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集注》~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漏水下百刻圖
一歲陰陽升降。會於立春。一日陰陽曉昏。會於艮時。一身榮衛還周。會於手太陰。同天度一萬三千五百息。榮衛始於從中焦。(按於從二字。當衍其一。)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
白話文:
一年之中,陰陽能量隨著季節變化而升降。在立春日,陰陽能量在一天之中的黎明和黃昏相遇。在人體內,氣血運行一週,從手太陰經回到原點,正如同天地運行一週是13500次呼吸一樣。氣血的運行始於中焦。
(注:文中「於從二字,當衍其一」,應為「於從」二字中刪去一個「於」字。)
氣血的運行順序如下:
- 手太陰經→足陽明經→太陰經
- 太陰經→手少陰經→太陽經
- 太陽經→足太陽經→少陰經
- 少陰經→手厥陰經→少陽經
- 少陽經→足少陽經→厥陰經
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天度二十四氣。晝夜二十四時。人身經二十四條。(按原本此下復有人身經二十四條七字。系衍文。今刪。)流注與天同度。所以計一萬三千五百息。
白話文:
厥陰經氣回到手太陰經,天有二十四節氣,晝夜也有二十四小時,人體有二十四條經脈,與天地節氣流轉相同,所以人體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
水下四刻移一經復還於手太陰其得百刻榮衛各計二十五度。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白話文:
水流過四個刻度就移動到下一個經脈,然後再回到手太陰經,這樣共經歷了一百個刻度,營氣和衛氣各自運行了二十五度。
第二難說,脈有寸部和尺部,這是什麼意思?答,寸部和尺部是診脈時最重要的部位。
呂曰。諸十二經脈。三部九候。有病者皆見於尺寸。故言脈之大要會也。丁曰。舊經注此說為五臟六腑之法者非也。大要會者、謂尺寸陰陽往復。各有要會也。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
白話文:
呂氏說:人體的十二條經脈,分為頭、身、足三部,每個部位有九個脈搏,有疾病時,這些脈搏都會反映在寸口、關脈、尺脈上。所以說寸口、關脈、尺脈是脈絡的大致會合點。
丁氏說:古經的註解認為這個說法是針對五臟六腑的方法,這是錯誤的。大致會合點是指:寸口、關脈、尺脈這三部脈搏的陰陽來回變化,各有不同的要會點。
呂曰。至尺者、言從尺至關。其脈見一寸。而言尺者、是其根本。寸口長一寸。而脈見九分。陽數奇。陰數偶也。
白話文:
呂氏說:到達尺部的地方,是指從尺部到關部。脈象在寸部顯現出一寸的長度。說是「尺部」,是因為這是脈象的根部。寸口長度為一寸,而脈象顯現出九分之長。陽性的數字為奇數,陰性的數字為偶數。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丁曰。分寸為尺者、人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也。於其尺內。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也。
故陰得尺內一寸。
丁曰。陰數偶也。
陽得寸內九分。
丁曰。陽數奇也。
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白話文:
所以把一尺分成一寸,再把一寸分成更小的单位,称为“分寸”。
丁说:将人的膝盖到内踝骨上缘的距离定为一尺。在这个一尺的范围内,用“分寸”来代替“一尺”,因此叫做“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所以阴经取穴,在尺内取一寸。
丁说:阴数是偶数。
阳经取穴,在尺内取九分。
丁说:阳数是奇数。
一寸和九分加起来正好是一尺,因此称为“尺寸”。
丁曰。尺寸之法。舊經有注。言諸家所傳撰不同。執引三寸。(按以下注考之。此寸字當作部。)輒相去一寸。以備三寸。並不見一寸九分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蓋為尺寸之位。各有陰陽始終也。陽氣者、生於尺而動於寸。陰氣者、生於寸而動於尺。是以法陽氣。始生於立春。
