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肱漫錄》~ 折拔漫錄小引
折拔漫錄小引
1. 折拔漫錄小引
古人云「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意在濟世也。予少年病羸徽纏,一二十年備嘗諸苦,少不知醫多誤藥,苦乃彌甚。當茹茶時,苦極而悔,悔極而恨,惝恍侘傺,幾濱於死。私自矢曰:「吾病得愈,吾年得老,必揭此以告同患者,使毋蹈予之覆轍。有所苦,隨筆記之,久而成帙,迨後病得漸瘥,更得致身雲路,碌碌世緣,未暇間此,且念吾年未老,閱歷未深,恐識見尚有誤以誤人,姑笥而藏之。
今歸田無事,年已六十矣,閱歷深、識見定矣,庶可災梨以告同患乎,乃搜故簏所存,而益以近記,題曰:《折肱漫錄》,蓋取三折肱成良醫之義,一曰養神、一曰養形、一曰醫藥,非身所親歷、口所親嘗、目所親睹,都不敢混載以欺人。蓋予生平凡方書所載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載之藥亦十嘗四五,夫豈剿陳言、拾道聽,以侈觀覽者。
予官雖不甚顯,而宦轍所到,必孜孜以利濟為事,今梓是編亦一片婆心所使,上不能為良相,而頗存良相之心;下不能為良醫,而略明良醫之道云爾。
祟禎乙亥菊月胐樂白道人黃承吳題於樂白軒
黃履素,前明萬曆丙辰進士。幼而賦質虛弱,年至七十餘歲,自云藥品十嘗四五,則一生無日不在病中矣。有妄投峻劑為醫誤者,有調理不善而自誤者,歷驗親切,遂著《折肱漫錄》一書,一則曰「養神篇」、一則曰「養形篇」、「一則曰「醫藥篇」,其意是惕病者之鑑戒,原非為醫家立說也,曾收入《杏林法海書目》中,蓋欲醫與病者皆不可粗忽也,沈存中有五難之說,此非二難乎?如陰虧質弱之人,或一流覽,則病情不致於固結,醫藥不致於輕試,則此書之功亦不淺矣。
但養神篇雖所採皆子史,傍及釋道,其說頗雜,莫如案頭置《鶴林玉露》等書更勝矣,故不刊木。
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古吳瘦樵程永培跋於紫藤花下讀書軒。
白話文:
折拔漫錄小引
古人說:「不能成為好宰相,就做個好醫生。」意思是希望能濟世救人。我年輕時身體虛弱多病,十幾二十年飽受病痛折磨,不懂醫術,又亂服藥,病情更加嚴重。曾經病到極度痛苦的時候,悔恨交加,精神恍惚,幾乎死去。我暗自發誓:如果我的病能治好,能活到老年,一定要把我的經歷告訴同樣的患者,讓他們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於是,我將自己的病痛經歷隨時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寫成了一本書。後來,病情逐漸好轉,我得以步入仕途,但因為公務繁忙,一直沒有時間整理這些記錄。而且,我自覺年紀尚輕,閱歷不足,怕見解有誤,誤導他人,便暫時將書稿收藏起來。
如今我退休歸田,已經六十歲了,閱歷豐富,見解也更加成熟,可以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同病相憐的人了。於是我重新整理以前寫下的筆記,並加入一些近期記錄,取名為《折肱漫錄》,意思是像三次摔斷胳膊才能成為好醫生一樣,希望以此警示世人。書中內容涵蓋養神、養形、醫藥三個方面,凡不是親身經歷、親口品嚐、親眼所見,我都沒有敢胡亂記載,以免欺騙讀者。我一生中,方書上記載的病症,我大概經歷了四五成;本草上記載的藥物,我也大概服用過四五成,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道聽途說,拿來炫耀學識的。
我的官職雖然不算顯赫,但無論到哪裡為官,都盡心盡力為百姓謀利。編寫這本書也是出於一片好心,雖然不能成為好宰相,但心中存有為國為民的理想;雖然不能成為好醫生,但也略懂一些醫學之道。
崇禎乙亥年十月,樂白道人黃承吳撰於樂白軒
黃履素,前明萬曆丙辰科進士。他自幼體質虛弱,活到七十多歲,自稱服用過藥物四五成,可見他一生幾乎都在病痛中度過。他曾因亂用猛藥而誤治,也曾因調理不當而自誤,這些親身經歷促使他撰寫了《折肱漫錄》一書,分為「養神篇」、「養形篇」、「醫藥篇」三部分,其目的在於警示病人,而非為醫家立說。此書曾被收入《杏林法海書目》,目的是希望醫生和病人都不應粗心大意,沈存中說治病有五個難處,而此書則解決了其中兩個難題。對於陰虛體弱之人,如果閱讀此書,就能避免病情加重,避免亂投藥,這本書的功用便非常大了。
只是,「養神篇」雖然所引用的都是子史典籍,也涉及佛道思想,但內容比較雜亂,不如讀《鶴林玉露》等書更好,所以沒有將此篇刻印出版。
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古吳瘦樵程永培跋於紫藤花下讀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