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洗

《神農本草經贊》~ 卷一 上經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上經 (2)

1. 空青

味甘寒。主青盲耳聾。明目利九竅。通血脈。養精神。久服輕身延年不老。能化銅鐵鉛錫作金。生山谷。

銅液熏空。三春浮聚。決牖益聰。披雲快睹。常奉金仙。傳言玉女。曠矣高懷。軒軒韶舉。

名醫曰。銅精熏則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採。真誥。耳者體之牖。有決牖之術。世說。若披雲霧而睹青天。岑參詩。常願奉金仙。詞曲。名傳言玉女。世說。何其軒軒韶舉。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主要治療青盲(眼疾)和耳聾。能使眼睛明亮,疏通身體九竅,暢通血脈,滋養精神。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永葆青春。還能將銅、鐵、鉛、錫等金屬轉化為黃金。生長在山谷中。

銅液受熱蒸騰,在空中凝聚,經過三季的春季後聚集而成。能夠打開耳朵這個窗戶,使聽力變得清晰,就像撥開雲霧一樣,使視力恢復敏銳。經常供奉金仙,據說有玉女傳言。這是一種何等曠達高遠的情懷,如此卓越美好。

名醫說,銅的精華蒸騰後就會產生空青。它的內部是空心的,在三月中旬採摘。《真誥》說,耳朵是身體的窗戶,有打開耳朵窗戶的方法。《世說》說,就像撥開雲霧看見青天一樣。岑參的詩句寫道:常常希望供奉金仙。詞曲中寫道:名聲傳揚,如同玉女一般。《世說》說,這何等卓越美好啊。

2. 曾青

味酸小寒。主目痛。止淚出。風痹利關節。通九竅。破症堅積聚。久服輕身不老。能化金銅。生山谷。

逾八百載。是生青曾。光回呼吸。積破瘕症。珠連累累。金化層層。啟關解節。妙合而凝。

淮南子。青天八百歲生青曾。黃庭經注。常存日月於兩目。使光與身合則通真矣。陶弘景曰。形累累如黃連相綴。費冠卿記。層層倚空。周子說。妙合而凝。

白話文:

味道酸,性微寒。主要治療眼睛疼痛,能止住流淚,也能治療風濕麻痺,使關節靈活。能疏通身體的九個孔竅,破除體內堅硬的腫塊和積聚的病症。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還能使金屬熔化。生長在山谷中。

經過八百多年,就能生成青曾。光澤會隨著呼吸閃耀,能破除腹部腫塊。如同珠子般連串成串,金屬也會被一層層的熔化。能開啟關節,使氣血運行順暢,奧妙地與身體凝結融合。

《淮南子》說,青天經過八百年就會產生青曾。《黃庭經注》說,常常在雙眼內觀想日月,使日月的光輝與自身融合,就能達到通神的境界。陶弘景說,它的形狀像黃連相互連結。《費冠卿記》記載,它像一層層倚靠在空中。周子說,它奧妙地與身體凝結融合。

3. 禹餘糧

味甘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痢赤白。血閉癥瘕大熱。煉餌服之不飢。輕身延年。生池澤及山島中。

蠱為谷飛。糧亦羽化。等潤川流。敷榮岩罅。赤散餘霞。黃吹晚䆉。知白辨名。禹功休訝。

左傳。谷之飛亦為蠱。晉書傳。好道者皆謂之羽化。陶弘景曰。有殼重疊。中有細末如蒲黃。又一種有節而色赤。范成大詩。早秈與晚䆉。道德經。知其白。名醫曰。一名白餘糧。按神農經。自非夏禹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主要治療咳嗽氣逆、寒熱交替引起的煩躁不安、下痢帶有紅血絲或白色黏液、婦女閉經、腹內腫塊、以及發高燒等症狀。將其煉製成藥丸服用,可以不感到飢餓、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生長在水澤邊或山島之中。

(這一段是形容禹餘糧的產生過程)像穀子一樣的物質會飛散成蠱,而糧食也像長出翅膀一樣羽化,滋潤像河流一樣流動,在岩石的縫隙中散發光彩。紅色散發著像晚霞一樣的光芒,黃色則像晚期成熟的稻穗一樣被風吹拂。知道它的白色,辨別它的名稱,大禹的功勞真讓人驚奇。

