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湖炮炙法》~ 卷一·玉石類 (2)
卷一·玉石類 (2)
1. 玉屑
〔弘景曰〕玉屑是以玉為屑,非別一物也。仙經服㲄玉,有搗如米粒,乃以苦酒輩,消令如泥,亦有合為漿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塚中玉璞。〔恭曰〕餌玉當以消作水者為佳。屑如麻豆服者,取其精潤臟腑,滓穢當完出也。又為粉服者,即使人淋壅。屑如麻豆,其義殊深。化水法,在淮南三十六水法中。
白話文:
玉屑就是把玉磨成粉末,不是另一種東西。仙經中說的服用玉,有的是搗成米粒大小,然後用苦酒之類的液體,使它融化成泥狀,也有的是調成漿液服用。凡是服用玉,都不能用已經做好的器物,以及墓穴裡的玉璞。
服用玉最好是將它化成水狀。如果磨成麻豆大小的玉屑服用,那是取它滋潤臟腑的精華,殘渣會完整地排出體外。如果把玉磨成粉末服用,反而會使人小便不順暢。玉屑磨成麻豆大小服用,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奧。將玉化成水的方法,在《淮南子》的三十六水法中有記載。
2. 玉泉
〔青霞子曰〕作玉漿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銅器中煮,米熟絞汁,玉屑化為水,以藥納入,所謂神仙玉漿也。〔藏器曰〕以玉投朱草汁,化成醴。朱草,瑞草也。術家取蟾蜍膏軟玉如泥,以苦酒消之成水。
白話文:
青霞子說:製作玉漿的方法是:取一升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加入兩升白露水,放在銅器中煮。等到米煮熟後,將汁液絞出,此時玉屑也會融化成水,再將藥材加入其中,這就是所謂的神仙玉漿了。
藏器說:將玉投入朱草汁中,會融化成甜酒。朱草,是吉祥的草藥。方術家會取蟾蜍膏來軟化玉石,使其像泥一樣柔軟,再用苦酒來溶解它,使其變成水。
3. 雲母
〔斆曰〕凡使,黃黑者厚而頑,赤色者,經婦人手把者,並不中用。須要光瑩如冰色者為上。每一斤,用小地膽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黃汁各一鎰,乾者細銼,濕者取汁了,於瓷堝中安置,下天池水三鎰,著火煮七日夜,水火勿令失度,雲母自然成碧玉漿在堝底,卻以天池水猛投其中,攪之,浮如蝸涎者即去之。
如此三度淘淨,取沉香一兩搗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湯三升以來,分為三度,再淘雲母漿了,日曬任用。〔抱朴子曰〕服五云之法;或以桂蔥水玉化之為水,或以露於鐵器中,以玄水熬之為水,或以硝石合於筒中埋之為水,或以蜜溲為酪,或以秋露漬之百日,韋囊挻以為粉,或以無顛草樗血合餌之。服至一年百病除,三年反老成童,五年役使鬼神。
〔胡演曰〕煉粉法:八九月間取雲母,以礬石拌勻,入瓦罐內封口,三伏時則自柔軟,去礬,次日取百草頭上露水漬之,百日,韋囊挻以為粉。〔時珍曰〕道書言鹽湯煮雲母可為粉。又云:雲母一斤,鹽一斗漬之,銅器中蒸一日,臼中搗成粉。又云:雲母一斤,白鹽一升,同搗細,入重布袋挼之,沃令鹽味盡,懸高處風吹,自然成粉。
白話文:
使用雲母時,黃黑色且厚實堅硬的、紅色的,或是經過婦女觸摸過的,都不適合使用。必須選擇光亮如冰的雲母才是上品。
每使用一斤雲母,需要搭配小地膽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黃汁各一鎰。如果是乾燥的藥草就切碎,濕潤的藥草則取汁液。將這些藥材放入瓷鍋中,加入三鎰天池水,用火煮七天七夜,過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水量,不要失控。這時雲母會自然變成碧玉色的漿液在鍋底。然後再加入大量天池水衝入鍋中攪拌,如果出現像蝸牛黏液一樣浮在水面的物質就去除。
這樣淘洗三次之後,取沉香一兩搗成粉末,用三升天池水煎煮沉香湯,分三次,再次淘洗雲母漿,然後放在太陽下曬乾就可以使用了。
《抱朴子》提到服用五種雲母的方法:可以用桂枝、蔥和水將雲母溶解成水狀;或者將雲母放在鐵器中,用玄水熬煮成水;或者將雲母和硝石一起放入竹筒中埋起來製成水;或者將雲母用蜂蜜調和成糊狀;或者將雲母用秋天的露水浸泡一百天,然後用皮袋磨成粉;或者將雲母和無顛草、樗樹的汁液混合服用。據說服用一年可以去除百病,三年可以返老還童,五年可以役使鬼神。
胡演說煉製雲母粉的方法:在八九月間採集雲母,用礬石拌勻,放入瓦罐中封口。到了三伏天時,雲母自然會變得柔軟,此時去掉礬石,隔天用各種草頭上的露水浸泡雲母一百天,然後用皮袋磨成粉。
李時珍提到,道書中記載可以用鹽水煮雲母來製成粉。還有一種說法是用一斤雲母,加入一斗鹽浸泡,放在銅器中蒸煮一天,然後在石臼中搗成粉。還有一種說法是用一斤雲母,加入一升白鹽,一起搗碎,放入厚布袋中搓揉,用水沖洗直到鹽味完全去除,然後懸掛在高處讓風吹乾,自然就變成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