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一卷 (3)
一卷 (3)
1. 天人壽夭篇
伯高太師問岐伯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可分壽夭,然乎?岐伯曰:人有形則有氣,有氣則有骨,有骨則有肉,有肉則有皮。形必與氣相合也,皮必與肉相稱也,氣血經絡必與形相配也。形充而皮膚緩者壽,形充而皮膚急者夭。形充而脈堅大者,氣血之順也,順則壽。
形充而脈小弱者,氣血之衰也,衰則危。形充而顴不起者,肉勝於骨也,骨大則壽,骨小則夭。形充而大,肉䐃堅有分理者,皮勝於肉也,肉疏則夭,肉堅則壽。形充而大,肉無分理者,皮僅包乎肉也,肉厚壽,肉脆夭。此天生人不可強也。故見則定人壽夭,即可測人生死矣。
少師問曰:誠若師言,人之壽夭,天定之矣,無豫於人乎?岐伯曰:壽夭定於天,挽回天命者,人也。壽夭聽於天,戕賊其形骸,瀉泄其精髓,耗散其氣血,不必至天數而先夭者,天不任咎也。少師曰:天可回乎?岐伯曰:天不可回,而天可節也。節天之有餘,補人之不足,不亦善全其天命乎。
伯高太師聞之曰:岐天師真善言天也。世人賊天之不足,烏能留人之有餘哉。少師曰:伯高非知在人之夭者乎。在天之夭難回也,在人之夭易延也,吾亦修吾之天,以全天命乎。
陳遠公曰:天之夭難延,人之夭易延,亦訓世延人之夭也。伯高之論因天師之教而推廣之,不可輕天師而重伯高也。
白話文:
伯高太師向岐伯詢問說:我聽聞人的身體結構有鬆弛緊張之分,氣力有旺盛衰退之別,骨骼有大小之差,肌肉有堅韌脆弱之異,皮膚有厚薄不同,這些特徵是否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呢?岐伯回答道:人有形體便有氣息,有氣息便有骨骼,有骨骼便有肌肉,有肌肉便有皮膚。形體必須和氣息相協調,皮膚必須和肌肉相匹配,氣血經絡也必須和形體相配合。形體豐滿且皮膚鬆弛的人壽命長,形體豐滿但皮膚緊繃的人壽命短。形體豐滿且脈搏堅實有力的人,是氣血運行順暢的表現,順暢則壽命長。
形體豐滿但脈搏細弱的人,是氣血衰退的表現,衰退則壽命危淺。形體豐滿但面頰不突出的人,是肌肉超過骨骼的表現,骨骼大則壽命長,骨骼小則壽命短。形體豐滿且肌肉堅韌有紋理的人,是皮膚超過肌肉的表現,肌肉疏鬆則壽命短,肌肉堅韌則壽命長。形體豐滿但肌肉沒有紋理的人,是皮膚僅僅包裹著肌肉的表現,肌肉厚則壽命長,肌肉脆弱則壽命短。這是天生的,無法強求。因此,只要觀察這些特徵,就能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進而預測他的生死。
少師問道:如果照老師所言,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天註定的,這和個人的努力無關嗎?岐伯答道:壽命的長短雖然由天註定,但扭轉天命的,正是人自己。壽命的長短由天決定,但如果傷害自己的身體,損耗自己的精神,消耗自己的氣血,那麼即使不到天定的年齡也會提前死亡,這種情況下,天不會承擔責任。少師問:天命可以改變嗎?岐伯回答:天命無法改變,但可以節制。節制天命的過剩部分,補充人的不足,這樣不是可以很好地保全天命嗎?