《左傳》說,穀子飛散也會變成蠱。《晉書》記載,喜歡修道的人都認為這是一種羽化。《陶弘景》說,禹餘糧有重疊的殼,裡面有像蒲黃一樣的細末。還有一種是有節且呈紅色的。《范成大》的詩中說到早秈米和晚䆉米。《道德經》說到,知道它的白色。名醫說,禹餘糧又名白餘糧。《神農本草經》記載,這種東西如果不是大禹,就不會有了。

4. 太一餘糧

味甘平。主咳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久服耐寒暑。不飢輕身。飛行千里若神仙。一名石堖。生山谷。

貴神食氣。亦具干餱。腦含雪化。甲脫雲浮。行輕千里。採及九秋。豐饒遺滯。棲畝弗收。

史記書。天神貴者太一。詩。干餱以愆。庚辛玉冊。石黃性熱。有處其雪先消。吳普曰。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九月採取。詩。彼有遺秉。此有滯穗。左思賦。餘糧棲畝而弗收。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治療咳嗽氣逆上衝、腹中腫塊、婦女閉經或漏下不止的疾病。能去除邪氣。長期服用可以耐受寒暑,不會感到飢餓,身體輕盈,可以像神仙一樣飛行千里。又名石堖。生長在山谷中。

貴神以氣為食,也具有乾糧的作用。腦部包含的精華像雪一樣融化,外殼脫落後像雲一樣漂浮。行走輕便,可以日行千里,採收時間在秋季九月。豐收的遺留物,散落在田畝間,沒有人去收割。

《史記》記載,天神中最尊貴的是太一。《詩經》說,乾糧不足。《庚辛玉冊》中提到,石黃的性質屬熱,有它存在的地方,積雪會先融化。吳普說,生長在太山上,有外殼,殼內有白色物質,在九月採收。《詩經》說,那裡有遺落的稻束,這裡有散落的穗子。左思的賦中說,剩餘的糧食散落在田畝間,沒有人去收割。

5. 白石英

味甘微溫。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鬲間久寒。益氣除風濕痹。久服輕身長年。生山谷。

誰削六稜。吹霜煉雪。搖影朝陽。搏華夕月。西華岧嶢。東封突兀。開鑿登探。如指紛結。

名醫曰。生華陰山谷。及太山。如指長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文心雕龍。吹霜噴露。二儀錄。蕭史造煉雪丹。御覽。久服通日月光。李為賦。乍搖紫影。歐陽詹賦。搏華上浮。沈佺期詩。太史漏金探文。命泯開鑿。

白話文:

白石英,味道甘甜,性質稍微溫和。主要治療口渴病(消渴症),男子陽痿、陰虛不足,以及咳嗽、氣逆,胸膈之間長久的寒冷。能夠補益氣力,祛除風濕引起的痺痛。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產於山谷中。

它像被削成六個稜角,吹拂著霜雪,在朝陽下搖曳生姿,在夜晚月光下閃爍光華。西邊的山峰高聳,東邊的山巒陡峭。開鑿挖掘並仔細探尋,它們像手指一樣緊密相連。

名醫說,它產於華陰山谷和太山,形狀像手指,長二三寸,有六個面像被削過一樣,潔白透明,光澤亮麗。紋路像雕刻的龍,吹著霜,噴著露。據《二儀錄》記載,蕭史煉製的煉雪丹就使用了它。《御覽》中說,長期服用能使人目光如日月般明亮。李為寫詩說,白石英會搖曳出紫色的光影。歐陽詹寫賦說,它閃爍著華麗的光彩,在夜晚浮動。沈佺期寫詩說,太史官曾挖掘它來研究文理,用以測量時間。

6. 紫石英

味甘溫。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久服溫中。輕身延年。生山谷。

盤根奪紫。比象樗蒲。色兼纁質。質亞珷玞。腹池沍解。心府春蘇。十年乃字。門設桑弧。(字本程氏伊川說易。作字育之字。)

