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彥

《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22)

回本書目錄

脈學類編 (22)

1. 切脈論證

督脈為病,脊強癲癇。

(督脈動苦,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卒口噤,背反張,瘛瘲腰脊強痛,不得俯仰,頭重不舉,大人癲疾,少兒風癇。)

任脈為病,七疝瘕聚。

(任脈動苦,少腹繞臍,引陰中切痛(入房太過,沖、督、任受傷多此),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月事不以時下,腹皮急,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志欲不遂,陰火上乘多此)。)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衝脈動苦,逆氣裡急,氣上衝咽喉不得息,喘息不得臥,腹中刺痛拘急,寒氣客於衝脈,則脈不通,喘動應手,有寒疝痛,則上引胸中痛。)

帶主帶下,臍痛精失。

(帶脈動苦,腹滿腰溶溶,若在水中(溶溶,緩縱貌),腹縱如囊水伏,婦人腰痛,少腹痛,裡急瘛瘲,牽引季脅下空軟處,月事不調,赤白帶下。)

陽維寒熱,目眩僵仆。

(陽維動苦,寒熱(陽維為病在表,故苦寒熱而足太陽、少陽始終聯附,故二經為病苦寒熱),腰痛,痛上怫然腫。又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羊癇倒僕(多發於日),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若陽維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

陰維心痛,胸脅刺築。

(陰維動苦,心痛(陰維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維雖交三陰●●,與任脈同歸,故心痛腹痛多屬少陰●●●●維,任脈也),脅滿腰痛,甚則悲以恐,癲疾,失音(多發於夜),肌肉痹癢,汗出惡風,身洒洒然。若陰維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

陽蹺為病,陰緩陽急。

(陽蹺動苦,縱緩不收,陰緩而陽急(陽蹺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腰背痛,羊倒僕(多發於日),惡風偏枯,瘡瘍體痹,目嗔不得瞑。)

陰蹺為病,陽緩陰急。

(陰蹺動苦,拘急不弛,陽緩而陰急(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少腹痛,裡急,腰痛相引陰中,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癲疝寒熱(多發於夜),皮膚淫痹,風痙,目閉不得開。)

癲癇瘛瘲,寒熱恍惚,八脈之證,各有所屬。

(癲,顛倒錯亂也。癇,有風痰邪氣,驚搐兼虛也。其證有五畜配五臟,心癇其聲如羊,肝癇其聲如犬,脾癇其聲如生,肺癇其聲如雞,腎癇其聲如豬。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頃乃蘇。瘛主搐搦,狂病也;瘲主縱緩,風病也。)

平人無脈,移於外絡,兄位弟乘,陽谿列缺。

(列缺在手腕後側,上一寸五分。滑伯仁曰:以手交叉,當食指未,筋骨罅中是穴,此手太陰之絡,從腕後別走陽明,直出食指內廉,出其端。凡人寸關尺三部不見脈。而脈見於列缺者,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也。)

白話文:

督脈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脊椎僵硬、癲癇發作。

(督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感到小腹向上衝擊到心臟而疼痛,無法前後彎曲,這是衝疝的症狀。女性會因此不孕,並有小便不暢、痔瘡、遺尿、咽喉乾燥、突然口噤、背部反張、抽搐、腰椎僵硬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頭部沉重無法抬起等症狀。成人會患癲癇,兒童會患風癇。)

任脈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七種疝氣和腹部腫塊。

(任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感到小腹繞著肚臍疼痛,並牽引到陰部,產生切割般的疼痛(多因房事過度導致衝、督、任三脈受損)。男性會出現內結的七種疝氣,女性會有帶下病、腹部腫塊、月經不調、腹皮繃緊、腹中有氣向上竄動到心臟、無法彎腰或仰頭、拘謹急躁(多因慾望無法滿足,導致陰火上炎)。)