伯高太師聽後感嘆道:岐天師確實擅長講述天命。世人往往損壞了天命的不足,怎麼可能留住人的過剩呢。少師說:伯高並非不知道人的壽命短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吧。天命的壽命短難以改變,人的壽命短卻容易延長,我也要修煉自己的天命,以保全我的壽命。陳遠公說:天命的壽命短難以延長,人的壽命短卻容易延長,這也是教育世人如何延長壽命。伯高的觀點是基於岐天師的教導進行擴展的,我們不能輕視岐天師而過度推崇伯高。
2. 命根養生篇
伯高太師復問岐伯曰:養生之道,可得聞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伯高再問。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與天地並久者,不體天地之道也。天錫人以長生之命,地錫人以長生之根。天地錫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則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於精之中,魂屬陽,魄屬陰。
魂趨生,魄趨死。夫魂魄皆神也,凡人皆有。神內存則生,外遊則死。魂最善遊,由於心之不寂也。廣成子謂抱神以靜者,正抱心而同寂也。伯高曰:夫精者,非腎中之水乎?水性主動,心之不寂者,不由於腎之不靜乎?岐伯曰:腎水之中有真火在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靜也,精一動而心搖搖矣。然而制精之不動,仍在心之寂也。
伯高曰:吾心寂矣。腎之精欲動,奈何?岐伯曰:水火原相須也,無火則水不安,無水則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動者,由於腎水之涸也,補先天之水以濟心,則精不動而心易寂矣。
陳遠公曰:精出於水,亦出於水中之火也。精動由於火動,火不動則精安能搖乎?可見精動由於心動也。心動之極,則水火俱動矣,故安心為利精之法也。
白話文:
伯高太師再次詢問岐伯:「養生的方法,可以聽您講解一下嗎?」岐伯回答:「我的知識有限,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伯高再度提問。岐伯解釋:「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但無法和天地一樣永恆存在,是因為我們沒有遵循天地的自然規律。天賦予人類長壽的生命,地賦予人類長壽的根源。這生命和根源,是由父母給予的。結合父母的精氣生成人的身體,那麼精氣就是人的生命根本。魂魄藏於精氣之中,魂屬於陽性,魄屬於陰性。
魂追求生存,魄傾向死亡。魂魄都是精神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擁有。精神如果內守則生存,如果外放則死亡。魂最喜歡遊走,這是因為心靈無法保持平靜。廣成子說,抱持精神以保持平靜,實際上就是把心靈和精神一同保持平靜。伯高問:「精氣,不就是腎中的水分嗎?水的本性是活動的,心靈無法平靜,難道不是因為腎臟不夠安靜嗎?」岐伯答:「在腎臟的水分中,其實存在著真正的火,水想要向下流,而火想要向上竄,這就是精氣無法保持平靜的原因,精氣一旦動搖,心靈也會跟著動搖。然而,要控制精氣不動搖,還是需要心靈保持平靜。」
伯高問:「我的心靈已經很平靜了,但腎臟的精氣仍然想要動搖,該怎麼辦?」岐伯答:「水和火本來就是互相依存的,沒有火,水就無法安穩;沒有水,火也無法安穩。當心靈控制不住精氣的動搖,是因為腎臟的水分已經枯竭。如果補充先天的水分來滋潤心靈,精氣就不會輕易動搖,而心靈也更容易保持平靜。」
