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三 (1)
卷三 (1)
1. 醫經(三)
〔全氏(元起)注黃帝素問〕隋志八卷(新唐志作九卷訛本朝現在書目作十六卷),佚
南史王僧孺傳曰。侍郎金元起欲注素問。訪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當以石為針。必不用鐵。說文有此砭字。許慎云。以石刺病也。東山經。高氏之山多針石。郭璞云。可以為砭針。春秋。美疢不如惡石。服子慎云。石。砭石也。季世無復佳石。故以鐵代之爾。
林億等曰。隋楊上善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
按隋志作全元越。南史作金元起。並訛。今從新唐志。改考史。王僧孺死在天監二年。則元起當為齊梁間人。林億等謂與楊上善同時。誤矣。古今醫統曰。全元起以醫鳴晉。妄甚。先子曰。全元起注本。猶存於宋代。今據新校正所載。考其卷目次第。可以窺厓略矣。卷一。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全氏(元起)注黃帝素問〕隋志八卷(新唐志作九卷訛本朝現在書目作十六卷),佚
**南史王僧孺傳曰:**侍郎金元起想要注釋《素問》,便向王僧孺請教砭石一事。僧孺回答說,古人是用石頭做針的,絕不用鐵。說文解字有這個「砭」字,許慎解釋說,用石頭刺治病。《山海經》中記載,高氏之山有很多針石,郭璞說,可以用來做砭針。《春秋》經文中說「美疢不如惡石」,服子慎解釋說,石,就是砭石。到了末世,就沒有好的石頭了,所以才用鐵來代替。
**林億等曰:**隋朝楊上善注釋《太素》,當時有個叫全元起的人,開始為《素問》做訓解,卻缺失了第七十一篇。
**按:**隋志記載為全元越,南史記載為金元起,都是錯誤的。現在依照新唐志,重新考證史實。王僧孺死於天監二年,那麼元起應該是齊梁時期的人。林億等人說他和楊上善是同一時期,就錯了。《古今醫統》記載全元起以醫術聞名於晉朝,這就更荒謬了。我的父親說,全元起的注釋本,在宋代還保存着。現在根據新校正本記載,考查其卷目次第,可以略窺全貌。卷一,平人氣象論。
決死生篇。臟氣法時論。宣明五氣篇。經合論。調經論。四時刺逆從論。(連六卷從春氣在經脈分在第一卷中)凡七篇。卷二。移精變氣論。玉版論要篇。診要經終論。八正神明論。真邪論。標本病傳論。皮部論。(篇末有經絡論)骨空論。(自灸寒熱之法以下在六卷刺齊篇末)氣穴論。
氣府論。繆刺論。凡十一篇。卷三。陰陽離合論。十二臟相使篇。六節臟象論。陽明脈解篇。長刺節篇。五臟卒痛。凡六篇。卷四。生氣通天論。全匱真言論。陰陽別論。經脈別論。通評虛實論。太陰陽明論。逆調論。痿論。凡八篇。卷五。五臟別論。湯液醪醴論。熱論。刺熱論。
白話文:
本書共分五卷,共計二十六篇。第一卷包含「決死生篇」、「臟氣法時論」、「宣明五氣篇」、「經合論」、「調經論」、「四時刺逆從論」,共六篇。第二卷包含「移精變氣論」、「玉版論要篇」、「診要經終論」、「八正神明論」、「真邪論」、「標本病傳論」、「皮部論」、「經絡論」、「骨空論」、「氣穴論」、「氣府論」、「繆刺論」,共十一篇。第三卷包含「陰陽離合論」、「十二臟相使篇」、「六節臟象論」、「陽明脈解篇」、「長刺節篇」、「五臟卒痛」,共六篇。第四卷包含「生氣通天論」、「全匱真言論」、「陰陽別論」、「經脈別論」、「通評虛實論」、「太陰陽明論」、「逆調論」、「痿論」,共八篇。第五卷包含「五臟別論」、「湯液醪醴論」、「熱論」、「刺熱論」,共四篇。
評熱病論。瘧論。腹中論。厥論。病能論。奇病論。凡十篇。卷六。脈要精微論。玉機真藏論。寶命全形論。刺瘧論。刺腰痛論。刺劑論。(王本刺要論出於此篇)刺禁論。刺志篇。針解篇。四時刺逆從論。(春氣在經脈至篇末在第一卷)凡六篇。卷七。闕。卷八。痹論。水熱穴論。
從容別白黑。(今示從容論)論過失。(王本疏五過論)方論得失明著。(徵四失論)陰陽類論方論解。(王本方盛衰論)凡八篇。卷九。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五臟生成篇。異法方宜論。咳論。風論。大奇論。脈解篇。凡九篇。以上八卷。合六十八篇也。
白話文:
這本書包含八卷,總共六十八篇。第一卷包括「評熱病論」、「瘧論」、「腹中論」、「厥論」、「病能論」、「奇病論」,共十篇。第二卷包括「脈要精微論」、「玉機真藏論」、「寶命全形論」、「刺瘧論」、「刺腰痛論」、「刺劑論」、「刺禁論」、「刺志篇」、「針解篇」、「四時刺逆從論」,共六篇。第三卷空白。第四卷包括「痹論」、「水熱穴論」。第五卷包括「從容別白黑」、「論過失」、「方論得失明著」、「陰陽類論方論解」,共四篇。第六卷包括「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五臟生成篇」、「異法方宜論」、「咳論」、「風論」、「大奇論」、「脈解篇」,共九篇。
〔楊氏(玄操)素問釋音〕(舊注音一作言),宋志一卷,佚
〔王氏(冰)注黃帝素問〕(今本題云次注),新唐志二十四卷,存
自序曰。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
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
白話文:
楊玄操所著的《素問釋音》,宋史記載有一卷,現已失傳。
王冰所著的《黃帝素問注》,現存版本標題為「次注」,唐史記載有二十四卷,現今仍有存世。
作者自序中說道:能夠解開束縛、解除困難,使人獲得真氣,從而達到長生久視,拯救百姓於仁愛與長壽,幫助體弱者恢復健康,這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遵循三聖之道才能實現。孔安國在《尚書序》中說,伏羲、神農、黃帝的著作稱為「三墳」,指的是大道。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黃帝內經共有十八卷,其中《素問》佔九卷,加上《靈樞》九卷,總共十八卷。雖然時代變遷,但學習醫術的傳統一直延續下來。
作者擔心醫術會因傳授不當而失傳,因此將原本的七十一卷書藏起來,現在只公開傳授八卷。雖然書中文字簡潔,但內容廣泛,道理深奧,意趣深遠。天地之象分佈,陰陽之氣變化,萬物的演變規律,生死的預兆,都清晰地呈現在書中。不經商量,卻能使遠近之人意見一致;不刻意約定,卻能使幽冥之事互相契合。書中記載的言論都有憑據,驗證的事例也無懈可擊。確實可以說它是醫學的最高準則,生命的起源。假如天機快速顯現,……
妙識玄通。蕆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訓詁。未嘗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
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鑑。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
白話文:
洞悉玄妙,雖說天赋异禀,但也要靠学习和研究才能有所成就。从没有不走正道,不走正门就成功的例子。然而,只要用心钻研,细致探究,就能领悟真谛,如同看到牛却看不全牛一样。因此,凡事努力就会有所成就,就像有鬼神暗中相助,最终成就非凡之人,一代代出现。周朝有秦公,汉朝有淳于公,魏朝有张公、华公,他们都是悟得此道的人,都将此道用于实践,造福百姓。
事物发展有规律,名实相符,这是教育的成果,也是上天的恩赐。我从小就喜爱道教,渴望养生,幸得真经,以此为鉴。但世间的典籍却存在很多问题,篇目重复,前后不连贯,文义割裂,难以施行,也难以理解。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弊端。有的文章重复出现,却起了两个名字;有的两篇论述合并,却只有一个目录;有的问答还没结束,就另起篇章;有的内容残缺不全,没有记载。
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論。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道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嶽。非逕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
