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雜著》~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傷寒發熱
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為外熱。陽氣主外,為寒所傷而失其職,故為熱。其脈緊而有力,是外之寒邪傷衛也。治主外。
愚按前症反復變遷,若治失其宜,命在反掌。蓋寒邪自表入里,治法雖有三陽之異,然不可拘泥日數,亦有其邪終止於一經,而不傳他經者,嘗治陳湖一男子,患傷寒,仰臥一月,且耳聾。余意其病尚在少陽,故脅痛不能轉側及耳聾也。與小柴胡湯加山梔,一劑即能轉側,尾閭處內潰皆蛆,耳亦有聞。蓋少陽屬風木,而風木能生蟲也,其在少陽明矣。
白話文:
傷寒發燒,是因為寒邪侵入人體的防禦系統,與陽氣爭鬥,導致外熱。陽氣負責保護人體外側,被寒邪侵襲而失去功能,所以表現為發熱。脈象緊而有力,表示寒邪傷害了外表的防禦系統。治療應以驅除外邪為主。
我認為,傷寒的症狀變化多端,如果治療失當,患者的生命就如同掌心之物,岌岌可危。寒邪會從體表進入體內,雖然治療方法根據三陽不同而有所區別,但不能拘泥於時間,有些患者的寒邪可能只停留在某一條經絡,不會傳播到其他經絡。我曾經治療一位名叫陳湖的男子,患了傷寒,仰臥一個月,還伴有耳聾。我認為他的病症還在少陽經,所以才會出現脅痛難以翻身和耳聾的症狀。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加山梔,一劑藥就讓他能夠翻身,尾閭處內潰瘍長滿蛆蟲,耳朵也能聽到聲音了。因為少陽經屬風木,風木能生蟲,所以他的病症停留在少陽明經。
2. 傷暑發熱
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邪熱入客於中,故發為熱,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治主內。
愚按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法當調補陽氣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內經》舍時從症之良法也。故前症當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泛用香薷飲之類,走散陽氣,導損真陰,而益其病也。又有夏間用薄荷煎湯以代茶,殊不知散人之真氣,即久用川芎湯,令人暴死之類也。(詳見後。)
白話文:
中暑發燒,是因為火熱之邪侵犯心臟,元氣耗損,導致邪熱侵入內部,所以出現發燒、大量出汗、無力等症狀,脈象虛弱遲緩,這是外來的熱邪傷害了人體的陽氣。治療要以內治為主。
夏天的時候,陽氣在外,陰氣在內,應該以補陽氣為主,輔以解暑,這是遵循《內經》中「舍時從症」的良好方法。因此,要根據症狀的根本原因來治療,不可盲目使用香薷飲之類的藥物,因為它們會散掉陽氣,損傷真陰,反而加重病情。同樣地,夏天用薄荷煎湯代替茶飲,也會散掉人體的真氣;長期使用川芎湯,也會導致人暴斃。
3. 病有感傷中
病有感,有傷,有中。感者,在皮毛,為輕;傷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屬臟腑,最重。寒有感寒、傷寒、中寒,風有感風、傷風、中風,暑有感暑、傷暑、中暑,當分輕重表裡,治各不同。又如中濕、中氣、中毒,皆雲中。中者,中也,謂邪直入於中也,故為重病。
白話文:
病有感、有傷、有中。
感者,在皮毛,為輕;傷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屬臟腑,最重。
意思是指疾病的程度可以分為感、傷、中三種。
- 感:指的是疾病僅停留在皮膚和毛髮,屬於較輕微的病症。
