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八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十 (9)

1. 運氣

蓋以失先聖之指矣。蓋年歲之干支。天下皆同。且通四時不變也。天氣之溫暑寒涼。民病之虛實衰旺。東西南北之殊方。春夏秋冬之異候。豈有皆同之理。此其妄誕。蓋不待深論而可知也。近世傷寒鈐法。則以得病日之支幹為主。其源亦出於此。決不可用。蓋金木水火土之氣。

各主一時。當時則為主氣。為司天。非其時。而有其氣。則為客氣。其氣與時正相反者。則為在泉。謂其氣伏於黃泉之下而不見。治療之法。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蓋所謂必先歲氣。勿伐天和者也。春時木氣司天。則四方皆溫。夏時火氣司天。則四方皆熱。夏秋之交。土氣司天。

則四方皆濕。秋則皆涼。冬則皆寒。民病往往因之。此則理之易見者也。其有氣與時相反者。則所謂客氣者也。故治療之法。亦有假者反之之理。觀此則運氣之說。思過半矣。

白話文:

這大概是失去了古代聖賢所指引的方向了。因為每年的天干地支,天下都是相同的,而且一年四季變化也不會改變。天氣的溫熱寒涼,人民生病的虛弱強盛,東西南北不同的地域,春夏秋冬不同的時節,怎麼可能都一樣呢?這種說法實在太荒謬了,根本不用深入討論就知道是錯的。近代傷寒的鈐法,是以得病當天的天干地支為主,它的源頭也是出自於這種觀念,絕對不能採用。

金、木、水、火、土的氣,各自掌管一個時段,當令的氣就是主氣,也就是司天的氣;如果不是當令的時節,卻出現了那個氣,那就是客氣。如果氣與當時的氣候完全相反,那就是在泉的氣,意思是說它的氣潛藏在黃泉之下,看不見。治療的方法,要用熱的藥物來對付熱邪,用寒的藥物來對付寒邪,這就是所謂的「必須先考慮當年的氣候,不要違背自然的和諧」。春天木氣掌管時令,四方都會溫暖;夏天火氣掌管時令,四方都會炎熱;夏秋交替時,土氣掌管時令,四方都會潮濕;秋天四方都會涼爽;冬天四方都會寒冷,人民生病往往都是因為這樣。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至於氣候與時節相反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客氣了。所以治療的方法,也有所謂的「反向應用」的道理。從這裡來看,運氣的學說,大概就錯了一半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