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產後發熱

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乾姜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使歸依於陰。然產後脾胃虛,多有過於飲食傷滯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不效矣。但遇產後發熱,若胸膈飽悶,噯氣,惡食,泄瀉等症,只作傷食治之。若發熱而飲食自調者,方用補血正法。

愚按新產陰血暴傷,陽無所附而外熱,宜用四物、炮姜補陰以配陽;若因誤服寒涼克伐之劑而外熱,此為寒氣隔陽於外,宜用四君子加薑、桂,如不應,急加附子;若或肌膚髮熱,面目赤色,煩渴引飲,此血脫髮躁,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胸膈飽悶,噯腐惡食,或吞酸,吐瀉,發熱,此為飲食停滯,宜用四君子加厚朴、山楂;若胸膈飽悶,食少,發熱,或食而難化,此為脾氣虛弱,宜用六君子加炮姜;若用峻厲之劑,腹痛,熱渴,寒熱,嘔吐等症,此為中氣復傷,急用六君子加炮姜,若認為熱,投以他劑則誤矣。

白話文:

婦女生產後,陰血虧損,陽氣無所依附,而散佈於外,因此容易發熱。治療方法是用四物湯補益陰血,並加入炙乾薑的苦溫之性,收斂浮散的陽氣,使其歸於陰血。但是產後脾胃虛弱,常因過度飲食而傷及脾胃,導致發熱,如果誤以為是血虛而用補血的方法治療,就不會有效。如果產後發熱伴隨胸膈飽悶、噯氣、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就應該以治療傷食的方法處理。若發熱但飲食正常,就可以用補血的正法治療。

我觀察到,產婦剛生產完,陰血受損嚴重,陽氣無所依附而出現外熱,應該使用四物湯、炮薑補益陰血以配合陽氣;如果因為誤服寒涼藥物而出現外熱,這是寒氣阻隔陽氣於外,應該用四君子湯加薑、桂,如果效果不佳,要緊急加入附子;如果出現皮膚髮熱、面部發紅、口渴想喝水,這是血虛導致燥熱,應該用當歸補血湯;如果出現胸膈飽悶、噯腐、食慾不振、或吞酸、嘔吐、發熱,這是飲食停滯,應該用四君子湯加厚朴、山楂;如果出現胸膈飽悶、食慾不振、發熱,或進食後難以消化,這是脾氣虛弱,應該用六君子湯加炮薑;如果使用過於峻猛的藥物,出現腹痛、口渴、寒熱、嘔吐等症狀,這是中氣再次受損,應該緊急用六君子湯加炮薑,如果誤認為是發熱而用其他藥物治療,就會造成錯誤。

2. 傷寒時氣病後調養

凡傷寒時氣大病熱退之後,先服參、耆甘溫之藥一二服,以扶元氣,隨後便服滋陰生津潤燥之藥。蓋大病後汗液外耗,水穀內竭,必有小便赤澀,大便秘結等症,須識此意預防之。

愚按大病後,谷消水去,精散衛亡,多致便利枯竭,宜當補中益氣為要。蓋脾為中州,澆灌四傍,為胃行其津液者也。況大腸主津,小腸主液,亦皆稟氣於胃,胃氣一充,津液自行矣。燥甚者,別當以辛潤之,以苦泄之。

白話文:

傷寒病人在退燒後,先喝幾帖人參、黃耆等溫補的藥,以恢復元氣,接著就要服用滋陰生津潤燥的藥物。因為大病後,體液大量流失,營養也消耗殆盡,常常會出現尿液顏色深、排便困難等情況,要事先了解這些症狀並做好預防。

我認為大病之後,脾胃功能受損,精氣神都消耗殆盡,容易出現體液不足的現象,因此補益脾胃非常重要。脾胃是人體的中央,滋養全身,並且幫助胃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此外,大腸負責水分的吸收,小腸負責消化液的製造,也都依靠胃氣的充足才能正常運作。如果身體非常乾燥,可以用辛辣溫潤的食物來調理,也可以用苦寒的食物來緩解。

3. 泄瀉

凡泄瀉病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則病不能愈,而或變為黃疸。蓋泄屬濕,甘溫之藥能生濕熱,故反助病邪,久則濕熱甚而為疸矣。惟用苦寒瀉濕熱、苦溫除濕寒則愈。泄止後脾胃虛弱,方可用參、耆等藥以補之。