- 傷:指的是疾病已經影響到肌肉,比感症更嚴重一些。
- 中:指的是疾病已經侵犯到內臟器官,是最嚴重的病症。
寒有感寒、傷寒、中寒,風有感風、傷風、中風,暑有感暑、傷暑、中暑,當分輕重表裡,治各不同。
這段文字指的是寒、風、暑三種外邪侵襲人體時,也會造成不同的病症,同樣可以分為感、傷、中三種。
- 感寒、感風、感暑:指的是外邪輕微侵襲,僅停留在皮膚表面,屬於表證。
- 傷寒、傷風、傷暑:指的是外邪進一步侵犯到肌肉,屬於表裡兼證。
- 中寒、中風、中暑:指的是外邪深入到內臟,屬於裡證。
治療這三種病症時,需要根據疾病的輕重程度以及表裡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又如中濕、中氣、中毒,皆雲中。中者,中也,謂邪直入於中也,故為重病。
這段文字指的是一些特殊的病症,如中濕、中氣、中毒等,也屬於“中”的範疇。
- 中濕:指的是濕邪侵犯人體,導致身體出現水腫、腹瀉等症狀。
- 中氣: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氣虛乏力等症狀。
- 中毒:指的是毒素侵入人體,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中毒症状。
“中”的意思是指邪氣直接進入到人體內部,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比較嚴重的疾病。
總之,這段文字說明了中醫對疾病程度的劃分,以及不同病症的治療方法,強調了“中”的嚴重性,以及邪氣直接侵入人體的危害。
4. 心腹疼痛
凡治心腹疼痛,但是新病,須問曾何飲食?因何傷感?有無積滯?便與和中消導之藥。若日數已多,曾多服過辛溫燥熱之藥,嘔吐不納,胸膈飽悶,口舌乾燥,大小便澀,雖則內有鬱熱,或原有舊病,因感而發,綿延日久,見證如前者,俱用開鬱行氣、降火潤燥之藥,如川芎、香附、炒山梔、黃連、薑汁之類,甚者再加芒硝。但治心腹久痛,須於溫散藥內加苦寒鹹寒之藥,溫治其標,寒治其本也。
愚按腹痛,若脾胃虛弱,飲食不化,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湯;若飲食過多,停滯未化,或兼腹痛,用人參養胃湯;若飲食既化,脾胃受傷,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加當歸;若胃中有熱,心腹中脘作痛,嘔吐,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若脾胃虛弱,少食,心腹作痛,用六君子湯。脾胃虛寒,亦用前湯加炮姜。
白話文:
治療心腹疼痛,如果是新發生的病症,要先詢問患者最近吃過什麼食物,是否受到寒涼或暑熱的侵襲,是否有積食的情況,然後給予和胃消導的藥物。如果病程已久,患者曾經服用過很多辛溫燥熱的藥物,出現嘔吐、食慾不振、胸膈飽悶、口乾舌燥、大小便不暢等症狀,即使是內有鬱熱,或者原本就患有舊疾,因外感而復發,病症持續很久,出現上述症狀,都應該使用開鬱行氣、降火潤燥的藥物,比如川芎、香附、炒山梔、黃連、薑汁等等,嚴重的情況可以再加上芒硝。治療心腹久痛,應該在溫散藥物中加入苦寒鹹寒的藥物,溫藥治標,寒藥治本。
我認為,腹痛如果脾胃虛弱,飲食消化不良,或者伴隨腹痛,可以服用六君子湯;如果飲食過多,停滯不化,或者伴隨腹痛,可以服用人參養胃湯;如果飲食已經消化,但脾胃受到損傷,或者伴隨腹痛,可以服用六君子湯加當歸;如果胃中有熱,心腹中脘疼痛,嘔吐,可以服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如果脾胃虛弱,食量少,心腹疼痛,可以服用六君子湯。脾胃虛寒,也可以服用六君子湯加炮姜。
大凡腹滿痛,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余當臨症制宜。