白話文:
丁氏說:寸部的測量方法,舊經典中有記載。有人說不同派別的傳承不同,只拿三寸來說,(註:這裡的「寸」字應該寫成「部」字。)就相差一寸。用三寸來概括,沒看到一寸九分的道理。而一寸九分的測量方法,是因為寸部的位置各有陰陽始終。陽氣,在尺部開始產生,在寸部運行。陰氣,在寸部開始產生,在尺部運行。因此根據陽氣的運行規律,最初產生在立春。
上至芒種之節。其數九。三陽王於前法寸內九分而浮。夏至之節。其氣下行。至立冬而終。其數十。即三陰王於後法尺內一寸而沉。故知尺寸各有始終也。此是越人引其陽中陰陽始終也。所謂陰中陰陽始終者。陰氣復從立秋而生。下至冬至之節。其數十。冬至之後。隨少陽上行。
白話文:
從芒種節開始,陽氣上升九分,浮在人體表面寸口脈以下。到了夏至節,陽氣開始下降。到了立冬節結束,陽氣下降共十分,即三陰脈在尺口脈以下一寸,沉伏於內。由此可知,寸口和尺口的脈象都有它發生的起點和終點。這是越人闡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變化規律。所謂陰中有陰陽的變化規律,是指陰氣在立秋後又開始增長。到了冬至節,陰氣增長共十分。冬至之後,相應少陽脈開始上行。
至立夏之節。其數九。此者天地陰陽始終。故法尺寸陰陽各有始終也。天地要會之門。在於四立。謂之天門、地戶、人門、鬼門。人之氣口人迎左右神門。亦法也。楊曰。寸關尺三位。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備而論之。以顯其正。按皇甫士安脈訣。以掌後三指為三部。一指之下為六分。
白話文:
到了立夏節氣,它的數字是九。這是天地陰陽的開始和結束,所以寸、關、尺三部陰陽也有開始和結束。天地交會的門戶,在於四立。它們分別稱為:天門、地戶、人門、鬼門。人身上的氣口是人迎和左右神門,這也是法則。楊上善說,寸、關、尺三個部位,各家寫作不一樣,大多不能統一。所以我詳細地討論它們,以彰顯正確的說法。根據皇甫士安的脈訣,以手掌背的三個手指作為三部,一個手指下面為六分。
三部凡一寸八分。華佗脈訣云。寸尺位各八分。關位三分。合一寸九分。王叔和脈訣云。三部之位。輒相去一寸。合為三寸。諸經如此差異。則後之學者。疑惑彌深。然脈法始於黃帝。難經起自扁鵲。此之二部俱祖宗。諸家諸論蓋並枝葉爾。正可務本遺末。不容逐末忘本。今的舉指歸。
白話文:
三部脈位,總長一寸八分。華佗的「脈訣」說:寸部、尺部各長八分,關部長三分,合計一寸九分。王叔和的「脈訣」說:三部脈位之間,各有相差一寸的距離,合計三寸。各家說法如此差異,令後世學者越發困惑。然而,脈法源自黃帝,難經源於扁鵲,這兩部典籍都是祖宗之法。其他各家各論,不過是枝節罷了。因此,應當重視根本,捨棄末流,不能本末倒置。現在根據「指歸」來講解。
用明大要。宜依黃帝正經。以掌後三寸為三部。則寸與關尺。各得一寸。備三才之義也。此法永定。不可移改。其王叔和、可謂得之矣。凡診脈者、先明三部九候之本位。五臟六腑之所出。然後可以察其善惡。以別浮沉。如其本位尚迷。則病源莫辨。欲其愈疾。亦難矣哉。三部者。
白話文:
使用明晰簡要的方式。要遵循黃帝內經的原則。手後三寸(約 6.3 公分)分為三部。寸口、關脈、尺脈各一寸,代表天地人三才。這種方法永遠不變,不能更改。王叔和尊師黃帝醫學。診脈時,必須先了解三部九候的具體位置,以及對應的五臟六腑,才能分辨脈象的好壞,判斷疾病的浮沉。如果三部的位置不清楚,就難以判斷病因,更談不上康復。三部分為:
寸關尺也。九候者、天地人也。一部之中。則有天地人。三部之中。合為九候。以候五臟之氣也。其五臟六腑所出者。左手寸口者。心與小腸脈之所出也。關上者。肝與膽脈之所出也。尺中者。腎與膀胱脈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關後一分。神門之位也。右手寸口者。
白話文:
寸、關、尺是脈象的三個部位。九候是指天、地、人這三個不同的氣候。一個部位中包含天、地、人,三個部位中一共包含九候,這是用來推測五臟之氣。五臟六腑所對應的部位如下:
左手寸口:心和小腸經所出
左手關上:肝和膽經所出
左手尺中:腎和膀胱經所出
左手關前一分:人迎穴的位置
左手關後一分:神門穴的位置
右手寸口:
