為火灼,將所餘微血,有質無汁,積著經隧之中,不得推移,火氣往來逼迫,內而臟腑,外而肌肉,皆如焚矣。故微數之脈不可灸,細澀之脈尤不可灸也。
白話文:
[第四章]
對於病人的脈象呈現細澀的情況,朱丹溪一律不使用熱性藥物,這種做法非常有見地。
如果陽脈浮現而陰脈顯得虛弱,代表此人血氣不足,血氣不足會導致筋肉緊繃。《脈經》裡稱這種情況為筋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抽搐。
陽脈指的是寸口脈,陰脈指的是尺中脈。寸口脈浮起,表示陽氣外洩,如果尺中脈不虛弱,則表示陽氣旺盛。然而,在尺中脈呈現虛弱的情況下,寸口脈的浮起是因為陰虛無法將陽氣拉回根本。當陰氣無法涵養住陽氣時,陽氣就會擾亂消耗津液,即使不嘔吐或鼻血,血液也一定會虛弱。血氣虛弱導致筋肉緊繃,這是極端的情況,因此出現筋肉緊繃的症狀。通過診斷脈象的陽浮陰弱,可以知道此人血氣虛弱,無法滋養筋肉。筋肉緊繃可能是因為寒冷,也可能因為乾燥。
寒冷會使血液凝固,氣息不足以溫暖它,脈象必然會呈現弦緊;乾燥會使血液虛弱,氣息不足以滋養它,脈象必然會呈現芤澀,這就是陽浮陰弱的情況。
脈象如果呈現沉象,代表營氣微弱。
脈象的描述包含陰脈和陽脈,「沉」字和「小」字的意義相近,表示脈象的來去幅度不大。營氣在脈中運行,營氣是血液中的氣息。營氣微弱,脈中的氣息無法鼓動,所以脈象下沉,來去的勢力小。原本的註解直接把營氣當作血液,這是錯誤的。看到這樣的脈象,應立即溫養元氣,蒸發津液;如果脈象呈現澀象,應輔助疏導經絡,打開堵塞,否則虛弱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脈象從沉轉為浮,大汗淋漓,難以控制。
如果脈象浮起,並且汗水如珠子般流下,代表衛氣衰弱。
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體內的氣息應該補充到體外,陰才能接續陽;體外的氣息應該補充到體內,陽才能接續陰。如果體內的氣息一直往內消耗,陰就會消滅;如果體外的氣息一直往外擴張,陽就會脫離。體外的氣息脫離,體內的氣息無法支持它,體內的津液也會跟著一起流失,這種崩潰的趨勢無法收拾,汗水如珠子般湧出,無法停止。原本的註解認為衛氣比營氣更嚴重,但因為營氣先枯竭,陽氣沒有守護,才會到達這種地步。
因此,長途跋涉後進行性行為,長期生病導致出血,以及虛熱誤用發散藥物的人,大多因此死亡。陰氣對於陽氣的約束,就像腐朽的繩索駕馭六匹馬,所以君子要謹慎處理。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脈象浮起適合出汗治療,但如果脈象浮起卻沒有根柢,就不可以出汗,反而要防止自發性出汗。下一段提醒不要誤治營氣微弱,正是為了強調營氣的重要性。發熱、焦躁、煩悶的症狀,就是汗水如珠子般流下的前兆。
營氣微弱的情況下再使用燒針治療,會導致血液流動不順,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發熱和焦躁煩悶。
《內經》說:如果脈象陷入下陷,應該單純使用灸法。下陷是指脈血在體內結塊,其中有瘀血,因為血液寒冷,所以適合使用灸法。然而,在營氣微弱、脈象沉的情形下,不適合使用燒針治療。營氣微弱的沉象,通常伴隨著身體虛弱,並非因為氣息被寒冷束縛而無法釋放,脈象呈現沉緊。燒針和灸法都是為了散寒。現在營氣微弱,正在受內部乾燥困擾,為什麼還要去散寒?這樣只會進一步傷害津液。血液能夠流通的原因,在於其中含有津液,使其能夠順利流動。
如果津液再受到火熱灼燒,剩餘的少量血液會失去水分,變成只有固體而無液體,堆積在經絡中無法移動。火氣往來逼迫,內在的臟腑和外在的肌肉都會像被燒燙一樣。因此,脈象微弱快速時不應該使用灸法,脈象細澀時更不應該使用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