副郎李孟卿,常患腹痛,每治以補中益氣加山梔即愈。一日因怒,腹痛,脈弦緊,以前湯吞左金丸三十粒而愈。
一婦人,心腹痛,諸藥不應。余用炒黑山梔、桔梗治之而愈。
儒者沈尼文,內停飲食,外感風寒,頭痛發熱,噁心腹痛,用人參養胃湯加芎、芷、曲、櫱、香附、桔梗,一劑諸症悉退,次日腹痛甚可畏,喜手按,痛即止。此脾氣虛弱,客寒乘之而作,是內虛寒而外假熱也。用香砂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服之痛減六七,又以前藥去二香,一鍾而愈。
白話文:
肚子脹痛,按壓不痛是虛證,按壓疼痛就是實證,我都會根據不同的病症,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李孟卿先生,經常腹痛,每次都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治療就痊癒了。有一次他生氣後腹痛,脈象弦緊,吃了三十粒左金丸就治好了。
一位婦女,心腹疼痛,各種藥物都不管用。我用炒黑山梔子和桔梗治療,就治好了。
沈尼文先生,飲食積滯,又受了風寒,頭痛發熱,噁心腹痛,我用人參養胃湯加川芎、白芷、蒼朮、防風、香附、桔梗,一劑藥就治好了所有症狀。第二天腹痛加重,喜歡用手按壓,按壓疼痛就停止了。這是脾氣虛弱,寒邪乘虛而入,內虛寒而外假熱的表現。我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木香、炮薑,服用後疼痛減輕了六七成,再用之前的藥方去掉了木香和炮薑,一劑藥就治好了。
府庠徐道夫母,胃脘當心痛劇,右寸關俱無,左雖有微而似絕,手足厥冷,病勢危篤。察其色,眼胞上下青黯,此脾虛肝木所勝。用參、朮、茯苓、陳皮、甘草補其中氣,用木香和胃氣以行肝氣,用吳茱萸散脾胃之寒,止心腹之痛。急與一劑,俟滾先服,煎熟再進,諸病悉愈。
白話文:
府庠徐道夫的母親,胃脘疼痛劇烈,位於胸口正中,右手的寸關脈皆無,左手的脈雖然微弱但幾乎摸不到,手腳冰冷,病情十分危急。觀察她的面色,眼皮上下呈現青黑色,這是脾虛被肝木所克的表現。用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補益中氣,用木香和胃氣以疏通肝氣,用吳茱萸散溫暖脾胃寒氣,止住心腹疼痛。趕緊給她服用一劑藥,先等藥滾開後服用,煎煮熟透後再喝,所有病症都痊癒了。
5. 病時靜心息慮
昔人有云,我但臥病,即於胸前不時手寫死字,則百般思慮俱息,此心便得安靜,勝於服藥,此真無上妙方也。蓋病而不慎,則死必至。達此理者,必能清心克己,凡百謹慎,而病可獲痊。否則雖有良藥,無救也。世人遇病而猶恣情任性,以自戕賊者,是固不知畏死者矣。
又有一等明知畏死,而怕人知覺,諱而不言,或病已重,而猶強作輕淺態度以欺人者,斯又知畏死而反以取死,尤可笑哉!
愚按心之官則思。而脾則主于思。病者有思,則心火妄動,而五火翕然隨之,脾氣益傷,諸臟仍病。故書死字以自譬,則百慮息而天君泰然,雖有疾病,勿藥自愈矣。故古人謂諱疾忌醫,驕恣不論於理之類,為不治之疾,有由然矣。
白話文:
古人曾說:「當我臥病在床時,就會在胸前不停地寫著『死』字,這樣一來,各種思慮都會消失,心便能平靜下來,比服藥還有效,這真是無上的妙方啊!因為生病而不小心,死亡就必然到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一定能清心克己,凡事小心謹慎,病就能痊癒。否則,即使有良藥,也無濟於事。世人遇到疾病卻依然放縱情慾,任性妄為,以自我傷害,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畏懼死亡啊!」
還有一種人,明明知道害怕死亡,卻害怕被人知道,就諱而不言,或者病情已經很重了,還強裝輕描淡寫的態度欺騙他人,這就叫做知道害怕死亡卻反而走向死亡,真是可笑至極!
