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青囊瑣探》~ 自序
自序
1. 自序
夫春去秋來。歷萬古常新者。天地之景象也。澄心凝思。眇眾慮著書者。學志之胸懷也。是故雖萬歲後。著書之事無盡者。與春秋花月之年年新者奚異焉。余壯歲聚所發明經驗之理法。已成數卷。題為青囊瑣探。將厄黎棗而未果矣。後觸事廣之。累月積年。筆新得者。竟獲為十餘卷。
因釐為五集。以類命名。其如傷寒啟微。產科發蒙。已刻而問於世。今如此集。則錄耳聞目睹偶有觸發者。詹詹小言。蓋是媵說脞記之類。或恐來人之嗤笑。然其間存人情之所不能免。及理法之有灼驗者。此亦所以學者之胸懷。與天地之景象俱同。而日新無盡也。
享和改元白雞春二月十三日鶴陵片倉元周撰並書
白話文:
[自序]
春天去了,秋天來了,經歷萬古卻始終保持著新意的,是天地之間的景色。當我們靜下心來,集中精神,摒除雜念專心寫書的,這就是學者心中的抱負。因此,即便是在萬年之後,寫書這件事依然不會結束,就跟每年都會更新的春花秋月沒有什麼不同。
我在壯年時,將自己所發明和經驗的醫理法則整理成冊,已經編成了好幾卷,命名為《青囊瑣探》。原本打算要付梓刊印,但最後未能實現。後來,隨著接觸的事物增多,我逐月逐年地把新得到的知識記錄下來,最終竟得到了十多卷。
於是,我將它們分為五集,按類別命名。像《傷寒啟微》、《產科發蒙》已經出版面世。如今這本集子,則是紀錄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偶有所感觸的醫學知識。這些零星的小論,大概就像隨筆或雜記。或許會遭人嗤笑,但在其中,卻包含了人性無法避免的情緒,以及確鑿有效的醫理法則。這也正是學者的胸襟,跟天地的景緻一樣,能夠日新月異,永無止境。
享和改元白雞春二月十三日,鶴陵片倉元周撰寫並書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