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一卷 (4)
一卷 (4)
1. 救母篇
鬼臾區問曰:氣鬱則血閉,血即經乎?岐伯曰:經水非血也。鬼臾區曰:經水非血,何以血閉而經即斷乎?岐伯曰:經水者,天一之水也,出於腎經,故以經水名之。鬼臾區曰:水出於腎,色宜白矣,何赤乎?岐伯曰:經本者,至陰之精,有至陽之氣存焉,故色赤耳,非色赤即血也。鬼臾區曰:人之腎有補無瀉,安有餘血乎?岐伯曰:經水者,腎氣所化,非腎精所瀉也。
女子腎氣有餘,故變化無窮耳。鬼臾區曰:氣能化血,各經之血不從之而瀉乎?岐伯曰:腎化為經,經化為血,各經氣血無不隨之而各化矣。是以腎氣通則血通,腎氣閉則血閉也。鬼臾區曰:然則氣閉宜責在腎矣。何以心肝脾之氣鬱而經亦閉也?岐伯曰:腎水之生,不由於三經,腎水之化,實關於三經也。
鬼臾區曰:何也?岐伯曰:腎不通肝之氣,則腎氣不能開,腎不交心之氣,則腎氣不能上,腎不取脾之氣,則腎氣不能成,蓋交相合而交相化也。苟一經氣鬱,氣即不入於腎,而腎氣即閉矣,況三經同郁,腎無所資,何能化氣而成經乎。是以經閉者,乃腎氣之郁,非止肝血之枯也。
倘徒補其血,則鬱不宣反生火矣,徒散其瘀,則氣益微反耗精矣,非惟無益,而轉害之也。鬼臾區曰:大哉言乎!請勒之金石,以救萬世之母乎。
陳遠公曰:一篇救母之文,真有益於母者也。講天癸無餘義,由於講水火無餘義也。水火之不通,半成於人氣之郁,解鬱之法,在於通肝膽也,肝膽通則血何閉哉,正不必又去益腎也。誰知肝膽不鬱而腎受益乎,郁之害亦大矣。
白話文:
鬼臾區問道:氣鬱結就會導致血脈閉塞,那所謂的經血也是血嗎?岐伯回答說:經水不是血。鬼臾區問:經水不是血,那為什麼血脈閉塞,經水就斷絕了呢?岐伯說:經水,是來自於先天的水,出自於腎經,所以稱之為經水。鬼臾區又問:水出自於腎,顏色應該是白的,為何卻是紅色的呢?岐伯說:經水的本質是極陰的精華,但其中又蘊含著極陽的氣,所以顏色是紅色的,但紅色的不一定是血。鬼臾區問:人的腎只有補益沒有洩瀉,怎麼會有剩餘的血呢?岐伯說:經水是腎氣所化生的,並非是腎精洩出的。
女子腎氣有餘,所以變化是無窮無盡的。鬼臾區問:氣能化生血,那各經的血脈不都會隨著一起洩出嗎?岐伯說:腎氣化為經水,經水化為血,各經的氣血沒有不隨著一起變化的。所以腎氣通暢則血脈通暢,腎氣閉塞則血脈閉塞。鬼臾區說:那這樣說,氣鬱應該歸咎於腎的問題了。為什麼心肝脾的氣鬱結也會導致經水閉塞呢?岐伯說:腎水的產生,雖然不是直接來自於這三經,但是腎水的化生,實際上是與這三經有關的。
鬼臾區問:為什麼這樣說呢?岐伯說:腎氣不通肝氣,腎氣就不能開通;腎氣不與心氣交合,腎氣就不能上行;腎氣不取脾氣,腎氣就不能生成。這是因為它們之間是相互結合,相互化生的。如果有一經氣鬱結,氣就不能進入腎,腎氣也就會閉塞了,更何況三經都鬱結,腎氣沒有資助,又怎麼能化生氣而成經水呢?所以經水閉塞,是因為腎氣鬱結,而不僅僅只是肝血枯竭的問題。
如果只是單純的補血,反而會因為鬱結而生火;如果只是單純的散瘀,反而會耗氣而更加損耗精氣,這樣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害。鬼臾區說:您的道理太精闢了!請把它刻在金石上,以拯救千秋萬世的母親們啊!
陳遠公說:這篇救母的文章,真能利益母親們啊!文中講述天癸沒有餘餘的道理,是因為講述了水火沒有餘餘的道理。水火的不流通,一半的原因是人氣的鬱結,而疏解鬱結的方法,就在於疏通肝膽。肝膽通暢了,血脈自然就通暢了,也就不需要再去補腎了。誰知道肝膽不鬱結,腎反而會受益呢?鬱結的危害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