愚嘗治少宰李蒲汀,庚寅冬,濕熱泄瀉,因未生子,惑於人言淡滲之劑能瀉腎,而服參、耆等藥,後變黃疸,小便不利,腹脹,胸痞。余曰:有是病必用是藥,須以淡滲疏導其濕熱。遂用茵陳五苓散,諸症頓退。至辛卯冬生子。

白話文:

如果腹瀉患者誤服人參、黃耆等甘溫性藥物,不但病症無法痊癒,反而可能轉變成黃疸。因為腹瀉屬於濕邪,甘溫藥物會生濕熱,反而助長病邪,時間久了濕熱加重就會變成黃疸。治療應使用苦寒瀉濕熱、苦溫除濕寒的藥物才有效。腹瀉止住後,脾胃虛弱,才能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補益。

我曾經治療少宰李蒲汀,庚寅年冬天,他濕熱腹瀉,因為一直沒有孩子,聽信他人說淡滲藥物可以瀉腎,於是服用人參、黃耆等藥物,結果轉變成黃疸,小便不順暢,腹部脹滿,胸悶。我說:有這種病症就應該使用相應的藥物,必須用淡滲藥物疏導濕熱。於是用茵陳五苓散,他的各種症狀馬上就消失了。到了辛卯年冬天,他就生下了孩子。

4. 勞熱

南方人稱發熱為勞發,蓋謂勞苦而發熱,即東垣內傷之旨也。此病輕者一、二發自愈,重者用東垣法補之,甚則加熟附子。若因勞力辛苦而發熱,切不可誤作外感輕易發汗也。

愚按內傷發熱者,因飲食過時,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翕翕然而發熱,宜用補中益氣湯以升其陽;若因勞力辛苦,入房不節,虧損精血,虛火妄動而發熱者,宜用六味地黃丸以補其陰。不可認作有餘之火,而用黃柏、知母之類也。

白話文:

南方人把發燒稱為「勞發」,因為是勞累過度引起的發燒,這也符合東垣醫家對於內傷的論點。這種病輕微的話,發一兩次就會自行痊癒,嚴重的話就用東垣的補益方法治療,情況很嚴重就再加熟附子。如果因為勞累辛苦而發燒,絕對不能誤認為外感而輕易發汗。

我認為內傷發燒,是因為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損耗了元氣,陰火乘虛而上,所以才會發熱,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來升陽氣;如果因為勞累辛苦、房事不節,損傷了精血,虛火妄動而發燒,就應該用六味地黃丸來補益陰氣。千萬不要誤認為是實火,而使用黃柏、知母之類的藥物。

5. 飲食勞倦

東垣論飲食勞倦為內傷不足之證,治用補中益氣湯。《溯洄集》中又論不足之中,又當分別飲食傷為有餘,勞倦傷為不足,予謂傷飲食而留積不化,以致宿食鬱熱,熱發於外,此為有餘之症,法當消導,東垣自有枳朮丸等治法具於飲食門矣。其補中益氣方論,卻謂人因傷飢失飽,致損脾胃,非有積滯者也,故只宜用補藥。

蓋脾胃全賴飲食之養,今因飢飽不時,失其所養,則脾胃虛矣。又脾主四肢,若勞力辛苦傷其四肢,則根本竭矣。或專因飲食不調,或專因勞力過度,或飲食不調之後加之勞力,或勞力過度之後繼以不調,故皆謂之內傷元氣不足之症,而宜用補藥也。但須於此四者之間,審察明白,為略加減,則無不效矣。

白話文:

東垣論飲食勞倦為內傷不足之證,治用補中益氣湯

東垣先生認為,飲食不節和過度勞累會造成內傷,導致元氣不足,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

《溯洄集》中又進一步論述,不足之中還需區分飲食傷和勞倦傷:

  • 飲食傷為有餘: 飲食不節導致食物積滯不化,形成宿食鬱熱,熱氣外發,這就是有餘之症。應以消導之法治療,東垣先生在飲食門類中已提出枳朮丸等方劑。
  • 勞倦傷為不足: 勞累過度會損傷脾胃,導致元氣不足,而非有積滯之症,因此只需用補藥。

