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觀

《中國醫學源流論》~ 中國醫學源流論 (44)

回本書目錄

中國醫學源流論 (44)

1. 地方病

夫因水土之偏性而成地方病,即有療此病之地方藥隨之產出。吾國南北各省,類此者甚多,醫者貴於因地制宜,不可執一。若以己所不知或不習者相攻訐,寧非自擾,而昧者更欲仿西醫辦法,倡議方藥統一政策,則更傎矣。(民國十九年,國際聯盟會衛生科長費而伯來華考察西醫學術,中醫界推余代表,邀其參觀醫校醫院,並請其發表意見。

費謂世界人民雖有黃白紅黑之殊,其體格生理之構造則一,生理既然一律,則治法亦當然一律,故醫學當服從多數以統一之。意謂應廢中醫而從西醫也。余謂中醫重水土習性,故各地治療之法不同,西醫既能合於生理之統一,何以在歐洲一隅,又有英法德瑞等派別之攻訐?費無以應。

民國二十年,常州某氏貽書,謂在常州整頓地方醫藥,先以各藥鋪丸散膏丹簿之分量藥味一律照古方更正為入手。余謂藥鋪之丸散膏丹簿,為全國通用之驗方,其與古方不能悉合處,正是前輩醫哲,循數百年之經驗,就常州水土之習性所改定者,故其不同之處,正是治驗之精意,猶之顱圓踵方,固宜冠規履矩,然大小之間,宜任各人之支配,不能劃定尺寸。若以各地方成方一律依古方改定,則是削足適屨,豈非大謬!此舉遂中止。

再西醫治病,但憑生理病菌之狀況,處方皆大致有一定標準,中醫則各用各法,隨機應變,無一相同,其優點劣點亦均在此。華人食料,以植物為主,動物為輔;西人食料,以動物為主,植物為輔,其性情體格,遂大不同。故中醫治病,以植物為主,礦物為輔;西醫治病,以礦物為主,植物為輔。

天然之習慣如此,故療病亦有自然之趨勢,此皆中西異點之最著者。今人不揣其本,而欲強齊其末,此空言擾攘之所以日多也。)

白話文:

地方病的產生是因為水土的特性差異而形成的,因此會產生治療此病的地方藥物。我國南北各省,這樣的例子很多,醫生應該根據當地情況調整治療方法,不能死守一種方法。如果用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方法互相攻擊批評,豈不是自找麻煩?更荒謬的是,一些不明就裡的人,還想效仿西醫的做法,提倡統一藥方的政策。

民國十九年,國際聯盟衛生科長費而伯來中國考察西醫學術,中醫界推舉我代表出席,邀請他參觀醫學院校和醫院,並請他發表意見。

費而伯認為,雖然世界各地的人種膚色不同,但人體的生理構造都是一樣的,既然生理結構相同,治療方法也理應相同,所以醫學應該遵循多數意見而統一。他的意思是應該廢除中醫而採用西醫。我則認為,中醫重視水土的特性,所以各地治療方法不同。西醫既然能符合生理的統一性,為什麼在歐洲一個角落,還有英、法、德、瑞等派別互相攻擊?費而伯無法回答。

民國二十年,常州一位先生來信,說要在常州整頓地方醫藥,首先要將各藥鋪的丸散膏丹的劑量和藥味,都統一按照古方更正。我認為,藥鋪的丸散膏丹,是全國通用的驗方,它和古方不能完全一致的地方,正是前輩醫學家根據數百年經驗,針對常州水土特性修改後的結果。因此,它們的不同之處,正是治療驗方中的精妙之處。就像帽子要合頭,鞋子要合腳,尺寸大小應該允許個人調整,不能規定死尺寸。如果將各地常用的藥方都統一按照古方修改,那就像削足適履一樣,豈不是大錯特錯!此事最終被停止。

西醫治病,只根據生理和病菌的情況,處方大致有一定的標準;而中醫則各用各法,隨機應變,沒有完全相同的,其優點和缺點也在於此。華人飲食以植物為主,動物為輔;西方人飲食以動物為主,植物為輔,因此他們的性情體格大相徑庭。所以,中醫治病以植物藥為主,礦物藥為輔;西醫治病則以礦物藥為主,植物藥為輔。

這是自然的習慣,所以治療疾病也會有自然的趨勢,這是中西醫最顯著的不同之處。現在有些人不明就裡,只想強行統一,所以無謂的爭論才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