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辯。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有所遷移。以補其處。
白話文:
世人常說醫術精深,需要精通經絡、針灸、藥方,並能辨別虛實、逆從,以及經絡的循行規律。就像要登上泰山,必須走山路;要去扶桑,必須乘船一樣,學習醫術也需要勤奮努力、博採眾長。我師從張公多年,鑽研醫書,歷經十二年才悟得醫理精髓,並得到郭子齋先生的指點。我得到張公傳授的秘本,字句清晰,道理通透,讓我解惑不少。為了讓後人能繼承醫術,避免師資斷絕,我將秘本加上自己的注釋,整理成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共成一部,希望能幫助後人學習醫術,繼承醫學傳統,傳承至理。書中有些內容簡略或斷裂,我就參考其他醫書,加以補充,使其更加完善。
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意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義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旨趣。則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柱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林億等曰。按唐人物誌云。王冰仕唐。為太僕令。年八十餘。以壽終。又曰。詳素問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晉人也。序甲乙經云。亦有亡失。隋書經籍志。載梁七錄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無第七。王冰唐寶應中人。上至晉皇甫謐甘露中。已六百餘年。
白話文:
這篇書原本有一些內容缺失,意思也不明朗。因此,我根據意思推測,補充了部分文字來闡明其意義。有些篇章內容重複或互相矛盾,我將它們分開,並給每個部分添加標題。還有一些內容涉及君臣問答,卻不符合禮儀規範,我修正了尊卑關係,並補充說明,使之更加合理。此外,也有一些文字冗長重複,我刪減了繁雜的內容,保留了重要的信息。對於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我另撰寫了《玄珠》專篇來闡述。
所有新增的文字都用紅色標記,以便區分古今。如此一來,古今文字涇渭分明,不會混淆。這樣做的目的,是为了彰顯聖賢的教诲,傳承古老的智慧。如同星辰高懸,各自輝煌,井然有序,深邃的泉水清澈見底,魚鱗、貝殼清晰可見。君臣之間不再有夭亡之虞,夷夏各族都有延年益壽的希望。希望後世匠人不再犯錯,學者都能明辨是非,聖賢之道得以流傳,美名千古流芳。千年之後,世人才會明白聖賢的慈悲和恩惠無窮無盡。這是唐朝寶應元年壬寅年寫下的序言。
林億等人說,根據唐朝的史料記載,王冰曾任太僕令,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又說,《素問》第七卷已經失傳很久了。皇甫士安是晉朝人,他在《甲乙經》序言中也提到有些内容失傳了。隋朝的《經籍志》中記載,梁朝的七錄也只保存了八卷。全元起是隋朝人,他所注的版本中没有第七卷。王冰是唐朝寶應年間的人,而皇甫謐是晉朝甘露年間的人,相隔六百多年。
而冰自為得舊藏之卷。今竊疑之。仍觀天元紀論。五運行論。六微旨論。氣交變論。五常政論。六元正紀論。至真要論七篇。居今素問四卷。篇卷浩大。不與素問前後篇卷等。又且所載之事。與素問餘篇。略不相通。竊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王氏取以補所亡之卷。猶周官亡冬官。
以考功記補之之類也。又按漢張仲景傷寒論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陰陽大論。是素問與陰陽大論。兩書甚明。乃王氏並陰陽大論於素問中也。要之陰陽大論。亦古醫經。終非素問第七矣。
趙希弁曰。黃帝素問。唐王冰注。冰謂漢藝文志。有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先是第七亡逸。冰時始獲。乃詮次註釋。凡八十一篇。分二十四卷。今又亡刺法本病二篇。冰自號啟玄子。(讀書後志)
白話文:
王冰所注《黃帝內經》中,將「冰自為得舊藏之卷」列為第七篇,但我对此抱有疑問。經過仔细研究《天元紀論》、《五運行論》、《六微旨論》、《氣交變論》、《五常政論》、《六元正紀論》、《至真要論》這七篇,发现它们篇幅浩大,内容与《素問》其他篇章差异明显,并不像是《素問》原本的內容。我怀疑这七篇其实是《陰陽大論》的內容,王氏为了补足《素問》的缺失,将其加入其中,就如同《周官》中冬官缺失,以《考功記》補之一样。
再者,汉代张仲景在《傷寒論》序中写道,他撰写此书时参考了《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和《陰陽大論》,可见《素問》和《陰陽大論》是两部独立的书籍,王氏将《陰陽大論》并入《素問》之中。总而言之,《陰陽大論》也是一部古代医学典籍,并非《素問》的第七篇。
赵希弁认为,《黃帝素問》唐代王冰注中,王冰说汉代《藝文志》记载《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是其中九卷,另外还有《靈樞》九卷,刚好合计十八卷。此前第七卷已经遗失,王冰后来才得到,于是注解并将其整理成八十一篇,分为二十四卷。现在又失传了《刺法本病》两篇。王冰自号启玄子。
陳振孫曰。唐太僕令王冰。注自號啟玄子。案漢志。但有黃帝內外經。至隋志。乃有素問之名。又有全元起素問注八卷。嘉祐中。光祿卿林億。國子博士高保衡。承詔校定補註。亦頗採元起之說。附見其中。其為篇八十有一。王冰者。寶應中人也。(書錄解題)
沈作哲曰。王冰注素問敘氣候。仲春有芍藥榮。季春有牡丹華。仲夏有木槿榮。仲秋有景天華。皆月令曆書所無。又以桃始華。為小桃華。王瓜生。為赤箭生。苦菜秀。為吳葵榮。戊寅元歷皆有之。(寓簡)
白話文:
陳振孫說,唐代太僕令王冰,自號啟玄子。根據《漢志》記載,只有《黃帝內外經》,直到《隋志》才出現《素問》這個名字。全元起曾經撰寫《素問注》八卷,嘉祐年間,光祿卿林億和國子博士高保衡奉詔校定並補註,其中也採納了元起的說法。這本書共有八十一篇,王冰是寶應年間的人。
沈作哲說,王冰注《素問》中的「敘氣候」一節,提到仲春有芍藥榮,季春有牡丹華,仲夏有木槿榮,仲秋有景天華,這些都是月令曆書中沒有記載的。王冰還將桃始華稱為小桃華,王瓜生稱為赤箭生,苦菜秀稱為吳葵榮,這些在戊寅元歷中都有記載。
劉完素曰。王冰遷移加減經文。亦有臆說。而不合古聖之書者也。雖言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既傳於世。即文皆為墨字也。凡所改易之間。或不中其理者。使智哲以理推之。終莫得其真意。豈知未達真理。或不識其偽所致也。(原病式序)
呂復曰。內經素問。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註釋。復以陰陽大論。托為其師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
田藝蘅曰。素問王冰注。雷乃發聲之下。有芍藥榮。芍藥香草。制食之毒者。莫良乎芍藥。故獨得藥之名。所謂芍藥之和具而御之。草謂之榮。與此不同。況今芍藥。四月始榮。故知其偽也。又田鼠化為鴽。下有牡丹華。牡丹花也。一名百兩金。一名鼠姑。廣雅謂之木牡丹。
白話文:
劉完素說,王冰遷移、增減經文,也有猜測的說法,並不符合古聖人的著作。雖然說所有添加的字都是用朱色寫的,但這些文字已經流傳於世,現在都變成墨字了。所有改動的地方,有些並不合乎道理,讓聰明睿智的人用道理推敲,也無法理解其真正含義。難道不知道是因為沒有理解透徹真理,或者是不識別其偽造的原因嗎?
