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貫砭》~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傷寒論

傷寒專祖仲景,凡讀仲景書,須將傷寒與中寒,分為兩門,始易以通曉。傷寒,從來無人以中寒併為一病者,即同一傷寒,亦有傷風、傷寒之不同,況本屬兩病耶。為因年久殘缺,補遺,註釋者又多失次錯誤,幸歷代考證者漸明,逮陶節庵《六書》,吳綬《蘊要》二書刊行,而傷寒之理始著。二書卻是自開簡便門戶,不足以發明仲景。

白話文:

傷寒病的專家是張仲景,凡是研讀仲景著作的人,必須將傷寒和中寒分為兩類,這樣才能更容易理解。傷寒,自古以來就沒有人把中寒合併為一種疾病的,即使是同屬傷寒,也還有傷風、傷寒的不同,何況本來屬於兩種疾病呢?由於年代久遠造成典籍殘缺,後人為了補充遺漏,加上註釋註解,但錯誤的地方很多,幸虧歷代考證學者逐漸弄明白,等到陶節庵的《六書》、吳綬的《蘊要》兩本書出版,才讓傷寒的道理得到闡述。但這兩本書只是開啟了一個簡便的門戶,不足以發揚仲景的學術思想。

仲景書細續本自了然也。予於至理未暇詳辨,先將傷寒、中寒逐一辨明,庶不使陰陽二證混亂。此中寒其意,蓋指直中陰經之傷寒言。若雜症之中寒,別是一病,非傷寒也,非直中也,乃寒邪太甚入於肌膚、血脈,或內連臟腑,陽氣為寒氣所束,不能和通,現種種畏寒等證,不依經傳變,亦不必盡在冬月,此感冒之至重者。其法以溫中散寒為主,亦不得概用辛熱之藥,使寒氣與熱氣相爭而無出路,則立死矣。

白話文:

《傷寒雜病論》的後續版本已經很清楚了。我還沒有仔細研究透徹,先把傷寒和中寒逐一分辨清楚,以免陰陽兩證混淆。這裡的中寒,是指直接傷及陰經的傷寒。而其他疾病的中寒,則是一種不同的疾病,不是傷寒,也不是直中陰經,而是寒邪太過,侵入皮肉、血脈,或內連臟腑,陽氣被寒氣所困,不能和順通達,出現各種畏寒等症狀,不按經絡傳變,也不一定只在冬季發生,這是感冒中最嚴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溫中散寒,但也不能一概使用辛熱的藥物,因為這樣會使寒氣與熱氣相爭而無路可出,就會立即死亡。

夫傷寒治之,得其綱領不難也。若求之多歧,則支離矣。先以陽證言之,夫既云傷寒,則寒邪自外入內而傷之也。其入則有淺深次第,自表達里,先皮毛,次肌肉,又次筋骨、傷寒之病,不入筋骨。腸胃,此其漸入之勢然也。若夫風寒之初入,必行太陽寒水之經,便有惡風惡寒,頭痛脊痛之證。

白話文:

治療傷寒,掌握其規律並不難。如果追求太多不同的方法,就會分散注意力,難以有效治療。

首先,從陽性證狀來看,既然說到傷寒,那麼寒邪就是從外部進入內部而致病的。寒邪進入人體是由淺入深的,從表面達到內部,先影響皮毛,然後是肌肉,再然後是筋骨。傷寒的病邪不會進入筋骨和腸胃,這是傷寒漸進的過程。

至於風寒初起,必定會循行太陽寒水之經,就會出現惡風惡寒、頭痛脊痛等證狀。

寒鬱皮毛,是謂表證。三陽皆是表證,何獨以太陽為表。若在他經,則無此證矣。三陽亦有兼證。脈若浮緊無汗為傷寒,以麻黃發之,得汗為解。浮緩有汗為傷風,用桂枝散邪,汗止為解。桂枝湯非止汗之藥,乃解肌之藥也。傷風自汗,乃邪汗,汗雖出而熱仍不已,故用桂枝湯和其營衛,仍令微微出汗而解。

白話文:

當寒氣鬱結在皮膚表面時,就稱為表證。三陽經絡所經之處都屬於表證,為什麼唯獨太陽經絡被認為是表證?如果是在其他經絡,就不會有這種症狀了。三陽經絡也可能有兼證。

脈象浮緊無汗為傷寒,用麻黃來發汗,出汗後則解除。脈象浮緩有汗為傷風,用桂枝來散去邪氣,汗止後則解除。桂枝湯並不是止汗的藥,而是解肌的藥。傷風自汗是邪汗,即使出汗了,熱氣仍然不會消退,所以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讓汗微微而出,以緩解症狀。

此謂之正汗,但不若麻黃之發汗為稍甚耳。若云汗止,則桂枝反為止汗之藥,邪風將何從出耶?若無頭疼惡寒,脈又不浮,此為表證罷而在中。中者何?表裡之間也,乃陽明、少陽之分。脈不浮、不沉,在乎肌肉之間,謂皮毛之下也。然有二焉,若微洪而長,即陽明脈也,外證鼻乾不眠,用葛根湯以解肌。