我愚見以為,心主管思慮,脾則主導思維。病人思慮過多,心火就會妄動,五臟六腑的火氣也隨之旺盛,脾氣就會受損,全身各臟器都會生病。所以寫「死」字來警示自己,就可以讓百般思慮消失,心神安寧,即使有疾病,也能不藥而癒。因此,古人說諱疾忌醫、驕奢放縱、不講道理,這些都是不治之症,是有道理的。
6. 發熱論
世間發熱症,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因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冬春之時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如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藥。
故云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而其治法,必因時而有異也。又有一種冬溫之病,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時行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
白話文:
世間發燒的病症,類似傷寒的有很多種,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外感和內傷是關鍵。張仲景談論傷寒、傷風,就是指外感。因為風寒之邪從體外侵入,由表及裡,所以要先用發汗藥來驅散它,這就是麻黃和桂枝的作用。由於是在冬春寒冷的月份,人體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因此稱為傷寒,藥物使用辛熱來剋制寒邪;但如果不在寒冷的季節,藥方就要有所變化。例如春天溫暖的月份,就要用辛涼的藥物;夏天炎熱的月份,就要用甘苦寒的藥物。
所以說,冬天傷寒不一定馬上發病,等到春天變溫,夏天變熱,治療方法就必須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還有一種冬溫的病,稱為「非其時而有其氣」,意思是說,冬天寒冷的時候,反而發燒,這是因為天時不正,陽氣外泄,用藥不能溫熱。還有一種流行寒疫,卻在溫暖的季節出現,天氣溫暖,卻因為寒氣侵襲而生病,這也是天時不正,陰氣逆行,用藥不能寒涼。
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癘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外感天地之邪者。
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益氣補陰,皆內傷症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傳染性溫熱病,大多在春季和夏季出現,整條街、整片區域都受到感染,這是天地間的瘟疫之氣,應該根據季節和氣候變化來治療,適合用劉河間的辛涼甘苦寒藥,以清熱解毒。以上這些病症,都是因為感染了天地間的邪氣。
至於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會損傷元氣,這就屬於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所以東垣提出補中益氣的理論,使用人參、黃耆等甘溫藥物,大幅補充氣力,提升下陷的元氣,這是用氣藥來補氣不足。又比如說,操勞心神、縱慾過度,會損傷真陰,陰血受傷之後,陽氣就會偏盛而轉化為火,這就是陰虛火旺的勞瘵病症,所以丹溪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理論,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益陰氣,火氣自然下降,這是用血藥來補血不足。益氣補陰,都是內傷的病症。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
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症,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治法多端而不可或謬。
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瘟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
白話文:
一種情況是陽氣下降,需要補氣使其上升;另一種情況是陽火上升,需要滋陰使其下降,這兩種情況升降相反,截然不同。
夏天傷暑的病,雖然屬於外感,卻類似於內傷,與傷寒有很大差別。因為寒邪傷形,寒邪侵犯體表是外邪過多的表現,因此應該發汗;暑邪傷氣,元氣被熱傷而消耗不足,因此應該補氣,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就是這個道理。還有一些情況,是因時令暑熱,過食冷物損傷內臟,或過度吹涼風損傷體表,這就不是暑邪傷人,而是因為暑熱而自己造成的疾病,治療應該用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的藥物,反而與傷寒的治療方法類似。這些疾病,外表相似,但實際上有所不同,治療方法也很多,不能混淆。
因此,必須仔細判斷是傷寒、傷風還是寒疫,就用仲景的方法;如果是溫病或瘟疫,就用河間的方法;如果是氣虛,就用東垣的方法;如果是陰虛,就用丹溪的方法。這樣做才能避免誤診而害人。
今人但見發熱之證,一皆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證,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誤人多矣。
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可不畏哉!凡酒色過度,損傷脾腎真陰,咳嗽吐痰,衄血,吐血,咳血,咯血等症,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則病日增,服之過多則不可治。蓋甘溫助氣,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
前項病症,乃陰血虛而陽火旺,宜服苦甘寒之藥以生血降火。世人不識,往往服參、耆以為補,予見服此而死者多矣。
愚按前論治驗,見於各類。
白話文:
現在的人只看到發燒的症狀,就一律認為是傷寒外感,一味使用發汗藥來發散表邪,汗出後症狀未解,又用解表藥來清涼肌膚。如果原本就是虛證,豈不因此而死?偶爾有人懂得發燒屬於虛證而用補藥,卻又不懂氣血之分,有時氣虛而補血,有時血虛而補氣,誤導病人的人很多。
因此,外感和內傷,寒病和熱病,氣虛和血虛,就像冰炭一般相反,治療方法若有偏差,輕病必變重,重病必死,不可不謹慎!凡是酒色過度,損傷脾腎真陰,出現咳嗽吐痰、鼻出血、吐血、咳血、咯血等症狀,錯誤地服用人參、黃芪等甘溫的藥物,病情就會加重,服用過多甚至無法治療。因為甘溫藥助長陽氣,陽氣旺盛則陰氣就更加虛弱。
上述病症,都是陰血虛弱而陽火旺盛,應該服用苦甘寒的藥物來滋養血液降火。世人不懂這個道理,往往服用人參、黃芪以為是補,我見過許多服用這些藥物而死的人。
我認為這些治療經驗,在各種類型的病症中都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