呂復說,《內經素問》唐代王冰用九靈九卷,牽強附會漢志的數字,為它註釋。又以《陰陽大論》托為其師張公所藏,用來補充遺失的部分,他的用心也確實勤奮。可惜的是朱墨混淆,玉石混雜,訓詁過於迂腐,引用的內容有時也不貼切。到了宋代,林億、高若訥等人糾正了錯誤的文字,補充了缺失的義理,對王冰的注釋還是有功勞的。
田藝蘅說,《素問》王冰的注釋中提到,雷聲發出之後,有芍藥開花。芍藥是香草,用來抑制食物的毒性,沒有比芍藥更好的了。所以它獨得藥物的稱呼。所謂芍藥的和諧力量,足以抵禦毒素。草稱之為榮,與此不同。而且現在的芍藥,是四月才開始開花,所以可以知道它是假的。還有,田鼠變成鴽,下面有牡丹花,也叫做百兩金,也叫做鼠姑。《廣雅》稱之為木牡丹。
唐人謂之木芍藥。此時雖當華。古人不重。始紀於晉。而盛稱於唐。亦偽也。(留青日札)
馬蒔曰。唐寶應年間。啟玄子王冰有注。隨句解釋。逢疑則默。章節不分。前後混淆。
汪昂曰。素問。在唐有王啟玄之注。為註釋之開山。注內有補經文所未及者。可謂有功先聖。然年世久遠。間有訛缺。風氣未開。復有略而無注者。
四庫全書提要曰。黃帝素問二十四卷。唐王冰注。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篇。無素問之名。後漢張機傷寒論引之。始稱素問。晉皇甫謐甲乙經序。稱針經九卷。素問九卷。皆為內經。與漢志十八卷之數合。則素問之名。起於漢晉間矣。故隋書經籍志。始著錄也。然隋志所載。
白話文:
唐朝人稱之為木芍藥,雖然它在這個時候開花,但古代人並不重視它。直到晉朝才開始記載,唐朝時才盛讚它,其實也是不正確的。《留青日札》裡記載了這件事。
馬蒔說,唐朝寶應年間,啟玄子王冰為《黃帝素問》做註解,逐句解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保持沉默,章節沒有分開,前後混淆。
汪昂說,《黃帝素問》在唐朝有王啟玄的註解,是註解的開山之作,註解裡補充了經文裡沒有提到的事情,可以說是對先聖有功。但年代久遠,難免有錯誤和遺漏,當時風氣尚未開化,也有一些地方只寫了內容而沒有註解。
《四庫全書提要》說,《黃帝素問》二十四卷,唐朝王冰注。漢朝《漢書藝文志》裡記載了《黃帝內經》十八篇,沒有《素問》的名字。後漢張機的《傷寒論》引用了它,才開始稱它為《素問》。晉朝皇甫謐的《甲乙經序》裡說,針經九卷,素問九卷,都是內經,與漢朝《漢書藝文志》裡記載的十八卷相符。所以,《素問》的名字,起源於漢晉之間。因此,隋朝《隋書經籍志》才開始記載它。然而,隋朝《隋書經籍志》裡記載的內容,……
只八卷。全元起所注。已闕其第七。冰為寶應中人。乃得舊藏之本。補足此卷。宋林億等校正。謂天元紀論以下。卷帙獨多。與素問餘篇。絕不相通。疑即張機傷寒論序。所稱陰陽大論之文。冰取以補所亡之卷。理或然也。其刺法論。本病論。則冰本亦闕。不能復補矣。冰本頗更其篇次。
然每篇下。必注全元起本第幾字。猶可考見其舊第。按每篇注全本篇。第出於新校正。以為王冰者誤。所注排決隱奧。多所發明。其稱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無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無水者。不必去火。宜壯水之主。
白話文:
這本書只有八卷,全部都是全元起所作的註解。其中第七卷已經遺失。後來,名叫冰的人,在寶應年間得到了一本舊藏的版本,才補齊了第七卷。宋朝的林億等人校正了這本書,認為「天元紀論」以下的卷數特別多,與《素問》的其他篇章完全不一致。他們懷疑這可能是張仲景《傷寒論序》中所提到的「陰陽大論」的文字,冰把它拿來補齊了遺失的卷數,這個推論也許是正確的。
至於「刺法論」和「本病論」,冰的版本也缺失,無法補齊。冰的版本調整了篇章順序,不過每篇下面都注有全元起版本中的第幾字,因此我們依然可以查閱到舊有的篇章順序。而每篇注的「全本篇」,則屬於新校正的版本,認為王冰有誤。
王冰的注釋排比精妙,闡述深刻,許多地方都有新的見解。例如他說:「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無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無水者,不必去火,宜壯水之主。」
以鎮陽光。遂開明代薛己諸人探本命門之一法。其亦深於醫理者矣。冰名見新唐書宰相世表。稱為京兆府參軍。林億等引人物誌。謂冰為太僕,令。未知孰是。然醫家皆稱王太僕。習讀億書也。其名。晁公武讀書志。作王砯。杜甫詩。有贈重表侄王砯詩。亦復相合。然唐宋志皆作冰。
而世傳宋槧本。亦作冰字。或公武因杜詩而誤歟。
天祿琳琅書目曰。按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稱王冰自號啟玄子。陳氏又稱其寶應中。官太僕令。而為王冰之名。載於讀書志。及文獻通考者。並作砯。惟宋史藝文志。仍作冰字。按集韻韻會諸書。砯。並音砰。為水擊出岩聲。與冰字音義迥別。據此書作冰。則知晁馬二家之誤也。
白話文:
為了探究命門的本源,後世醫家如明代薛己等人沿用古代醫理,發現王冰這位醫學家深諳醫理。史書中記載王冰的姓名不一,新唐書中稱他為京兆府參軍,林億等人引用的《人物誌》則稱他為太僕令。雖然有不同的說法,但醫家普遍稱他為王太僕,並且學習他的著作。關於他的名字,晁公武在《讀書志》中寫作王砯,杜甫也有一首贈王砯的詩,與此相符。然而唐宋史志都記載為王冰。
流傳下來的宋代刻本也寫作王冰。可能是晁公武因為杜甫的詩而誤寫了名字。
《天祿琳琅書目》記載,根據晁公武的《讀書志》和陳振孫的《書錄解題》,王冰自稱啟玄子,陳氏還說他在寶應年間擔任太僕令。但是王冰的名字在《讀書志》和《文獻通考》中都寫作王砯,只有宋史的《藝文志》仍然寫作王冰。根據《集韻》和《韻會》等書籍,砯字的讀音是砰,指的是水擊出岩石的聲音,與冰字的讀音和意思完全不同。因此,根據這些書記載王冰的名字,可以證明晁公武和馬氏的寫法是錯誤的。
按先子曰。讀書志。寓簡。及六書故之類。作王砯。而考杜甫詩。作王砯。砯披冰切。音砰。砅。理罽切。厲同。即深則厲之厲。砯砅遞別,作次注者。疑非杜之重表侄。然寶應之時。杜猶在。與王冰同時。況砯砅一點之差,則其果然否。亦不可知也。今人又讀冰為凝,恐非。胤按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員外郎王冰是當時所自署益知作冰為正。
〔素問釋文〕新唐志一卷,佚
〔注亡名氏素問音訓並音義〕本朝現在書目五卷,佚
〔素問改錯〕本朝現在書目二卷,佚
按上二書。唐宋諸志。並系失載。然又非本朝人所撰。藤原佐世編現在書目。在寬平中。時當唐季。則是書殆出於隋唐間人者歟。仍以著錄焉。
白話文:
據古人所言,讀書應當專心致志,內容要簡明扼要,還要了解六書的本義。有人用「王砯」來注釋杜甫的詩句,而「砯」字讀作「砰」,「砅」字讀作「理罽」,「厲」字則與「深則厲」的「厲」字相同。由於「砯」和「砅」僅有一點之差,所以後人懷疑此注釋並非杜甫的重表侄所作。但考慮到杜甫在寶應年間仍在世,與王冰同時代,因此「砯」和「砅」究竟哪個正確,也無法確定。現今有些人將「冰」讀作「凝」,恐怕也不對。根據郎官石柱上的題名,有金部員外郎王冰,這正是當時的人所自署,更加證明「冰」字應讀作「冰」。
上述兩本書,唐宋各朝的史志都沒有記載,但又非本朝人所撰。藤原佐世所編的《現在書目》完成於寬平年間,當時正是唐朝末期,所以這兩本書很可能出自隋唐時期的人之手。因此,仍將其著錄於此。
〔林氏(億)素問補註〕(今本題云重廣補註)宋志二十四卷,存
表曰。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先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昬札瘥。國家代有。
將欽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受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
白話文:
林氏(億)素問補註(今本題云重廣補註),宋志記載有二十四卷,現存。
文中說,臣聽聞,安居樂業而不忘危難,安享太平而不忘滅亡,是古代聖賢們的首要任務。體察百姓的疾苦,撫恤百姓隱痛,是上位者深厚仁愛的表現。從前黃帝統治天下時,用治國之道治理自身,並將其餘時間用來治理天下。他坐在明堂之上,俯瞰四方,研究五行之常,認為人一生下來,就背負著陰氣,懷抱著陽氣,以食物果腹,以色彩妝飾。外有寒暑交替影響人體,內有喜怒情緒侵襲心神,疾病纏身,生老病死,代代相傳。
因此,黃帝要嚴謹地遵循時令,以五福作為治國之本,施惠於百姓。他與岐伯一同,上窮天文,下探地理,遠取物類,近取自身,互相切磋,探討難題,並將其總結成典範,用以造福後世。於是,雷公等醫學家繼承衣缽,將其學說傳承下去,成就了《內經》這部經典。歷代都把它視為珍寶,沒有丟失過。周朝興盛時,秦和闡述了六氣的理論,詳細記載在左史的史料中。後來,越人掌握了一些醫學知識,總結並著述了《難經》。西漢時期的倉公則傳承了他們的醫學知識。
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次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藝伎之流。而薦紳先生罕言之。去聖已遠。其術闇昧。
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餘。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腑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頃在嘉祐中。
白話文:
東漢時期,仲景留下醫學論著,後來晉朝的皇甫謐整理成《甲乙經》。到了隋朝,楊上善又編撰成《太素》。當時的全元起開始為其作訓解,只是第七十一篇遺失了。直到唐朝寶應年間,太僕王冰酷愛此書,得到他老師收藏的卷軸,為之作注釋。這些都是三皇時期的遺文,內容豐富可觀。可惜唐朝將它列為醫學書籍,交給醫術不精的人學習,而有學識的士大夫卻很少談論它。因為距離聖人時代太遠,醫術變得晦澀難懂。
因此,醫書的注解紛繁複雜,醫學原理混淆不清。殊不知這些醫書承載著古代帝王的高深智慧,是聖賢們的畢生成果。從唐堯制定四季,虞舜整理七政,大禹修治六腑以成就帝業,文王推演六十四卦以闡釋天地之氣,伊尹調配五味以輔佐君王,箕子陳述五行以治理天下,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然而,將如此精微的醫術傳授給平庸淺薄的人,能保存至今,實在是萬幸。在嘉祐年間,……
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乃詔通知其學者。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裒集眾本。寢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採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礴會通。
或端本以尋支。或溯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正繆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
白話文:
仁宗皇帝念及聖祖的遺事,深感其重要性,幾乎要從地上跌倒。於是,他下詔通知聖祖的學者們,命令他們整理、校正聖祖的學說。
臣等承擔著校勘典籍的職責,歷經十餘年,不斷搜訪國內外典籍,收集了許多版本,仔细研读,逐字逐句推敲其義理,修正其中的錯誤。尽管如此,也僅能校正三四成,剩下的部分無法詳述。臣等認為這還不足以完成聖旨,滿足聖意。
因此,我們又參考了漢唐時期的書目,將現存的古代醫學典籍,彙集了數十家,一一整理並考證。我們将各个学说贯通联系,相互印证,使得彼此融会贯通。
有的時候,我們从根本原理入手,探寻分支内容;有時,我们追溯源流,探究其根源,确定可信的部分。然後,按照旧有的分类,改正其中錯誤。共计修改六千餘字,增注解释二千餘條。每一個字的增减、取舍,都有其依据,对于错误的文字和疑难的义理,也都详细解释清楚。
如果运用这些知识来调理自身,可以防患于未然;如果将其应用于治国理政,可以造福百姓,使其绵延不绝。
恭请皇帝陛下,以仁德治理天下,享有无穷的福泽,继承圣祖的遗志,发扬微薄的学问,使之永世流传。这样,和气自然会招致,天下太平。
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天祿琳琅書目曰。重修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一函。十冊。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億孫奇高保衡校正。孫兆改誤。按宋史藝文志。乃晁陳諸家著錄。皆第稱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而無重廣補註之名。且書錄解題。但稱林億高保衡承詔校定。並無孫奇之名。亦不言有孫兆改誤之事。今本增入孫奇孫兆二人。則重廣補註,之名。當即為此二人所加矣。
按孫奇之名。實與林高同署。解題偶脫耳。且兆唯改誤。則重廣補註之稱。亦出於億等也。
王應麟曰。黃帝素問。唐寶應初。王冰注之。皇朝林億等校正。孫兆重改誤。(玉海)