肺與大腸脈之所出也。關上者。脾與胃脈之所出也。尺中者。命門三焦脈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關後一分者。神門之位也。凡五臟之脈併為陰。陰脈皆沉。六腑之脈併為陽。陽脈皆浮。假令左手寸口脈浮者。小腸脈也。沉者。心之脈也。余皆仿此。斯乃脈位之綱維。
白話文:
肺部和大腸是手太陰肺經脈絡的發出部位。關脈的上方是脾胃兩經脈絡的發出部位。尺脈的中間是命門和三焦經脈絡的發出部位。關脈之前一分處,是氣口的部位。關脈之後一分處,是神門的部位。五臟的脈絡合稱陰脈,陰脈都較深沉。六腑的脈絡合稱陽脈,陽脈都較浮淺。假設左手寸口脈出現浮脈,那麼這是小腸經的脈絡;假如出現沉脈,那麼這是心經的脈絡。其他部位的脈絡以此類推。這就是脈位的基本規律。
診候之法式也。虞曰。楊氏諸論數家寸尺長短部分。互有不同。令後人難為依據。庶今明之。以示後學。華佗之說。乃如脈經言。果不謬矣。王叔和以三寸為式。義有隱微。此乃黃帝正經之說。豈有誤也。況上古以一膚指為四寸。王叔和必取其膚指之三寸。與今之一寸九分。
白話文:
這是診脈的方法準則。虞天民說:楊氏諸多論述關於寸口尺澤尺寸長短的區分,彼此不盡相同,讓後人難以作為準則。我現在把它們闡明,以示後學。華佗的說法,正如脈經中所說,確實沒有錯。王叔和以三寸作為準則,其義蘊微妙深遠,這是黃帝《內經》的正統說法,怎麼會有錯呢?況且上古是以一「膚指」為四寸,王叔和必定取其中的三寸,也就是現在的一寸九分。
短長相近也。何休注公羊傳云。側手為膚。按指為寸。即其義也。況越人生於周。採靈樞素問作此難經。今之寸尺度量。乃周之制也。故越人取一寸九分為定式。乃天九地十之義也。
白話文:
「短」和「長」的長度相近。何休在《公羊傳》的註解中說,張開的手掌叫做「膚」,按手指的長度就是「寸」。這裡所說的「膚寸」就是這個意思。況且扁鵲是周朝人,他根據《靈樞》和《素問》編寫了這部《難經》。現在所使用的「寸」和「尺」度量,都是周朝的制度。所以,扁鵲取「一寸九分」作為《難經》中「寸」的標準,這體現了「天九地十」的思想。
2. 二難畫圖
(此二難以下畫圖,皆下注圖也。)
白話文:
這兩處難以用圖畫來表示,都在下面用文字注明了。
凡此以下畫圖內。黑白道以分陰陽終始。其天門、地戶、人門、鬼門。是陰陽升降關格門戶。其氣口人迎左右神門。是呼吸上下尺寸關格門戶。(原脫尺字。據李駒纂圖句解補。)
白話文:
凡是下列圖中所畫的。用黑白區分陰陽的起點和終點。其中的天門、地戶、人門、鬼門。是陰陽升降的關口門戶。氣口、人迎、左右神門。是呼吸上下長短的關口門戶。(原脫「尺」字。根據李駒纂圖句解補。)
陰氣始於立秋。陽氣始於立冬。
陰氣終於立夏。陽氣終於立春。
諸陽會於首,諸陰至胸中
陰為里隨呼至寸內,陽為表隨吸至尺外
此圖明其人迎氣口左右神門寸尺關前關後一分案素問云人迎氣口在頸法象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
白話文:
陰氣從立秋開始,陽氣從立冬開始。
陰氣在立夏結束,陽氣在立春結束。
所有陽氣匯集於頭部,所有陰氣到達胸腔。
陰氣從內里隨呼氣到達寸關脈內側,陽氣從外表隨吸氣到達尺關脈外側。
這幅圖清楚地顯示了人迎氣口的位置,它位於頸部左右神門穴的寸關脈前、尺關脈後一寸處。根據《素問》記載,人迎氣口位於頸部,它代表著天地之氣交匯、始終循環的門戶。
三難曰。脈有大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別本有也字。以下條考之。當是。)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大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
白話文:
《三難》裡說:脈象有過大的,有不及的,有陰陽相結合的,有脈象隱藏的,有脈象充盈的,有阻塞的,有障礙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關脈之前,陽氣會運動。(其他版本的古籍中也有「也」字,根據上下文來看,應該是有的。)按正常情況,脈象浮起時可以看到十分之九,過大的脈象稱為「大過」,不及的脈象稱為「不及」。如果浮在上魚際處,稱為「溢」,如果在外關和內格處,稱為「外關內格」。這是陰脈乘著陽脈的脈象。
呂曰。過者。謂脈過九分出一寸。名曰大過。減者。脈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此為不及之脈也。遂上魚者。出一寸至魚際也。一名溢脈。一名外關之脈。一名內格之脈。一名陰乘之脈。一脈有四名也。丁曰。大過者。寸脈本浮。又加實大。是為陽大過也。上魚者。陰陽溢。
