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23)
脈學類編 (23)
1. 切脈論證
病脈既明,吉凶當別,經脈之外,又有真脈。
(黃帝曰:見真藏脈曰死,何謂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邪氣勝則精氣衰,胃氣不能與之,故真藏之氣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肝絕之脈,循刀責責。
(肝絕之脈,中外弦勁而急,如循刀責責然,色青白不澤,乃余來剋木也。)
心絕之脈,轉豆躁疾。
(心絕之脈,短促躁疾,如轉豆累累然,色赤黑不澤,乃水來剋火也。)
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脾絕之脈,乍疏乍數,如雀啄食,連三五至一止復來,如屋之殘漏,良久一滴,如水之墮流,點滴無倫,如覆杯之傾瀉,去而不返也。色黃青不澤,乃木來剋土也。)
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滑。
(肺絕之脈,羽毛麻子浮波者,皆是飄浮無根之脈也。色白赤不澤,乃火來剋金也。)
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
(腎絕之脈.沉實如彈石劈劈然,如省客之無常,如解索散亂面無序,色黑黃不澤,乃土來剋水也。)
命脈將絕,鰕游魚翔,至如湧泉,絕在膀胱。
(命絕之脈,如鰕游魚翔者,則脈浮泛於上,而乖違其就下之常也。湧泉者有升無降,有出無入,勢甚洶湧,莫能遏御也。)
真脈既形,胃已無氣,參察色證,斷之以臆。
(既明真藏脈也,參察胃氣之有無,則順逆吉凶,生死之法,胸次瞭然心目矣。)
白話文:
當病人的脈象已經清楚呈現時,就可以區分吉凶。除了經脈的脈象之外,還有所謂的真脈。
(黃帝問:看到真臟脈就表示要死了,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五臟的氣都來自於胃,胃是五臟的根本。臟腑的氣本身無法直接到達手太陰經,必須藉由胃氣的運送,才能到達手太陰經。如果邪氣過於強盛,那麼精氣就會衰弱,胃氣也無法與之抗衡。所以當只看到真臟之氣獨自顯現時,代表疾病已經勝過臟腑的功能,因此說會死亡。)
肝臟將絕的脈象,摸起來像是沿著刀刃劃過一樣,很堅硬而且急速。 (肝臟將絕的脈象,中間和兩側都繃緊而急促,就像摸到刀刃劃過一樣,顏色呈現青白色而且沒有光澤,這是金來剋木的現象。)
心臟將絕的脈象,跳動得像豆子滾動一樣,躁動而且快速。 (心臟將絕的脈象,短促、躁動而急促,就像豆子不停滾動一樣,顏色呈現紅黑色而且沒有光澤,這是水來剋火的現象。)
脾臟的脈象,像是鳥雀啄食一樣,時快時慢,又像屋頂漏水,滴滴答答,又像水流一樣,斷斷續續,又像杯子翻倒一樣,一瀉而盡。 (脾臟將絕的脈象,忽快忽慢,像鳥雀啄食一樣,連續三五次跳動就停止一下又再來,又像屋頂漏水,隔很久才滴一滴,又像水流一樣,滴落的沒有規律,又像翻倒的杯子一樣,一瀉千里無法回頭,顏色呈現黃青色而且沒有光澤,這是木來剋土的現象。)
肺臟將絕的脈象,像羽毛一樣輕飄飄,沒有根,蕭瑟寂寞,又像麻子在動搖,又像浮在水面的波浪一樣滑動。 (肺臟將絕的脈象,像羽毛、麻子、浮在水面的波浪一樣,都是飄浮不定沒有根的脈象,顏色呈現白色紅色而且沒有光澤,這是火來剋金的現象。)
腎臟將絕的脈象,摸起來像拜訪客人一樣,來去不定,來的時候像彈石頭一樣有力,去的時候像繩索鬆開一樣散亂。 (腎臟將絕的脈象,沉實而有力,像彈石頭一樣,又像拜訪客人一樣沒有規律,又像解開的繩索一樣散亂沒有秩序,顏色呈現黑黃色而且沒有光澤,這是土來剋水的現象。)
命門將絕的脈象,像蝦子游動,魚兒在水中翱翔一樣,浮在表面,又像泉水湧出一樣,向上噴發,而絕脈則出現在膀胱。 (命門將絕的脈象,像蝦子游動,魚兒在水中翱翔一樣,脈浮在表面,違背了向下沉的常理。湧泉表示脈象只升不降,只出不入,氣勢非常洶湧,無法阻止。)
當真脈出現時,就表示胃氣已經耗盡。仔細觀察病人的氣色和症狀,就可以憑藉經驗來判斷病情。 (當清楚了解真臟脈的含義時,再觀察胃氣是否還存在,那麼病情的順逆吉凶,甚至生死的情況,就能在心中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