脾胃的養護: 脾胃依靠飲食來滋養,如果飲食不節,就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

四肢的損傷: 脾胃主四肢,勞力過度會損傷四肢,進而導致根本虛竭。

內傷元氣不足之症: 由於飲食不節、勞力過度、飲食不節後加之勞力、勞力過度後繼以不調,都會導致內傷元氣不足。

治療方法: 針對這四種情況,需要仔細審察,略作加減,則無不效。

愚按飲食勞倦頗同而理異也。王安道先生曰:勞倦傷、飲食傷二者,雖俱為內傷,不可混而為一。夫飲食受傷而留滯不化,則有餘矣,有餘者瀉之;傷飢失飽致損脾胃,非有積滯,則不足矣,不足者補之。如東垣枳朮丸之類,雖曰消導,固有補益於其間,然亦施於不甚傷者耳,原非以為通行之藥也。蓋停滯之物,非枳朮丸之力所能去者。

若泥於消導而弗知變,則不善用前人之意矣。

白話文:

我認為飲食和勞倦雖然表面上相似,但道理卻不同。王安道先生說,勞倦傷和飲食傷,雖然都屬於內傷,但不能混為一談。飲食受傷導致食物停滯不消化,就是有餘,有餘就應該瀉掉;而飢餓過度或飲食不節導致脾胃受損,就不是因為積食,而是不足,不足就應該補益。像東垣枳朮丸之類的藥物,雖然說能消導,也確實有補益作用,但只能用於輕微的損傷,並不是通用的藥物。因為停滯的食物,不是靠枳朮丸就能消除的。

如果一味追求消導而不懂得變通,那就是沒有理解前人的意思。

6. 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陽氣升騰而為內熱,乃陽旺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經曰:脈大而無力為陽虛,脈數而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為實。

愚按陽虛發熱者,宜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陽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地黃丸以培補陰血。總論二症,雖有陰陽氣血之分,實則皆因脾胃陽氣不足所致,其發熱,屬形病俱虛,余故禁服黃柏、知母,恐復傷陽氣耳!

白話文:

內傷發熱是因為陽氣受損,無法上升,反而下降到陰分,造成內熱,這是陽虛。所以脈象會又大又無力,屬於肺、脾。陰虛發熱則是陰血受損,無法制衡陽氣,陽氣上升而造成內熱,這是陽旺。所以脈象會又快又無力,屬於心、腎。經典記載:「脈象又大又無力是陽虛,脈象又快又無力是陰虛。」無力代表虛,有力代表實。

我認為,陽虛發熱的病人,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來升補陽氣;陰虛發熱的病人,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來培補陰血。總而言之,這兩種病症雖然有陰陽氣血的區別,但實際上都是因為脾胃陽氣不足造成的,發熱屬於虛症。因此我禁止病人服用黃柏、知母,以免再度損傷陽氣。

閣老李序庵,有門生饋坎離丸,喜而服之。余曰:前丸乃黃柏、知母,恐非所宜服者。《內經》有云: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今公之肝、腎二脈數而無力,宜滋其化源,不宜瀉火傷氣也。不信,服將兩月,脾氣漸弱,發熱愈甚,小便澀滯,兩拗腫痛,公以為瘡毒。余曰:此肝、腎二經虧損,虛火所致耳!當滋補二經為善。

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諸症悉愈。余見脾胃素弱,肝腎陰虛而發熱者,悉服十味固本丸與黃柏、知母之類,反泄真陽,令人無子,可不慎哉!

白話文:

閣老李序庵,有門生送他[坎離丸],他很高興就服用了。我說:這丸藥裡有黃柏、知母,恐怕不適合你服用。《內經》裡有說:壯火食氣,少火生氣。現在閣老的肝腎兩脈雖然有力,卻虛弱無力,應該滋養它的根本,而不應該瀉火傷氣。你不相信,服用兩個月後,脾氣漸漸衰弱,發熱更厲害,小便也變得排泄不暢,兩腿腫痛,閣老以為是瘡毒。我說:這是肝腎兩經虧損,虛火造成的!應該滋補兩經才好。

於是,早上就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就服用六味[地黃丸],所有症狀都好了。我見脾胃原本就虛弱,肝腎陰虛而發熱的人,都服用十味[固本丸]和黃柏、知母等藥,反而泄掉真陽,導致不孕,實在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