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證治歌訣》~ 《三因》司天運氣方 (2)
《三因》司天運氣方 (2)
1. 五、川連茯苓湯
凡遇六丙年,流衍之紀,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躁譫妄,手足厥冷,甚則腹脹大,喘咳上氣,寢汗出憎風。為土所復,則反腹滿腸鳴溏泄,渴妄,神門絕者死。
白話文:
當遇到六丙年,流傳於世的年份,這一年水氣過盛,寒氣流行,邪氣侵害心火,民眾會出現發熱、煩躁、譫妄的症狀,手腳冰冷,嚴重時會腹脹、喘咳、氣往上衝,睡覺出汗,怕風。如果被土氣反制,就會出現腹脹、腸鳴、腹瀉,口渴、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者,會死亡。
川連,茯苓(各一兩),麥冬,車前子,遠志(薑汁製),通草(各半兩),半夏,黃芩,炙甘草(各一錢),姜(七片),棗(三枚),煎服同前
白話文:
川連、茯苓(各 30 克),麥冬、車前子、遠志(用薑汁製備)、通草(各 15 克),半夏、黃芩、炙甘草(各 3 克),生薑(7 片),大棗(3 枚),以上藥材煎服,服用方法同前。
歌訣,川連茯苓湯遠志,車通麥夏草黃芩,紀逢六丙(丙寅、丙子、丙戍、丙申、丙午、丙辰六年)為流衍(水運太過曰流衍),寒水流行邪害心,譫妄躁煩肢厥冷,急清心主此宜斟。
白話文:
中醫口訣:
川連茯苓湯 ,加入遠志、車前子、麥冬、夏枯草、黃芩。
如果遇到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這六年(流衍歲,也就是水運過盛之年),寒水氾濫,邪氣侵襲心臟,造成譫妄、躁動、煩亂、四肢冰冷的症狀。此時應急用清心主湯來治療。
方解,身熱譫妄煩躁,而手足厥冷,顯然君主為寒水遏伏,陽氣不得四布,而坐令自焚。故重用黃連之苦,急清心經之焰,內安君主。茯苓之淡,急泄流衍之水,外御客邪;麥冬、黃芩、甘草佐川連同致救焚之功;半夏、車前、通草佐茯苓共成決瀆之功;遠志開心竅,用薑汁製之,則能通神明而宣陽氣,陽氣得宣,水邪盡卻,煩躁厥冷自己。
白話文:
如果病情表現為身體發熱、神志不清、煩躁不安,但手腳卻冰涼,這明顯是因為體內的「君主」心腎功能受寒邪壓制,導致陽氣無法運行全身,就像自己燒自己一樣。
因此,治療要重視使用黃連這種苦寒的藥物,緊急清瀉心經的火熱,安撫體內的「君主」。茯苓性淡,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抵禦外來的風邪;麥冬、黃芩、甘草搭配黃連,共同起到救火的功效;半夏、車前草、通草搭配茯苓,共同起到疏導水濕的功效。
此外,遠志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用薑汁製備後,可以通達神明,宣通陽氣。陽氣得到宣通,體內的寒邪就會消散,煩躁和手腳冰涼等症狀也會自然消失。
2. 六、蓯蓉牛膝湯
凡遇六丁年,委和之紀,歲木不及,燥乃盛行,民病中清,胠脅小腹痛,腸鳴溏泄,為火所復,則反寒熱瘡瘍,咳而鼽衄。
白話文:
每逢逢六丁年,是天地不調和的時期,年份所屬的木氣不足,就會導致燥氣興盛。百姓容易患上熱性的疾病,出現脇肋和小腹部疼痛、腸鳴腹瀉的症狀。如果再遇上火邪入侵,就會轉變為寒熱交替的瘡瘍、咳嗽和鼻子出血。
肉蓯蓉,牛膝,木瓜,當歸,白芍,大熟地,烏梅,炙草(各等分)
煎同前法。如筋痿腳弱,加鹿角屑同煎。
白話文:
-
肉蓯蓉
-
牛膝
-
木瓜
-
當歸
-
白芍
-
熟地(大顆)
-
烏梅
-
甘草(以上材料等量)
歌訣,蓯蓉牛膝湯熟地,歸芍瓜梅炙草比,肝虛傷燥此方宜,六丁之歲(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六年)委和紀(木運不及曰委和),胠脅少腹悉皆疼,腳弱還加鹿角使。
