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運氣證治歌訣》~ 《三因》司天運氣方 (11)

回本書目錄

《三因》司天運氣方 (11)

1. 附 司天運氣圖歌

司天運氣,最難明暢。司天有左右間氣之別,天符歲會之殊。五運有主客之異,六氣亦有主客之分。《內經》言之雖詳,而初學之家,終莫知其要領。今特繪圖於下,使觀者一覽分明,且系之以歌,便於記誦,為補豈淺鮮哉!

白話文:

管理天時氣運的規律,是最難理解透徹的。管理天時的運行有左、右和間氣的不同,還有天符與歲會的特殊性。五運中有主運和客運的差異,六氣同樣也有主氣和客氣的區別。雖然《黃帝內經》對這些描述得很詳細,但對於初學的人來說,始終難以掌握其核心要點。現在特別在下方繪製了圖表,讓讀者一看就能清楚明白,並且配上了歌訣,方便記憶背誦,這對學習的幫助豈是微薄的!

理解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是最難搞懂的。天時的運作,有左、右以及中間氣候的分別,還有特殊年份和天符的差異。五行運轉有主要和次要的分別,六種氣候也有主要和次要的差別。雖然《黃帝內經》講解得非常詳細,但對於剛開始學習的人來說,還是很難抓住重點。現在我特別畫了一張圖放在下面,讓人一看就懂,而且還配上口訣,方便記憶,這對學習的幫助可是很大的!

2. 司天歌

子午少陰為君火,丑未太陰臨濕土,寅申少陽相火王,卯酉陽明燥金所,辰戌太陽寒水邊,巳亥厥陰風木主,初氣起地之左間,司天在泉對面數。

解釋,司天在泉四間氣者,客氣之六步也。凡主歲者為司天,位當三之氣。司天之下相對者為在泉,位當終之氣。司天之左為天之左間,右為天之右間。在泉之左為地之左間,右為地之右間。每歲客氣,始於司天前二位,乃地之左間,是為初氣,以至二氣、三氣,而終於在泉之六氣。每客各主一步。故《六微旨大論》曰:「天道六六之節。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言客氣陰陽之次序也。然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故又曰:「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下,地氣主之」也。

白話文:

鼠年和馬年的少陰屬君火,牛年和羊年的太陰掌管濕土,虎年和猴年的少陽是相火的主宰,兔年和雞年的陽明是燥金的領域,龍年和狗年的太陽位於寒水邊,蛇年和豬年的厥陰是風木的主人。初氣開始於地之左間,司天與在泉的位置則相對應。

解釋

司天與在泉,以及四間氣,是客氣運行的六個階段。每年的主歲就是司天,其位置在第三個氣候。與司天相對的是在泉,其位置在最後一個氣候。司天的左側稱為天之左間,右側則為天之右間。在泉的左側是地之左間,右側則是地之右間。每年的客氣從司天前面兩個位置開始,也就是地之左間,這是初氣的開始,然後進入第二氣、第三氣,一直到在泉的第六氣結束。每個客氣各自主導一個階段。

因此,《六微旨大論》中有這樣說:「天道遵循六六的節律,上方和下方有其固定的位置,左方和右方有其特定的紀律。所以少陽的右側,由陽明來治理;陽明的右側,由太陽來治理;太陽的右側,由厥陰來治理;厥陰的右側,由少陰來治理;少陰的右側,由太陰來治理;太陰的右側,再由少陽來治理。」這就是在描述客氣陰陽的順序。

然而,司天統轄上半個年度,在泉則統轄下半個年度。所以又有這樣的說法:「在一年的前半段,是由天氣來主導;在一年的後半段,則由地氣來主導。」

3. 主運歌

主運初角終於羽,太少相生五音譜。木為初運大寒交,火二春分十三數,土三芒種後十日,金四處暑七日取,水為終運立冬交,冬後四日交之部,每運七十三日零,共得三百六十五。

解釋,假如甲年為陽土,運屬太宮用事,而上推至初運之角,則其生太宮者,少徵也。生少徵者,太角也。是以甲之主運起太角,太少相生,而終於太羽。餘年仿此。此為每歲之常令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夫五運之化,或從天氣,或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或從地氣而逆天氣,或相得,或不相得。」又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氣之數。風寒暑濕燥火,臨御之紀。則天地可見,民病可調。」此經文明言五運之化有常數,主客之運有逆順也。

