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

1. 傷寒發熱

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為外熱。陽氣主外,為寒所傷而失其職,故為熱。其脈緊而有力,是外之寒邪傷衛也。治主外。

愚按前症反復變遷,若治失其宜,命在反掌。蓋寒邪自表入里,治法雖有三陽之異,然不可拘泥日數,亦有其邪終止於一經,而不傳他經者,嘗治陳湖一男子,患傷寒,仰臥一月,且耳聾。余意其病尚在少陽,故脅痛不能轉側及耳聾也。與小柴胡湯加山梔,一劑即能轉側,尾閭處內潰皆蛆,耳亦有聞。蓋少陽屬風木,而風木能生蟲也,其在少陽明矣。

白話文:

【傷寒發燒】

傷寒導致的發燒,是由於寒邪侵入人體的防禦系統(衛氣),與體內的正氣互相較勁,從而在體表表現出發熱的現象。正常情況下,陽氣主要負責體表的防護,但當受到寒邪的侵害,它就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因而產生發熱的情況。在診斷上,可見到脈搏緊實有力,這正是外來寒邪對防禦系統造成傷害的表現。因此,治療上應著重於外部的調整。

我認為前面所述的病情會有反覆變化的情況,如果治療方式不恰當,病情可能瞬間惡化。因為寒邪是從體表逐漸深入體內的,雖然治療的方法會因人體三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我們不能過分拘泥於發病的天數,有時候,寒邪可能只停留在某一經絡,並未進一步影響到其他經絡。例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住在陳湖的男性患者,他得了傷寒,一個月只能仰躺,而且出現耳聾的症狀。我推測他的病情應該還在少陽階段,所以才會有脅痛無法翻身和耳聾的問題。後來,我讓他服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只服用了一劑,他就已經可以自由翻身了,甚至連尾骶部位的膿瘍也開始排出蛆蟲,耳朵也恢復了聽力。因為少陽屬風木,而風木能生蟲,由此可知他的病情確實是在少陽階段。

2. 傷暑發熱

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邪熱入客於中,故發為熱,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治主內。

愚按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法當調補陽氣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內經》舍時從症之良法也。故前症當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泛用香薷飲之類,走散陽氣,導損真陰,而益其病也。又有夏間用薄荷煎湯以代茶,殊不知散人之真氣,即久用川芎湯,令人暴死之類也。(詳見後。)

白話文:

[因暑熱導致的發燒]

因暑熱導致的發燒,是因為過熱的環境影響了心臟功能,使身體的元氣流失,而這種異常的熱度進入體內,因此引起發燒,大量出汗,體力衰竭,脈搏呈現虛弱且緩慢無力的狀態,這顯示體表的熱邪已侵擾到體內的營養物質。治療上應以調整體內狀況為主。

我認為在夏天,人體的陽氣多在體表,陰氣則聚集於體內,治療原則應以調理和補充陽氣為主,同時輔以解暑措施,這是根據《黃帝內經》所提出的,根據症狀而非僅看季節來選擇治療方式的良方。因此對於上述的症狀,我們應該找出病因進行治療,不能隨便使用如香薷飲這類會消耗陽氣、損害真陰,反而加重病情的藥物。另外,有人在夏天常用薄荷煮水當茶喝,但他們不知道這樣會消耗人體的真氣,長期使用川芎湯類的藥物,甚至會導致猝死。(詳細內容請參閱後續說明。)

3. 病有感傷中

病有感,有傷,有中。感者,在皮毛,為輕;傷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屬臟腑,最重。寒有感寒、傷寒、中寒,風有感風、傷風、中風,暑有感暑、傷暑、中暑,當分輕重表裡,治各不同。又如中濕、中氣、中毒,皆雲中。中者,中也,謂邪直入於中也,故為重病。

白話文:

疾病可分為感受、傷害、以及中邪三種類型。感受的病情,只在皮毛層面,因此病情較輕;傷害則影響到肌肉,病情會比較嚴重一些;而中邪的情況,則深入到臟腑,是病情最為嚴重的一種。

