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成

本草便讀

《本草便讀》是清代醫學家張秉成的一部中醫藥學著作,其目的是為了使中醫初學者能夠簡便地學習和掌握本草知識。全書內容條理分明,將繁雜的藥性理論提煉成簡單易記的內容,對中醫學的普及與應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著作背景與目的

在《本草便讀》的序言中,張秉成闡述了撰寫此書的初衷。他指出,由於傳統本草學書籍大多內容繁瑣、記誦困難,初學者往往無法快速掌握藥物知識,導致實踐中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他希望通過本書使讀者能夠以簡便的方式學習本草知識,並將其靈活應用於臨床實踐中。

張秉成特別強調,藥物的性味、歸經和功效是學習的核心。他力求以簡潔的語言和押韻的對聯形式,幫助學者記憶和理解。他還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糾正了一些傳統本草中的誤解,為中醫藥學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性的貢獻。

二、核心內容與特色

1. 簡潔易記的編寫方式

《本草便讀》以簡短的聯句來描述藥物的性味與功效。例如:

  • 人參:補脾肺之元氣,益血生津,助衛充營。
  • 甘草:和中緩急,解毒調和諸藥。

這種編寫方式不僅方便記憶,也讓讀者能迅速抓住藥物的核心特點。同時,每個藥物條目下還附有詳細的注釋,幫助讀者深入理解。

2. 系統化的藥物分類

書中將580餘種常用藥物按照性味、功效和用途進行系統分類,包括草部、木部、果部、穀部等。這種分類方式有助於初學者快速找到所需藥物,並理解其在臨床中的應用。例如:

  • 草部:主要涵蓋補益類、清熱類藥物,如人參、黃芩。
  • 木部:記載了具有疏風解表作用的藥物,如柴胡、防風。

3. 重視用藥法則

在書中,張秉成詳細講解了用藥的基本法則,包括五味的作用、寒熱溫涼的特性、升降浮沉的規律,以及藥物的製備方法。例如:

  • 五味作用:辛能散,苦能降,甘能補,酸能收,鹹能潤。
  • 升降浮沉:質輕者浮,質重者沉;辛甘能升,酸鹹能降。

這些法則為讀者提供了用藥的理論依據,幫助他們在實踐中靈活應用。

4. 強調常用藥物的臨床價值

《本草便讀》特別注重對常用藥物的介紹,並結合臨床實例說明其應用。例如:

  • 黃芩:清熱燥濕,常用於治療濕熱症候。
  • 當歸:活血調經,用於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

張秉成還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藥物進行了詳細對比,例如川芎與丹參的活血作用異同,幫助讀者避免臨床應用中的錯誤。

5. 批判與糾正傳統本草的偏誤

張秉成在書中對一些傳統本草中的偏誤進行了糾正。例如:

  • 對石膏性質的辨析:他指出石膏的清熱作用適用於氣分熱證,而非所有熱證。
  • 對甘草的應用限制:雖然甘草有解毒調和作用,但過量使用會引起中氣不和,需謹慎。

這種批判與實證的精神,體現了張秉成的嚴謹態度,也使《本草便讀》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

三、與其他本草書籍的比較

與《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相比,《本草便讀》的特色在於:

  1. 簡便易讀:避免了繁瑣冗長的描述,重點突出,便於初學者使用。
  2. 實用性強:特別針對臨床常用藥物進行深入解析,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3. 批判性繼承:糾正了傳統本草中的一些誤解,為後世提供了更準確的理論基礎。

四、對後世的影響

《本草便讀》對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 促進本草學的普及:書中簡潔的表述方式,使得更多人能夠快速掌握本草知識,特別是對初學者的幫助極大。
  2. 豐富中醫理論體系:張秉成結合臨床實踐,對藥物性味、功效進行了深入分析,為中醫理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參考。
  3. 提高臨床應用水平:書中對常用藥物的詳細解析,為中醫臨床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指導意義。

五、結語

《本草便讀》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與實用性的中醫藥學著作。張秉成以其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簡便易讀的本草學經典。該書不僅是中醫藥學的瑰寶,還為現代中醫教育和臨床應用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其價值至今仍被廣泛認可。


吳序

惲序

盛序

程序

自序

凡例

用藥法程

草部 (1)

草部 (2)

草部 (3)

草部 (4)

草部 (5)

草部 (6)

草部 (7)

草部 (8)

草部 (9)

草部 (10)

草部 (11)

草部 (12)

草部 (13)

草部 (14)

草部 (15)

草部 (16)

草部 (17)

草部 (18)

草部 (19)

草部 (20)

草部 (21)

草部 (22)

草部 (23)

草部 (24)

草部 (25)

草部 (26)

草部 (27)

草部 (28)

草部 (29)

草部 (30)

草部 (31)

草部 (32)

草部 (33)

草部 (34)

草部 (35)

草部 (36)

草部 (37)

草部 (38)

木部 (1)

木部 (2)

木部 (3)

木部 (4)

木部 (5)

木部 (6)

木部 (7)

木部 (8)

木部 (9)

木部 (10)

木部 (11)

木部 (12)

木部 (13)

果部 (1)

果部 (2)

果部 (3)

果部 (4)

果部 (5)

果部 (6)

果部 (7)

谷部 (1)

谷部 (2)

谷部 (3)

谷部 (4)

谷部 (5)

谷部 (6)

菜部 (1)

菜部 (2)

菜部 (3)

菜部 (4)

菜部 (5)

金石部 (1)

金石部 (2)

金石部 (3)

金石部 (4)

金石部 (5)

金石部 (6)

金石部 (7)

土部 (1)

土部 (2)

禽部 (1)

禽部 (2)

禽部 (3)

獸部 (1)

獸部 (2)

獸部 (3)

獸部 (4)

獸部 (5)

鱗介部 (1)

鱗介部 (2)

鱗介部 (3)

鱗介部 (4)

昆蟲部 (1)

昆蟲部 (2)

昆蟲部 (3)

昆蟲部 (4)

昆蟲部 (5)

人部 (1)

人部 (2)

水部 (1)

十八反歌訣

跋一

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