白話文:

這是所謂的正汗,但是發汗效果比麻黃湯稍弱一些。如果說桂枝湯會止汗,那麼邪風從何處排出呢?如果沒有頭痛、怕冷,脈象也不浮,這是表證已除,但病邪仍在體內。體內指哪裡?就是表裡之間,也就是陽明和少陽之區。脈象既不浮也不沉,則在肌肉之間,也就是皮毛之下。然而,有兩種情況:如果脈象稍微洪大而有力,就是陽明脈;外在證狀是鼻子乾燥、失眠,可用葛根湯來疏解肌肉。

脈弦而數,少陽脈也,其證脅痛耳聾,寒熱往來而口苦,以小柴胡湯和之。蓋陽明、少陽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也。若有一毫惡寒,尚在表,雖入中,還當兼散邪。過此為邪入里,為實熱。脈不浮不沉。沉則按至筋骨之間方是。若脈沉實有力,外證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六七日不大便,明其熱入里,而腸胃燥實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大便通而熱愈矣。

白話文:

脈搏細長而跳動頻率快,這是少陽經的脈象,其症狀有肋部疼痛、耳聾、寒熱交替、口苦,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經病證,從少陽經的中焦來治療,而不是標本兼治。

如果還有輕微的怕冷,說明邪氣還在體表,即使用了小柴胡湯治療,也應兼顧祛除體表的邪氣。超過這個階段,說明邪氣已經進入體內,形成實熱。脈搏不浮也不沉,沉脈是指按壓脈搏要按到筋骨之間才感覺到脈搏。如果脈搏沉實有力,外表症狀不惡風寒,反而惡熱,說胡話、口渴嚴重,六七天不大便,說明熱已經進入體內,腸胃出現燥熱實證。輕度情況使用大柴胡湯,重度情況使用三承氣湯,大便通暢之後熱證就會好轉。

以陰證言之,若初起便怕寒,手足厥冷,或戰慄,倦臥不渴,兼之腹痛,嘔吐泄瀉,或口出涎沫,面如刀刮,不發熱而脈沉遲無力,此為陰證。上文說三陽經證,此處便當接三陰傳變之證,乃不竟其說,反以直中陰經之證當之,何也?不從陽經傳入熱證治例,直中陰經,固宜用辛熱之品,而陽經傳入三陰之證,其間,熱極宜涼者固多,如上文,諸寒證亦復不少,即下文理中、姜附等湯,皆仲景治陽經傳入陰經之方,未嘗為直中陰經設也。更當看外證如何,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湯、四逆湯以溫之。

白話文:

從陰證來看,如果發病時就怕冷,手腳冰冷,或發抖,疲倦嗜睡不口渴,同時腹痛、嘔吐腹瀉,或口吐涎沫,臉色蒼白,不發熱而脈搏沉細無力,這屬於陰證。

原文前面談到三陽經證,這裡本該接著說三陰經證的傳變,卻忽然跳過不說,直接講述直中陰經的證候,這是為什麼?不去按照陽經傳入熱證的原則治療,直接治療直中陰經,固然可以使用辛熱的藥物,但陽經傳入三陰的證候中,極熱應當清涼的也不少,就像前面提到的,各種寒證也不少,而後文提到的理中湯、姜附湯等,都是仲景治療陽經傳入陰經的方劑,並不是針對直中陰經而設的。更重要的是考慮外在證候,輕症用理中湯,重症用姜附湯、四逆湯來溫補。

由此觀之,可見傷寒者,由皮毛而後入腑臟,初雖惡寒發熱,而終為熱證,傳入三陰,亦非盡熱證矣。其人必素有火者。有火之人,卒遇大寒,何嘗無中寒之病。中寒者直入臟腑,始終惡寒,而並無發熱等證,其人必無火者。無火之人,熱邪入里,何嘗無極熱之證。若如此,則仲景當時著《傷寒論》,不必細細分別,只問其人之素體而寒熱立辨矣。

白話文:

從這段文章中可以看出,傷寒是由皮膚開始侵入身體內部,一開始會出現發冷、發燒的症狀,但到了最後會變成熱症。傷寒傳入三陰經後,也不一定是熱症,必須患者原本就有內熱的情況。

內熱的人,突然遇到極寒的環境,怎麼會不生寒邪的疾病?寒邪會直接進入臟腑,患者從頭到尾都會發冷,不會有發熱等症狀,表示患者原本沒有內熱。

沒有內熱的人,熱邪進入身體內部,怎麼會不出現極熱的症狀?如果是這樣,仲景在當時寫《傷寒論》時,就不用仔細區分各種情況,只要詢問患者的素體,就可以判定患者是寒證還是熱證了。

豈非譫語耶?一則發表攻裡,一則溫中散寒,兩門判然明白,何至混雜,使人疑誤耶。此則以傳經為陽證,直中為陰證。至傳經之三陰證則置而不論,豈傳經即直中耶?抑三陰宜溫之證亦陽證耶?矇混已極。

白話文:

難道不是胡言亂語嗎?一種說法是發散表邪攻擊體內,一種說法是溫暖中焦驅散寒氣,兩者完全不同,怎麼會混為一談,讓人產生誤解呢?這裡把傳經認為是陽證,直中認為是陰證。至於傳經的三陰證,卻不作討論,難道傳經就是直中嗎?還是三陰宜溫證也是陽證?糊塗之極。

桂枝湯,治太陽經傷風,發熱,自汗,惡風。桂枝、芍藥、甘草。桂枝湯中薑棗為至要之品。成無己注云: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也。開卷第一方,而五味之中遺去二味,何耶?

