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乘

《壽世青編》~ 病後調理服食法 (5)

回本書目錄

病後調理服食法 (5)

1. 調理脾胃門

凡病後脾胃弱,肌肉瘦,擇相宜者食之,以助藥力,絕妙。

人參粥,治翻胃吐酸,及病後脾弱。

用粟米一合煮粥,入人參末、薑汁各五錢,和勻空心食。

門冬粥,治咳嗽及翻胃。

用麥門冬浸汁,和米煮粥,妊婦食之亦宜。

粟米粥,治脾胃虛弱,嘔吐不食,漸加尪羸。

粟米、白曲等分,煮粥,空心食,極養胃氣。一人病淋,性不可服藥,予令日啖此粥,絕去他味,旬日減,月餘痊。飲食妙法。

理脾糕,治老人小兒脾泄水瀉。

用松花一升,百合、蓮肉、山藥、薏米、芡實、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斗二升,糯米粉三升,砂糖一斤,拌勻蒸熟,炙乾食之。一方加砂仁末一兩。

蘇蜜煎,治噎病吐逆,飲食不進。

紫蘇葉二兩,白蜜、薑汁各五合,和勻,微火煎沸,每服半匙,空心細嚥。

姜橘湯,治胸滿悶結,飲食不下。

用生薑二兩,陳皮一兩,空心水煎服。

芡實粥,益精氣,強智力,聰耳目。

用芡實去殼三合,新者研如膏,陳者作粉,和粳米三合,煮粥食。

蓮子粥,治同上,健脾胃,止泄痢。

蓮肉一兩,去衣煮爛,研細入糯米三合,煮粥食。

鹿豆粥,益精補脾,又治霍亂吐瀉。

白扁豆半斤,先煮豆爛去皮,入人參二錢,下米煮粥。

山藥粥,補下元,固腸止瀉。

懷慶山藥為末四分,配六分米煮食。

茯苓粥,治脾虛泄瀉,又治不寐。

粳米二合,茯苓末一兩,煮好,再下苓末一兩,再煮爛食。

蘿蔔粥,消食利膈。

蘿蔔大者一個,配米二合煮食。

胡蘿蔔粥,寬中下氣,煮法同上。

蘇子粥,下氣利膈。

紫蘇子微炒一合,研汁去渣,粥好下汁,再煮食之。

茴香粥,和胃治疝。

用小茴香炒,煎湯去渣,入米煮粥食。

胡椒粥、吳茱萸粥,並治心腹疼痛。煮法同上。

蓮肉糕,治病後胃弱,不消水穀。

蓮肉、粳米各炒四兩,茯苓二兩共為末,砂糖調和,每用兩許,白湯送下。

豆麥粥,治飲食不住口,仍易飢餓,近似中消。

用綠豆、糯米、小麥各一升,炒熟為末,每用末一升,滾水調服。

清米湯,治泄瀉。

用蚤米半升,東壁土一兩,吳萸三錢,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湯飲。

米飲,治咽中作哽,下食則塞,反胃不止。

用杵頭糠炒一兩,煮米飲,調勻,空心食。

黃雞餛飩,治脾胃虛弱,少食痿黃,益臟腑,悅顏色。

用黃雞肉五兩,白麵二兩,蔥白二合,切作餛飩,入咸椒豉和之,煮熟空心食。

松子粥,潤心肺,和大腸。同米煮粥食。

炒麵入粥同食,止白痢。

燒鹽入粥同食,止血痢。

白話文:

[脾胃調整篇]

