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諸脈主病詩》~ 正文 (7)

回本書目錄

正文 (7)

1. 陰蹺

(不論左右手,其脈從尺部左右彈者是也。)

諸里相持通五臟(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其為病,亦裡病表和,)脈行左右有陰蹺(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病來陽緩陰多急(陽蹺病,陰緩陽急,陰蹺病,陰緩陰急,)診察須從陰熱調(潔古云:陰病則熱,甘草乾薑湯。)

白話文:

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當脈搏在手腕內側的尺部位置有彈動感時,這就是陰蹺的脈象。

陰蹺脈在肌肉深處運行,連接貫穿五臟,掌管全身內部臟腑,因此當它出現問題時,會導致內臟疾病,但外表看起來卻似乎無恙。

陰蹺脈主管身體左右兩側的陰性能量,如果出現問題,通常會表現為陰性能量過度緊張,而陽性能量相對鬆弛。

在診斷時,必須考慮到陰蹺脈與體內熱量的平衡。古人曾說:陰性能量失衡時,身體會產生熱感,治療時可以使用甘草乾薑湯來調整。

2.

(不論左右手,其脈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

督司陽脈稱為海,循背而行遍後身(督脈起胞中,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為陽脈之海,)脊強頭沉虛實判(督脈為病,實則脊強而發厥,虛則頭重,)上衝作痛苦吟呻(督病又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白話文:

【督】

(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如果脈搏在三個部位的中央都浮現,且脈象直上直下,這就是督脈的情況。)

督脈主管著身體的陽脈,被稱為「脈海」,它沿著背部運行,貫穿整個後身。(督脈起始於胞中,沿背部運行至身體後方,作為所有陽脈的總管,因此被稱為「陽脈之海」。)督脈疾病可以通過脊椎僵硬、頭部沉重來判斷實證或虛證。(當督脈出現實證時,會表現為脊椎僵硬並可能引發昏厥;若是虛證,則會感到頭部沉重。)當督脈有問題時,往往會從下往上產生疼痛,使人痛苦呻吟。

3.

(不論左右手,其脈丸丸,橫於寸口者是也。)

任承陰海因名任(任脈亦起胞中,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天癸從生陰有陽(任主天癸,乃天之元氣,任脈充,然後衝脈旺,月事時下而有子,故真陰之盛,必由真陽之實,)若使結陰陽氣絕,疝瘕崩帶腹前殃(任脈病,非陰自病,實由陰中無陽,故疝瘕崩帶,皆結陰之故。)

白話文:

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如果脈搏顯得圓滑有力,橫在寸口部位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任脈。

任脈承載著身體的陰氣,因此被稱為任脈(任脈也是從胞宮開始,沿腹部前行於身體前方,負責承載和運行陰脈,所以被稱為陰脈之海)。天癸,也就是生命的原動力,由此產生,陰中有陽(任脈主管天癸,即生命的根本能量。當任脈充盈,衝脈就會旺盛,月經就能正常來臨,從而能懷孕生子。所以,真陰的旺盛,必定是由真陽的充足來支持的)。如果陰陽失調,導致陰陽二氣斷絕,那麼會引發疝氣、瘕聚、崩漏、帶下等疾病,這些都是身體前面部位的災難(當任脈出現問題,並非單純的陰部出問題,而是因為陰中缺乏陽氣所致,所以才會出現疝氣、瘕聚、崩漏、帶下等問題)。

4.

(不論左右手,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徑至關者是也)

沖俱督任起胞中,獨主先天精血充(衝脈亦起胞中,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又為先天精血之主,故又曰血海,)本病須分寒火逆(衝脈病,一曰寒逆,陽不足也,一曰火逆,陰不足也,)更傳肝腎患無窮(經云:沖病傳肝腎,發為痿厥。)

白話文:

(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脈搏在寸口的中心位置強勁且實,直達關部的就是這種情況)

衝脈和督脈、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專門負責調節先天的精氣與血液的充足(衝脈同樣起源於胞中,沿著肚臍兩側直上,對其他脈絡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被稱為十二經脈的海洋,同時因為它調節著先天的精氣和血液,又被稱為血海,)本病症需區分為寒逆與火逆(衝脈的疾病,一種是寒逆,代表陽氣不足;另一種是火逆,代表陰氣不足,)更會傳導至肝臟和腎臟,引發無窮盡的病痛(經典中提到:衝脈的疾病如果傳至肝臟和腎臟,就會導致四肢無力和昏厥。)

5.

(不論左右手,脈來關部左右彈者是也)

約持諸脈遍腰環(帶脈起少腹側、季脅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狀,所以總約諸脈,)肝腎心脾上下安(帶之上心脾,帶之下肝腎,)濕熱滯留中間斷,淫淫白物下無端(心脾上郁,肝腎下虛,停濕為熱,留滯中分,必病作而流白物。)

白話文:

[腰際束帶般的脈象]

不管是左手還是右手,只要在關部的脈搏有左右彈動的現象就是此脈象。

這類脈象像是腰部的束帶,從小腹側邊、季脅下方開始,繞著身體一圈,經過腰部,形狀就像是束在腰上的帶子,因此它能總括全身的脈象。

肝臟、腎臟、心臟和脾臟的功能都能因此脈象得到穩定,上方的心臟和脾臟,下方的肝臟和腎臟都能保持安定。

如果濕熱滯留在身體中段,就會出現持續不斷的白色分泌物(這是因為心脾氣血鬱結,肝腎功能虛弱,濕氣停滯轉化為熱,滯留在身體中部,當病情發作時,會有白色的分泌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