白話文:
「歌訣」中記載,蓯蓉、牛膝、熟地、當歸、芍藥、瓜蔞、梅仁、炙甘草等藥材組成的湯劑,適用於肝虛傷燥的疾病。
在六丁之歲(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這六年),木運不足,會有胸脅、少腹疼痛的症狀。如果腳部虛弱,可以加入鹿角膠。
方解,此與前牛膝木瓜湯大段相同,但彼因燥盛傷肝,肝血雖虛不甚,故止化肝之液,養肝之血,便可以卻燥。此以肝虛傷燥,血液大虧,故用蓯蓉、熟地峻補腎陰,是虛則補母之法也。
白話文:
方解:這個方劑和前面提到的牛膝木瓜湯有很大一部分相同。不過,前者是因燥熱旺盛而傷肝,肝血雖然虛弱但不太嚴重,所以只用化肝的津液來滋養肝血,就能祛除燥熱。而這個方劑用於肝虛傷燥、血液大量虧損的情況,所以用補腎陰極強的蓯蓉和熟地來峻補腎陰,這是虛則補母的方法。
3. 七、黃耆茯苓湯
凡遇六癸年,伏明之紀,歲火不及,寒乃盛行,民病心胸中痛,膺背兩臂內痛,噎塞鬱冒,暴喑;甚則髖髀痛,不能屈伸。為土所復,則反溏泄腸鳴腹痛,手足痿痹,不能任身。
白話文:
每逢六癸年,也就是伏明之紀,這一年太陽的陽氣不足,寒氣就會盛行。人們會出現胸口疼痛,後背和兩臂內側疼痛,食道阻塞,胸悶,突然失聲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髖部和大腿疼痛,無法彎曲伸展。如果被土氣剋制,則會出現腹瀉、腸鳴、腹痛,手腳麻痺無力,無法支撐身體。
黃耆,茯苓,紫河車,遠志(薑汁炒),苡仁(生研),人參(各等分),肉桂心(新增)
水煎服。按此湯用河車,當作丸劑為是。
白話文:
黃耆、茯苓、紫河車、遠志(用薑汁炒過)、薏苡仁(生研成細粉)、人參(各取等量),再加入桂心。
歌訣,黃耆茯苓湯人參,河車遠志苡仁生,歲火不足寒威盛,六癸之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六年)是伏明(火運不及曰伏明),矇昧心胸疼痛服,更加肉桂義尤精。
白話文:
這首歌訣說,如果你在「六癸之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感到心胸疼痛,可能是因為天氣寒冷,導致體內陽氣不足。
此時可以服用黃耆、茯苓、人參、鹿茸、遠志、苡仁等中藥材組成的「黃耆茯苓湯」,有助於補氣暖身。
如果你還感到身體虛弱,可以再加入肉桂,效果會更好。
方解,心陽衰少,則君火無權,故寒邪得以侵凌而來犯。觀其暴喑矇昧,心胸疼痛等證,不徒寒威肆虐,其義可繹思矣。方中參、耆、河車並用,大溫補其氣血,俾氣血足而神旺,則心陽自暢。更用遠、茯安神,苡仁養心,取意非不善,但不無迂緩之嫌。旭高因僭加桂心一味,以宣導諸藥,啟發心陽,臨症取裁,是所望於君子。
白話文:
方劑的功效:心陽虛衰,君火(心火)失去約束,導致寒邪入侵犯心。從其突然失語、昏暗不清、心胸疼痛的症狀來看,不僅僅是寒威肆虐,其原理值得探討。方劑中同時使用人參、黃耆、紫河車等藥物,大力溫補其氣血,使氣血充足、精神旺盛,心陽自然通暢。再用遠志、茯苓、安神、苡仁養心,其意圖並非不善,但不可避免地顯得迂緩拖沓。旭高(作者)因僭越而增加了桂心一味,用以引導諸藥、激發心陽,臨證取用,是對醫者所期望的。
4. 八、白朮厚朴湯
凡遇六己年,卑監之紀,歲土不及,風氣盛行,民病飧泄,霍亂,身重腹痛,肉瞤筋軟,善太息,不嗜食。為金所復,則反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怒,吞酸食少。
白話文:
每逢遇上六合年份(即天干地支同屬陰陽),卑濕的時期,土壤中的水分不足,而風氣盛行,民眾容易出現腹瀉、霍亂、身體沉重、腹痛、肌肉軟弱無力、愛嘆氣、不愛吃東西的症狀。如果再加上金元素的影響,就會轉變成胸脅部劇烈疼痛,疼痛向下延伸至小腹部,情緒易怒,想吃酸食,食量減少。