白話文:

桂枝湯用來治療太陽經因風邪所致的傷風、發熱、自汗、惡風。方中藥物:桂枝、芍藥、甘草。

桂枝湯中,生薑和大棗是至關重要的藥物。成無己註解說:用甘味藥緩和,用辛味藥發散。這是卷首第一方,然而五行中卻缺少了兩種味道,這是為什麼呢?

葛根赤芍、葛根、蔥白生薑、桂枝、麻黃、甘草、大棗。古時芍藥赤白不分,而傷寒方亦從無用赤芍者。彼之改白為赤者,蓋俗醫每以白芍為收斂之品,不宜用於疏表之方也。然則桂枝湯亦用赤芍耶?葛根湯中並無蔥白,《傷寒論》中惟少陰經中白通湯等三四方溫散腎邪用之,與陽明無涉也。治陽明胃經目痛,鼻乾,不寐。如有惡寒證,本方加麻黃;惡風加桂枝。如正陽明腑病,不惡寒,有汗而渴,當用白虎湯。正陽陽明腑病,是胃家實也,承氣湯主之。仲景論之甚明。若白虎則治陽明經汗出煩渴之證,與腑病迥別。此最大關節,經文鑿鑿,誤治立死矣!

白話文:

葛根湯 中包含赤芍藥、葛根、蔥白、生薑、桂枝、麻黃、甘草和大棗。

過去,芍藥並不區分赤色和白色,而在傷寒方中也從未使用過赤芍藥。有人將白芍藥改為赤芍藥,可能是因為民間醫生常常認為白芍藥具有收斂作用,不適合用於使肌表疏散的方劑。然而,桂枝湯中使用了赤芍藥嗎?

葛根湯中並不存在蔥白,《傷寒論》中只有少陰經中的白通湯等三四個方劑為了溫散腎氣而使用了蔥白,這與陽明經無關。

此方用於治療陽明胃經引起的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和失眠。如果有惡寒症狀,在基本方劑中加入麻黃;惡風症狀加入桂枝。如果確實是陽明腑病,沒有惡寒、有汗並且口渴,應使用白虎湯。陽明腑病是指胃中實熱,應使用承氣湯治療。仲景關於這一點的論述非常明確。白虎湯則用於治療陽明經出汗煩渴的症狀,與腑病完全不同。這是至關重要的區別,經文中有明確記載,誤治會危及生命!

柴胡湯,治少陽膽經耳聾,脅痛,寒熱往來,口苦。柴胡黃芩、甘草。小柴胡只載三味,遺去人參半夏、薑、棗四味,全不成方,最為怪誕。蓋小柴胡之得名,專以有人參也,用大黃則為大柴胡矣。今去人參已失原方之義,況並去半夏之辛散以治煩嘔,去薑、棗之甘辛以和營衛,而只此三味,何以治少陽諸證耶?此經無出入路,不可汗下,止有此湯和解之。如兼陽明證,本方加葛根、芍藥。如尚有惡寒等證,用大柴胡湯,惡寒,則病尚在表,大黃豈可輕用。惟往來寒熱,則可用耳。兼表兼下。

白話文:

小柴胡湯

用於治療少陽膽經引起的耳聾、脅痛、寒熱往來和口苦等症狀。

組成成分:柴胡、黃芩、甘草。

小柴胡湯只記載了三味藥材,遺漏了人參、半夏、薑、棗四味,導致方子不完整,十分奇怪。小柴胡湯之所以得名,正是因為它含有「人參」;如果使用了大黃,就會變成「大柴胡湯」了。現在去掉了人參,已經失去了原方的意義。而且還去掉了具有辛散功效的半夏(用於治療煩嘔),去掉了具有甘辛功效的薑和棗(用於調和營衛),只留下這三味藥材,如何能治療少陽諸證呢?

根據經文的記載,此病症不能通過發汗或瀉下等方法進行治療,只能使用此湯來調和。如果同時有陽明經證,則在原方中加入葛根和芍藥。如果還有惡寒等症狀,則使用大柴胡湯。惡寒說明病症還在體表,此時不能輕易使用大黃。只有當寒熱往來時,才能使用大柴胡湯。這個方子既可以治療表證,也能治療裡證。

大柴胡湯,表證未除,而里證又急,汗下兼行。柴胡、黃芩、芍藥、半夏、人參、大黃、枳實。大柴胡本無人參,偏加入人參。小柴胡原有人參,偏去人參。變亂古方,是何肺腸?

