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上篇·學說辯正 (2)
上篇·學說辯正 (2)
1. 第二章·溫病真理之探源
黃帝之《內經》,仲景之《傷寒論》,吾國醫學典籍中之聖經也。然其立言詞簡而旨深,非細繹全文,潛心體會,舉一而反三,鮮能窺其堂奧。若斷章取義,或以詞害意,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矣。
《素問·熱論》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此病熱者,證候也,非病名也,謂傷寒即時發熱者也。蓋寒邪薄於肌膚,陽氣不得發越,乃反怫鬱,而為病熱。標熱而本寒,陰精未傷,陽氣尚強,是以不死。
至若熱重於溫之熱病,則《靈樞·熱病》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舌本爛,熱不已者死;髓熱者死;熱而痙者死。蓋目以熱而不明,熱又不已,肝氣衰也;舌本已爛,熱猶不已,心邪盛也;熱甚則髓枯,腎氣竭也;熱而痙者,風動筋急也。所以然者,熱甚則火勢燎原而風生,風火相乘,精血枯竭,焉得不死?
白話文:
《黃帝內經》和《傷寒論》是我國醫學典籍中最重要的經典,它們的文字雖然簡潔,但含義深邃,需要細細研讀,用心体会,才能領悟其精髓。如果断章取义,或曲解其意,就會造成很大的偏差。
《素問·熱論》中提到,人受寒后会发热,即使热得很厉害,也不会致命。这里的热,是指症状,不是病名,指的是伤寒后立即发热的症状。因为寒邪入侵肌肤,阳气无法发散,反而郁积,导致发热。表热而本寒,阴精未受损伤,阳气还比较强盛,所以不会死。
至于热重于温的热病,《灵枢·热病》中说:眼睛看不清,热一直不退的人会死;舌根溃烂,热一直不退的人会死;髓液发热的人会死;发热且抽筋的人会死。因为眼睛看不清,热又一直不退,是因为肝气衰弱;舌根溃烂,热还不退,是因为心邪盛行;热得很厉害,髓液枯竭,是因为肾气衰竭;发热且抽筋,是因为风邪引起筋脉紧缩。这是因为热很严重,就像火势蔓延,就会生风,风火相乘,精血枯竭,怎么会不死呢?
《水熱穴論》曰: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蓋言表寒既化為熱,熱則入里,裡熱菀結,乃成熱病也。
《刺熱論》曰:病甚者為五十九刺,或瀉諸陽之熱,或瀉胸中之熱,或瀉胃中之熱,或瀉四肢之熱,或瀉五臟之熱。亦言傳變之熱病也。
《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論疾診尺》曰: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玉版論要》曰:病溫虛甚死。此則溫病之命名,及其診候之法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熱論》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傷寒例》曰: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此言伏氣之為病也。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寒邪入侵人体后,若寒邪过盛便会转化为热邪,热邪深入体内,积聚不散,便会导致热病。治疗热病的方法很多,例如针灸,可以泻掉阳热、胸中之热、胃中之热、四肢之热或五脏之热。
温病是一种常见的热病,其病因与人体精气不足有关。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脉象和体征,例如呼吸急促、脉象浮躁、尺脉热等都是温病的典型表现。温病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危及生命。
温病的发生还与季节有关,冬日受寒,来年春天容易患温病。温病的具体病症还与发病时间有关,夏至之前患的温病称为“温病”,夏至之后患的温病称为“暑病”。此外,寒邪潜伏体内,等到春天转化为温病,夏天则转化为暑病,暑病的热度比温病更重。这些都是由于伏气导致的疾病。
夫中而即病之傷寒,其發熱之因固寒也;傷寒不即病而傳變為溫病、為暑病,其因亦寒也。故《熱論》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刺志論》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又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蓋氣虛則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當身寒,反身熱者,脈氣當盛,脈不盛而身熱,證不相符,故謂反也。寒傷形,熱傷氣,暑即熱,故傷暑則氣虛身熱也。
《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然則溫病之異於傷寒,乃以發熱而渴又不惡寒者為辨也。
《傷寒論》曰: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言風溫誤治變為壞病之證狀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傷寒初期會發熱,原因是寒氣入侵;而傷寒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演变成溫病或暑病,其根源也都是寒气。所以《熱論》说,所有的热病都是伤寒的演变。
《刺志論》则指出,气虚导致身体发热,这是“反”的现象。气虚是因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应该身体发寒,但反而是发热,是因为脉气应该旺盛,但脉气不盛反而发热,症状不符,所以称为“反”。寒气伤及形体,热气伤及气血,暑气就是热气,所以伤暑会导致气虚而发热。
《伤寒论》指出,太阳病患者发热口渴,但不畏寒,这就是溫病。因此,溫病和伤寒的区别在于,溫病患者发热口渴但不畏寒。
《伤寒论》还指出,如果已经发汗,但身体依然灼热,就叫做風溫。風溫的症状是脉象浮动,自汗不止,身体沉重,嗜睡,呼吸沉重,言语不清。如果服用泻药,则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如果被火烧灼,则身体微黄,严重者则像惊痫一样,神志恍惚,仿佛被火熏过。一次误治就会拖延病情,二次误治就会危及生命。这段话描述的是風溫误治后演变成危重病情的症状。
《傷寒論》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又曰: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又曰: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此言中熱中暍者,乃中暑之異名而同病者也。惟其證候各別,故治法不一耳。
凡上所舉,皆溫病學之宜探賾索隱,以窮其本原者也。世人往往於傷寒溫病混淆不分,治熱病而以傷寒發熱論治,且誤認熱雖甚不死,肆用辛溫麻桂之方、治而不應,乃不自責其醫學之未精,反咎古人立法之不善,使先聖悲天憫人之懷,竟變為操刃殺人之術,不亦誣乎!
