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台逸士超

《醫餘》~ 治術篇下 (12)

回本書目錄

治術篇下 (12)

1. 治術篇下

又曰。先生既來。曾不發藥乎。彼所小言。盡人毒也。(列禦寇篇)

發宣也。乃不宜發石之言乎。怪而問之也。列子黃帝篇。發作廢。廢置也。亦通。張湛曰。曾無善言以當藥石也。

又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耶。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同上)

醫之諛媚貪利。古尚有如此者。韓非子備內篇曰。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嗚乎。今之釣名貪利者。亦獨何心乎。

白話文:

治術篇下

有人說:「先生您來了,怎麼沒開藥方呢?」對方輕描淡寫地說:「那些話,都是毒藥啊!」(出自《列禦寇篇》)

意思是說,那些話語具有宣洩、發洩的作用,所以不應該說那些傷人的話。有人感到奇怪,於是問他。 (出自《列子黃帝篇》)「發作廢」中的「廢」,指廢棄、停止的意思,這裡也通用。「發作」指疾病的發作。張湛注釋說:「根本沒有好的話語可以比得上藥石的療效。」

也有人說:「秦王生病了,召來治療癰瘡腫毒的醫生,賞賜一輛車;治療痔瘡的醫生,賞賜五輛車。治療的部位越低,賞賜的車輛越多。您是治療痔瘡的嗎?為什麼賞賜的車輛這麼多呢?您可以走了。」(出自同一篇章)

醫生阿諛奉承、貪圖利潤,古時候就有這種情況。《韓非子·備內篇》說:「醫生善於吮吸別人的傷口,含著別人的血,並不是因為骨肉至親,而是因為有利可圖。唉!現在那些沽名釣譽、貪圖利潤的醫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心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