白話文:

大柴胡湯適合表證(身體外部的症狀)未完全消除,但裡證(身體內部的症狀)又很急迫的情況,同時有出汗和腹瀉的表現。其組方包括:柴胡、黃芩、芍藥、半夏、人參、大黃、枳實。

但原先的大柴胡湯配方中並沒有人參,現在卻特別加入了人參。而原先的小柴胡湯配方中有人參,現在卻把人參拿掉了。這種變更古方的做法,讓人費解。

白虎湯,治身熱,大渴而有汗,脈洪大者。如無渴者,不可用此藥,為大忌。倘是陰虛發熱,服之者死。若五六月暑病者,必用此方,又當審其虛實。石膏知母、甘草、人參、竹葉糯米。此又矇混之極者。白虎湯治陽明外熱之證,只有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至煩渴甚者,用白虎加人參湯,又是一方。至於人參、竹葉同用,又是竹葉石膏湯中之藥,俱不得竟指為白虎湯也。至以糯易粳,尤為不典。

白話文:

白虎湯

治療症狀: 全身發熱,極度口渴,出汗,脈搏強大有力。

禁忌: 不口渴者不可服用此藥,否則會造成嚴重後果。若為陰虛發熱者,服用後會死亡。

注意事項: 用於五、六月夏季的暑熱疾病時,必須確定患者體質是虛証還是實証。

正確組成: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共四味藥。

備註:

以下是錯誤的組成:

  • 加入人參和竹葉:屬於「竹葉石膏湯」中的藥物,不能混稱為白虎湯。
  • 使用糯米代替粳米:不合乎古方記載。

正確使用方法:

  • 口渴極度者,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另為一方藥物。

小承氣湯,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脹滿悶,病在太陰。無表證,汗後不惡寒,潮熱狂言而喘者,此又大誤害人者。太陰病皆屬寒邪,《傷寒》太陰全篇無純用寒下之法,即有用大黃者,亦與桂枝同用,謂之溫下,一用寒涼必斃,此第一大關節也。乃以此為太陰之藥,豈不誤極。蓋小承氣乃陽明正藥,正與太陰相反,況太陰病豈有汗後潮熱、狂言等證?真乃自得狂疾,發此狂談也。大黃、厚朴、枳實。

白話文:

小承氣湯,適用於持續六、七天未排便,腹部脹滿悶脹,病因位於脾胃虛寒(太陰)。

若患者沒有表證(例如無發燒、怕冷等),出汗後也不會怕冷,卻出現潮熱、胡言亂語、喘息等症狀,那麼使用小承氣湯將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太陰病(脾胃虛寒)的病因都屬於寒邪,在《傷寒論》中,針對太陰病的治療,沒有使用純寒下(瀉下)的方法。即使使用了大黃(瀉下藥),也是與桂枝(溫熱藥)搭配使用,稱為「溫下」。只使用寒涼瀉下藥物,必定會導致死亡,這是第一個重要的關鍵。

但是,有人卻將小承氣湯當作治療太陰病的藥物,豈不是錯得離譜?因為小承氣湯是陽明病(胃熱腸燥)的正方,與太陰病剛好相反。而且,太陰病患者怎麼可能有出汗後潮熱、胡言亂語等症狀?這簡直是作者自己得了狂疾,才發出這樣的狂言。

小承氣湯配方: 大黃、厚朴、枳實。

大承氣湯,治陽明、太陰譫語,太陰無用承氣法,辨在前。五六日不大便,腹滿煩渴。並少陰舌乾口燥,日晡發熱,少陰並無日晡發熱之證,日晡發熱者,陽明也。脈沉實者,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白話文:

大承氣湯,用於治療陽明、太陰引起的胡言亂語。太陰證不適用承氣法,詳情見前文。患者五六天沒有大便,腹部脹滿,煩躁口渴。同時伴有少陰證的舌頭乾燥、口喉乾燥,日落後發熱。少陰證通常不出現日落後發熱的症狀,出現這種症狀的可能是陽明證。脈搏沉實的,可以使用大黃、厚朴、枳實、芒硝這些藥物。

四逆散,治陽氣亢極,此是熱邪漸深至於少陰,壅遏經絡,故用此以宣通之。若雲陽氣亢極,則惟有急下之法,四逆諸品何能愈之。故成無己云:邪在三陽則手足熱,在太陰則手足溫,在少陰則熱漸深,手足逆而不溫也。用四逆散以散傳經之熱,此為正解。血脈不通,四肢厥逆,在臂脛之下。若陰證,則上過乎肘,下過乎膝,以此為辨也。柴胡、芍藥、甘草、枳實。

白話文:

四逆散的

四逆散用於治療陽氣過盛,這是因為熱邪漸漸深入體內,達到少陰的程度,導致經絡壅塞。因此,使用此藥來疏通經絡。

有些人認為陽氣過盛時,只需要瀉下之法,四逆散等藥物根本無法治癒。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成無己說:邪氣在三陽經時,手腳會感到發熱;邪氣在太陰經時,手腳會溫暖;邪氣在少陰經時,熱度會逐漸加深,手腳會發涼而不溫暖。此時使用四逆散來疏散傳達到經絡的熱邪,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血脈不通,四肢發冷,情況會發生在手臂和大腿以下。如果是陰證,則上肢會超過肘部,下肢會超過膝蓋。以此來區分。