陶弘景曰。石色重澈。下有根。吳普曰。達頭如樗蒲。寇宗奭曰。色紫而不勻。郭璞曰。珷玞石似玉。黃庭經。小腹為玉池。淮南子。智者心之府也。易。十年乃字。禮。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又設弧於門左。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主要治療心腹的咳嗽、氣逆和邪氣,能補養虛弱不足。對於婦女因風寒侵襲子宮導致不孕,十年都沒有孩子的狀況,長期服用可以溫養脾胃,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它生長在山谷中。

紫石英的根系盤錯,顏色像樗蒲棋子。它呈現紅紫色,質地近似珷玞(一種美玉)。服用後,能使腹部寒冷的情況解除,使心氣得以恢復。如果因不孕十年,服用後也能夠使婦女懷孕生子。古人會在門上懸掛桑木弓,以慶祝新生兒誕生。(「字」這個字的意義,是根據程頤在解釋《易經》時所說,是「生育」的意思)。

陶弘景說,紫石英顏色深沉透明,下方有根。吳普說,紫石英頂部形狀像樗蒲。寇宗奭說,紫石英顏色是紫色但不均勻。郭璞說,珷玞石像玉石。《黃庭經》說,小腹是玉池。《淮南子》說,有智慧的人,心就像府庫一樣。《易經》說,經過十年才能懷孕。《禮記》記載,男子出生時,會用桑木弓和蓬草箭射向天地四方,並在門的左邊懸掛弓。

7. 青石赤石黃石白石黑石脂等

味甘平。主黃疸泄利。腸癖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創。頭瘍疥搔。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輕身延年。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生山谷中。

名別五符。主治異道。鴚雁將雛。豰㹠鹽堖。粉漬膚凝。飴調面澡。曾說赤須。生不知老。

吳普曰。一名五色符。色如㹠堖。雁雛方言。雁自關而東。謂之鴚鵝。成公綏賦。似鴻雁之將雛。說文。豰小㹠也。左傳。晉文公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詩。膚如凝脂。世說。杜宏治面如凝脂。列仙傳。赤鬚子好食石脂。易林。生不知老。

白話文:

這些礦石的味道甘甜且性質平和。主要能治療黃疸、腹瀉、腸道疾病引起的膿血、陰部潰爛出血、赤白帶下等不正之氣,以及癰腫、疔瘡、痔瘡、惡性瘡瘍、頭部潰瘍、疥癬搔癢等。長期服用可以補益骨髓、增強氣力,使人身體肥壯健康而不易感到飢餓,並能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這五種不同顏色的礦石脂,各自能依顏色來補益相對應的五臟。它們生長在山谷之中。

它們又被稱為五符,各自的治療功效不同。就像鴚雁帶領小雁一樣,又像小豬吃鹽土一樣。可以磨成粉敷在皮膚上,使其光滑細膩;也可以用麥芽糖調和後洗臉。傳說有位赤鬚的人,因為吃這些礦石而長生不老。

吳普說,它又名五色符,顏色像豬腦。雁雛是地方方言,雁子在關東地區被稱為鴚鵝。成公綏的賦中提到,它像鴻雁帶著小雁一樣。說文解字說,豰是小豬的意思。左傳中記載,晉文公夢見楚王趴在他身上啃食他的腦袋。詩經說,皮膚像凝固的油脂。世說新語中記載,杜宏的臉就像凝固的油脂一樣。列仙傳中記載,赤鬚子喜歡吃石脂。易林中說,能使人長生不老。

8. 白青

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竅。耳聾。心下邪氣令人吐。殺諸毒三蟲。久服通神明。輕身延年不老。生山谷。

三十六水。魚目縈中。挺英融鐵。稟異吹銅。氣宣管龠。毒制彭蟲。靜聽熟視。條達均通。

仙經。三十六水。方中時有。蘇恭曰。形似魚目。圓如鐵珠。曹植賦。融鐵挺英。劉禹錫文。稟異吹銅。傅子。心有管龠。宣室志。彭者三尸之姓。劉伶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太山之形。阮籍論。陰陽調達均通。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疏通全身的九個孔竅,能治療耳聾,也能處理心口下方的邪氣導致的嘔吐,還能殺滅各種毒物和三種寄生蟲。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精神清明,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生長在山谷中。