蓋六氣有主客,五運亦有主客。主運皆起於角,而以次下生。每歲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五分之,則每運得七十三日零五刻也。

白話文:

主運從角音開始到羽音結束,由太少兩種運氣相生,形成五音的輪轉譜。具體來說,木運作為初運在大寒節氣開始;火運在春分後的第十三天接手;土運在芒種過後的第十天接續;金運則在處暑後的第七天接手;最後,水運在立冬時交換,且在冬天之後的第四天正式掌管。每個運氣週期持續約七十三天又零頭一些時間,合計一整年的運氣週期為三百六十五天。

解釋如下,假設甲年屬陽土運,運氣特徵為太宮,追溯到初運的角音,能生成太宮的正是少徵。而能生成少徵的,是太角。因此,甲年的主運起始於太角,太少兩運相生,最終結束於太羽。其他年份依此類推。這就是每年的固定規律。

《六元正紀大論》中提到:「五運的變化,可能順應天氣,也可能違背天氣,或者順應天氣但違背地氣,或者順應地氣卻違背天氣,也可能彼此和諧,也可能互相衝突。」再說:「首先確定年份,以瞭解其氣候特徵。金、木、水、火、土是運氣的數字表徵。風、寒、暑、濕、燥、火是統治各季的符號。這樣,天地運行的規律可以被掌握,百姓的疾病也可以得到調理。」這段經文清楚地說明瞭五運的變化有其固定的規律,主運與客運之間存在順逆關係。

總的來說,六氣有主有客,五運同樣區分主客。主運均從角音開始,依次向下生成。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將其分成五份,那麼每份運氣週期大約是七十三日零五刻。

4. 客運歌

十干客運何行起,甲巳之年初運宮,乙庚商兮丙辛羽,丁壬角與主相同(丁壬客運初於角,與主運同),戊癸以徵為初運,太少相生直至終。

解釋,客運者,亦一年五步,每步各得七十三日零五刻。五運以土為尊,故甲巳年起於土運,甲屬陽土為太宮,已屬陰土為少宮。故甲年則太宮為初運,太生少,故少商為二運。少又生太,故太羽為三運。太又生少,故少角為四運。少又生太,故太徵為終運。巳年則少宮陰土為初運,少宮生太商為二運,太商生少羽為三運,少羽生太角為四運,太角生少徵為終運。太少相生,凡十年一主令,而竟天干也。但主運必春始於角,而終於羽。客運則以本年中運為初運,而以次相生。此主客運之所以有異也。客運加於主運之上,有生克邪正之變,而病作矣。

白話文:

十天干的客運從何時開始?在甲年和巳年的時候,運氣開始於宮音,即土運。乙年和庚年,運氣開始於商音;丙年和辛年,運氣開始於羽音;丁年和壬年,運氣開始於角音,且與主運相同(丁年和壬年,客運開始於角音,和主運一樣);戊年和癸年,運氣開始於徵音。

解釋部分:客運,也就是一年中的五行運轉,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大約為73天零5刻。五行運轉中,土運是最重要的,因此,甲年和巳年運氣都開始於土運。甲年屬陽土,為太宮,巳年屬陰土,為少宮。因此,在甲年,太宮是第一階段的運氣,太生少,所以少商是第二階段的運氣。少又生太,所以太羽是第三階段的運氣。太又生少,所以少角是第四階段的運氣。少又生太,所以太徵是最後階段的運氣。而在巳年,少宮陰土是第一階段的運氣,少宮生太商,成為第二階段的運氣;太商生少羽,成為第三階段的運氣;少羽生太角,成為第四階段的運氣;太角生少徵,成為最後階段的運氣。這就是太少相生的過程,每十年會輪回一次,直到所有天干都被歷遍。

但是,主運必定在春季開始於角音,並終於羽音。客運則以該年的中運作為第一階段的運氣,然後依次相生。這就是主運和客運的不同之處。客運疊加在主運之上,會產生生剋的變化,導致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