四逆散的組成有柴胡、芍藥、甘草、枳實。

仲景《傷寒論》中諸方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減一字。猶之錄六經四子語,豈可擅自刪改,將杜撰之語亂入耶?惟臨病增減,未嘗不可因證出入。若抄錄古方,先為變易,仍指為某方,則大亂之道矣。此人凡引錄唐宋諸方,皆非原本其方,本非聖經,姑不置辨。乃漢以前諸方,歷古無人敢易一字,而錯誤如此,則後人以偽傳偽,全失制方之義,為害不小矣。

白話文:

仲景的《傷寒論》中每個字都是重要的準則,不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就像抄寫經典書本,怎麼可以擅自刪改,將臆測的話混進去呢?只有在臨牀上根據病人的情況增減藥物,纔是可以的。如果抄寫古方,先改動了內容,卻依然說是某個古方,這會造成很大的混亂。這個人所引用唐宋時期的藥方,都不是原本的藥方。這些藥方本來就不是聖賢所寫,暫且不討論。可是,漢代以前流傳下來的藥方,歷朝歷代都沒有人敢改動一個字,而現在竟然出現這樣的錯誤,後人又以錯誤的藥方傳播,完全喪失了配製藥方的意義,危害不小。

初病無熱,便四肢厥冷,或胸腹中滿,或嘔吐,腹滿痛,下痢,脈細無力,此自陰證受寒,即真陰證,非從陽經傳來,便宜溫之,不宜少緩。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治宜四逆湯。此又亂道之至者。

白話文:

在剛發病的時候,沒有發熱,但四肢卻發冷,或者胸腹感到飽脹,或者嘔吐、腹脹疼痛、腹瀉,脈搏細小無力,這種情況屬於陰證受寒,是真正的陰寒證,不是從陽經傳來的,應該及時溫暖身體,不能稍有遲疑。《黃帝內經》說:發熱惡寒的是陽證。沒有發熱但惡寒的是陰證。應使用四逆湯治療。那些把陰證當成陽證治療的,將會造成嚴重的錯誤。

發熱二句,《傷寒論》開卷即載,乃指傷風、傷寒而言,人人皆見,何嘗以無熱句為陰證耶?無熱惡寒乃太陽經,宜麻黃湯發汗之證,四逆湯乃太陰、少陰經,宜溫里之證,遠隔三四經,將治宜四逆湯連屬上文,治正相反,一投即斃,可恨極矣。腹滿腹痛,皆是陰證,只有微甚不同,治難一概。

白話文:

《傷寒論》一開始就提到「發熱」,指的是傷風、傷寒,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怎麼會有人把「沒有發熱」當作是陰證呢?

如果沒有發熱,但惡寒的話,這是太陽經的證候,應該服用麻黃湯發汗。四逆湯是適用於太陰、少陰經的證候,應該溫暖身體。

太陽經和太陰、少陰經差了三四個經絡,把應該用四逆湯的證候,錯誤地和上文連接在一起,治療方向完全相反,一用錯藥就會致命,真是令人痛恨啊!

腹滿、腹痛都是陰證,只是嚴重程度略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腹痛不大便,桂枝芍藥湯;腹痛甚,桂枝大黃湯。此又殺人之術也。仲景治太陰條中雲:大實痛者,桂枝大黃湯主之。此乃傳經熱邪,陷入太陰,故兼表兼下。若以之治直中純寒之證而用大黃,則寒邪益陷而下脫,其危可立待也。若自利腹痛,小便清白,宜溫中。理中、四逆,看微甚用,輕者五積散,重者四逆湯。

白話文:

腹痛不出大便

腹痛不嚴重,可用桂枝芍藥湯。

腹痛劇烈

腹痛非常劇烈,可用桂枝大黃湯。

但這也是一種致命的做法。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治療太陰條中病(腹痛):發作劇烈,並伴有大便祕結,可用桂枝大黃湯。這是因為熱邪從經絡傳入太陰經,導致表證和裡證同時存在。

如果用它來治療完全由寒邪引起的腹痛,使用了大黃後,寒邪會進一步加重,導致下脫(大便失禁),情況非常危急。

腹瀉兼腹痛

如果同時出現腹瀉和腹痛,小便清澈,應溫暖中焦。

具體用理中湯還是四逆湯,要根據病情輕重決定,輕者可用五積散,重者用四逆湯。

無脈者,通脈四逆湯,使陰退而陽復也。

予又有說焉,若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讀丹溪書而不讀薛氏書,則真陰真陽不明,而殺人亦多矣。此又隨口亂道矣。豈有仲景不知內傷,東垣不知陰虛之理?至真陰真陽則尤為邪說。從古無真陰真陽之論,此乃薛氏自創之邪說。

白話文:

我還有一番見解:如果你只讀《傷寒論》,而不讀《東垣十論》,那麼你對內傷的病理就不會瞭解透徹,就會害死很多人。如果你只讀《東垣十論》,而不讀《丹溪心法》,那麼你對陰虛的病理就不會瞭解透徹,也會害死很多人。如果你只讀《丹溪心法》,而不讀薛己的著作,那麼你對真陰真陽的病理就不會瞭解透徹,也會害死很多人。這些都是信口雌黃的胡說八道。難道張仲景不知道內傷的道理,東垣不瞭解陰虛的病因?至於真陰真陽的說法更是邪說。自古以來就沒有真陰真陽的說法,這是薛己自創的邪說。

已前諸公豈能預料後世有創造邪說之人,而先講明之耶。蓋仲景論傷寒,則說傷寒,傷寒中何得以內傷立論?東垣論內傷,則說內傷,內傷中何得以陰虛立論?丹溪論陰虛,則說陰虛,陰虛中何得以真假立論?彼所謂真者,指腎中之陰陽也。然謂五臟各有陰陽則可,謂腎為真,余為假則不可。

白話文:

從前的醫家們怎麼能預料到後世會有人創造出邪門歪道的理論呢?所以他們事先也沒有對此加以說明。張仲景討論傷寒時,只專注於傷寒,傷寒之中怎麼能用內傷的論點呢?劉河間討論內傷時,只專注於內傷,內傷之中怎麼能用陰虛的論點呢?朱丹溪討論陰虛時,只專注於陰虛,陰虛之中怎麼能用真假來區分呢?他說的那個「真」,是指腎臟中的陰陽。然而,說五臟各含有陰陽,這還可以接受;但說腎是「真」,其餘都是「假」,這就不對了。

東垣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世間內傷者多,外感者間而有之。此間字當作五百年間出之間,甚言其無外感也。明明云邪之所湊,乃云非外感,則邪是何邪,湊將安湊耶?若五百年間出之間,則是千中無一。直云內傷中無傷寒可矣,何以又入傷寒條內耶?東垣《脾胃論》與夫《內傷外感辨》,深明飢飽勞逸發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東垣原指內傷之類傷寒者,不可從傷寒治,並非指天下之傷寒,皆內傷也。

白話文:

東垣說:病邪入侵的地方,其正氣必定虛弱。當今社會,內傷的人多,外感的人很少。這裡的「間」字應該理解為「五百年間出之一間」,這是強調幾乎沒有外感的情況。東垣明明說病邪入侵的地方,卻又說不是外感,那麼,這「邪」是什麼「邪」?「湊」又是以什麼方式「湊」呢?如果說「五百年間出之一間」,那就等於說一千人中只有不到一個人會外感。那乾脆直接說內傷中沒有傷寒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把它歸入傷寒條目中呢?東垣在《脾胃論》和《內傷外感辨》中,明確指出飢飽勞逸導致發熱等症狀,都是內傷,都是類似的傷寒,並且嚴厲告誡不能用汗法和瀉法。東垣原本的意思是,那些類似傷寒的內傷不能按傷寒治療,並不是說天下所有的傷寒都是內傷。

引書失旨,自誤誤人。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外感多而內傷少者,溫補中少加發散,以變證一方為主,加減出入。如內傷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以本方加桂枝;兼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查東垣《脾胃論》調中益氣條下,並無此等加減法,不知出於何書。

白話文:

錯誤引用醫書,會誤己誤人。有些人認為內傷多,外感少,所以只要溫補,不必發散。但實際上,外感多而內傷少的情況也常見,在溫補的同時,應少量加入發散藥,根據不同的證狀加減藥物。例如,內傷合併風邪的患者,可在方劑中加入麻黃;合併風寒的,加入桂枝;合併暑熱的,加入黃連;合併濕氣的,加入羌活。查閱東垣《脾胃論》的「調中益氣條」,並沒有這些加減法,不知道出自哪本書。

當時方法之亂,原自東垣啟其端,然尚不至如此之甚。總之,治病必求其本,一病自有一方,自然隨手皆效。必立一方以治盡天下之病,開簡便之路,為下愚立法,則必自陷於下愚之境。蓋醫者,人命所關,固至難極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為之也。實萬世無窮之利,東垣特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

白話文:

從來沒有陽虛而發熱的。醫書中說:陽氣虛弱會產生外寒。沒有聽說過陽虛反而發熱的。如果是陽虛外越的症狀,那就屬於另一類疾病了,治療方法與補中益氣完全相反,貿然使用升柴湯就會致人於死地。不過,世間真正因為陰虛而發熱的病人,大約佔了百分之六七十,其症狀跟傷寒非常相似,傷寒病人的桂枝證和麻黃證都俱全,難道陰虛發熱的症狀也會與此類似嗎?這簡直是怪誕之談。相反的,這些病人卻得不到應有的診治,為什麼呢?現在的人一見到發熱,就說:這是傷寒,必須用發散的藥物。用發散的藥物治療後病人死去,他們就說:傷寒治療方法已經用盡了,怎麼辦呢?