白朮,厚朴,半夏,青皮,桂心,藿香(各三錢),炮姜,炙草(各五錢),姜(三片),棗(二枚)
煎同前法。
白話文:
白朮、厚朴、半夏、青皮、桂心、藿香(各15克)
炮製過的姜、炙過的甘草(各25克)
新鮮生薑(3片)
紅棗(2顆)
歌訣,白朮厚朴湯藿香,青甘半夏炮乾薑,桂心補火以生土,六己之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六年)卑監方(土運不及曰卑監),泄瀉脾虛不嗜食,溫中補土此為良。
白話文:
這首歌訣是說,白朮、厚朴、藿香、青皮、乾薑、半夏這六味藥材組成的湯劑,具有補脾胃火氣、生陽補氣的作用。當年份為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這六個己運年的時候,這種湯劑特別適合用來治療脾虛泄瀉、食慾不振等病症。
方解,此即六壬年苓朮湯去茯苓、草果,加藿香暢脾氣,桂心補土母,余則大段相同。
白話文:
藥方說明:這個藥方就像六壬年使用的苓朮湯,不過拿掉了茯苓和草果,再加上藿香來暢通脾氣,桂心來補益脾胃,其他部分基本相同。
5. 九、紫菀湯
凡遇六乙年,從革之紀,歲金不及,炎火盛行,民病咳逆上氣,身熱咳衄,汗出,肩背臂痛。為水所復,則反頭腦痛及於頂,發熱口瘡心痛。
白話文:
每逢六乙年,是革命的歲數,這年歲金氣不足,炎熱太盛,人們容易患上咳嗽逆氣、氣往上衝,身體發熱咳嗽出血,出汗,肩膀、後背和手臂疼痛。如果這時受水氣侵襲,就會轉為頭腦疼痛,痛到頭頂,發燒長口瘡,心臟疼痛。
紫菀,人參,甘草,黃耆,五味子,白芍,杏仁,地骨皮,桑白皮(各等分)
水煎服。
白話文:
紫苑、人參、甘草、黃耆、五味子、白芍、杏仁、地骨皮、桑白皮(以上各藥材數量相等)
歌訣,紫菀人參味草耆,杏仁地骨芍桑皮,歲金不及名從革(金運不及曰從革),六乙之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六年)遇此奇,上氣咳喘多汗出,肺虛有火最相宜。
白話文:
這首歌訣中,紫菀、人參、味草、黃耆、杏仁、地骨皮、芍藥、桑皮等藥材,在金運衰微的「從革」年,也就是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這六年中,會發揮奇效。
這些藥材對於氣虛咳喘、多汗、肺虛火旺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方解,肺位高原,職司下降,肺虛而火熱乘之,則反苦氣上逆。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紫菀、杏仁之苦以降氣。「損其肺者益其氣」,故用人參、黃耆、以補氣。咳逆汗多是肺氣耗散矣,散者收之,故用五味、白芍以收肺,收之亦以補之也。肺之所畏者火,而所賴以生者土也,故用甘草瀉心火而除煩,補脾土而生氣,金有所恃矣。然恐火鬱之久,金傷特甚,不能受補,而反壅氣,故用骨皮、桑皮清之瀉之。益知肺虛熱甚之證,降氣補肺,清金瀉火,每相須為用也。
……
白話文:
肺位在身體的上方,負責氣的下降。如果肺虛,火熱之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氣反逆向上。經書中說:「肺中氣苦,就會向上逆,趕緊食用苦味的東西來瀉下」。因此,方中使用紫菀和杏仁的苦味來降氣。
「損害肺功能的人要加強肺氣」,所以使用人參和黃耆來補氣。咳嗽逆氣出汗多,是因為肺氣耗散所致。散失的氣要收斂,所以使用五味子和白芍來收斂肺氣,收斂的同時也可以達到補氣的效果。
肺所害怕的是火氣,所依賴的是土氣。因此,使用甘草來瀉心火,消除煩熱;使用黃耆來補脾土,生髮肺氣,讓肺氣有了依傍。
但是,擔心火氣鬱結太久,金氣(肺氣)受損嚴重,無法承受補氣,反而會導致氣壅塞。所以,使用骨皮和桑皮來清火瀉熱。
