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跋二

回本書目錄

跋二

1. 跋二

吾郡醫學名天下。遠方之人多就之者。若法氏、楊氏、錢氏、鄒氏、費氏,皆能世其家,又各有所著書行於世。其書或傳或不傳。顧其存者,陳義奧遠,學者病不得其用。楊氏本草述鉤元得其用矣,又患其浩博而難紀,且鋟版毀於兵。同治閒,郡人醵金用麻沙法印之,僅數日部。

分而庋諸家,驟不可覓,遺文不彰,後起之士憾焉。兆嘉先生既愈家大人疾,出示是書。春頤受而讀之,其詞簡、其義賅、其用便於初學,而馴而致之以極於其成。於乎!是足以嗣美於諸家矣。亟出資付剞傺氏,以廣其傳,藉志感忱云爾。

光緒二十有二年春三月。盛春頤謹跋。

白話文:

我們郡的醫學聞名天下,遠方的人都來這裡求醫。像法氏、楊氏、錢氏、鄒氏、費氏這些家族,都能世代傳承醫術,而且各自都有著作流傳於世。他們的著作有的流傳下來,有的沒有。而那些留存下來的,內容深奧難懂,學者們苦於無法實際運用。楊氏的《本草述鉤元》能讓學者們得以應用,但又苦於內容太過廣泛而難以記誦。加上書的刻版在戰亂中毀損,同治年間,我們郡的人們集資用麻沙板印刷,但才印了幾部,就分開收藏在各家,很快就找不到了,導致這些遺留下來的文字沒有顯揚。後來的學者們都感到很遺憾。兆嘉先生治好了我父親的疾病,拿出了這本書給我看。我(盛春頤)接受並閱讀後,覺得它的文字簡潔,道理完整,用法方便初學者入門,又能引導他們逐步達到精通的境界。唉!這本書足以繼承發揚各家的優點。因此我趕緊出資交給刻書的人,來廣泛傳播這本書。以此來表達我的感謝之情。

光緒二十二年春三月,盛春頤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