陽虛發熱,從來所無。經云:陽虛生外寒。未聞陽虛反發熱者。若陽虛外越之證,則又是一類,正與補中益氣治法相反,投升柴即死也。然世間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傷寒,桂枝、麻黃二證俱在,豈有陰虛發熱而類此者。真怪談也。反不論及,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法已窮奈何。

豈知丹溪發明之外,尚有不盡之旨乎!予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大劑,一服即愈。若繫有外邪者,服六味未必即死,而病必無愈期。余見此等誤治而遷延以死者,不可勝計,所以痛心疾首而批此書。若其偶愈者,則必其邪氣甚微,兼有浮火之人耳。

白話文:

難道丹溪醫生發現的醫理之外,還有更深奧的道理嗎?我曾經遇到一位陰虛發熱的患者,他發高燒、臉通紅、口渴、煩躁,我給他服用了六味地黃丸,一次就痊癒了。但如果患者還有外感邪氣,服用六味地黃丸可能不會立即好轉,而且病情也不會好轉。我見過太多這樣的誤治而延誤醫治而死亡的患者,所以痛心疾首,因此寫了這本書。那些偶爾治癒的患者,一定是邪氣很輕,同時還有浮火的患者。

如見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燥極,或欲飲而反吐,即於六味湯中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下咽即愈。此陽虛之證,附、桂原不禁用。但或邪氣未盡,則熟地、五味、萸肉俱能留邪為害也。且舉傷寒口渴一證言之,邪熱入於胃腑,消耗津液故渴,恐胃汁干,急下之以存津液。

白話文:

如果看到下半身發冷腳冰冷,上半身極度口渴口燥,或者想喝水但又吐出來,可以在六味湯中加入肉桂和五味子,症狀嚴重時,再加入附子,喝下溫熱的藥液,就會痊癒。這是陽虛的證狀,附子、肉桂本來是不可以亂用的。但如果體內邪氣尚未完全清除,熟地、五味子、萸肉都有可能讓邪氣殘留危害身體。再以傷寒口渴為例,邪熱侵入胃部,耗損津液,所以口渴,擔心胃液乾涸,所以要趕快讓藥物進入體內,保存津液。

其次者,但云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多與,並無治法,縱有治者,徒知以芩、連、知、柏、麥冬、五味、天花粉,甚則石膏、知母以止渴,此皆有形之水以沃無形之火,安能滋腎中之真陰乎?若以六味地黃大劑服之,其渴立愈,何至傳至少陰,而成燥實堅之證乎!口渴宜下有二證,一則熱邪在陽明,一則熱邪傳少陰,下之所以驅邪使出也。

白話文:

其次,只說口渴的人不能不給水喝,但不能給得太多,沒有治癒的方法。即使有治法,也只知道用黃芩、連翹、知母、柏子仁、麥冬、五味子、天花粉,嚴重的情況下用石膏、知母來止渴。這些都是有形的液體用來澆灌無形的虛火,怎麼能滋養腎中的真陰呢?如果用六味地黃丸大劑量服用,口渴症狀會立即好轉,怎麼會傳到少陰,變成燥熱、堅硬的病症呢?口渴需要瀉下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熱邪在陽明經,一種是熱邪傳到少陰經。瀉下的目的就是驅邪除熱。

若以熟地、萸肉補之、斂之,安有不死者?況六味為腎經滋補之藥,當邪火未入少陰之時,反引入少陰,使邪氣斂藏而無出路,從此之後雖小疾亦無愈期,而多變證矣。近日庸醫凡遇有邪而用此藥者,以後百藥不效。不咎其用六味之害,反以為曾用過六味而猶不效,真絕證也。

白話文:

如果用熟地和萸肉來滋補和收斂,哪有不會死的?更何況六味地黃丸是補腎的藥物,在邪火還沒進入少陰經時,反而將它引入少陰經,讓邪氣隱藏起來而無法排出,從此以後即使是輕微的疾病也無法痊癒,還會出現許多併發症。最近庸醫凡是遇到有邪氣的患者就用這種藥物,之後其他藥物都無效。他們不責怪自己使用六味地黃丸的害處,反而認為患者曾用過六味地黃丸卻仍無效,是絕症。

嗚呼!傷哉。既成燥實堅之證,仲景不得已而以承氣湯下之,此權宜之霸術,然諄諄有虛人、老弱人之禁,故以大柴胡代之。八味湯即仲景之方也,去桂、附而為六味,諒亦可深思而得之,乃計不出此而造承氣之霸術,又自知此方之為害,造大柴胡代之,仍就不離大黃等峻藥,其譏訕仲景之愚昧,誤人如此。嗚呼!下愚之無忌憚,至於此極。

白話文:

真正精神錯亂的人本來就不值得去辨論,所以那些辨論的人,是天下間稍微有點頭腦的人,也被迷惑而不去查明真相。陶華認為六一順氣湯可以代替六味地黃湯,難道六一順氣湯和六味地黃湯一樣平淡嗎?用六一順氣湯代替六味地黃湯而治癒了病人,喪失的益處也很多。況且治癒不了的又有八九成啊。還有一個不明白六味地黃湯的。當時如果多用六味地黃湯,大劑量服用,即使見效較慢,其益處也是無窮的。如果是真正的傷寒病,病人早就死了。