白話文:
呂氏說:過寸,指脈搏超出九分而出一寸,稱為「大過」。不及寸,指脈搏不到九分,只有八分、七分或六分,這是「不及」之脈。
上魚,指脈搏出一寸到達魚際。又稱「溢脈」、「外關脈」、「內格脈」、「陰乘脈」。一條脈有四種名稱。
丁氏說:大過脈,寸脈本來浮,而且加重變大,是為陽盛之大過脈。上魚脈,陰陽溢出。
(按陰字誤。當作為。)浮而損小者。是陽不及也。陽不及。則陰出乘之。又名陰溢。此者是外關內格。虞曰。氣有餘。脈乃大過。氣不足。脈乃不及。外關則內脈不得出。故曰不及。亦曰陰乘脈。內格則外脈不得入。故曰大過。亦曰溢脈。下文關後之義。反此言之也。
白話文:
浮脈而脈象細小。這是陽氣不足的原因。陽氣不足,則陰氣外溢乘勝。又稱陰溢。這是外關阻滯內脈。虞氏說:氣有餘,脈象就會洪大過度。氣不足,脈象就會細小不足。外關阻滯,則內脈不能通暢,所以稱之為不足。也稱之為陰氣乘脈。內脈阻滯,則外脈不能進入,所以稱之為大過。也稱之為溢脈。下文有關後的含義,與此相反。
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大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
白話文:
關後,為寸脈的內關。陰脈在動。脈象應出現於寸部的深處。脈象過於寸部,稱為大過。脈象不達寸部,稱為不及。脈象繼續深入到尺部的,稱為覆脈。這是陽脈侵入陰脈的脈象。
呂曰。過者。謂脈出過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此大過之脈也。減者。謂不滿一寸。脈見八分七分或六分五分。此為不及之脈。遂入尺以言覆。覆脈者。脈從關至尺澤皆見也。此覆行之脈所以言覆者。脈從關至尺澤。脈見一寸。其餘伏行不見也。今從關見至尺澤。故言覆行也。
白話文:
呂先生說:過脈,是指脈搏超過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或五分。這是過脈。減脈是指不到一寸。脈搏可見八分、七分或六分、五分。這是不及脈。如果脈搏一直延續到尺部,稱為覆脈。覆脈是指脈搏從關部到尺澤部都能摸到。之所以稱為覆行,是因為脈搏從關部到尺澤部摸到一寸,其餘部分隱伏著看不見。現在從關部摸到尺澤部,所以稱為覆行。
一名覆脈。一名內關。一名外格。一名陽乘之脈也。丁曰。大過者。為尺脈本沉。又加實大。名曰陰太過。沉之損小者。是謂不及。陰不及則陽入乘之。此為陽覆。又名內關外格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臟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白話文:
這些脈象有四個名稱:覆脈、內關、外格、陽乘之脈。醫經中說:「大過」指的是尺脈本來就沉,又變得更實大,稱之為「陰太過」。如果沈脈損傷較小,稱為「不及」,陰不及則陽氣就會乘虛而入。這就是「陽覆」脈,也叫內關、外格脈。
呂曰。脈來見如此者。此皆諸病相乘克之脈。非謂外邪中風傷寒之類。脈已見。人雖未病。病即死。不可治也。丁曰。此者是自有增損。使陰陽不守本位。有此覆溢。故形不病而死也。虞曰。陰陽不相榮。脈乃上魚入尺。故曰覆溢之脈。脈既覆溢。此由關格所致。本經曰。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也。不病亦死。
白話文:
呂和光說:如果脈象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諸種疾病互相衝突侵害所致。並不是因為外感風寒等邪氣所致。脈象已經出現,即使人還沒有得病,但會很快死亡,無法治療。
丁仲說:這類脈象是由於自身陰陽失衡,導致陰陽不能固守本位,這種脈象又稱「覆溢脈」。所以人雖然沒有發病,但最終會死亡。
虞和說:陰陽不相調和,脈象就會上浮於寸口,下陷於尺脈,所以稱之為「覆溢脈」。覆溢脈的出現,是由於關脈和格脈阻塞所致。根據《本經》的記載:「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也。」即使沒有發病,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