比如說,寒冷可以分為感受寒冷、傷害由寒引起、以及被寒氣所中。風邪亦同,有感受風邪、因風受傷、被風邪所中。暑熱亦然,有感受暑熱、因暑受傷、被暑熱所中。這些情況都應分辨病情的輕重以及病邪是否進入內臟,治療方式各不相同。

再如濕氣、氣滯、中毒等情況,我們通常都稱之為"中"。"中"的意思就是邪氣直接侵入身體內部,所以這類病狀都是較為嚴重的病情。

4. 心腹疼痛

凡治心腹疼痛,但是新病,須問曾何飲食?因何傷感?有無積滯?便與和中消導之藥。若日數已多,曾多服過辛溫燥熱之藥,嘔吐不納,胸膈飽悶,口舌乾燥,大小便澀,雖則內有鬱熱,或原有舊病,因感而發,綿延日久,見證如前者,俱用開鬱行氣、降火潤燥之藥,如川芎、香附、炒山梔、黃連、薑汁之類,甚者再加芒硝。但治心腹久痛,須於溫散藥內加苦寒鹹寒之藥,溫治其標,寒治其本也。

愚按腹痛,若脾胃虛弱,飲食不化,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湯;若飲食過多,停滯未化,或兼腹痛,用人參養胃湯;若飲食既化,脾胃受傷,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加當歸;若胃中有熱,心腹中脘作痛,嘔吐,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若脾胃虛弱,少食,心腹作痛,用六君子湯。脾胃虛寒,亦用前湯加炮姜。

大凡腹滿痛,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余當臨症制宜。

副郎李孟卿,常患腹痛,每治以補中益氣加山梔即愈。一日因怒,腹痛,脈弦緊,以前湯吞左金丸三十粒而愈。

一婦人,心腹痛,諸藥不應。余用炒黑山梔、桔梗治之而愈。

儒者沈尼文,內停飲食,外感風寒,頭痛發熱,噁心腹痛,用人參養胃湯加芎、芷、曲、櫱、香附、桔梗,一劑諸症悉退,次日腹痛甚可畏,喜手按,痛即止。此脾氣虛弱,客寒乘之而作,是內虛寒而外假熱也。用香砂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服之痛減六七,又以前藥去二香,一鍾而愈。

府庠徐道夫母,胃脘當心痛劇,右寸關俱無,左雖有微而似絕,手足厥冷,病勢危篤。察其色,眼胞上下青黯,此脾虛肝木所勝。用參、朮、茯苓、陳皮、甘草補其中氣,用木香和胃氣以行肝氣,用吳茱萸散脾胃之寒,止心腹之痛。急與一劑,俟滾先服,煎熟再進,諸病悉愈。

白話文:

對於心腹疼痛的治療,如果病情是新發的,必須要了解病人近期的飲食情況,是否有因情緒波動導致的身體不適,以及腸胃是否有食物積滯。對此,應使用能調和中焦,幫助消化的藥物。

如果病情已持續一段時間,且患者先前已經服用過大量辛辣、溫熱的藥物,出現嘔吐、胸脹飽悶、口乾舌燥、大小便困難等症狀,即便體內有鬱熱,或是舊疾因外界因素引發,延續日久,有上述症狀,都應使用能開解鬱結、行氣降火、滋潤去燥的藥物,例如川芎、香附、炒山梔、黃連、薑汁等,嚴重時可再加用芒硝。然而,對於長時間的心腹疼痛,應在溫熱散寒的藥物中加入苦寒、鹹寒的藥物,溫熱藥物可以治療表面症狀,而苦寒藥物則能根治根本問題。

若脾胃虛弱,飲食消化不良,或伴隨腹部疼痛,可使用六君子湯;若飲食過量,食物未消化,或伴隨腹痛,可使用人參養胃湯;若飲食雖已消化,但脾胃已受損,或伴隨腹部疼痛,可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若胃中有熱,心腹部位疼痛,並伴有嘔吐,可使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若脾胃虛弱,食慾不佳,心腹疼痛,可使用六君子湯。脾胃虛寒的情況下,也可在六君子湯中加入炮姜。

一般來說,腹部滿脹且疼痛,若按壓不痛,多為虛證;若按壓疼痛,多為實證,具體還需根據病情來決定。

例如,李孟卿常有腹痛,每次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即可痊癒。一日因生氣,腹痛加重,脈象弦緊,服用補中益氣湯吞下左金丸三十粒後痊癒。

