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雜病》~ 第一冊 (2)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2)

1. 中寒

中寒之症,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掉,或洒洒惡寒,或翕翕發熱,或卒然眩暈,身無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異於傷寒何也?曰:傷寒發熱,而中寒不發熱也。仲景於傷寒詳之,而中寒不成熱者,未之及何也?曰:陽動陰靜,動則變生,靜則不變,寒雖陰邪,既鬱而成熱,遂從乎陽動,傳變不一,靡有定方,故極推其所之之病,不得不詳也。

其不成熱者,則是邪中於陰形之中,一定而不移,不移則不變,不變則止在所中寒處而生病,是故略而不必詳也。治之先用酒調蘇合香丸,輕則五積散加香附一錢,麝香少許;重則用姜附湯。若人漸蘇,身體回暖,稍能言語,須更問其別有何證。寒脈遲緊,挾氣帶洪,攻刺作痛,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

挾風帶浮,眩暈不仁,加防風一錢。挾濕帶濡,腫滿疼痛,加白朮一錢。筋脈牽急,加木瓜一錢。肢節疼痛,加桂一錢。亦可灸丹田穴,以多為妙。大抵中在皮膚則為浮,中在肉則為苛為重,為聚液分裂而痛,或痛在四肢,或痛在胸脅,或痛在脛背,或痛在小腹引睪。或經脈引注臟腑之膜原為心腹痛。

或注連於臟腑則痛死不知人。中於筋骨為筋攣骨痛,屈伸不利。中入六腑五臟,則仲景述在《金匱要略》中。所以肺中寒者,吐濁涕。肝中寒者,兩臂不能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而不得轉側,則吐而汗出也。心中寒者,其人苦心中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不言脾腎二臟中寒者缺文也。

然所謂中臟者,乃中五臟所居畔界之郭內,阻隔其經,臟氣不得出入故病,若真中臟則死矣。《永類鈐方》云:肝中寒,其脈人迎並左關緊而弦,其證惡寒,發熱面赤,如有汗,胸中煩,脅下攣急,足不得伸。心中寒者,其脈人迎並左寸緊而洪,其證如噉韭虀,甚則心痛掣背,惡寒,四肢厥,自吐,昏塞不省。

脾中寒,其脈人迎並右關緊而沉,其證心腹脹,四肢攣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秘或泄。肺中寒,其脈人迎並右寸緊而澀,其證善吐濁,氣短不能報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腎中寒,其脈人迎並左尺緊而滑,其證色黑氣弱,吸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拘疼,昏不知人。治當審微甚,甚則以姜附湯為主,微則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附子五積散。

臍腹痛,四肢厥,附子理中湯、姜附湯。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朮,入心加茯苓。

白話文:

中寒症狀表現為身體僵硬,口不能言,或四肢顫抖,或怕冷發抖,或忽冷忽熱,或突然頭暈目眩,且無汗,這是寒邪入侵所致。它與傷寒有何不同?傷寒會發熱,而中寒則不發熱。張仲景對傷寒論述詳盡,但對中寒不發熱的情況卻未提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陽氣活動,陰氣靜止,活動則產生變化,靜止則無變化。寒邪雖然屬陰,但積鬱久了也會化熱,從而影響陽氣活動,傳變多樣,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因此必須詳細探討其病理變化。

不發熱的中寒,是因為寒邪入侵陰分,位置固定不動,不動則無變化,只在受寒部位產生疾病,所以不必詳細說明。治療時先用酒調服蘇合香丸,症狀輕微者用五積散加香附一錢、麝香少許;症狀嚴重者用姜附湯。如果病人逐漸恢復,身體變暖,略能說話,需進一步詢問其他症狀。脈象遲緩緊緊的,夾雜氣盛脈洪,疼痛劇烈,則用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

脈象夾雜風邪,脈浮,頭暈肢體麻木,加防風一錢。脈象夾雜濕邪,脈濡,身體腫脹疼痛,加白術一錢。筋脈拘緊,加木瓜一錢。肢節疼痛,加桂枝一錢。也可灸丹田穴,灸得多效果更好。寒邪大致而言,侵犯皮膚則為浮腫,侵犯肌肉則為疼痛劇烈,為體液凝聚而疼痛,疼痛部位可在四肢、胸脅、脛背、小腹及睾丸。或經絡循行,牽涉臟腑膜原,則為心腹疼痛。

