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脈主病詩》~ 正文 (1)
正文 (1)
1. 正文
《瀕湖脈訣》各有主病歌辭,然只言其梗概,余撰脈象統類,各脈所主之病已詳,但瑣碎無文義相貫,難於記識,因仿瀕湖法,作二十七脈主病詩,閱者讀此,覆按核統類,則某脈主某病,某病合某脈,庶益洞然於中矣。
白話文:
[正文],《瀕湖脈訣》裡的每一種脈象都有對應的病症歌訣,然而它們僅僅描述了大略的情況。我編寫的「脈象統類」,詳細列舉了各種脈象所對應的病症,但是內容過於零碎,缺乏連貫的文意,不容易記憶理解。因此,我模仿瀕湖的方法,編製了二十七種脈象與其對應病症的詩歌。讀者在閱讀這些詩歌後,再回頭來查閱比對「脈象統類」的內容,就能更清楚地瞭解某種脈象對應的是哪種病症,或者某種病症該有哪種脈象,這樣一來,對於脈象和病症的關係就能夠更加清晰明瞭了。
2. 浮
(其象輕手乃得,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上。)
浮脈為陽表病真,遲風數熱緊寒因(是浮脈兼遲、兼數、兼緊也,各脈相兼仿此,)浮而有力是風熱,無力而浮血弱人。(此首總言浮脈病。)
寸頭疼眩(目眩)熱(身熱)因風,更有風痰(左寸病)右咳攻(右寸肺感風邪作咳,)關右脾虛(中滿不食)左腹脹,溲多赤澀(左尺膀胱風熱)糞難通(右尺風邪客下焦,故大便秘。)
浮而有力為洪(即大脈,其象極大而數,按之滿指,如群波之湧起,來盛去衰,來大去長。)
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急當除。(此首總言洪脈病。)
心經火盛內多煩(左寸病,又兼目赤、口瘡、頭疼,)肺熱毛焦咽更干(右寸病,又兼涎唾稠黏,)肝火身疼(左關病,又兼四肢浮熱)胃虛嘔(右關病,又兼口枯舌乾,)腎虛陰火便相難(左尺,膀胱熱、小便赤澀,右尺,腹滿、大便難或下血。)
浮而無力為芤(其象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指下成窟,診在輕舉重按之間。)
左芤吐衄兼心血(左寸病,)關上為瘀脅痛真(腹中瘀血,脅間血氣痛,吐血,目暗,)左尺男人小便血,女人月事病相因。(此首單言左手芤脈病。)
右芤積血在於胸(右寸病,又兼衄血、嘔血,)關內逢之腸胃癰,嘔血不食兼瘀血,尺多血痢與腸紅。(此首單言右手芤脈病。)
浮而端直為弦(其象按之不移,舉之應手,端直如箏弦。)
左弦頭痛還心惕,盜汗勞傷力懶牽,關左脅疼兼痃癖,尺疼小腹腳拘攣。(此首單言左手弦脈病。)
右寸膈痰多喘嗽(由肺受風寒,)右關胃冷腹心疼(脾胃傷冷,宿食不化,多飲,)下焦停水弦逢尺,陰疝常從臍下侵。(此首單言右手弦脈病。)
浮而遲大為虛(其象遲軟散大,舉按無力,豁豁然空,不能自固。)
脈虛(血氣虛,故脈亦虛)身熱為傷暑,虛損疲煩汗自多,發熱陰虛宜早治,養榮益氣莫蹉跎。(此首總言虛脈病。)
怔忡驚悸寸常虛,血不榮心奈若何,腹脹診關(食不化)尺痹痿,損傷精血骨蒸俱。(此首統言左右兩手虛脈病。)
浮而遲細為濡(即軟脈,其象虛軟無力,應手細散,如綿絮之在水中,輕手乃得,重按隨手而沒。)
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浸牌。(此首總言濡脈病。)