《三十六水》這本書裡說,它的樣子像魚的眼睛,中心圓潤如鐵珠,能像鍛鐵一樣使精神強盛,像吹銅一樣具有特殊的力量。它的氣息能像管樂一樣宣導氣機,能制伏像彭蟲一樣的毒害。靜心聆聽、仔細觀察,它的功效能使身體各部位調和暢通。

《仙經》也提到《三十六水》這本書,其中記載了這種藥材,蘇恭說它形狀像魚的眼睛,圓潤像鐵珠。曹植在賦中寫道它能像鍛鐵一樣使精神強盛,劉禹錫在文章中說它具有像吹銅一樣的特殊力量。《傅子》中說它能像管樂一樣宣導氣機。《宣室志》裡說彭是三尸蟲的姓氏,劉伶在頌文中寫道靜心聆聽可以聽不見雷霆的聲音,仔細觀察可以看不見泰山。《阮籍論》中說它能使身體陰陽調和,各處都通暢。

9. 扁青

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癰腫。金創不瘳。破積聚。解毒氣。利精神。久服輕身不老。生山谷。

朱崖朱提。斯石有扁。質謝藍成。品分蔥淺。蹈刃夷瘳。攻堅濡愞。時有中空。還同萬選。

名醫曰。生朱崖朱提。詩。有扁斯石。北史傳。青成藍。藍謝青。爾雅注。青蔥淺青也。蘇恭曰。形扁作片而色淺。腹中亦時有空者。中庸。白刃可蹈也。詩。靡有夷瘳。魏志傳注。攻堅易於折枯。人物誌。擬疑難則濡愞而不盡。唐書傳。張薦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主要功效是治療眼睛疼痛,使視力清晰。還能治療跌打損傷、癰瘡腫痛、金屬外傷久不癒合。能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解除毒氣,使精神旺盛。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這種藥材生長在山谷中。

在朱崖、朱提一帶,有一種石頭形狀扁平,顏色像藍色但又比藍色淺,呈現蔥淺的青色。它可以治療刀劍外傷,使傷口痊癒,也能攻克堅硬的病症,使軟弱的組織恢復。有時內部中空,像經過千挑萬選一樣珍貴。

名醫說:這種藥材生長在朱崖和朱提一帶。《詩經》中說:有一種石頭是扁平的。《北史》記載:青色是從藍色變化而來的,藍色會褪成青色。《爾雅》註解說:青色是蔥的淺青色。蘇恭說:這種藥材形狀扁平像片狀,顏色較淺,腹部有時是中空的。《中庸》說:即使是白刃也能踩在上面。《詩經》說:沒有無法痊癒的疾病。《魏志》的註解說:攻克堅硬的病症比折斷枯木還容易。《人物誌》說:處理疑難雜症,會軟弱無力而不能完全解決。《唐書》記載:張薦就像青銅錢一樣,萬中選一。

10. 昌蒲

味辛溫。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陽。生池澤。

一陽來復。昌本先萌。百陰感氣。九節敷榮。饗宜菹醢。候紀催耕。靈臺清暢。悅耳流聲。

呂氏春秋。冬至後。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曲術。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名醫曰。一寸九節者良。周禮注。昌本切之四寸為菹。莊子注。靈臺者心也。清暢故憂患不能入。枚乘七發。流聲悅耳。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主要治療風寒濕造成的痹痛、咳嗽氣逆上衝等症狀。能開啟心竅,補益五臟,通利九竅,使耳聰目明,發出聲音。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記憶力好,不健忘不迷惑,延年益壽。又名昌陽。生長在池塘沼澤中。

一陽氣開始復甦的時候,菖蒲的根莖首先萌芽。百種陰氣聚集之時,它的莖幹會長出九節。適合醃製成醬菜食用,用來標示時令,催促人們耕作。能使心神清明暢快,使聽到的聲音悅耳動聽。

《呂氏春秋》記載,冬至過後,菖蒲開始生長,是百草中最先萌發的。彎曲的根莖,感受百種陰氣而生長為菖蒲。名醫認為,一寸長有九節的菖蒲品質最好。《周禮注疏》記載,把菖蒲切成四寸長的段,可以醃製成醬菜。《莊子注》認為,靈台指的是心,心神清明暢快,憂慮和患病就不能侵入。《枚乘七發》中說,使聲音流暢,使聽到的聲音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