白話文:
如果能避免災禍,讓全天下的人都能活到很長壽,那該多好。國子博士高保衡和光祿卿兼直秘閣的林億等人,謹向朝廷上奏。
天祿琳琅書目中記載,重修補註的黃帝內經素問,一函十冊,二十四卷,是唐朝王冰所注,宋朝的林億、孫奇、高保衡校正,孫兆修改錯誤。根據宋史藝文志記載,晁、陳等人的著錄都只稱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並沒有「重廣補註」這個名字。而且書錄的解題只說林億、高保衡奉旨校定,沒有孫奇的名字,也沒有說孫兆改過錯誤。現在的版本增加了孫奇和孫兆兩個人,那麼「重廣補註」這個名字,應該是這兩個人加上的。
仔細分析,孫奇的名字實際上和林億、高保衡一起署名,解題只是偶然遺漏而已。而且孫兆只是修改錯誤,那麼「重廣補註」這個稱呼,也應該是林億等人所加。
王應麟說,黃帝素問是在唐朝寶應年間由王冰注釋的,宋朝的林億等人校正,孫兆重新修改錯誤。(出自玉海)
邵伯溫曰。孫用和二子。奇兆皆登進士第。為朝官。亦善醫。(邵氏聞見錄)
〔孫氏(兆)素問註釋考誤〕明志十二卷,佚
按明志著錄止於其一代之書而混入兆書者何也。
〔高氏(若訥)素問誤文闕義〕宋志一卷,佚
宋史曰。高若訥字敏之。本幷州榆次人。徙家衛州。進士及第。皇祐五年。為觀文殿學士。若訥強學善記。自秦漢以來諸傳記。無不該通。尤喜申韓管子之書。頗明歷學。因母病。遂兼通醫書。雖國醫皆屈伏。張仲景傷寒論訣。孫思邈方。及外臺秘要。久不傳。悉考校訛謬行之。世始知有是書。名醫多出衛州。皆本高氏學焉。
白話文:
邵伯溫說,孫用和的兩個兒子,都考取了進士,做了官,而且醫術也很好。孫氏的《素問註釋考誤》共十二卷,現已失傳。高若訥的《素問誤文闕義》共一卷,也已失傳。宋史記載,高若訥字敏之,原本是幷州榆次人,後來遷居衛州。他考取了進士,皇祐五年任觀文殿學士。高若訥勤奮好學,記憶力強,從秦漢以來所有的傳記,他都通曉,特別喜歡申不害、韓非、管子的著作,並且精通曆法。由於母親生病,他也精通醫學,甚至比國醫還要厲害。張仲景的《傷寒論》,孫思邈的方劑,以及《外台秘要》等醫書,當時已經失傳很久,高若訥考證了其中的錯誤,並整理傳承下來,世人因此才知道有這些書。衛州出了很多名醫,都是高氏的學生。
〔郝氏(允)內經箋〕佚
邵博曰。郝翁者名允。博陵人。少代其兄長征河朔。不堪其役。遁去。月夜行山間憊甚。憩一樹下。忽若大羽禽飛上其上。熟視之。一黃衣道士也。允拜手乞憐。道士曰。汝郝允乎。因授以醫術。晚遷鄭圃。世以神醫名之。翁讀黃帝內經。患王冰之傳。多失義指。間以朱墨箋其下。
世尚未見。翁有子。名懷質。能盡其學。懷質嘗自診其脈語人曰。我當暴死。不數年暴死。懷質死。翁書亦亡。獨太醫趙宗古得六元五運之法於翁。嘗圖以上朝廷。今行於世云。(見聞後錄)
〔沖真子內經指微〕藝文略十卷,佚
〔劉氏(完素)素問藥注〕佚
白話文:
邵博說,郝翁名叫允,是博陵人。年輕時代替哥哥去河朔服役,吃不了苦就逃跑了。一天晚上在山間行走,疲憊不堪,就在一棵樹下休息。突然像巨大的鳥飛到他頭上,仔細一看,是個穿黃衣服的道士。允拜倒在地請求道士憐憫。道士問道:「你是郝允嗎?」就傳授他醫術。郝允後來遷居鄭圃,世人稱他為神醫。他讀《黃帝內經》,覺得王冰的傳注有很多錯誤,就在書上用朱墨批註。
郝允的批註一直沒有流傳下來,他的兒子名叫懷質,繼承了他的學業。懷質曾經自診脈象,對人說:「我將暴死,不會超過幾年。」果然,幾年後懷質暴死,郝允的書也失傳了。只有太醫趙宗古從郝允那裡學到了六元五運之法,曾經上書朝廷,現在流傳於世。
金史本傳曰。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守真。大醉。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之者。乃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慮庸醫或出妄說。又著素問玄機原病。特舉二百八十八字。注二萬餘言。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自號通玄處士云。
熊均曰。劉氏名完素。字守真。大金河間人也。因號河間居士。作傷寒直格。素問玄機原病式。及醫方精要。素問藥注。宣明論等。(醫學源流論)
〔李氏(浩)素問鉤玄〕佚
滕縣誌曰。李浩其先曲阜人。五世祖官於滕。因家焉。大父義。父玉。皆以儒顯。而浩喜醫方術。慕倉公之為人也。元初常往來東平間。為人治病決死生。其驗如神。所著有素問鉤玄。仲景或問。諸藥論。甚精。竇文正默幼從其子元學。薦之元世祖。而老不可徵。詔有司。歲給衣米終其身。
白話文:
劉完素,字守真,是金朝河間人。他曾遇到一位名叫陳先生的奇人,喝了陳先生的酒後醉倒,醒來後突然精通醫術,彷彿有人傳授給他一樣。於是,他寫下了《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等著作,並撰寫《素問玄機原病》,以二百八十八字概括,並註解兩萬多字,目的在於防止庸醫胡說八道。他擅長使用寒涼藥物,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要治療原則,自稱為「通玄處士」。
熊均說,劉完素,字守真,是大金河間人,因此自號「河間居士」。他著有《傷寒直格》、《素問玄機原病式》、《醫方精要》、《素問藥注》、《宣明論》等著作。
李浩,祖籍曲阜,五代祖官任滕縣,便在滕縣定居。他的祖父李義、父親李玉都是以儒學聞名。而李浩則喜愛醫學,敬佩倉公(張仲景)的人品。元朝初年,他常往來於東平一帶,為人治病,精準判斷生死,醫術如同神明。他著有《素問鉤玄》、《仲景或問》、《諸藥論》等醫學著作,內容精深。竇文正的兒子竇默,年輕時曾跟隨李浩學習醫術,並向元世祖推薦了他。但李浩年老體衰,無法再為朝廷服務,元世祖便下令官府每年給他提供衣食,以終其身。
〔李氏(季安)內經指要〕佚
吳澄序曰。醫有內經。與儒家六經准。其三才之奧。諸術之源乎。然其辭古。其旨深。醫流鮮能讀。儒流謂非吾事。亦不暇讀。何望其能採奧而究源也哉。吾兄李季安自為舉時。博洽群書。纂事記言。細字大帙。堆案盈篋。余嘗嘆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中歲從事於醫。其心力之悉。
又有加焉。所輯諸家方論。靡不該備。抑其末耳。若素問。若靈樞。若難經傷寒論。所謂醫家六經者。融液貫徹。取素問一經。綱提類別。較然著明。一覽可了。名曰內經指要。余夙嗜此經。每欲與人共論。而莫可令獲見。此能不抵掌稱快。而篇布濩乎天下。俾觀者有徑可尋。
白話文:
《李氏(季安)內經指要》序
吳澄序曰:醫學有《內經》,如同儒家的六經,是三才之奧秘,諸術之根本。然而其文辞古奥,其旨意深邃,醫家鮮少能读懂,儒家则认为与己无关,亦不暇顾及。又怎能期望他们能从中汲取精髓,探究医术的源头呢?
