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吳序
吳序
1. 吳序
人有恆言曰:「用藥如用兵,以藥之不可輕用也。」然苟用得其當,又未嘗不應手取效,藥到病除,是操何術以致哉?則曰:「非讀本草不為功。」顧讀本草之難也。《神農本草經》尚已,然其中詞旨奧衍,義蘊宏深,往往皓首窮年,每苦未能得其要領。後世著本草者雜出,人自為說,學者既無所適從,且累牘連篇,雖有聰穎之儒,亦苦記誦之匪易。於此欲求一善本本草,使人人得而讀之,且讀之無不人人稱便者,蓋戛戛乎其難之。
今年冬月,吳君靜甫以張君兆嘉先生所著《本草便讀》見示,並囑為弁言。余讀之,見其著墨無多,而一藥之中,凡性味氣質,以及經絡臟腑,與一切配合炒制之法,靡不備具,言雖簡而意自賅。學者讀之,既省記誦之煩,又悟指歸之趣。以此稱便,便何如矣。有志業醫者,果能守是編為楷模,將見用力少而成功多,由是玩而味之,更由是神而明之。夫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參,亦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廢。豈惟便於一時已哉?千百世之後,吾知因利乘便,陰受是編之福者當不少也。是為序。
光緒十六年歲在庚寅嘉平月賜進士出身同知銜知武進縣事愚弟吳炳拜撰
白話文:
俗話說:「用藥如同用兵」,意思是說藥物不能輕易使用。然而,如果用藥得當,也常常能藥到病除,效果顯著。那麼,是掌握了什麼方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答案是必須精讀《本草》。但是,《本草》的難度很高,《神農本草經》就已經很艱深了,其中文字含義深奧廣泛,常常讓人皓首窮經,卻還是很難掌握其要領。後世撰寫《本草》的人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讓學者不知該聽從哪一家。而且這些著作內容繁多,即使是聰明人,也很難記誦。因此,想要找到一本好的《本草》,讓人人都能讀懂,而且讀起來方便的,實在是很困難。
今年冬天,吳靜甫先生拿張兆嘉先生所著的《本草便讀》給我看,並要我寫序。我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著墨不多,但對於每一種藥物的性味、氣質,以及歸經、臟腑、各種配伍炮製方法,都詳細具備。文字雖然簡潔,但含義卻很完整。學者讀這本書,既可以省去記誦的麻煩,又能領悟其中的要點。這真是太方便了!如果有志於從醫的人,能以這本書為範本,將會事半功倍。從此仔細鑽研,更能有所領悟。如此一來,各家的《本草》可以參考,也可以捨棄了。這不僅僅是一時方便而已,我相信在千百年之後,因這本書的便利而受益的人,一定會有很多。這就是這篇序的內容。
光緒十六年庚寅年臘月進士出身、同知銜、武進縣知事愚弟吳炳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