由此可知,對於肺虛火熱證,需要同時使用降氣補肺、清金瀉火的方法。這些方法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以上十方,治五運大運太過不及,逆從勝復為災者。按運氣有三:有大運、主運、客運。大運者,中運也,主一歲之氣。如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是也。主運者,如春木屬角,夏火屬徵,秋金屬商,冬水屬羽,土寄四季屬宮。
白話文:
上述十種類型的藥物,用於治療五運之中,大運太過或不及的情況,因為逆轉順應、勝復會產生災害。
根據運氣,共有三類:大運、主運和客運。大運又稱中運,掌管一年之氣。例如:甲己年,由土運統治;乙庚年,由金運統治;丙辛年,由水運統治;丁壬年,由木運統治;戊癸年,由火運統治。
主運又稱四時之運,例如:春季屬木屬角星,夏季屬火屬徵星,秋季屬金屬商星,冬季屬水屬羽星,而土則寄於四季屬宮星。
春必始於角,而冬則終於羽,歲歲相仍者是也。客運者,十年一周,各以本年中運為初運,而以次相生。如甲年陽土,則太宮起初運,己年陰土,則少宮起初運。乙年陰金,則少商起初運。庚年陽金,則太商起初運。丙年陽水,則太羽起初運。辛年陰水,則少羽起初運。丁年陰木,則少角起初運。
白話文:
春季必定從「角」穴開始,而冬季必定以「羽」穴結束,這種規律每年都遵循。
客運以十年為一個循環,每個年份的起始穴位都根據該年的屬性而定:
- 甲年(屬陽土):太宮穴為起始穴
- 己年(屬陰土):少宮穴為起始穴
- 乙年(屬陰金):少商穴為起始穴
- 庚年(屬陽金):太商穴為起始穴
- 丙年(屬陽水):太羽穴為起始穴
- 辛年(屬陰水):少羽穴為起始穴
- 丁年(屬陰木):少角穴為起始穴
壬年陽木,則太角起初運。戊年陽火,則太徵起初運。癸年陰火,則少徵起初運。五運不同,迭相用事者是也。三運之中,俱有太少相生之異。如甲丙戊庚壬,五太之年為陽,為太過,其數應於成。乙丁己辛癸,五少之年為陰,為不足,其數應於生。先聖察生成之數,以求運氣者,蓋欲因數以占夫氣化之盛衰,而示人以法陰陽,和術數,先歲氣,合天和也。然而難言之矣,一歲之中,五運相推,六氣相蕩,運氣錯雜,而變各不同。
白話文:
在壬年陽木運勢中,太角星會率先運行。在戊年陽火運勢中,太徵星會率先運行。在癸年陰火運勢中,少徵星會率先運行。這五種運勢不同,交替進行。
在這三種運勢中,都存在著太、少之間相生相剋的變化。例如:甲、丙、戊、庚、壬五個太歲之年屬陽,太過旺盛,其運勢應驗於「成」。乙、丁、己、辛、癸五個少歲之年屬陰,不足以用,其運勢應驗於「生」。
古聖賢觀測天地生成之理,以此探究運行之氣。目的是根據數字推算氣化的盛衰,並向人們展示陰陽的規律,調和術數,預測歲運,與天合和。
然而,這是一個難以言表的問題。一年之中,五種運勢交替相推,六種氣候相互交蕩。運氣錯綜複雜,變化各不相同。
如濕挾風而化燥,風兼燥而化涼,火燔亢而生風,濕鬱蒸而為熱。則陰陽之消息,固難以識其微,而形象之著明,是必有可憑之理。是故執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隘。舍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浮。嗟乎!安得讀萬卷書,明陰陽者,與之共談斯言哉!
白話文:
如果濕氣挾帶著風邪,會轉化為乾燥;風邪夾雜著乾燥,會轉化為涼性;火熱過度旺盛會產生風邪;濕氣鬱積蒸發會形成熱性。那麼,陰陽的變化,確實難以細緻地辨識出來,而具體的病症顯現出來,必定有可以依據的道理。因此,只依據時令節氣來尋求治療方法,就會失之過於狹隘;捨棄時令節氣來尋求治療方法,就會失之過於浮泛。唉!怎麼才能讀萬卷書,通曉陰陽之道的人,與他共同探討這些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