凡是病後脾胃功能減弱,身體消瘦的人,選擇適合的食物食用,以輔助藥物效果,非常有效。

人參粥,治療胃部反流、噁心,以及病後脾胃功能減弱的情況。 將一合的小米煮成粥,加入人參粉與薑汁各五錢,充分攪拌後空腹食用。

門冬粥,治療咳嗽及胃部反流。 使用麥門冬浸泡後的汁液,和小米一起煮成粥,孕婦也可以食用。

粟米粥,治療脾胃虛弱,嘔吐無法進食,逐漸消瘦的情況。 粟米和白麴等量,煮成粥後空腹食用,極度滋養胃氣。有人患有尿淋症,但身體狀況無法承受藥物,我讓他每天食用這種粥,完全去除其他食物的味道,十天後症狀減輕,一個多月後康復。這是一種飲食的奇妙方法。

理脾糕,治療老人和小孩的脾臟問題或水瀉。 使用松花、百合、蓮子、山藥、薏米、芡實、白蒺藜各一升磨成粉,再加入粳米粉十二升,糯米粉三升,砂糖一斤,拌勻後蒸熟,曬乾後食用。另一種配方會添加一兩的砂仁粉。

蘇蜜煎,治療吞嚥困難、嘔吐,無法進食。 使用二兩的紫蘇葉,五合的蜂蜜和薑汁,混合均勻後,用小火煮沸,每次服用半匙,空腹慢慢吞嚥。

薑橘湯,治療胸部脹滿、鬱悶,食物難以下嚥。 使用二兩的生薑,一兩的陳皮,空腹用水煎服。

芡實粥,能增強精神氣息,強化智力,使聽覺視覺更敏銳。 使用三合的芡實,去掉外殼,新鮮的可以研磨成糊狀,舊的則磨成粉,和三合的小米一起煮成粥食用。

蓮子粥,有相同的效果,強健脾胃,止住泄痢。 使用一兩的蓮子,去掉外皮煮至軟爛,研磨細碎後加入三合的糯米,煮成粥食用。

鹿豆粥,增強精神,補充脾臟,也能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使用半斤的白扁豆,先煮軟後去掉皮,加入二錢的人參,再放入米煮成粥。

山藥粥,補充下身能量,鞏固腸道,防止腹瀉。 使用四分的山藥磨成粉,配上六分的米煮食。

茯苓粥,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也治療失眠。 使用二合的粳米,一兩的茯苓粉,煮好後再加入一兩的茯苓粉,再煮至軟爛後食用。

蘿蔔粥,幫助消化,通暢腸胃。 使用一個大的蘿蔔,配上二合的米煮食。

胡蘿蔔粥,寬解胸中氣悶,降低腸胃氣體,煮法同上。

蘇子粥,降低氣體,幫助消化。 使用一合的紫蘇子稍微炒過,研磨出汁後去掉渣,粥快煮好時加入汁液,再煮一下食用。

茴香粥,和胃治疝。 使用小茴香炒過後,用水煎煮去掉渣,加入米煮粥食用。

胡椒粥、吳茱萸粥,都治療心腹疼痛。煮法同上。

蓮肉糕,治療病後胃弱,食物消化不良。 使用蓮子和粳米各四兩,茯苓二兩一起磨成粉,用砂糖調和,每次使用兩許,用熱水送服。

豆麥粥,治療吃不停,但仍感覺饑餓,類似中度消耗症。 使用綠豆、糯米、小麥各一升,炒熟後磨成粉,每次使用一升的粉,用熱水調服。

清米湯,治療腹瀉。 使用半升的蚤米,一兩的東壁土,三錢的吳茱萸,一起炒香後去掉土和茱萸,只保留米來煎湯飲用。

米飲,治療咽喉堵塞,食物吞嚥困難,反胃不止。 使用一兩的杵頭糠炒過後,煮成米湯,調勻後空腹食用。

黃雞餛飩,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增強臟腑功能,改善面色。 使用五兩的黃雞肉,二兩的白麵,二合的蔥白,切成餛飩,加入鹹椒豉調味,煮熟後空腹食用。

松子粥,滋潤心肺,和順大腸。和米一起煮粥食用。

炒麵加入粥中一起食用,可以止住白色痢疾。

在粥中加入燒鹽一起食用,可以止住血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