我的兄长李季安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勤于记述,著述累累,堆满案几,塞满书箱。我常感叹他用心之细密,用力之勤勉。中年以后,他专心从事医术,其心力之专注,又有增进。
他所辑录的诸家方论,无不包罗万象,精细考究。尤其对《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这所谓“医家六经”,更是融会贯通,取《素问》一经为纲,提纲挈领,分类整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此书名为《内经指要》。我素来喜爱《内经》,每欲与人共同探讨,却苦于无处寻觅。如今能得此书,不胜欣喜,遂将此书广为传播,使世人皆可从中获得指引。
有門可入。人人能讀內經。而得其奧。而得其源。則於儒家窮理盡性之方。醫家濟人利物之務。其不大有所裨歟。季安應人之求。不擇貴富。雖貧賤不能自存。必拯其危急。皇皇惟恐後。蓋以儒者之道。行醫者之術。此其實行也。非止善著書而已。(文集)
〔羅氏(天益)內經類編〕佚
劉駰序曰。近世醫有易列張氏學。於其書雖所不考。然自漢而下。則惟以張機王叔和孫思邈錢乙為得其傳。其用藥則本七方十劑而操縱之。其為法。自非暴卒。必先養胃氣為本。而不治病也。識者以為近古。而東垣李明之。則得張氏之學者。而其論著治驗。略見遺山集中。鎮人羅謙甫嘗從之學。
白話文:
只要能入門,人人皆可研讀《內經》,深入其中,探究其源頭,對於儒家窮究道理、修養本性的方法,以及醫家救助世人、造福萬物的職責,都將有莫大的益處。季安應人之需,不分貴賤,即使貧困潦倒,也必定竭盡全力救助危難,孜孜不倦,唯恐落後。因為這正是儒家思想的實踐,也是醫術的精髓,而非僅僅善於著書立說而已。近世醫學中,易列張氏學說頗為盛行,雖然其著作未必考究,但自漢代以來,張機、王叔和、孫思邈、錢乙等人皆承其衣缽。他們用藥以七方十劑為本,並加以靈活運用。其治病之道,若非猝死,必先養胃氣為根本,而非直接治療疾病。識者認為這是近古醫學的精華,而東垣李明之則繼承了張氏醫學,其論著和治驗,可見於《遺山集》。鎮人羅謙甫曾師從李明之,學習醫術。
一曰遇予言。先師嘗教予曰。夫古雖有方。而方則有所自出也。均腳氣也。而有南北之異。南方多下濕。而其病。則經之所謂水清濕。而濕從下受者也。孫氏知其然。故其方施之南人則多愈。若夫北地高寒。而人亦病是。則以所謂飲發於中。腑瘇於下。與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者。
我知其然。故我方之施於北。猶孫方施之南也。子為我分經病證而類之。則庶知方之所自出矣。予自承命。凡三脫稿。而先師二毀之。研磨訂定。三年而後成。名曰內經類編。敢望吾子序。夫內經十八卷。素問外九卷不經見。且勿論。姑以素問言之。則程邵兩夫子。皆以為戰國書矣。
白話文:
老師曾經教導我說,古時候雖然有醫方,但這些醫方都是有其根據的。就拿腳氣來說,南方和北方就有不同的表現。南方濕氣較重,患者的病症符合經書中所說的「水清濕,濕從下受」。孫氏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他的醫方用在南方人身上,療效就很好。至於北方地區寒冷乾燥,人們也可能患上腳氣,這就符合經書中所說的「飲發於中,腑瘇於下,與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在北方使用的醫方,就如同孫氏的醫方用在南方一樣。你幫我將經書中的病證分類,就可以明白這些醫方的出處了。我從接受老師的教誨開始,已經三次完成初稿,但老師卻兩次推翻重寫,不斷修改完善,三年後才完成這本《內經類編》。我希望能請您為這本書寫一篇序言。 《內經》一共十八卷,其中《素問》九卷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就先以《素問》為例來說吧。程邵兩位先生都認為《素問》是戰國時期的著作。
然自甲乙以來。則又非戰國之舊矣。自朱墨以來。則又非甲乙之舊矣。而今之所傳。則又非戰國之舊矣。苟不於其所謂全書者。觀其文而察其理焉。則未有識其真是而貫通之者。今先生之為此也。疑特令學者之熟於此。而後會於彼焉爾。苟為不然。則不若戒學者之從事於古方。
而學者苟不能然。則不若從事古方者之為愈也。羅亦以為然。予聞李死今三十年。羅祠而事之如平生。薄俗中而能若是。是可序。(文集)徐春甫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人。東垣弟子。潛心苦學。真積力久。居東垣門下十餘年。盡得其妙。著有衛生寶鑑二十四卷行世(古今醫統)
白話文:
然而從甲乙時期以來,醫學就不是戰國時期的舊觀念了。從朱墨時期以來,醫學又與甲乙時期不同了。而今流傳的醫學知識,又與戰國時期的舊觀念不同了。如果不能從所謂的完整醫書中,觀察其文字,推究其道理,就無法真正理解醫學的精髓,並將其貫通融會。現在先生寫這本書的目的,恐怕是為了讓學者們熟悉這些理論,然後才能領悟更深層的道理吧。如果真是這樣,倒不如直接讓學者們研究古方。
而學者們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還不如專心研究古方,這樣更有利於治病。羅天益也認為如此。我聽說李東垣去世已經三十年了,羅天益仍然像生前一樣祭拜他,在世俗之中還能如此敬重師長,實在難能可貴,值得記錄下來。(出自《文集》)徐春甫說: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人,是李東垣的弟子。他潛心苦學,勤奮努力,在李東垣門下學習了十多年,完全掌握了師父的精髓。著有《衛生寶鑑》二十四卷,流傳於世。(出自《古今醫統》)
〔朱氏(震亨)素問糾略〕一卷,存
徐春甫曰。朱震亨字彥修。號丹溪。浙之義烏人。自幼好學。日記千言。業舉子。講道入華山。拜許文懿公。一日。公謂以己疾久之。非精於醫者弗能起。子多穎敏。其遊藝於醫而濟人乎。於是丹溪復致力於醫方。既而悟曰。執古方以療今病。其勢雖全。必也參之以素難。活潑權衡。
乃能濟世。遂出遊求師。渡浙走吳。歷南徐建業。皆無所遇。反還武州。聞太無先生。往拜之。數謁弗得接。求見愈篤。先生始接之。以劉張朱三家之書。為之敷揚其旨。彥修授教。而醫益神。名益著。四方求療者。輻輳於道。按證施方。錄為醫案可考。又著格致餘論。致其秘云,(古今醫統)
白話文:
朱氏(震亨)素問糾略 一卷,存
徐春甫說:朱震亨,字彥修,號丹溪,是浙江義烏人。他從小就喜歡學習,每天寫作千字。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並在華山講授儒家經典。他拜訪了許文懿公,有一天,許公對他說:「我這個病已經很久了,只有精通醫術的人才能治好。你天資聰穎,何不學醫濟世呢?」
