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青編》~ 病後調理服食法 (7)
病後調理服食法 (7)
1. 諸虛門
參歸腰子,治心氣虛損,自汗。
人參五錢,當歸四兩,豬腎一枚,細切,同煮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藥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多服乃佳。
煨腎法,治腎虛腰痛。
豬腎一枚,薄切五七片,以椒鹽淹去腥水,以杜仲末三錢在內,包以薄荷,外加濕紙,置火內煨熟,酒下。如脾虛,加補骨脂炒末二錢。
獵腎酒,治同上。
用童便二鍾,好酒一鍾,以瓷瓶貯之,取豬腎一對入內,黃泥封固,日晚時以慢火養熟,至中夜止五更初,以火溫之,發瓶飲酒,食腰子。病篤者只一月效。平日虛怯尤宜食,絕勝金石草木之藥也。
豬肚方,治虛羸乏氣。
人參五錢,乾薑、胡桃各二錢,蔥白七莖,糯米三合,為末,入豬肚內紮緊,勿以泄氣,煮爛空心服,以好酒一二杯送之。
牛乳方,老人最宜,補心脈,安心神,長肌肉。為人子者,常當供之,或為乳餅、乳腐,較諸物勝。
山藥酒,補虛損,益顏色,又治下焦虛冷,小便頻數。
用酥一匙,於鐺中熔化,入山藥末熬令香,入酒一杯,調勻,空心飲。
生慄方,治腳氣及腎氣損,腳膝無力。
用生慄蒸熟風乾,每日空心食十枚,效甚。
水芝丸,補五臟諸虛。
蓮肉一斤去心,入豬肚內扎定,煮爛搗丸,如桐子大,每三四十丸,空心酒下。
以上諸方,其治病之功,勝於藥石。人但知藥能治病,而不知食能治病。孫真人有言曰:醫者先曉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議藥。不特老人小兒相宜,凡頤養及久病厭藥者,亦未為不可也。
白話文:
【參歸腰子】 用於治療心氣虛弱損耗,導致自汗的情況。 取人參五錢,當歸四兩,豬腎一個,切成細片,一同烹煮食用,用湯汁送服。或者使用山藥搗成丸狀,形狀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多吃會有更好效果。
【煨腎法】 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取豬腎一個,切成五到七片,用椒鹽醃制去除腥味和水分,將杜仲末三錢裹在內,再包上薄荷,外面裹上濕紙,放入火中煨熟,佐以酒食用。如果脾虛,可以加入補骨脂炒末二錢。
【獵腎酒】 用於同樣的治療目的。 使用兩杯童便,一杯好酒,倒入瓷器瓶中,放入一對豬腎,用黃泥密封,傍晚時分用慢火燉熟,至半夜時停止,凌晨五更時用火溫熱,開瓶飲酒,食用豬腎。病情嚴重者只需一個月就能見效。平常體虛膽怯的人特別適合食用,遠比金石草藥的效果要好。
【豬肚方】 用於治療虛弱氣短。 取人參五錢,乾薑、胡桃各二錢,蔥白七根,糯米三合,磨成粉末,放入豬肚內縫緊,防止氣體洩漏,煮至軟爛,在空腹時服用,可用一兩杯好酒送服。
【牛乳方】 對於老人來說最合適,能補充心脈,安定心神,增長肌肉。作為子女,應經常提供,或者做成奶酪、豆腐,比其他食物更有益。
【山藥酒】 用於補充虛弱損失,改善面色,同時治療下焦虛冷,頻繁小便。 在一匙酥油中融化,加入山藥末熬煮至香味四溢,加入一杯酒,調勻後空腹飲用。
【生慄方】 用於治療腳氣以及腎氣虛弱,導致腳膝無力。 將生慄蒸熟晾乾,每天空腹時吃十顆,效果顯著。
【水芝丸】 用於補充五臟虛弱。 取蓮子一斤去心,放入豬肚內縫緊,煮至軟爛後搗成丸狀,形狀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四十粒,空腹時用酒送服。
以上各個方法,治病的效果遠超藥物。人們只知道藥物可以治病,卻不知道食物也能治病。孫真人曾說過:醫生首先需要了解病因,知道患者所犯何病,先以食物治療,如果食療無效,再考慮使用藥物。不僅適合老人小孩,對於長期生病對藥物產生厭惡感的人,這種方式也並非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