陳遠公表示:「精氣來自水分,也來自水分中的火。精氣的動搖是因為火的動搖,如果火不動搖,精氣又如何能夠搖晃呢?由此可見,精氣的動搖是因為心靈的動搖。心靈動搖到極點,水和火就會一起動搖,因此,讓心靈平靜是保存精氣的好方法。」
3. 救母篇
容成問於岐伯曰:天癸之水,男女皆有之,何以婦人經水謂之天癸乎?岐伯曰:天癸水,壬癸之水也。壬水屬陽,癸水屬陰。二水者,先天之水也。男為陽,女為陰,故婦人經水以天癸名之,其實壬癸未嘗不合也。容成曰:男子之精不以天癸名者,又何故歟?岐伯曰:精者,合水火名之,水中有火,始成其精。呼精而壬癸之義已包於內,故不以天癸名之。
容成曰:精與經同一水也,何必兩名之?岐伯曰:同中有異也。男之精守而不溢,女之經滿而必泄也。癸水者,海水也,上應月,下應潮。月有盈虧,潮有往來,女子之經水應之,故潮汐月有信,經水亦月有期也。以天癸名之,別其水為癸水,隨天運為轉移耳。容成曰:其色赤者何也?岐伯曰:男之精,陽中之陰也,其色白。
女之經,陰中之陽也,其色赤。況流於任脈,通於血海,血與經合而成濁流矣。容成曰:男之精虧而不溢者又何也?岐伯曰:女子陰有餘,陽不足,故滿而必泄。男子陽有餘,陰不足,故守而不溢也。容成曰:味鹹者何也?岐伯曰:壬癸之水,海水也,海水味鹹,故天癸之味應之。
容成曰:女子二七經行,稚女不行經何也?岐伯曰:女未二七,則任沖未盛,陰氣未動,女猶純陽也,故不行經耳。容成曰:女過二七,不行經而懷孕者又何也?岐伯曰:女之變者也,名為暗經,非無經也。無不足,無有餘,乃女中最貴者。終身不字,行調息之功,必長生也。
容成問曰:婦女經水上應月,下應潮,宜月無愆期矣,何以有至有不至乎?岐伯曰:人事之乖違也。天癸之水,生於先天,亦長於後天也。婦女縱欲傷任督之脈,則經水不應月矣。懷抱憂鬱以傷肝膽,則經水閉而不流矣。容成曰:其故何也?岐伯曰:人非水火不生,火乃腎中之真火,水乃腎中之真水也。
水火盛則經盛,水火衰則經衰。任督脈通於腎,傷任督未有不傷腎者。交接時縱欲泄精,精傷,任督之脈亦傷矣。任督脈傷,不能行其氣於腰臍,則帶脈亦傷,經水有至有不至矣。夫經水者,火中之水也。水衰不能制火,則火炎水降,經水必先期至矣。火衰不能生水,則水寒火冷,經水必後期至矣。
經水之愆期,因水火之盛衰也。容成曰:肝膽傷而經閉者,謂何?岐伯曰:肝藏血者也。然又最喜疏泄,膽與肝為表裡也。膽木氣鬱,肝木之氣亦郁矣。木鬱不達,任沖血海皆抑塞不通,久則血枯矣。容成曰:木鬱何以使水之閉也?岐伯曰:心腎無晷不交者也。心腎之交接,責在胞胎,亦責在肝膽也。
肝膽氣鬱,胞胎上交肝膽,不上交於心,則腎之氣亦不交於心矣。心腎之氣不交,各臟腑之氣抑塞不通,肝克脾,膽克胃,脾胃受克,失其生化之司,何能資於心腎乎?水火未濟,肝膽之氣愈郁矣。肝膽久郁,反現假旺之象,外若盛,內實虛。腎因子虛,轉去相濟涸水,而鬱火焚之,木安有餘波以下瀉乎?此木鬱所以水閉也。
白話文:
容成問岐伯說:「天癸這種水,男女都有,為什麼女子的月經才叫做天癸呢?」岐伯說:「天癸水,就是壬癸之水。壬水屬陽,癸水屬陰。這兩種水,是先天就有的。男子屬陽,女子屬陰,所以女子的月經用天癸來稱呼,其實壬水和癸水從未分開。」容成問:「男子的精液不稱作天癸,又是為什麼呢?」岐伯說:「精液是水和火結合而成的,水中有火,才能形成精液。提到精液,就已經包含了壬癸的含義在裡面,所以不需要另外稱為天癸。」
