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諸脈主病詩》~ 正文 (3)

回本書目錄

正文 (3)

1.

沉失常度曰革(其象沉硬實大,如按鼓皮一般。革為陰陽不交之名。)

革合芤弦寒與虛(芤為虛,弦為寒,虛寒相搏,故芤弦相合而成革脈,革因為虛寒失血之候,)中風感濕脹兼醫,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此首總言革脈病。)

沉而更代為代(其象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又復止,尋之良久,乃復強起而動。)

代脈原因臟氣衰,腹疼便膿下元虧,或為吐瀉兼泄痢,女子懷胎三月兮。(此首總言代脈病。)

白話文:

脈象沉而失去常態,就稱為「革脈」(它的脈象是沉、硬、實、大,按下去像按鼓皮一樣。革脈是陰陽不協調的表現)。

革脈常與芤脈、弦脈、寒象和虛象同時出現(芤脈代表虛,弦脈代表寒,虛寒互相搏擊,所以芤脈和弦脈合在一起就形成革脈,革脈是因為虛寒導致失血的徵候),這種脈象多見於中風、感受濕邪、腹脹等病症,以及婦女的半產和崩漏,男子則多見於精氣虛弱或遺精。(以上是總括說明革脈所代表的病症。)

脈象沉而又出現間歇性的跳動,就稱為「代脈」(它的脈象是跳動一下就停止,不能自己恢復,然後又跳動,又停止,需要尋找很久,才能再次有力地跳動)。

出現代脈的原因是臟腑氣衰,也可能因為腹痛、下痢膿血、下元虛虧,或是因為嘔吐、腹瀉或泄痢等病症,女子懷孕三個月時也可能出現這種脈象。(以上是總括說明代脈所代表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