於是,丹溪開始專心鑽研醫學。他領悟到,只用古代醫方來治療現代疾病,即使方法完備,也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才能真正救治病人。因此,他四處求師,渡過浙江,走遍吳地,甚至到了南徐建業,但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師傅。
後來,他回到武州,聽說太無先生精通醫術,便前去拜訪。他多次拜訪都未能見到先生,但他求見的決心越來越堅定。最後,太無先生終於接見了他,並向他講解了劉、張、朱三家醫學的精髓。丹溪受到先生的教導,醫術突飛猛進,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四方求醫的人絡繹不絕,他根據病人的症狀,開出藥方,並將這些案例記錄下來,作為醫案供後人參考。此外,他还著有《格致餘論》,其中記錄了他醫學上的秘訣。
(古今醫統)
〔滑氏(壽)讀素問鈔〕三卷,存
儀真縣誌曰。滑壽世為許襄城人。當元時。父祖官江南。自許徙儀真。壽性警敏。學於韓說先生。日記千餘言。操筆為文。詞有思致。尤長於樂府。京口名醫王居中客儀。壽數往叩居中。曰醫祖黃帝岐伯。其言佚不傳。世傳者惟素問難經。子其習之。壽受讀終卷。乃請於王。
分臟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針刺。陰陽。標本。運氣。匯萃。凡十二類。鈔而讀之。自是壽學日益進。所向莫不奇中。
按澹生堂書目。有滑氏素問註解三卷一冊。想是同書。故今不揭出。
〔汪氏(機)續素問鈔〕三卷,存
白話文:
滑氏(壽)讀素問鈔
這本書共三卷,現今保存完整。
根據《儀真縣誌》記載,滑壽是許昌人,元朝時,他的祖父母在江南做官,因此從許昌遷居到儀真。滑壽天資聰穎,向韓說先生學習,每天寫日記千餘字,寫文章時文思泉湧,尤其擅長樂府詩歌。京口的名醫王居中來到儀真,滑壽多次前去拜訪,王居中說道:「醫學的祖師黃帝岐伯,他的著作散失殆盡,只有《素問》和《難經》流傳下來,你應該好好研讀。」滑壽讀完全卷後,向王居中請教。
王居中便將《素問》分為臟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針刺、陰陽、標本、運氣、匯萃等十二類,讓滑壽逐一抄寫並研讀。從此,滑壽醫術突飛猛進,所學所用無不精準。
根據《澹生堂書目》,有一本《滑氏素問註解》三卷一冊,應該就是這本書,所以就不再另外列出來了。
汪氏(機)續素問鈔
這本書共三卷,現今保存完整。
自序曰。予讀滑伯仁氏所集素問鈔。善其刪去繁蕪。撮其樞要。且所編次。各以類從。秩然有序。非於岐黃之學者不能也。但王氏所注。多略不取。於經文最難曉處。僅附其一二焉。然自滑氏觀之。固無待於注。後之學者。未必皆滑氏。苟無註釋,曷從而入首耶。爰復取王氏注。
參補其間。而以續字弁之於首簡。間有竊附己意者。則以愚謂二字別之。滑氏元本所輯者。不復識別。滑氏自注者如舊。別以今按二字。如此庶使原今所輯之注。各有分辨。或是或非。俾學者知所擇焉。雖然。予之所輯。未必一一盡契經旨。而無所誤。或者因予之誤。推而至於無誤。
白話文:
自序
我閱讀了滑伯仁先生所輯的《素問鈔》,十分讚賞他刪去了繁雜蕪雜的內容,擷取了經文的精華要點。並且他將內容編排分類,井然有序,非精通岐黃之術者不能做到。只是王氏所作的註解,多有省略,對於經文最難理解的地方,僅僅附上了一兩句解釋。然而從滑氏的角度來看,原本就不需要註解。但後世的學者未必都像滑氏一樣精通,若無註釋,又該如何入門呢?
因此我便重新取用王氏的註解,參補於其中,並以「續」字標記於首頁。偶爾也加入了一些個人見解,則以「愚謂」二字區分。滑氏原本所輯的部分,則不再另外標明。滑氏自注的部分仍然保留原樣,並以「今按」二字區分。這樣一來,就可以清楚分辨原版與我所輯的註解,無論對錯,都能讓學者明辨是非,有所選擇。
雖然如此,我所輯的註解也不一定能夠完全契合經文的意思,也可能有所錯誤。但或許因為我的錯誤,可以促使學者進一步思考,最終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未可知也。諺云。拋磚引玉。亦或有補於萬一云。正德己卯三月朔旦。
祁門縣誌曰。汪機幼嘗為邑諸生。母病嘔。遂究心醫學。凡岐黃扁倉諸遺旨。靡不探其肯綮。殊證奇疾。發無不中。名高難致。病者有聽謦咳。頓喜遂瘳。所全活甚眾。著有石山醫案。醫學原理。本草會編。素問鈔。脈訣刊誤。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針灸問答。傷寒選錄。運氣易覽等書。
四庫全書提要曰。續素問鈔九卷。明汪機撰。是編因滑壽素問鈔。採王冰原注大略。因重為補錄。凡所增入。以續字別之。九卷之中。分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標目悉依滑氏之舊。(存目)
白話文:
這件事還無法確定。俗話說,拋磚引玉,或許能有所幫助。正德己卯年三月初一。
祁門縣志記載,汪機年輕時曾是縣裡的秀才。他母親患病嘔吐,因此他開始鑽研醫學。他深入研究岐黃、扁倉等醫學大家的遺志,對各種奇特的病症都能準確診斷。他的醫術高超,名聲遠播。病患只要聽到他的咳嗽聲,就頓時感到喜悅,病症也因此痊癒。他救治了許多病人。他著有《石山醫案》、《醫學原理》、《本草會編》、《素問鈔》、《脈訣刊誤》、《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針灸問答》、《傷寒選錄》、《運氣易覽》等著作。
四庫全書提要說,《續素問鈔》九卷,為明朝汪機所撰。這本書是根據滑壽的《素問鈔》,採納王冰的原注大意,進行補充和增補。所有增補的部分都以「續」字區分。九卷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標題都依循滑壽的舊制。(存目)
〔丁氏(瓚)素問鈔補正〕十卷,存
自序略曰。予被命守東嘉。夙夜只懼。勉修厥職,痛吾民往往誤罹夭枉。故每自疚。乃召群醫告曰。醫者人之生命攸系。汝輩其知所慎乎。夫藥之弗績。術之弗精也,朮之弗精。學之無本也。汝輩其嘗學素問乎。曰。未也。奚為而弗學也。曰。病其言之隱賾也。其嘗學素問鈔乎。
曰。未也。奚為而弗學也。曰。病其書之亥豕也。以故政暇。取其鈔本。手自補正。以王氏注。有合於經者。亦並錄之。使更相傳錄。擇其子弟而誦習焉。猶恐其氣運之難明。脈理之難曉也。因取五運六氣主客之圖。並診家樞要。以附於後。庶幾學者知所趣向。而吾民亦殆有賴矣。
白話文:
丁氏(瓚)素問鈔補正 十卷,存
自序略曰:
我被朝廷委派到東嘉任職,日夜心懷恐懼,努力做好工作。我深感百姓常常因病而誤診或枉死,內心十分愧疚。於是召集眾醫生告誡他們說:「醫者關係到人們的生命,你們要謹慎小心!藥物無法發揮功效,是因醫術不精;醫術不精,是因學習沒有根基。你們曾經學習過《素問》嗎?」
醫生們回答說:「沒有。」
我問:「為什麼不學習呢?」
