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貫砭》~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十二官論

佛氏《心經》云:空中無色,無受想形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又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夫一也,中也、性也、浩然也、玄牝也、空中也,皆虛名也,不得已而強名之也。立言之士,皆可以虛名著論。至於行醫濟世,將以何味的為君主之藥,而可以綱維一身之疾病耶?此段乃其邪說之所從出。其云一貫,大本,難言,萬法歸一,皆暗指命門為言。

則古聖賢道統之傳,並與心上毫無干涉,只是傳此腎中命門之訣,而八味、六味二方,乃是一貫,大本,難言,萬法歸一之補藥。此等怪論,自開闢以來未之或有。小人之欺世、至於此極。而粗通文理之人觀之,不但不怪,且以此人為真知孔孟之學者,亦大可怪矣。

腎有二,精所舍也。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兩腎俱屬水,但一邊屬陰,一邊屬陽。越人謂左為腎,右為命門,非也。命門即在兩腎各一寸五分之間,此本舊說,然亦影響杜撰之語,與《內經》全不合也。

當一身之中。《易》所謂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內經》云:七節之旁,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門,是謂真君主。《內經》何不言命門者,君主之官也。乃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既云小心,何以無形。兩腎之中,是其安宅也。按《內經》並無命門之說,惟《靈樞·根結篇》云: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命門者,目也。《衛氣篇》亦云:命門者,目也。《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王啟玄注云:命門者藏精。光照之所,則兩目也。經文所指命門,皆以目言。蓋以目為五臟六腑精氣所注,故曰命門。又門者,出入開闔之地。目之精光,內瑩外照而啟閉隨時,於門字義為切。

若腎中一點真陽而謂之門,義亦不合。其右旁有一小竅,即三焦。《內經》明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乃指腎旁小竅,杜撰不倫。三焦者,是其臣使之官。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膻中者,臣使之官。前段明明引過,今乃以三焦為命門臣使之官,何顛倒如此。

稟命而行,周流於五臟六腑之間而不息,名曰相火。相者,言如天君無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無形之火,與後天有形之火不同。決瀆之官如何代天行事?且命門而指為天君,尤為支離。其左旁有一小竅,乃真陰、真水氣也,亦無形。

火無形猶可,水如何說無形?且真字乃對假而言,以三焦及此竅為真火、真水,將心火腎水為假火假水耶?且前竅名三焦,此竅又名何物耶?上行夾脊,至腦中為髓海,泌其精液,注之於脈,以榮四末,真陰之氣所泌者何物之精液,且何以見得必從髓海中到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亦隨相火潛行周身,與兩腎所主後天有形之火不同。

白話文:

十二官論

佛經《心經》說:「空中無色,無受想形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又說「萬法歸一」。那麼「一」歸於何處呢?所謂「一」,也就是中、性、浩然、玄牝、空中,這些都是虛名,不得已才強行命名。一些著書立論的人,都可以用這些虛名來闡述理論。但如果要行醫治病,用什麼藥物才能主導全身的疾病呢?這段話是其謬論的來源。他們所說的「一貫」、「大本」、「難言」、「萬法歸一」,都是暗指命門。

古代聖賢傳承的道統,與心智毫無關係,只是傳授腎中命門的訣竅,而八味、六味二方,就是「一貫」、「大本」、「難言」、「萬法歸一」的補益藥方。這種怪論,從古至今從未有人提出過,小人欺世盜名到了極點。而那些略通文理的人,不但不覺得奇怪,反而認為此人真正了解孔孟學說,這更是不可思議了。

腎臟有兩個,是精氣的藏處。位於脊椎骨第十四節下方,左右各一寸五分,形狀像豇豆,彎曲地依附在脊椎上。外層包裹著黃色的脂肪,內白外黑,各有兩條帶,上條連繫到心包,下條經過屏翳穴後,通向脊骨。兩個腎臟都屬水,但一邊屬陰,一邊屬陽。有人說左腎為腎,右腎為命門,這是錯誤的。命門位於兩個腎臟之間的一寸五分處。這是舊有的說法,但也是杜撰的,與《內經》完全不符。

在人體內,《易經》所謂「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內經》說:「七節之旁,有小心是也」,稱為命門,就是真正的君主之官。既然《內經》沒有提到命門,那是因為它是君主之官,是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既然說是「小心」,為什麼又說無形?它位於兩個腎臟之間。然而,按《內經》並無命門之說,只有《靈樞·根結篇》說:「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命門,指的是眼睛。《衛氣篇》也說:「命門者,目也」。《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王啟玄注釋說:「命門者藏精,光照之所,則兩目也」。經文所指的命門,都是指眼睛。因為眼睛是五臟六腑精氣彙集之處,所以稱為命門。又,「門」是出入開闔的地方。眼睛的光芒,內外照耀,開合隨時,符合「門」字的意義。

如果把腎中一點真陽稱為門,意義也不合適。其右旁有一個小竅,就是三焦。《內經》明確地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指的是腎旁的小竅,這完全是杜撰的。三焦是它的臣使之官。經書說:「三焦者,決瀆之官」,膻中也是臣使之官。前面明明引用過了,現在又把三焦作為命門的臣使之官,怎麼如此顛倒?

稟受生命而運轉,周流於五臟六腑之間而不停止,稱為相火。「相」是指如同天帝無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一樣,這是先天無形的火,與後天有形的火不同。決瀆之官怎麼能代天行事呢?而且把命門比作天帝,更是荒謬。其左旁有一個小竅,是真陰、真水之氣,也是無形的。

火無形還可以理解,水怎麼能說無形呢?而且「真」字是相對「假」而言的,把三焦和這個竅稱為真火、真水,是不是把心火腎水稱為假火假水呢?而且前面那個竅稱為三焦,這個竅又叫什麼呢?上行經過夾脊,到達腦中成為髓海,分泌精液,注入脈絡,滋養四肢末端。真陰之氣分泌的是什麼精液?而且怎麼能肯定一定是由髓海到達四肢末端呢?內注五臟六腑以應付時間的變化,也隨著相火潛行周身,與兩腎所主宰的後天有形的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