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九卷 (3)
九卷 (3)
1. 解陽解陰篇
奢龍問於岐伯曰:陽病解於戍,陰病解於寅,何也?岐伯曰:陽病解於戍者,解於陰也;陰病解於寅者,解於陽也。然解於戍者,不始於戍;解於寅者,不始於寅。不始於戍者,由寅始之也;不始於寅者,由亥始之也。解於戍而始於寅,非解於陰乃解於陽也。解於寅而始於亥,非解於陽乃解於陰也。
奢龍曰:陽解於陽,陰解於陰,其義何也?岐伯曰:十二經均有氣王之時,氣王則解也。奢龍曰:十二經之王氣,可得聞乎?岐伯曰:少陽之氣,王寅卯辰:太陽之氣,王巳午未;陽明之氣,王申酉戍;太陰之氣,王亥子醜;少陰之氣,王子醜寅;厥陰之氣,王醜寅卯也。奢龍曰:少陰之王何與各經殊乎?岐伯曰:少陰者,腎水也。
水中藏火,火者陽也。子時一陽生,丑時二陽生,寅時三陽生,陽進則陰退,故陰病遇子醜寅而解者,解於陽也。奢龍曰:少陰解於陽,非解於陰矣。岐伯曰:天一生水,子時水生,即是王地,故少陰遇子而漸解也。奢龍曰:少陽之解,始於寅卯,產陰、厥陰之解,終於寅卯,又何也?岐伯曰:寅為生人之首,卯為天地門戶,始於寅卯者,陽得初之氣也,終於寅卯者,陰得終之氣也。
奢龍曰:三陽之時王,各王三時,三陰之時王,連王三時,又何也?岐伯曰:陽行健,其道長,故各王其時;陰行鈍,其道促,故連王其時也。奢龍曰:陽病解於夜半,陰病解於日中,豈陽解於陽,陰解於陰乎?岐伯曰:夜半以前者,陰也;夜半以後者,陽也;日中以後者,陰也;日中以前者,陽也。陽病必於陽王之時先現解之機,至夜半而盡解也。
陰病必於陰王之時先現解之兆,至日中而盡解也。雖陽解於陽,實陽得陰之氣也;雖陰解於陰,實陰得陽之氣也。此陽根陰,陰根陽之義耳。奢龍曰:善。
陳士鐸曰:陽解於陰,陰解於陽,自有至義,非泛說也。
白話文:
在[解陽解陰篇]中,奢龍向岐伯提問說:爲何陽病會在戌時緩解,陰病會在寅時緩解?岐伯解釋說:陽病在戌時緩解,其實是在陰氣開始時緩解;陰病在寅時緩解,其實是在陽氣開始時緩解。然而,病症並不是在戌時或寅時纔開始,病症始於寅時的,實際上是源於亥時;病症始於戌時的,實際上是源於寅時。病症在戌時緩解但始於寅時,並不是在陰氣緩解而是轉爲陽氣;病症在寅時緩解但始於亥時,並不是在陽氣緩解而是轉爲陰氣。
奢龍進一步問:陽病在陽氣緩解,陰病在陰氣緩解,這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說:十二經脈都有其氣旺的時候,氣旺時病症就可能緩解。奢龍又問:能具體講講十二經脈的氣旺時間嗎?岐伯說:少陽之氣在寅、卯、辰時旺盛;太陽之氣在巳、午、未時旺盛;陽明之氣在申、酉、戌時旺盛;太陰之氣在亥、子、丑時旺盛;少陰之氣在子、醜、寅時旺盛;厥陰之氣在醜、寅、卯時旺盛。奢龍問:爲何少陰之氣的旺盛時間與其他經脈不同?岐伯說:少陰是腎水,水中藏有火,火代表陽。子時陽氣開始生髮,丑時陽氣再增,寅時陽氣更盛,陽氣漸強則陰氣漸弱,因此陰病遇到子、醜、寅時會緩解,這實際上是在陽氣的作用下緩解。
奢龍說:原來少陰在陽氣作用下緩解,而非陰氣。岐伯說:子時是水生之時,也就是腎水氣旺的時間,因此少陰遇到子時就開始逐漸緩解。奢龍問:少陽之氣在寅、卯時開始緩解,厥陰之氣在寅、卯時結束緩解,這是爲什麼?岐伯說:寅時是一年中生命的開始,卯時是天地門戶開啓之時,寅、卯時是陽氣初現之時,寅、卯時是陰氣終了之時。
奢龍問:爲何三陽之氣各旺三個時辰,而三陰之氣連旺三個時辰?岐伯說:陽氣運行快速,其道長遠,所以每個時段都氣旺;陰氣運行緩慢,其道短促,所以連旺三個時辰。奢龍問:爲何陽病在半夜緩解,陰病在中午緩解,這是否意味着陽病在陽氣緩解,陰病在陰氣緩解?岐伯說:半夜之前是陰,之後是陽;中午之後是陰,之前是陽。陽病必定在陽氣旺盛時開始緩解,在半夜完全緩解。陰病必定在陰氣旺盛時開始緩解跡象,在中午完全緩解。雖然陽病在陽氣緩解,但實際上得到了陰氣的調和;雖然陰病在陰氣緩解,但實際上得到了陽氣的調和。這就是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的道理。奢龍表示贊同。
陳士鐸說:陽病在陰氣緩解,陰病在陽氣緩解,其中蘊含深義,這不是泛泛之談。
2. 真假疑似篇