容成問:「精液和月經都是水,為什麼要用兩個不同的名稱呢?」岐伯說:「它們雖然都是水,但其中有不同。男子的精液是守藏而不外溢的,女子的月經是充滿後必須排出的。癸水,是像海水一樣的水,與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潮汐相應。月亮有圓缺,潮汐有漲退,女子的月經也跟著變化,所以潮汐和月亮有規律,月經也有週期。用天癸來稱呼它,是為了區分這種水是癸水,隨著天運而轉移罷了。」容成問:「月經的顏色是紅色的,是為什麼呢?」岐伯說:「男子的精液,是陽中帶陰的,所以顏色是白色的。女子的月經,是陰中帶陽的,所以顏色是紅色的。而且月經流經任脈,匯入血海,血和月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濁流了。」容成問:「男子的精液為什麼虧損了也不會外溢呢?」岐伯說:「女子陰氣有餘,陽氣不足,所以充滿了就必須排出。男子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所以能夠守藏而不外溢。」容成問:「月經味道是鹹的,又是為什麼呢?」岐伯說:「壬癸之水,就是海水,海水味道是鹹的,所以天癸的味道也應該是鹹的。」
容成問:「女子十四歲左右開始來月經,為什麼年幼的女孩不會來月經呢?」岐伯說:「女子還沒到十四歲,任脈和沖脈都還不旺盛,陰氣還沒開始活動,此時女子就像純陽之體,所以不會來月經。」容成問:「女子超過十四歲,沒有月經卻懷孕了,又是為什麼呢?」岐伯說:「這是女子體質的變化,稱為暗經,並不是沒有月經。這種情況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是女子中最好的體質。如果終身不生育,好好練習調息的功夫,必定能長壽。」
容成問:「婦女的月經與月亮和潮汐相應,應該每月都準時,為什麼有時來有時不來呢?」岐伯說:「這是因為人事的乖違。天癸之水,產生於先天,也成長於後天。婦女如果縱慾過度,損傷了任脈和督脈,月經就不會與月亮相應了。如果經常憂愁鬱悶而損傷了肝膽,月經就會閉塞不來。」容成問:「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說:「人沒有水和火就不能生存,火是腎中的真火,水是腎中的真水。水火旺盛,月經就旺盛;水火衰弱,月經就衰弱。任脈和督脈與腎相通,損傷了任脈和督脈,沒有不損傷腎的。男女交合時縱慾泄精,精液受損,任脈和督脈也跟著受損。任脈和督脈受損,不能將氣運行到腰部和肚臍,帶脈也會受損,月經就會時來時不來。月經,是火中的水。水衰弱不能制約火,火就會旺盛,水會下降,月經就會提前來。火衰弱不能產生水,水就會寒冷,火也會冷卻,月經就會延後到來。月經延期,是因為水火的盛衰引起的。」容成問:「肝膽受損而導致月經閉塞,又是怎麼回事呢?」岐伯說:「肝臟是儲藏血液的,但也最喜歡疏通和發洩,膽和肝是互為表裡的。膽的木氣鬱結,肝的木氣也會鬱結。木氣鬱結不能疏通,任脈、沖脈和血海都會受到壓抑阻塞,時間久了,血就會枯竭。」容成問:「木氣鬱結為什麼會使月經閉塞呢?」岐伯說:「心和腎無時無刻不在相互交流。心腎的交流,責任在胞胎,也在肝膽。肝膽的氣鬱結,胞胎向上與肝膽相交,不能向上與心相交,腎的氣也不能與心相交。心腎之氣不相交,各臟腑的氣就會受到壓抑阻塞不通。肝會克制脾,膽會克制胃,脾胃受到克制,就失去了生化之功能,怎麼能滋養心腎呢?水火不相濟,肝膽的氣就更加鬱結。肝膽長期鬱結,反而會出現虛假的旺盛現象,外表看起來好像很盛,內部其實很虛弱。腎因為虛弱,反而要去幫助消耗的水,使之乾涸,而讓鬱火焚燒,木氣又哪有多餘的力量來向下發洩呢?這就是木氣鬱結導致月經閉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