或深入臟腑,則疼痛難忍,神志不清。寒邪侵犯筋骨則為筋攣骨痛,屈伸不利。寒邪侵入六腑五臟,則詳見張仲景《金匱要略》。肺中寒者,會吐出粘稠的痰液;肝中寒者,兩臂抬不起來,舌根乾燥,喜歡嘆氣,胸痛難以翻身,會嘔吐出汗;心中寒者,感覺胸口像吞食蒜頭一樣,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像蟲子鑽一樣,脈象浮者,嘔吐後即可痊癒。脾腎二臟中寒的描述缺失。

所謂中臟,是指五臟所在的部位周圍,阻塞經絡,臟腑氣機不得出入而致病,如果寒邪真正侵犯臟腑,則會危及生命。《永類鈐方》記載:肝中寒,脈象人迎及左關脈緊弦,症狀為怕冷、發熱、面紅,似有汗出,胸悶煩躁,脅下拘緊,腿伸不直;心中寒,脈象人迎及左寸脈緊洪,症狀如吞食辛辣食物,嚴重者心痛徹背,怕冷,四肢厥冷,嘔吐,昏迷不醒;脾中寒,脈象人迎及右關脈緊沉,症狀為心腹脹滿,四肢拘緊,呃逆不通,臟腑氣機阻滯,或便秘或腹瀉;肺中寒,脈象人迎及右寸脈緊澀,症狀為容易吐出粘稠痰液,氣短呼吸困難,怕冷發抖,咳嗽;腎中寒,脈象人迎及左尺脈緊滑,症狀為面色黑、氣虛,呼吸短促,耳聾腰痛,膝下拘緊疼痛,昏迷不省人事。治療應仔細辨別寒邪的輕重,嚴重者以姜附湯為主,輕微者則用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或附子五積散。

臍腹疼痛,四肢厥冷,用附子理中湯、姜附湯。寒邪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白術,入心加茯苓。

2. 中暑

(更參傷暑門)

中暑之症,面垢悶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以來復丹末,同蘇合香丸,用湯調灌。或以來復丹研末,湯調灌之。卻暑散水調灌下亦得。候其人稍蘇,則用香薷飲、香薷湯煎熟去渣,入麝香少許服。或剝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蓋中傷暑毒,陽外陰內,諸暑藥多有暖劑,如大順之用薑桂,枇杷葉散之用丁香,香薷飲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氣臭烈,能通諸竅,大概極臭極香之物,皆能通竅故也。

熱死人切勿便與冷水及臥冷地,正如凍死人須先與冷水,若遽近火即死。一法:行路暍死人,惟得置日中,或令近火,以熱湯灌之即活。初覺中暑,即以日曬瓦,或布蘸熱湯更易熨其心腹臍下,急以二氣丹末,湯調灌下。一方用不蛀皂角不拘多少,刮去黑皮,燒煙欲盡,用盆合於地上,周圍勿令透煙。

每用皂角灰一兩,甘草末六錢和勻,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氣虛人溫漿水調下。昏迷不省者,不過兩服。蓋中暑人痰塞關竅,皂角能疏利去痰故也。又有暑途一證,似中而輕,欲睡懶語,實人香薷飲加黃連一錢,虛人星香飲加香薷一錢。蘇後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煩悶多渴者,宜香薷飲。

蘇後為醫者過投冷劑,致吐利不止,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甚欲裸形,狀如傷寒,陰盛格陽,宜用溫藥香薷飲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縮脾飲加附子,亦浸冷服。

東垣云:靜而得之謂之中暑。中暑者陰證,當發散也。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俱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證,為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

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疼,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薛氏云:若人元氣不足,用前藥不應,宜補中益氣湯主之。大抵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若人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為主,而佐以解暑。

若中暍者,乃陰寒之症,法當補陽氣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薑、桂、附子之類,此推《內經》舍時從證之良法也。今患暑症歿,而手足指甲或肢體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補其內,而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也。夫香薷飲,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也。須審有是證而服,亦何患哉。

若人元氣素虛,或犯房過度而飲之者,適所以招暑也。

白話文:

中暑

中暑的症狀是臉色灰暗、昏迷不醒、自發冷汗、手腳微涼,可能伴隨嘔吐、腹瀉、氣喘或胸悶。治療方法是用來復丹末與蘇合香丸用溫水調和灌服,或單用來復丹研末溫水灌服,或用卻暑散用水調和灌服。待病人稍有好轉,就用香薷飲或香薷湯煎煮去渣,加入少許麝香服用。也可以將蒜瓣放入鼻中,或研磨蒜泥用水調和灌服。因為中暑是暑邪入侵導致陽氣在外、陰氣在內,許多治療中暑的藥物多為溫熱之品,例如大順散使用薑、桂,枇杷葉散使用丁香,香薷飲使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溫,大蒜也是辛溫之物,而且大蒜氣味辛烈,能通達全身經絡,總之,氣味極其濃烈之物都能通達經絡。

熱死的人絕對不能馬上用冷水沖洗或放在冰冷的地方,就像凍死的人不能馬上靠近火,否則會加重病情。一種方法是:中暑昏迷的人,可以把他放在太陽底下曬,或者靠近火,用熱水灌服,就能活過來。剛開始感覺中暑時,可以用太陽曬熱的瓦片,或用布蘸熱水反覆熨燙心窩、腹部和肚臍下,並迅速服用二氣丹末,用溫水調和灌服。另一方是用沒有蛀蟲的皂角(數量不限),刮去黑皮,燒成煙快燒盡時,用盆罩在地上,周圍不要讓煙散出去。

每次服用皂角灰一兩,甘草末六錢,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新汲的水調服。氣虛的人用溫熱的米漿水送服。昏迷不醒的人,最多服用兩次。因為中暑的人是痰液阻塞經絡,皂角能疏通經絡、去除痰液。還有一種輕微的中暑,症狀是嗜睡、懶言,實證者用香薷飲加黃連一錢,虛證者用清暑益氣飲加香薷一錢。中暑後冷汗不止,手腳冰冷,煩悶口渴的人,適合服用香薷飲。

中暑後,如果醫生用藥過於寒涼,導致嘔吐腹瀉不止,出現外熱內寒、煩躁口渴,甚至想脫光衣服,症狀像傷寒一樣,屬於陰盛格陽,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例如香薷飲加附子,用溫水送服。口渴的人可以用縮脾飲加附子,也用溫水送服。

東垣(張仲景)說:靜止狀態下中暑,稱為中暑。中暑屬於陰證,應該發散治療。或者在避暑納涼於陰涼的房間或大廈而中暑,這也叫做中暑。這種中暑的病人必然頭痛惡寒,身體僵硬,四肢關節疼痛且煩躁,皮膚發熱,不出汗,這是因為房間的陰寒之氣遏制了陽氣的運行,所以全身陽氣不能舒展。大多數人用大順散治療這種中暑。活動狀態下中暑,稱為中熱。中熱屬於陽證,是熱邪損傷元氣,不是身體受寒生病。

像行路人或農夫在烈日下勞作而中暑,稱為中熱。這種中暑的病人必然頭痛、發熱、煩躁、怕熱,摸起來皮膚很熱,非常口渴,大汗淋漓,沒有力氣活動,這是因為天熱外傷肺氣,應該用蒼朮白虎湯治療。薛氏(薛己)說:如果病人元氣不足,用上面的藥物沒有效果,就應該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總之,夏季陽氣浮於體表,陰氣藏於內部,如果飲食勞倦傷了中氣,或酷暑勞作傷了陽氣,就容易患病。治療方法應該以調補元氣為主,輔以解暑。

如果因為受寒而中暑,這是陰寒之症,治療方法應該以補陽氣為主,少用一些解暑藥物。所以古代醫生常用生薑、桂枝、附子等藥物,這是遵循《內經》中“因時制宜”的原則。現在有些人中暑死亡,手腳指甲或肢體青黑,這是因為沒有查明原因,沒有溫補內臟,而濫用香薷飲等藥物造成的錯誤。香薷飲是發散陽氣、引導陰氣的藥物。必須判斷病情符合這種情況才能服用,否則就會有害。

如果病人元氣本來就虛弱,或者房事過度,服用這種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