他們回答:「因為《素問》的內容晦澀難懂。」
我又問:「你們曾經學習過《素問鈔》嗎?」
他們回答:「沒有。」
我問:「為什麼不學習呢?」
他們回答:「因為《素問鈔》的文字錯誤百出。」
因此,我利用閒暇時間,取來《素問鈔》的原本,親自補正,並參考王氏注釋,凡是符合經文的部分,也都一併記錄下來。希望後人能夠互相傳閱,並且讓子弟們學習誦讀。
我仍然擔心他們難以理解氣運和脈理的奧妙,於是將五運六氣主客圖和診家樞要,附在後面。希望能讓學習者明辨方向,百姓也能因此而得到幫助。
凡例曰。王注頗覺冗泛。今擇取諸書增減。以附愚見。其有疑誤。姑缺之以俟知者。一註釋王氏頗詳。因以為主。凡王注皆不名。滑氏則曰滑云。愚見則加圈以別之。一經文易曉者。一依滑氏舊文。一五臟只詳釋一臟。餘臟可以類推。
休寧縣誌曰。丁瓚字汝器。西門人。丁氏自宋世業醫。嘉靖初。丁繩以醫名。子畜瓚。授其業。已藉數百緡欲與子。瓚謝歸。醫則奇中。人以仙目之。性好客。客常滿。嚐出五十緡。脫人於厄。書畫有米倪風。年六十卒。
四庫全書提要曰。素問鈔補正十二卷。明丁瓚編。瓚字點白。鎮江人。嘉靖丁丑進士。官至溫州府知府。初滑壽著素問鈔。歲久傳寫多訛。瓚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復兼採王冰原注以明之。凡十二門。悉依壽書舊例。又以五運六氣主客圖。並診家樞要。附於後。(存目)
白話文:
這本書的編排原則如下:王冰的注釋過於繁雜,因此我選取了其他書籍的內容,增減修改,並加上自己的意見。如果有任何錯誤,就先留著空缺,等待有識之士來解答。因為王冰的注釋非常詳細,所以以它為主要依據,並將它列為「王氏」;滑壽的注釋則標明「滑云」;我的意見則用圈圈標記。對於容易理解的經文,就採用滑壽的舊文;對於五臟,只詳細解釋一個臟,其他臟可以類推。
休寧縣志記載:丁瓚,字汝器,是西門人。丁氏家族自宋代起就以行醫為業。嘉靖年間,丁繩因精湛的醫術而聞名。他的兒子丁瓚繼承了他的醫術,已經積累了一筆巨款,想要給兒子,但丁瓚謝絕了,一心鑽研醫術,醫術精湛,百姓都稱他為「仙醫」。他性情好客,家中常年賓客滿座,曾經拿出五十兩銀子幫助他人脫離困境。他擅長書畫,風格類似米芾。六十年後,他去世了。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素問鈔補正》十二卷,是明代丁瓚編撰的。丁瓚字點白,是鎮江人,嘉靖丁丑年進士,官至溫州府知府。早年滑壽著有《素問鈔》,但由於流傳時間久遠,抄寫過程中出現許多錯誤。丁瓚根據舊版本重新整理,並參考王冰的原注來解釋。全書共分為十二門,都沿用了滑壽書的舊例。另外,他还附上了五運六氣主客圖和診家樞要。(僅作目錄收錄)
〔呂氏(復)內經或問〕佚
明史稿曰。呂復字元膺。鄞人。少孤貧。從師受經。習詞賦。後以母患求醫。遇名醫衢人鄭禮之於逆旅。遂謹事之。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脈藥論諸書。討求一年。試輒有驗。自以為未精。盡購古今醫書。曉夜研究。務窮其閫奧。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其於醫門群經。若內經素問。
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病源論。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經。聖濟經等書。皆有辨論。前代名醫。如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龐安常錢仲陽陳無擇許叔微張易水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嚴子禮王德膚張公度諸家。皆有評騭。所著有內經或問。
白話文:
呂氏(復)內經或問
明史稿記載:呂復,字元膺,是鄞縣人。他自幼家貧孤苦,跟随老师学习经书,钻研辞赋。后来,他母亲生病,他四处求医,在旅店遇见了衢州名医郑礼之,便恭敬地跟随其学习。吕復因此得到郑礼之传授的古方,以及关于颜色、脉象、药物等理论的书籍。他勤奋钻研一年,试用这些医术,效果显著,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精通,便将古今医书全部买来,日夜研究,务求深入理解医理。从此,他开始行医,医术精湛,如同神明。
他在医门群经,如《内经素问》、《灵枢》、《本草》、《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病源论》、《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经》、《圣济经》等书,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论述。他对前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庞安常、钱仲阳、陈无择、许叔微、张易水、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严子礼、王德肤、张公度等人的医术都有评价和评析。
他的著作有《内经或问》。
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釋。養生雜言。脈緒。脈系圖。難經附說。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齋雜著。諸書。浦江戴良採其治效最著者。數十事。為醫案。晚年自號滄洲翁。歷舉仙居臨海教諭。台州教授。皆不授。
〔王氏(翼)素問注疑難〕佚
陽城縣誌曰。王翼幼穎悟。七歲聞人誦唐詩。一過能歷歷誦之。八歲善屬文。既長日記千言。應進士舉。因染疾棄業。遂精醫術。療疾多奇驗。旁通律歷。尤工於詩。所著有素問注疑難。傷寒歌括。算術若干卷。詩五百餘篇。
白話文:
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釋、養生雜言、脈緒、脈系圖、難經附說、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齋雜著等書,浦江戴良從中選取治效最顯著的數十則,編成醫案。戴良晚年自稱滄洲翁,曾被邀請擔任仙居、臨海教諭,以及台州教授,但他都婉拒了。
陽城縣誌記載,王翼自幼聰穎,七歲時聽人朗讀唐詩,一遍便能背誦。八歲時便擅長寫文章,長大後每天能寫作千字。原本應試科舉,卻因染疾而放棄仕途,轉而專心鑽研醫術,治病效果奇特,並精通律法、曆法,尤其擅長寫詩。他的著作包括《素問注疑難》、《傷寒歌括》以及算術、詩歌等多卷,詩作五百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