又如,一位婦人心腹疼痛,多種藥物都無效。後來用炒黑山梔、桔梗治療,痊癒。

學者沈尼文,內有飲食停滯,外感風寒,頭痛發熱,惡心腹痛,服用人參養胃湯加芎、芷、曲、櫱、香附、桔梗,一劑後各症狀都消失。第二天腹痛加重,按住腹部會感覺好些,一放手就痛。這是脾氣虛弱,外寒侵入導致的,內裡虛寒,外表卻有假熱。服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木香、炮姜,腹痛減輕六七成,再服用去掉兩種香料的藥物,一次就痊癒。

徐道夫母親,胃脘部劇烈疼痛,右手脈象消失,左手脈象雖有,卻似斷絕,手腳冰涼,病情危急。觀察面色,眼睛上下眼皮都呈青黑色,這是脾虛被肝氣剋制的表現。用參、朮、茯苓、陳皮、甘草補充中氣,用木香調和胃氣,疏導肝氣,用吳茱萸散寒脾胃,止心腹疼痛。立即服用一劑,待水沸先服用,待煎煮完成再服用,所有病痛都消失了。

5. 病時靜心息慮

昔人有云,我但臥病,即於胸前不時手寫死字,則百般思慮俱息,此心便得安靜,勝於服藥,此真無上妙方也。蓋病而不慎,則死必至。達此理者,必能清心克己,凡百謹慎,而病可獲痊。否則雖有良藥,無救也。世人遇病而猶恣情任性,以自戕賊者,是固不知畏死者矣。

又有一等明知畏死,而怕人知覺,諱而不言,或病已重,而猶強作輕淺態度以欺人者,斯又知畏死而反以取死,尤可笑哉!

愚按心之官則思。而脾則主于思。病者有思,則心火妄動,而五火翕然隨之,脾氣益傷,諸臟仍病。故書死字以自譬,則百慮息而天君泰然,雖有疾病,勿藥自愈矣。故古人謂諱疾忌醫,驕恣不論於理之類,為不治之疾,有由然矣。

白話文:

古人曾說,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胸口不停地用手寫下'死'字,這樣一來,所有煩惣的思緒都會停止,心靈就能得到平靜,比吃藥還有效,這真是無上的妙方。因為如果生了病卻不謹慎對待,死亡必然會來臨。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必定能清心寡慾,自我約束,凡事小心謹慎,這樣病纔有可能痊癒。反之,即使有良藥,也救不了自己。世人遇到病痛時,仍然放縱情緒,任性的對待自己,這是他們根本不懂得畏懼死亡。

另一種情況,有些人明明知道害怕死亡,卻怕別人發現,於是隱瞞病情,或者病情已經嚴重,卻還裝作輕鬆,騙取他人信任,這種人雖然知道害怕死亡,卻反而因自己的行為加速死亡,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愚以為,心主管思考,而脾臟負責運思。病人若過度思考,心火就會亂竄,其他各種火氣也會跟著湧起,脾氣受損,其他臟器也會生病。所以,寫下'死'字提醒自己,所有雜念都能停止,心靈平靜,即使有病,也能不靠藥物自愈。因此古人認為,那些隱瞞病情,拒絕求醫,傲慢任性,不理會道理的人,他們的病是無法治癒的,這是有原因的。

6. 發熱論

世間發熱症,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因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冬春之時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如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藥。

故云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而其治法,必因時而有異也。又有一種冬溫之病,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時行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

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癘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外感天地之邪者。

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益氣補陰,皆內傷症也。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

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症,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治法多端而不可或謬。

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瘟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

今人但見發熱之證,一皆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證,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誤人多矣。

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可不畏哉!凡酒色過度,損傷脾腎真陰,咳嗽吐痰,衄血,吐血,咳血,咯血等症,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則病日增,服之過多則不可治。蓋甘溫助氣,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

前項病症,乃陰血虛而陽火旺,宜服苦甘寒之藥以生血降火。世人不識,往往服參、耆以為補,予見服此而死者多矣。

愚按前論治驗,見於各類。

白話文:

標題:[發熱論]

內容:

世間的發熱症狀,有數種與傷寒類似,但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區分外感和內傷是關鍵。張仲景論述的傷寒、傷風,都屬於外感疾病。因爲風寒邪氣從外部侵入,由表入裏,所以應該發表以驅散邪氣,這就是使用麻黃、桂枝的意義。因爲它們感應於冬天或初春寒冷月份,即時發病,所以稱爲傷寒,用藥以辛熱爲主以勝過寒氣;如果不是在寒冷季節,藥物就應有所變化。例如在春季溫暖時,應改用辛涼藥;夏季炎熱時,則應用甘苦寒藥。

因此,冬天受寒而不立即發病,到春天變爲溫病,夏天變爲熱病,治療方法必須隨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另外有一種冬季溫病,稱爲非其時而有其氣,即在本應寒冷的冬季,反而出現溫病,這是天氣異常,陽氣反常地外泄,用藥不可溫熱。還有一種時行寒疫,卻發生在溫暖季節,雖然天氣溫暖,寒氣卻成爲病因,這也是天氣異常,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

再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同一地區的人同時患病,這是天地的癘氣,應根據當時的氣候和氣運來治療,宜用劉河間的辛涼甘苦寒藥,以清熱解毒。以上各種症狀,都是外感天地邪氣導致的。

至於飲食不當、勞累過度等內傷,會損傷體內元氣,這是真陽下陷,內部產生虛熱,所以東垣提出了補中益氣的理論,用人參、黃芪等甘溫藥,大補其氣並提升下陷的陽氣,這是用氣藥來補充氣的不足。再如勞心過度、縱慾過度,損傷體內真陰,陰血受損,陽氣就會偏盛變成火,這是陰虛火旺的癆病,所以丹溪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理論,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充陰血,火自然下降,這是用血藥來補充血的不足。補氣和補陰,都是針對內傷的情況。

一種情況是因爲陽氣下陷,用補氣藥提升陽氣;另一種情況是因爲陽火上衝,滋陰藥使陽火下降:一升一降,截然不同。

還有夏季中暑的病症,雖然屬於外感,卻像內傷,與傷寒有很大差異。寒邪傷害身體,是寒邪在體表過多的症狀,所以應該發汗;暑邪傷害的是氣,元氣被熱邪消耗而不足,所以應該補氣,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就是這個道理。還有因爲夏季炎熱,過度食用冷飲傷害內臟,或者過度吹風傷害體表,這並不是暑氣傷人,而是因暑氣而自我引發的病,治療方法應該是辛熱藥解表,或者辛溫藥調中,這與治療傷寒的方法有些類似。這些病症外表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有區別,治療方法多樣,不能出錯。

因此,必須準確判斷是否爲傷寒、傷風或寒疫,那麼用仲景的方法;如果是溫病或瘟疫,那麼用河間的方法;如果是氣虛,那麼用東垣的方法;如果是陰虛,那麼用丹溪的方法。這樣纔不會因爲錯誤的診斷和治療傷害患者。

現在人們一見到發熱症狀,就一律認爲是傷寒或外感,普遍使用發汗藥,發汗後如果病情沒有緩解,又用表藥來冷卻肌肉。如果是虛證,豈不是會致命嗎?有時知道發熱可能是虛證而使用補藥,但不知道氣血的區別,可能氣血失調,或者血病而補氣,誤診誤治的人很多。

因此,外感和內傷,寒病和熱病,氣虛和血虛,就像冰炭一樣相反,治療方法一旦錯誤,輕則病情加重,重則致命,怎能不謹慎呢?飲酒過度、縱慾過度,損傷脾腎真陰,導致咳嗽、吐痰、鼻出血、吐血、咳血等症狀,誤服人參、黃芪等甘溫藥,病情會日益加重,服用過多則無法治癒。因爲甘溫藥助氣,氣屬陽,陽氣旺盛則陰氣更加消耗。

上述病症,是陰血虛而陽火旺,應服用苦甘寒藥以生血降火。世人不瞭解,經常服用人參、黃芪以爲補身,我見過很多人因此而死亡。

總之,上述論點和治療方法,見於各類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