雷公問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熱虛實盡之。雷公曰:寒熱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熱乃真熱。內熱之極,外現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極似水,治以寒則解矣。熱乃假熱,寒乃真寒,下寒之至,上發假熱之形,此腎火之微也。
水極似火,治以熱則解矣。雷公曰:虛實若何?岐伯曰:虛乃真虛,實乃假實,清肅之令不行,飲食難化,上越中滿,此脾胃假實,肺氣真虛也,補虛則實消矣。實乃真實,虛乃假虛,疏泄之氣不通,風邪相侵,外發寒熱,此肺氣假虛,肝氣真實也,治實則虛失矣。雷公曰:盡此乎?岐伯曰:未也。
有時實時虛,時寒時熱,狀真非真,狀假非假,此陰陽之變,水火之絕也。雷公曰:然則,何以治之?岐伯曰:治之早則生,治之遲則死。雷公曰:將何法早治之?岐伯曰:救胃腎之氣,則絕者不絕,變者不變也。雷公曰:水火各有其假,而火尤難辨,奈何。岐伯曰:真火每現假寒,假火每現真熱,然辨之有法也。
真熱者,陽症也。真熱現假寒者,陽症似陰也,此外寒內熱耳。真寒者,陰症也。真寒現假熱者,陰症似陽也,此外熱內寒耳。雷公曰:外寒內熱,外熱內寒,水火終何以辨之?岐伯曰:外寒內熱者,真水之虧,邪氣之勝也;外熱內寒者,真火之虧,正氣之虛也。真水真火,腎中水火也。
腎火得腎水以相資,則火為真火,熱為真熱;腎火離腎水以相制,則火為假火,熱成假熱矣。辨真辨假,以外水試之,真熱得水則解,假熱得水則逆也。雷公曰:治法若何?岐伯曰:補其水則假火自解矣。雷公曰:假熱之症,用熱劑而瘥者何也?岐伯曰:腎中之火,喜陰水相濟,亦喜陰火相引,滋其水矣。用火引之,則假火易藏,非舍水竟用火也。
雷公曰:請言治火之法。岐伯曰:補真水則真火亦解也。雖然,治火又不可純補水也。祛熱於補水之中,則假破真現矣。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不悟真,何知假;不悟假,何知真,真假之間,亦水火之分也。識破水火之真假,則真假何難辨哉。
白話文:
[真假疑似篇]
雷公問道:「疾病有真有假,您已提及。但如何分辨真實中的假象,假象中的真實,這點還未講解。」岐伯回答:「透過寒、熱、虛、實的情況,就能判斷。」
雷公問:「寒熱的真假該如何分辨?」岐伯解釋:「表面看似寒冷,實際上是體內的熱氣過剩,這是心火旺盛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使用寒性藥物治療就能緩解。反之,如果表面上看似熱症,實際上卻是體內寒氣過盛,這是腎火不足的徵兆,這種情況下,使用溫熱性藥物治療纔能有效。」
關於虛實的真假,岐伯表示:「如果一個人看似精力充沛,但實際上是脾胃虛弱,肺氣不足,這是假實真虛。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看似體弱無力,實際上是肝氣旺盛,肺氣充足,這是假虛真實。」
雷公再問:「那又有時虛時實,時冷時熱,看似真實卻非真實,看似假象卻非假象的情況呢?」岐伯回答:「這是陰陽變化,水火交錯的特殊狀況。」對於這種情況的治療,岐伯強調:「治療必須及早,否則會危及生命。要挽救的是胃和腎的氣血,這樣才能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岐伯進一步解釋:「真熱和真寒的情況,通常會伴隨著假象,如真熱可能呈現出假寒的表象,真寒可能呈現出假熱的表象。然而,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外在的寒熱表現,來判斷內在的寒熱實情。」
對於治療方法,岐伯表示:「補充體內的水分,可以解決因腎水不足導致的假火問題。」對於用熱性藥物治療假熱的情況,岐伯解釋:「腎臟的火氣喜歡與陰水相互調節,同時也喜歡與陰火相互引導。滋養腎水後,再適當地使用熱性藥物,能讓假火更容易被控制,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拋棄滋養腎水的原則。」
陳士鐸總結:「只有真正理解了真實,才能辨別假象;只有真正理解了假象,才能辨別真實。在真假之間,也是水火的界限。一旦能分辨出水火的真假,那麼辨別真假也就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