白話文:
《傷寒論》提到,太陽中熱,也就是中暑,患者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口渴。另外,夏季傷了冷水,水停留在皮膚中,也會導致太陽中暑,患者會身體發熱疼痛,脈搏微弱。還有,太陽中暑的人,會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搏弦細虛遲,小便量少,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稍勞動就發熱,嘴巴張開,牙齒乾燥。如果發汗,怕冷會更嚴重;如果用溫針,發熱會更嚴重;如果多次瀉下,則會導致尿頻。
這些都是中暑的表現,只是症狀不同,因此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上面這些內容,都是溫病學研究者應該深入探究,以找出病根的。很多人混淆傷寒和溫病,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熱病,認為熱病雖然嚴重,但不會致命,就隨意使用辛溫麻桂等藥物,結果卻無效。他們不反省自己的醫學知識不足,反而責怪古人治病方法不當,讓先賢悲憫世人的善意,變成傷害人的工具,實在是太冤枉了!
夫惟賾隱難明,故探索不易而誤會者滋多。誤會者既多,於是似是而非之說紛然以起,益令人混淆莫辨,後之學者將從何而探索之乎?是用於眾說混淆之中,擇其可為探索之階梯者分論於下,俾學者知所取捨焉。
宋·郭白雲之《傷寒補亡論》,取《千金》、《活人》及龐氏、常氏之說,合乎仲景者補之,故曰補亡。朱熹跋語,謂其分別部居易見,且使古昔聖賢醫道之原委,不病其難。見者皆驚喜為奇書,其闡奧發微,可謂至矣。
金·劉河間之《傷寒直格論方》,及《傷寒林本心法類萃》,於治溫熱獨抒心得,發前人所未發,故後世謂主火之說,始自河間。
白話文:
醫學中很多隱藏的道理不易理解,因此探索不易,誤解也很多。誤解多了,就會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让人更加困惑。後來的学者要如何探索呢?所以,在眾多混淆的说法中,要选择可以作为探索阶梯的观点,分别论述,让学者知道如何取舍。
宋朝郭白雲的《伤寒补亡论》参考了《千金》、《活人》以及庞氏、常氏的理论,将符合张仲景观点的补充上去,所以叫做补亡。朱熹在跋文中说,这本书分类清晰,容易理解,而且将古代圣贤的医道精髓阐述得非常清楚,不会让人感到困难。看到这本书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奇书。这本书阐明深奧,揭示微細之处,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
金朝劉河間的《伤寒直格论方》和《伤寒林本心法类萃》在治疗温热病方面獨抒己見,开拓了前人的思路。因此后世认为主火理论起源于劉河間。
李東垣之學說,雖以重脾胃見稱,然其弟子王好古所輯之《此事難知集》,上合軒岐之經,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乃發仲景不傳之秘,而為人所難知,故以難知為名。
明·戈存橘之《傷寒補天石》,統論外感諸病,所包甚廣,理例詳明,亦能發仲景言外之意,而立媧皇補天之功。
清·俞根初之《通俗傷寒論》,乃近時何廉臣所刊行,其內容豐富,條分縷晰,凡辨證論治處方,俱切實用。苟非三折肱之諳練,積畢生之心血,曷克臻此?外感總名傷寒,古之俗稱,故其書曰《通俗傷寒論》。
上數家言,皆屬獨出心裁,別開生面,各自成家,然窠臼雖離,經旨仍合,且能闡發《傷寒雜病論》廣義之實際,其有功仲景,良非淺鮮。欲探求溫病學之原委者,不能不加之意也。
白話文:
李東垣的學說雖然以重視脾胃聞名,但他的弟子王好古所編的《此事難知集》,上承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醫學經典,中符合越人醫術的精華,下符合叔和的醫學著作,更揭示了張仲景未曾傳授的醫學奧秘,難以被世人理解,因此取名為《此事難知集》。
明朝戈存橘的《傷寒補天石》則全面論述外感疾病,涵蓋範圍廣泛,理論和案例都非常清晰,也能够深入理解張仲景言論中的深意,並像女媧補天一樣,修補了醫學理論的不足。
清朝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是近代何廉臣出版的,內容豐富,條理清晰,論述辨證論治和處方都十分實用。若非精通醫術、積累畢生心血,怎能達到如此境界?外感疾病古時候俗稱傷寒,所以這本書就叫做《通俗傷寒論》。
以上几位医家,都独具匠心,开创了自己的醫學体系,各有特色,虽然突破了前人的窠臼,但都符合中医經典的精髓,更能闡述《傷寒雜病論》广义的实际应用。他們對張仲景醫學的發展有很大貢獻,功不可没。想要深入研究溫病學的源流,就必须认真学习他们的医书。
此外,元·王安道之《醫經溯洄集》,雖誤以仲景《傷寒論》專為即病之傷寒設,不兼為不即病之溫病暑病設,然能辨別溫病與傷寒,井井有條,亦可資研究之書也。
白話文:
另外,《醫經溯源集》是元朝王安道的作品。他錯誤地認為張仲景的《傷寒論》只適用於當時出現的傷寒症狀,而不包括其他疾病如瘟疫和夏季熱病等。然而,該作品能夠清楚地區分瘟疫和傷寒病症,並具有良好的組織結構,因此也可以作為研究參考的資料。