真病狂之人本不足與辨,所以辨者,為天下有一隙之明者,亦為所惑而不察也。陶氏以六一順氣湯代之,豈以二湯為平易乎?代之而愈,所喪亦多矣。況不愈者十之八九哉。又一不知六味者。當時若多用六味地黃飲子,大劑服之,取效雖緩,其益無窮。果系傷寒,死不旋踵耳。

況陰虛發熱者,小便必少,大便必實,其上證口渴煩躁,與傷寒無異。云與傷寒無異,則實非傷寒矣,前後背謬如此。彼之承氣者,不過因亢則害,下之以承真陰之氣也。真陰之氣,如何承?夢話也。予今直探其真陰之源而補之,如亢旱而甘霖一施,土木皆濡,頃刻為清涼世界矣,何不可哉。

白話文:

如果出現陰虛發熱的情況,小便一定會減少,大便肯定會乾燥。上側出現口渴煩躁的症狀,與傷寒沒有什麼區別。雖然說跟傷寒沒有什麼區別,但實際上並非傷寒,前後矛盾到這種程度。那些使用承氣湯的人,不過是認為亢盛就會受到傷害,而使用承氣湯來幫助真陰之氣運轉。真陰之氣怎麼能夠承載?這簡直是夢話。我現在直接探究真陰之氣的根源,然後進行補充。就好比久旱之後,一場甘霖降下,土地和樹木都得到了滋潤,瞬間就變成了一個清涼的世界,這有什麼不可的呢?

況腎水既虛矣,復經一下之後,萬無可生之理,如果腎虛之證,則絕不是傷寒,仲景從未嘗以承氣治虛勞。如系傷寒,則仲景當日用承氣亦不一矣,竟無一生者耶。慎之慎之。吾為此懼,故於補天要論中詳言之。

白話文:

況且腎水既然已經虛弱,再服用承氣湯後,萬萬沒有痊癒的可能性。如果說是腎虛證,那麼肯定不是傷寒,仲景從未曾使用承氣湯治療虛勞症。如果是傷寒,那麼仲景當天服用承氣湯也不止一例,難道就沒有人痊癒嗎?謹慎再謹慎。我因此感到恐懼,所以《補天要論》中詳細說明這一點。

合而言之,真知其為陽虛也,則用補中益氣湯。陽虛者最懼越上為害,反用升、柴以提之,乃速之死也。東垣制此方,為胃陽下陷而設,非泛指陽虛也。如此誤解,即東垣亦不瞑目於地下矣。真知其為陽虛直中也,則用附子理中湯。真知其為陰虛也,則用六味腎氣湯。如有邪不得用。

白話文:

綜合來說,如果確知患者是陽氣虛弱,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陽氣虛弱最怕氣往上沖造成危害,如果反過來使用升麻、柴胡等藥物來提氣,就會加速患者死亡。東垣先生制定這個藥方,是為了治療胃陽下陷的情況,而不是指所有的陽氣虛弱。如果誤解了這一點,恐怕即使東垣先生在九泉之下也會無法安息。如果確知患者是陽氣虛弱直接從中間造成,就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如果確知患者是陰氣虛弱,就可以使用六味腎氣湯。如果還有邪氣,就不能使用這些藥方。

真知其為陰虛無火也,則用八味腎氣湯。有邪亦不得用。其間有似陰似陽之假證也,則用寒因熱用之法從之,不可少誤。惟以補正為主,不可攻邪,正氣得力,自然推出寒邪,汗出而愈。前此泛說不辨邪之有無,已屬糊塗。此處直云不可攻邪,竟不論何經傷寒,只將六味、八味二方大劑與服,使熟地、桂附等,發汗而愈,將仲景當日一片苦心,千年奉為章程者,一齊抹卻。下愚之無忌憚至此而極,可悲也夫。

白話文:

如果真正明白是陰虛無火,就使用八味腎氣湯。如果有邪氣,也不能使用。其中有假象,看起來像是陰虛,但其實是陽虛,就使用由寒導致熱的方法,不可有絲毫差錯。主要以補氣養正為主,不可攻邪。正氣得到幫助,自然會將寒邪排出體外,出汗後就會痊癒。前面泛泛而談,不區分有無邪氣,已經很糊塗了。這裡直接說不可攻邪,完全不考慮傷寒屬於哪個經絡,只開立六味或八味藥方大劑量服用,讓熟地、桂附等藥物發汗而痊癒,把仲景當年的良苦用心,千年來奉為準則的,全部抹掉了。愚昧無知的人膽敢到這個地步,真是可悲啊!

攻之一字,仁人之所惡也。養奸豢盜,仁政然乎?百戰百勝,戰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曰:善戰者服上刑。傷哉仲景,殺無赦矣。

白話文:

呂氏說:「正氣得力二句,道理清晰妙絕,與景嶽的論述對照來看,更能理解『自然』二字的妙處。這論述來自東垣的『補中益氣論』。」這種消滅天理的論調,只有他能心領神會並讚賞至此,可見他的胸襟也不一般。

呂氏曰:正氣得力二句,灼然妙理,與景岳論參看,更明自然二字妙甚,從東垣補中益氣論來。此等絕滅天理之談,獨有會心讚歎如此,其肺腸亦不可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