左寸心虛(故驚悸盜汗)還短氣,精神離散左關濡(又兼榮衛不和,體虛少力,)尺男精敗女脫血,自汗淋漓溲數俱。(此首單言左手濡脈病。)
憎寒烘熱濡右寸,氣乏身疲怎得安,關上胃虛(飲食不進)脾更弱(食不消,)尺腸虛瀉下元寒。(此首單言右手濡脈病。)
浮而迢亙為長(其象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指下有餘,過於本位。)
白話文:
[浮]象徵著輕輕地觸碰就能感知到,用力按壓卻感覺不到,它的活動在肌肉之上。
浮脈代表陽性表症的真實情況,遲緩的風症、快速的熱症、緊繃的寒症都是因為它(這是浮脈同時存在遲、數、緊的情況,各脈相結合的情況類似),如果浮脈且有力,表示有風熱,如果無力且浮,則顯示此人血氣虛弱。
寸脈主頭痛眩暈及身體熱度,可能是因為風邪或是痰風;右寸脈主咳嗽;關脈右側主脾虛,左側主腹脹;小便頻繁且色赤、排尿困難是因為膀胱風熱;大便困難是因為下焦受到風邪的影響。
有力的浮脈被稱為洪脈,就是大的脈象,脈象極大且快速,按下去會充滿整個手指,像波浪一樣湧起,來勢強烈去勢減弱,來的時候大,去的時候長。
洪脈代表陽氣旺盛但血液虛弱,有如烈火般的相火和熱病同在,胃脹滿、反胃需早治療,陰虛導致的泄瀉需馬上處理。
心經火旺會讓人感到內心煩躁;肺熱會讓毛髮枯焦且咽喉乾燥;肝火旺盛會導致身體疼痛;胃虛會導致嘔吐;腎虛導致的陰火會造成排便困難。
無力的浮脈被稱為芤脈,脈象雖大卻軟弱,按下去中間空洞兩邊實,手指下形成一個洞,診斷時需輕輕舉起再用力按下。
左芤脈主吐血、鼻血和心血問題;關脈上出現代表腹中有瘀血,肋間有血氣痛,吐血,眼睛昏暗;左尺脈主男性小便出血,女性月經問題。
右芤脈主胸中積血;關脈內出現代表腸胃疾病,嘔血,不想吃東西,有瘀血;尺脈多主血痢和腸道出血。
浮脈且直線是弦脈,脈象堅定不移,舉起時能感受到,直挺如琴絃。
左弦脈主頭痛和心悸,盜汗,勞損和無力;關左脈主肋骨疼痛和脅痛;尺脈疼痛主小腹和腳部拘攣。
右寸脈主膈肌痰多,喘息咳嗽;右關脈主胃冷和腹部疼痛;下焦停滯水份和絃脈在尺脈上出現,代表陰囊疝氣常從肚臍下方入侵。
浮脈且緩慢為虛脈,脈象緩慢鬆散且大,按下去無力,感覺空洞無法自我固定。
虛脈主血氣虛弱,因此脈象也虛弱,身熱是因為中暑,虛損疲憊,汗多,陰虛發熱需早治療,養榮益氣不要錯過時間。
怔忡驚悸在寸脈上常顯虛弱,心血不足怎麼辦?腹脹在關脈上診斷(食物消化不良),尺脈主痹症和痿症,損傷精血和骨蒸都存在。
浮脈且細微為濡脈,就是軟脈,脈象虛弱無力,手感細散,像綿絮在水中,輕輕一碰就能感知,重按就消失。
濡脈主失血和陰虛病症,髓海和丹田暗中已經虧損,夜晚汗水如雨般流下,深入骨髓,血崩濕透脾臟。
左寸脈主心虛,所以會驚悸和盜汗,左關脈主精神分散;尺脈主男性精敗,女性脫血,自汗淋漓和頻繁小便。
右寸脈主寒冷和烘熱,氣乏身疲難以安寧;關脈主胃虛和脾更弱;尺脈主腸虛瀉和下元寒。
浮脈且長遠為長脈,脈象不大不小,自如地延展,指下有餘,超出原本位置。
氣血旺盛時長脈會出現,陽明熱勢自然深沉,如果不是陽毒或癲癇,那就是焦煩壯熱。
浮脈且虛大為散脈,脈象有表無裏,有陰無陽,按下去充滿手指,散開不聚集,來去不明確,漫無根基,散開不受控制。
左寸脈主怔忡和右寸脈主汗出;溢飲在左關脈上應為軟散;右關脈主腫脹;散脈在兩尺脈上出現,代表魂魄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