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小草》~ 序 (3)
序 (3)
1. 序
寶子玉珊,余世好也。卓犖有大志,而酷嗜醫,少時讀《靈、《素》、《玉函》諸經,有神悟。若熟識者,其談醫則按病施治,毫無難色。余尚不之信,適余患溫病,十餘日數易醫矣。玉珊為出一方,投之立效,始信玉珊之有得於醫為不誣云。然余究惜玉珊之自小其志,而未觀於讀書致用之大也。
而玉珊則視棄舉之業,如棄敝屣,以為從事占䯏,規規於記誦詞章之末,即幸獲一第,亦復於世何裨?是則玉珊之牢騷鬱抑,因托於醫以自見者。歲丙申余治裝北上,赴部供職,而玉珊亦於是歲出遊,由是天各一方,幾及四年。旋余以讀禮家居,就館於鄂之撫署。季夏假歸,玉珊亦先於前月旋里,握手道故,歡逾平生,出所著《易知錄》、《醫藉選》、《遊藝志略》、《夜談隨記》各種而請序於余。
余固不能辭,惜余少究心岐黃,未識玉珊醫術,果能闡《內經》之奧旨,窺仲聖之秘蘊否?但自玉珊之立意言之,亦若懲世之庸醫殺人,而有所不得已者,則以是延頸翹首而望之曰:玉珊之書,其傳矣乎!是為序。
光緒庚子立秋之後一日前工部主事愚小兄迎喜雨亭甫識
白話文:
寶子玉珊,是我的世交好友。他天資聰穎且有遠大志向,而且非常喜愛醫學。從小就讀遍《靈樞》、《素問》、《玉函》等醫學經典,對於醫理有獨到的領悟。他對於醫學的熟悉程度,就像是曾經學過一樣,談論醫理時總能針對病症給予治療,毫不費力。我一開始還不太相信,恰好我得了溫病,十幾天內換了好幾個醫生都沒治好。玉珊開了一個藥方給我,吃下去立刻見效,這才相信玉珊在醫學上確實有真本事,並不是虛假的。然而,我還是覺得玉珊從小就胸懷大志,卻沒有把讀書致用的道理發揮出來,實在可惜。
但是,玉珊卻把科舉考試視如敝屣,認為如果只是埋首於記誦文章,就算僥倖考取功名,對於世事又有什麼幫助呢?這就是玉珊內心的不滿與壓抑,他將這些情緒寄託於醫學,以此來展現自己。丙申年,我整理行裝準備北上,到朝廷部門任職,玉珊也在這一年出外遊歷,從此我們天各一方,將近四年。後來我因為研究禮儀而待在家中,在湖北總督的官署擔任幕僚。夏季休假回家,玉珊也比我早一個月回到家鄉,我們握手敘舊,高興得勝過往常,他拿出自己所著的《易知錄》、《醫藉選》、《遊藝志略》、《夜談隨記》等書,請我為他寫序。
我當然不能推辭,只是可惜我對醫學涉獵不深,不了解玉珊的醫術,是否真的能闡發《黃帝內經》的奧義,窺探張仲景的醫學精髓?但從玉珊的立意來看,似乎是為了懲戒世上那些庸醫殺人,而不得已才從事醫學,因此我只能引頸翹首地期盼著說:玉珊的書,一定能夠流傳後世吧!這就是我寫這篇序的原因。
光緒庚子年立秋後一日,前工部主事我的愚弟迎喜雨亭甫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