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餘》~ 序
序
1. 序
自吉益東洞倡我醫復古之學。而世醫肇知用長沙之方法矣。夫復古之學,實發於周漢之醫說。周漢之醫說得復古之學,而後其義益明。是東洞所以曩有古書醫言之著也。尾臺士超繼之,撰醫餘三卷。周官漢史以至諸子有言涉醫者,靡不鈔錄。每遇會意處輒加評語,附箋註。士超以古人之學,
行古人之術,老而益勤,學與術化。故周漢之醫說,即士超之醫說。世之目無簡冊護拙古方者,與夫一知半解捏造成篇者,聞士超之風可以省悟矣。聞士神之師傳岑氏之業,岑氏出於東洞之門,此其學術淵源所由。及業之成,乃有藍青冰寒之稱,蓋不誣也。初予與淺田識此黑田子友為文字交,
因二子以知士超。識此子友少於予數歲,士超年次最長,而毫無衰憊之氣。近日西洋醫方盛行於世,唱古方者寥寥鮮聞,而士超雄視於其間,矯不相下,殆所謂巋然魯靈光者也。予則老憊日加,不能復讀書作文,視三子勤勵不已,各有撰述,能無愧於懷乎哉。而士超不以為無狀,
屬序於予,固辭不得,乃弁詹言云。
文久二年壬戌季秋中浣拷窗拙者多村直寬識
白話文:
[序]
自吉益東洞倡導我等回歸中醫古法,世間的醫者開始學習使用張仲景(長沙)的治療方法。所謂的復古學問,實際上源自於周朝和漢朝的醫學理論。周漢時期的醫學理論因為復古學問的發揚而更顯明朗,這也是吉益東洞過去著有《古書醫言》的原因。尾臺士超繼承了他的思想,編寫了《醫餘》三卷,從《周禮》、《漢史》到諸子百家,凡是有涉及醫學的論述,他都抄錄下來。遇到有感觸的地方,他總是會加上自己的評語和注釋,顯示出他對古人的學問和技術的尊重。
士超先生年紀越大,越發勤奮,他的學問和技藝融為一體。因此,周漢時期的醫學理論,就是士超先生的醫學理論。對於那些不讀書、不懂古方的人,以及那些略懂皮毛卻妄自造作的人來說,聽到士超先生的事跡應該能有所醒悟。聽說士神先生師承岑氏,而岑氏又是出自吉益東洞門下,由此可見他的學術淵源。待他學業有成,就有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美譽,這絕非虛言。我最初認識淺田,是通過這位名叫黑田子友的朋友,我們文字上的交流讓我得以瞭解士超先生。黑田子友比我年輕幾歲,士超先生年齡最大,但他一點都沒有疲倦的樣子。近來,西方醫學在世間流行,倡導古方的人越來越少,但士超先生依然堅定地站在其中,毫不退讓,就像那巍然屹立的魯靈光殿一樣。而我卻越來越感到老態龍鍾,無法再閱讀書籍,寫作文章。看著他們三人勤勉不已,各自都有著作,我心中怎能不感到羞愧呢?然而,士超先生並不認為我無能,反而請我為他的書寫序,我推辭不過,只好在此獻上我的愚見。
文久二年壬戌季秋中浣拷窗拙者多村直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