衝脈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氣逆、腹內急迫。

(衝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感到氣逆、腹內急迫、氣向上衝到咽喉無法呼吸、喘氣、無法躺臥、腹中刺痛拘急。寒氣侵入衝脈,會使脈絡不通,喘息急促,手摸脈搏會有跳動感。出現寒疝痛時,會向上牽引到胸部疼痛。)

帶脈主導帶下病,並會導致肚臍疼痛和精液流失。

(帶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感到腹部脹滿,腰部無力,像在水中一樣(形容鬆弛的樣子),腹部像裝滿水的袋子,女性會腰痛、小腹痛、腹內急迫抽搐、牽引到肋骨下空軟處、月經不調、出現赤白帶下。)

陽維脈出現病變會導致發冷發熱、頭暈、僵硬倒地。

(陽維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陽維脈的病變在體表,所以會發冷發熱,且和足太陽、少陽經絡相連,所以這兩條經絡的病變也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腰痛、疼痛向上擴散腫脹。此外,還會有腰痛、咳嗽時筋脈抽緊、肌肉麻木癢痛、皮膚痛、下部麻木不仁、出汗發冷、羊癲瘋發作倒地(多在白天發生)、手腳互相牽引,嚴重時無法說話。如果陽維脈無法維持陽氣,就會變得鬆弛無力。)

陰維脈出現病變會導致心痛、胸脅刺痛。

(陰維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出現心痛的症狀(陰維脈的病變在體內,所以會出現心痛,陰維脈雖然與三陰經相交,並和任脈相通,因此心痛、腹痛多屬於少陰經脈和陰維脈以及任脈的問題),胸脅脹滿、腰痛,嚴重時會感到悲傷恐懼、癲癇發作、失音(多在夜晚發生)、肌肉麻木癢痛、出汗惡風、身體發冷。如果陰維脈無法維持陰氣,就會感到失落。)

陽蹺脈出現病變會導致陰經鬆弛、陽經拘急。

(陽蹺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導致肢體鬆弛無力、陰經鬆弛而陽經拘急(陽蹺脈拘急時,應從外踝以上感覺拘急,內踝以上感覺鬆弛)。會出現腰背痛、羊癲瘋發作倒地(多在白天發生)、怕風、半身不遂、瘡瘍、身體麻木、眼睛睜大無法閉合。)

陰蹺脈出現病變會導致陽經鬆弛、陰經拘急。

(陰蹺脈的跳動若出現異常,會導致肢體拘急不鬆弛、陽經鬆弛而陰經拘急(陰蹺脈拘急時,應從內踝以上感覺拘急,外踝以上感覺鬆弛)。會出現小腹痛、腹內急迫、腰痛並牽引到陰部、男性陰疝、女性漏下不止、癲癇寒熱(多在夜晚發生)、皮膚麻木、風痙、眼睛閉合無法張開。)

癲癇、抽搐、寒熱恍惚等,這些八脈的病症,各有其所屬。

(癲,指的是顛倒錯亂。癇,指的是有風痰邪氣,驚恐抽搐兼虛弱。其症狀有五畜配五臟之說,心癇發作時聲音像羊叫,肝癇發作時聲音像狗叫,脾癇發作時聲音像鵝叫,肺癇發作時聲音像雞叫,腎癇發作時聲音像豬叫。發作時會突然倒地,口眼歪斜、手腳抽搐、口吐白沫,過一會兒才會清醒。瘛是指抽搐,是狂病的表現;瘲是指鬆弛,是風病的表現。)

正常人沒有脈象,脈象會轉移到外在的絡脈上。如果兄長的地位被弟弟取代,就像陽谿穴和列缺穴一樣。

(列缺穴在手腕後側,向上約一寸五分的地方。滑伯仁說:將手交叉,當食指的指尖與骨頭的間隙中即是此穴,這是手太陰經的絡脈,從腕後分出走入陽明經,直達食指內側。一般人寸關尺三部摸不到脈象。如果脈象出現在列缺穴,就稱作反關脈,這是因為經脈虛弱而絡脈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